第二十六章
作者:我喜欢今天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66

靖康元年十月的最后一天,昼夜兼程的岳飞率三千禁卫赶到东京,这是一个好消息,但岳飞带来的却是一个坏消息。

早在一个月前,济南方面就做好了随时开拔的准备,所以当济南方面收到我的命令后的第二天,济南诸军便开拔了。为了赶时间,他们拟订的近乎直线的行军路线是从济南附近先渡往黄河北岸,然后再从衮州和大名府交界处的渡口第二次渡河,赶来京城。谁知道当岳飞带领禁卫们与刘锜、韩世忠、王策率领的五万禁军骑兵先一步赶到衮州渡口时,才发先当地船只均已被京东西路官府早先一步征用,并移往东京附近供京畿禁军使用。只剩下数只小渔船。无奈之下,岳飞用了近两天的时间,才把三千禁卫摆渡过河。而禁军则只得先返回济南渡河,再改道衮州城沿黄河南岸行军。如此算来,至少还需要十五天的时间,五万骑兵才能赶来东京。至于步军,所需时间将会更长。

“什么?!他们为何不直接出大名府攻击金军?如今金军尚在河北,何必非要渡河?!”我质问到,“我不是令刘锜自行寻找战机攻击金军吗?”

“众位将军都说,”岳飞停顿了一下,“无论如何,都得先将大王接出京城再说。”

“荒唐!倘若你们能在河北击败金军,我在京城有何危险?!”我大声说到。

“上个月,皇上欲令大王出使金营之事,我们都已经知道了。我们……”岳飞话只说了一半,便停了下来。

“你们太不知轻重了!”我愣了一下,虽然还是责备,但不自觉地减低了音量,“事已至此,你们赶了这许多天的路,先去休息吧!”

我望着岳飞离去的背影,不禁摇了摇头,这些年来,我一个劲的给他们灌输民族国家观念,希望破除君国不分的思想,谁知道到了最后,忠君是不忠了,却又把一脑门的忠心放到了我身上。估计岳飞没说出来的话是关于众将准备接我用武力反出京城的,说不定还有宰了钦宗奉我为帝的意思。唉!这些人为什么非要找一个自己效忠的人呢?仿佛没了这个人,自己所做的一切便没有了意义。

想想我自己,我在转世前后共计四十多年的生命里,好象从来没想过要效忠于某个人,要说效忠的话,也只会拿国家民族作为效忠对象。我之所以愿意效忠国家民族,是因为我爱自己的祖国,身上流着民族的血液。但这些人又是为何非要效忠于一个人呢?是因为我提拔重用了他们,使得他们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吗?是因为我给了他们俸禄衣食吗?是因为敬服于我的才学见识吗?

两天后,我刚刚吃完早点,就得到消息,如我所预料的一样,志大才疏的折彦质在河北吃了大败战,如今收集了三、四万残兵退回黄河南岸据守。看来现在该是决定自己的去向的时候了。我不是神,纵然拥有一些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却依然对很多事无可奈何。

正当我沉思时,吴用通报说有客人来访。我拿过名刺一看,却是“陕州石壕尉李彦仙”记忆中似乎没有听说过此人。正待不见,吴用又说来人自称我的故人,想了一下,还是让吴用将人迎进来。

“李兄别来无恙啊!邢州一别,小弟时常挂念。”见到来人进了院子,我喜出望外,连忙迎到厅口。进来的人确实是我的故人,不过他当时的名字却是李孝忠。

“蒙大王记挂,下官如今甚是落魄,屡战屡败,惭愧得紧!”李彦仙面带苦笑,将别后情形大略说了一遍,他回到家中安顿好家小后,改名李彦仙,被陕西制置使范致虚任为石壕尉,前不久随军援救太原。范致虚不听从他的计策,结果大败,他也就跟着败军撤到了东京。

“刚得军情,折彦质师溃,金军不日即将进犯京师。而我济南诸军却尚远在千里之外,李兄有何教我?!”对于李彦仙我虽然只跟他见过一次,但极为佩服他的见识思想。

“依下官之见,如今之计,大王有三策可行,下策,现如今,朝廷惶然无计,大王若入求委以京畿军务,或能如愿。如此,定可保京城无失。待得援军聚集,再求破敌。中策,联络朝中大臣,奉护上皇,圣上出京,南趋襄、邓。金兵人少,定不敢久占京师。不出数月,必当自退。上策,潜出京城,与济南诸军会合,相机而动。”李彦仙说着,突然对着我笑了笑,“究竟采用何策,当视大王志向如何而定!”

“此话怎讲?!”我盯着李彦仙的眼睛。

“大王怎可能看不破其中关键,何必明说!”李彦仙端起茶,却不喝,只是轻轻吹动着茶叶在水中打着转。

李彦仙的意思我全然明白,若行这上策,金军破城之后,必会杀掉或者是掳走那两个昏君和各个皇子,那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称帝登基。至于中策,只要徽宗钦宗出京,我就可以依靠我的军力,将其控制住,则天下权柄亦落入我掌握。唯一不好的地方是我可能得自己杀杀人,方能清除异己控制朝政。若行下策,就算守住了京城,我也势将更为朝廷猜忌,而且,如今三镇已失,朝廷南迁必不可免。不出两年,河北之地将不复为大宋所有。

沉默了一阵,我叹了口气,“不瞒李兄,此事实在难以决断!我虽明知如不根治,总难免为朝廷絷绊,即便救得此次,亦难救得下次。但若是让我舍却这京城,坐看不救,却又委实难下决心。”

“大王终是心软!”李彦仙放下茶杯,“若是如此,这中策却是可行,车驾南下之时,可诏谕百姓南下避难,留下数万禁军拖住金兵即可!”

我权衡再三,最后决定按照李彦仙的建议,劝钦宗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