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死守
作者:高拙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527

“父亲大人,敌军这半天都没有动静,也许是想等到天亮再发起攻击吧?”浅野幸长匆匆走过来,见二人脸色有异,不禁问道:“有什么不对吗?”

浅野长政沉重的说道:“此城昨天才竣工,咱们还没顾得上从西生浦运储粮。若是敌军围上三五日,城中五六千人怕是要断炊了。”幸长闻言忽的醒悟,惊道:“唉呀,这可如何是好?”

加藤清正想了想问道:“幸长殿,城中还有多少粮食?”“不到一百石,一个人怕是摊不上两斤粮。”“水呢?”“这个,山下就是太和江,平常用水只要直接到江里舀就可以了,谁想敌军说来就来,眼下本丸和二丸的蓄水池中倒是有些水,那还是前两天用剩下来的,不知道能支持多久。”幸长道。

“那点水够干什么的!”浅野长政又恨又悔,跺了跺脚不知该说什么好。幸长气极败坏的说道:“左右是个死,与其困死,不如干脆集合人马杀下山去,或许还有条活路。”

“开玩笑么,山下敌军少说也有三两万,凭咱们这点人怎么冲的出去啊。”“既然加藤将军昨晚能够冲进来,咱们也应该能够冲出去的!”

“傻孩子,清正殿能进入城中那是因为敌军刚开始围城有些大意,能被加藤殿冲进来多半也有侥幸的成分,你当大明军的将领都是白痴吗?有了上回的教训,岂能容我等故伎重施,想也不要想了。”听父亲这么说,幸长垂头丧气,不再言语。

“长政公说得对,强行突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冒险。城中缺粮的情况千万不要对士兵们讲,坚持两天再说吧。”

“看来也只能这样啦,还不知道能不能打退敌军的进攻呢?”

“不要紧,岛山城修得很坚固,只要大伙齐心协力,守上一阵子应该不成问题。”三个人低声私语,又商量了一番,然后分头去布置守城。

日军紧张地调动守城,直到五更天(拂晓时分)才轮换着休息。这时候天边渐渐露了白,一抹彩虹闪过,火红的太阳慢慢爬上半空,将金色的光晖重新洒向大地。

突然山下传来阵阵号角声,半梦半醒的守军们闻声机伶伶从草垫子上爬起来,抓起身边的火枪和刀矛欲冲出营房。“不要乱,城上有我们的人在守卫,如果敌人进攻,会通知大家的!”饭田右兵卫提刀站在院子里大声喊着,止住了骚动。

加藤清正也听到了这凄厉的号角声,忙披上衣服,匆匆登上本丸内的天守阁,凭高向下看去,只见联军营寨环山四面扎住,一眼望不到边,无数旌旗随风飘动,仿佛起伏的海洋,壮观而又充满了杀气。加藤清正心中骇然,拿起窗边的千里镜仔细观望,只见居中一座营盘外竖着两丈高的杆子,上面扯着一面大旗,被风吹得呼啦啦看不清字样,根据他多年的战争经验,猜测这定是联军大营所在。

这时号角吹过,又擂起大鼓,咚咚的几十面铜鼓齐敲,声音震天动地,七八十名骑马的武将从各处军营飞蹄扬尘纵马驰来,不多久又隐入如山似海的旌旗营盘之中,想必都进入那座大帐中去了。

这时候浅野父子也登上阁顶,幸长担心地问道:“敌军要进攻了吗?”

“不太清楚,可能会有大的行动吧。”加藤清正听见身后脚步声响,回过身来把千里镜递给幸长,道:“敌军好多啊,看旗号大部分是明军,他们的主帅是李如松吗?早听说这个人不太好对付,文禄元年那一次我错过了和他交手的机会,这次终于要面对面地较量一下了。”加藤清正若有所思地说道。

幸长接过千里镜一边观察一边说道:“清正殿上次被太阁大人召回国内待了很长时间,可能还不知道吧,明军的大将已经不是李如松了,据我们派出的忍兵回来报告,这次明军主帅叫做麻贵。”

“不管是谁,能派来和咱们交手的一定不是等闲之辈。”

“不错,奔袭蔚山的作战行动,就完全出人意料之外。总而言之,这回可能是要完蛋了,看着他们从容调兵围城,咱们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啊。”幸长嘴里嘟囔着。

“也不一定。”加藤清正微微冷笑,“敌军营盘离我城可是不远,咱们不妨用铁炮来个齐射,杀杀敌军的锐气。”

“什么?”幸长吃惊地回过头来问道,“清正殿的意思是,直接用铁炮射击明营?”

“可能射程不够吧?”长政也是满脸疑虑。

“一般的铁炮有效射程只有八九十步左右,在三丸可能不行,但是如果用大筒架在天守阁上,平行距离能打到四百步开外,再加上弹丸在空中的飞行距离,应该能射到敌营,当然了,要想瞄准射击是不可能的了。”

“真是个好主意,咱们倒要让明国将领看看,虽然彼等将我军困于孤城,但若想唾手拿下,却也休想!”浅野长政抚掌赞道。

明军大营中,点将完毕,杨镐端坐正中,麻贵居次,大小将官依次排列,杨镐环视众官,道:“诸位,今天凌晨咱们对岛山倭城发起了连续猛攻,斩首甚多,加之昨天午后的城外伏击战和晚上阻击西生浦援敌的战斗,我军共歼敌约1500余人,真是个不小的胜利。但残倭背倚坚城顽抗,使得我军也损失不小,更有游击将军陈寅冲锋在前,中倭贼弹丸暗算受伤之憾事,本部院在记功册里已经记下了陈将军的功劳。只要大家奋勇杀敌,少不得日后本部院奏明朝廷,为将士们请功邀赏,今日召各位将军在一起,是想听听平倭的方略。”

麻贵也道:“大家都说说吧。”

少顷,副总兵李如梅站起身道:“末将认为,朝鲜南部沿海倭营无数,互为声援,我军长途奔袭蔚山,采用的是摘心战术,只可速胜,久拖则必生变。虽然倭贼铁炮火力凶猛,但我们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地发动猛攻,一举克敌!”

杨镐点头赞许道:“李将军所言极是。”

老将吴惟忠也道:“我军兵力远胜倭贼,只要不停攻打,相信必会攻下倭城!”

麻贵略一沉吟,开口道:“话是这么说,但是眼见此城高峻坚固,我军自下仰攻,必然会付出相当的代价,如果没有万全的计策,一味强攻似不可取。”杨镐道:“咱们不是有大炮么?先集中炮火将倭城打塌一段,然后步兵跟进攻击,如何?”

麻贵点了点头:“杨大人所言极是。”又向车兵指挥王问说道:“王将军,你看如何?”

王问出列道:“末将今早去山下看了一回,发现这山虽然不高,却极险峻,敌城又建在山顶,连环三重。我军若用灭虏炮轰击,只能打到最外围的石城,若炮火想再延伸,角度却不够,如果把大炮往后挪,距离远了又打不着。”

麻贵问道:“如果咱们在炮架下垒个斜坡,把炮口再往上抬一抬呢?”

“灭虏炮重约百斤,发射时后坐力极大,只可依托原有的炮架发射;若是强行抬高失了平衡,只怕届时会将大炮震翻,引起爆炸。”

“是这样。”麻、杨二人对视一眼,心中均是不悦。

王问接着道:“不过咱们的虎蹲炮相对较轻,虽然不能用来破城,支持步兵进攻,轰塌石城外的土墙防线应该不成问题。”

“嗯,那我军有多少虎蹲炮,能不能集中使用?”

“敌城三面凭险一面临敌,且坡度极陡,倭贼沿坡路辟出一条石径上下出入,石阶旁都是乱石杂木,步兵固然可以披荆而上,可我军大炮却需得固定在实处才可以发射,照这样推算,能够跟随步兵上前助战的火炮一次只能上去两三门,多了就没地方可放了。”

听他如此说,杨镐回头向麻贵道:“看来只有强攻了。”

麻贵沉吟道:“此番奔袭蔚山,我军也做了强攻的打算,三四万兵力强攻一城,虽然损失会大些,但应该能够攻下的。”

“既然如此,咱们就横下心来将数万兵将摆布开,连番攻打,看看倭贼能挺到几时。”正说到这里,忽然听到一排沉闷的火铳声遥遥传来,紧接着外面马嘶人乱,众将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名旗牌官慌忙跑进来,跪在帐下禀报道:“倭贼用炮从山顶上打下来,击中前锋营的驻地!”

“我军驻地离山下尚有两里多地,怎么可能?”杨镐奇道,接着向麻贵道,“最前面是茅国器将军的人吧,咱们出去看看。”二人领着众将出了中军大营,遥望岛山,只见晨曦下,从岛山倭城的制高点天守阁楼上,伴着闷响不断冒出缕缕的轻烟,前军营的士兵们已经从军帐里跑了出来,用盾牌遮身向后退去,也有的士兵用鸟铳仰击,弹丸在半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就纷纷落下,够不着山顶。

不一会儿从前锋营驰来一骑军官,到的近前翻身下马,跪下禀报道:“倭贼居高临下施放大鸟铳,我营有两匹战马中弹,一名士卒轻伤,其余的人都已经撤到后面营寨去了,茅将军派卑职来请二位大人谕示!”

“知道了,退下。”杨镐摆了摆手,向麻贵道,“看来这是倭贼的盲目射击,我就说么,离得这么远,火铳怎么轻易够得着。”

“虽是如此,还需把大营往后移一移的好,不然恐令将士心躁。”

“那是自然,不过且不忙,倭贼先动了手,咱们不如就此先攻打一阵,看看他们如何应对。”

“甚好!那就用炮火掩护,让李如梅统辽兵前去攻山吧。”

二人商量完毕,命车兵营的炮手将三门虎蹲炮、三门灭虏炮推到山下,另有鸟铳兵100人,准备随步兵攻击。李如梅心中暗暗纳闷,我带的都是骑兵,如今却要舍长就短,下了马做步兵来攻城,不知两位大人是怎么想的。但是军令如山,不容他再多考虑,当即将战马都留在营里,率领所部官兵两千多人,去往岛山下列阵。

两千士兵分为五个梯次,战斗队形由疏至密,头阵为100名手持铁盾的重甲士兵和100弓箭手、100鸟铳手;第二阵为400弓箭手和4门虎蹲炮;第三阵为500长枪手,第四阵为600手持圆盾的单刀手,李如梅亲率200卫队在后督战。

这种布阵方式,是为了用头阵吸引敌军火力,然后第二阵上前用弓箭火炮压制敌人,第三阵长枪手趁机突前肉搏,攻入敌军防线后,第四阵单刀手参加混战,这时所有的鸟铳手、弓箭手排阵城下与城头日军对射。如果进攻顺利,明军自有后续部队跟进支援。

因为辽军皆为骑兵,所以擅使硬弓,一名优秀射手挽二至五石强弓可以准确命中100步左右的目标,也有能拉七石以上的,但很少。(注:一石约合120斤,据《二十四史-魏书》中记载,五代时的骁将奚康生能拉开十余石硬弓,弓长八尺,仅箭杆就和普通矛杆一般粗,百步外射杀敌军有如儿戏。在今天,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恐怕都没有人能够做到了。)

硬弓无论是射程还是发射频率都要优于火绳枪,但是在实战中,所有的弓箭手都希望能在相对近的距离内射杀对手,毕竟人的体力有限,不可能持续远射,而火枪就不存在这种问题。

“明军要攻城了啊!”

“还是白天看得清楚,简直就是青铜色的海浪,怎么样,先用铁炮射击一阵吧。”浅野长政和加藤清正站在天守阁上边张望边商量着。

“好吧,不如这样,请长政公领30名铁炮手呆在天守阁上,用铁炮支援下面的战斗,我和幸长殿率主力去守三丸。”

“让我呆在这里?清正殿是嫌我老了,无法亲自披甲作战了?也好,我就呆在这上面,如果最终城破,你们就等着看烟火吧。”

“长政公说话可真是太有意思了。”加藤清正笑了笑,转身走下楼去。

巳初时分,明军再次发动攻击,加藤清正是日本佛教日莲宗的信徒,此时在贴肉汗衫上用朱砂写上‘南无妙法莲花经’的字样,以求佛祖保佑,然后披上金色重铠,顶着长乌帽式头盔,率领几名旗本武士亲临三丸城头指挥战斗。

背插加藤徽号旗幡的士兵们见主将出马,都是大声欢呼。加藤清正一手提着片镰枪,一手攥紧拳头,瞪眼频频向部下鼓劲,示意死战到底。

“真不愧是贱岳七本枪中的佼佼者呀。”浅野幸长在城外仰望城头,暗暗叹服加藤的风采,心中大受激励,不禁转过身来向士兵们大声吼着:“大家努力战斗吧,这是最后的时刻,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保住性命!”

“是这样的啊!”身边的武士及足轻们同样大声地回应着,纷纷提起弓箭,扑到土墙后准备迎敌,每个人的脸上都布满了狂热和绝望混和的表情。

“开炮!”王问手一挥,数枚铁球呼啸着飞上山去,砸在城墙上激起大片的石屑白烟,“冲啊!”明军士兵们发一声喊,伴着大炮的轰鸣开始了进攻。

“铁炮瞄准,打火,放!”铁炮侍大将山田利信高声下令,日军铁炮手居高临下,借着土墙和城头的掩护朝下放枪。明军奋勇攀登,子弹打在铁盾上铛铛作响,也有掩避不及被打中的,顺着山坡骨碌碌滚下坡去,但是更多的士兵又爬了上来。山下的炮手凭着目视和经验校正好弹道再次发射,这回炮弹全都砸中箭垛,只见城头上石屑伴着鲜血漫天飞舞,惨呼声中,三五具日军尸体和几杆残破的火绳枪落下城楼。

加藤清正赶紧蹲下身子,连声叫道:“快来几个人把箭垛砸下去!”十几名武士手持铁斧大锤跑过来一通猛抡,把突出的石砌箭垛砸掉多半截,这虽然是个应急的笨法子,却起了立杆见影的效果,明军灭虏炮弹丸太小,打在厚实的墙上只能轰碎表层石屑,且离得远了,要想正好射在墙沿上崩塌城墙,却不能够。实芯弹丸对人员的杀伤力有限,没了易碎的箭垛,虽然仍有弹丸飞上城头,只能零星打死数人,对整个战局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明军如潮水般漫上山坡,强弓劲弩飞蝗似地向上射,日军拼命地放枪放箭反击,并将石块掷下去。山坡陡峭,明军虽然有铁盾护身,却挡不住巨石飞落,连推炮上山的炮手也有多人被石块击中,一部虎蹲炮架失了控制,翻滚着倒在石阶路边,明军士兵多为骑兵,不善攻坚,猛攻了近一个时辰,见死伤近百人仍然攻不到土墙近前,顿时气馁,发一声喊如潮般退下。李如梅在阵后看得焦急,连声下令,督促众军接着进攻。如此连攻三五次,每次都因地势不利而败退。

加藤清正大为得意,命人取了一面军旗挂在城头上,只见旗上和他汗衫上一样,都用朱砂写着几个大字——“南无妙法莲花经”。

这里却有一段典故,原来这面军旗是日本战国时代名将织田信长生前赐给丰臣秀吉的旗帜,后来在天正二十年(后来改年号为元禄,即元禄元年),丰臣秀吉在九州大规模集结军队准备侵朝时,赐给了时任先锋的加藤清正,作为日莲宗信徒的清正,感激得几乎落泪,当场宣誓愿以一死报答丰臣秀吉的恩典。

苦战中的日军见了这面大旗,欢声雷动,想起了从前的风光日子,不禁勇力倍增,又接连打退明军两次进攻。山下的明军炮手见状连连发炮射去,加藤清正见势不好,忙命人将这面珍贵的战旗撤下,送到本丸内的天守阁上张挂。

战斗从巳初至申正时分,虽然两军互有伤亡,明鲜联军却始终无法攻上山顶,眼看日头将要落山,李如梅无奈只得回中军大帐赴命。杨镐和麻贵用千里镜观战多时了,见敌军火力凶猛,己方的大炮对敌人威胁又不大,不由得心中愁闷没了主意,索性命令收兵,然后救治伤者,将倭城围住准备歇兵一晚。

此日,联军共歼灭日军900余人。联军方面,明军阵亡700余人,朝鲜军阵亡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