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作者:阴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504

王伟,现年38岁,本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优秀飞行员,后来调任贵州飞机制造厂担任首席试飞员,于2年前被秘密的调到成都军区辖区内的一个处于深山中的秘密地下基地担任新型飞行器的首席试飞员。

郑季风、35岁,章波、35岁,范国名、34岁,三人都是优秀试飞员,2年前与王伟一同调入秘密基地担任试飞员。由各地调来的优秀试飞员共编成了4个飞行小组,王伟和郑季风就是其中首发的A组成员,章波、范国名则是C组成员。

这个基地完全是挖空了一整座山峰形成的,出口外面的跑道也完全改装成了一个怪石横生的山谷,必须的物资完全是靠另外一头的隧道运输来的。基地在晴朗的白天完全封闭、只有夜晚或者多云的阴天才执行试飞任务,只有在此时山谷中设置在巨大的底盘上的伪装怪石才会随着底盘的移动而挪开露出一条飞机跑道来。

这里本来是中国最秘密的航空航天试验基地,跑道是为了十年前就开始秘密研制的空天飞机试飞时准备的,因为怕被他国的卫星发觉,整个基地的外部设施都是暗中缓慢的进行的,单纯这个跑道就花了近5年的时间才在4年前完全建成的。

空天飞机的概念本来是M国和E国首先提出的,后来M国因为独霸地球同时在空天飞机的研究上困难重重所以一度中断了这个研究,不过这个概念却启发了其他国家。空天飞机因为其可以自由往返于大气层内外的能力以及绝高的飞行速度成为了具备相应能力的国家竞相研究的对象,因为它理论上可以完全避开卫星的侦察从大气层外以超高音速的速度飞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再进入大气层进行攻击,然后原路返回,即使是远隔太平洋空天飞机也可以在一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到达M国的本土进行攻击。

同时因为它可以直接进入太空于是就可以直接对地球轨道上面的卫星进行直接的攻击,这点完全击中了严重依赖军事卫星的国家的一个最大罩门。因此从几年前包括M国在内的各个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空天飞机。当前空天飞机的推进器普遍采用了火箭的液氢推进器,不过因为其中还有非常多的东西还不完善,故此即使是实力最强横的M国也只能初步定下在2020前实现空天飞机的真正意义上的飞行实验。

中国成都军区的这个秘密基地就是基于同样的原因建造的,因为此处原本就是西昌火箭发射中心的前身,仍然具备了中国最好的动力专家。不过在成为中国空天飞机的研究基地之后,就从来没有真正的使用过外面的跑道。虽然关于改造火箭推进器的研究进度喜人,并且按照趋势也可以在2020年前后实现空天飞机的飞行实验,不过情况仍然出现了基地始创者意想不到的变化。

就在6年前,由中央军委直接下达了一个命令,空天飞机的动力研究将分为原来的火箭推进器组和一个最新组成的小组同时研究。这个最新的小组因为其研究课题为最高机密的“反重力”而被秘密称为反重力组。

因为动力的不同空天飞机的其他组成部分包括外形在内同样分成了两种,一种就是传统的带翼飞机型。而反重力组要求的空天飞机的造型却是不时的变动着,不过唯一不变的就是制作飞机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飞行器内壳的材料、以及雕刻在内壳材料上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花纹。

即使是基地的汪司令员也不知道反重力组的理论基础是从哪里来的,甚至连绝大部分的飞行器制作材料、设备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也都不知道。不过汪少将知道的是4年之后,反重力组就完全占据了上风,他们的研究得到了实质性的突破。这点从军委下达命令就可以得知:解散火箭组、人员大部分编入反重力组、其余人等调到其他的研究基地工作、调来试飞员。特别是调来试飞员就分明预示着空天飞机的即将诞生。

1年前,用不同地方秘密运来的各种设备材料终于将第一架成型的“空天飞机”组装完毕了,不过看到这架“飞机”不管是基地司令员汪少将、研究组的马组长还是试飞大队队长杨利伟大校都不约而同的抛弃了“飞机”这个称呼,因为以它的外形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飞机来说叫着“飞梭”或许更合适一点。

整个试制机外形就象一只身长15米的扁圆梭子,其动力能源完全摒弃了传统的燃剂而改用了最新研究成功的电池系统,其下部扁平设有四个可以向外圈进行90度旋转的小型喷气口,这个主要是用来辅助试制机垂直升空并且在空中可以进行多方位水平横移的。试制机的真正推进原理则是利用了反重力,在利用特殊材料组合成试制机内壳后并通过特殊的能量转换器将能量分部到整个机身内壳里后,整个试制机就可以产生一种类似失重的效果,此时只要小小的推力就可以使其向不同方向以超高音速进行飞行,其最大的阻力已经不再是重力而是空气的阻力了。

这架试制机的反重力场可以使得重量达10吨的物体呈失重状态,除去试制机本身设备自重7吨外还可以加装3吨的各种武器。

王伟和郑季风成为了人类第一次驾驶战斗飞行器直接由地表进入太空并且原路返回的飞行员。而花了5年时间建成的飞机跑道也被彻底的遗弃了,早在试制机建成前一年基地就已经动手在内部挖出一条斜向一条垂直的天井通道,直接由机库通往天空,故此除了前几次的试飞还是利用了少许的跑道外,以后的试飞就直接由基地通过天井升空了。

经过多次的飞行实验以及改进,半年前中国的首批两架成型空天战斗飞行器终于定型并且配备了全套的武器设备。

因为这个飞行器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飞机了,经过讨论后中央军委将这款飞行器正式命名为“反重力航空航天多用联合战斗飞行器试制01型”。而其简称为“ZQS-01”,也就是军委绝密档案里称呼的通用名“朱雀-试制01型”的中文首位字母简称。

经过优化的ZQS-01身长已经缩短到了10.8米,净宽6.4米,净高3.6米,最核心的就是驾驶室,仍然沿袭了战斗机的模式是两人前后反向操控,驾驶员除了可以通过电脑系统清晰的观察5公里之内物体的真实图像、20公里内物体的三维立体图像以及100公里内的卫星雷达扫描图像外,为了预防万一电脑系统和雷达失灵时还安装了用特殊晶体模仿昆虫复眼制作的可以直接观察到机外视野内物体的四个小型窗口。

驾驶室外就是反重力的核心、飞行器机身的内壳,它是用硅晶混合特殊合金制作的,其两面均用激光雕刻了许多的奇妙花纹,然后再在其上用耐高温、耐摩擦、耐冲击的特殊涂料涂抹。内壳通过特殊接口与操控设施进行连接,在输入新型能量时就可以形成一个反重力场。内壳之外外壳之内就是各种配备武器的安装处了,因为最新能源系统的能量输出的强化导致反重力场可以携带12吨的物体,同时经过材料优化使得机身自重降到了4吨,故此配备武器可以达到8吨。机身的外壳则是强化炭硅纤维钢制作的,材料本身对当前的雷达系统就有一定的隐身作用,再利用特定的设备就可以达到完全隐身的作用。

而武器系统除了固定的两门新型16.8mm机炮及2000发子弹外,还可以最大配备新型携带高当量弹头的“闪电-1型”激光制导导弹8发,可以攻击天、空、地、海等全地形目标。当然备选武器还有空投云爆弹等炸弹系列,还有最近几个月刚刚运抵实验的激光炮和电磁炮,这两种新型武器都有多个能量功率档次,因为需要加装配套的能量转换器故此一次只能安装一种新型武器。当安装了一台新型武器后就只能再加装2发导弹或者4盒1000发的机炮弹夹了。

两种新型武器随着不同功率以及不同的释放指令可以出现不同的攻击效果,最小效果就是在机身周围形成电磁护罩或者激光护罩,不但达到隐身作用还减少了各种制导导弹的攻击危险。中级效果则是形成激光干扰波或者电磁干扰波摧毁地方的精细仪器设备。而最高功率的攻击模式则是形成激光炮对前方物体形成极温汽化的攻击、或者形成超强的电磁波磁化前方所有金属并摧毁所有生物的生物场,当然这个最高攻击效果目前还只是预想,安装在ZQS-01上的两种武器根本就没有设定这两种攻击效果,而且从能量供给来讲也无法形成这种攻击。

最后其能源就是两节可以互相切换的新型电池,与传统电池不同的是它储存的是生物能,故此叫着“生物能储存器”,简称“储能器”。研制部门预计研制两种不同类型的生物能储存器和生成设备,配备在ZQS-01上的是1号生物能的储存器的最初成品是于3年前实验成功的,目前的是第二代实验成品,不过因为实验成品极少故此所有的这种储存器都供给了全国各处的秘密研究基地的绝密研究项目。目前的储能器每节可以供给ZQS-01以8倍音速飞行100小时,在使用新型武器之后这个时间将大大缩短,不过操控系统有个安全阀门:当能源不足于让飞行器以8倍音速飞行2小时以上时将自动关闭直接损耗能量的武器设备的使用,设置这个阀门也是为了保证飞行器的安全返回。

到现在“朱雀”计划已经初步成功将近一年了,而ZQS-01也安全飞行了近半年时间,各种实验都证明了它的安全有效。正是因为这样,当江川的181舰队在南海陷入困境时,中央军委才决定派遣ZQS-01前去解除困境。

按照作战指示,两架ZQS-01立刻换装出发了,其中王伟的A机换上了电磁炮和3000发穿甲弹、3000发子母爆弹,章波的B机其它装备一样,不过新型武器则是激光炮。3分钟后两机已经换装完毕,此时山外的外围部队已经按照指示用高射炮将人工造雨弹打到半空形成了局部的云彩用来遮挡卫星监测到ZQS-01的出动。

两机升空后打开隐身防护罩然后以超高音速垂直冲出了大气层,然后直奔南海而去。不过十来分钟就来到了南海上空,按照计划,由B机负责用激光炮摧毁了M国正在南海上空的三枚卫星上的所有精细仪器,而A机则隐身直接插入小鹰号航母编队上空用电磁炮在航母编队范围里制造出一个大范围的电磁场进行干扰。

正如发布作战指示的总参所料,极端依赖信息的M国舰队即使仍然占据了绝对优势,不过面临着突如其来的变故和可能付出的代价,只有乖乖的退走了。

外篇1——“朱雀初振翅”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