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贤者东来(下)
作者:从小不会爬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584

第三百七十八章贤者东来(下)

这自然是因为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的格拉纳达王国正处在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的交界处,而形成了类似“三不管地区”(北面的葡萄牙刚刚立国、西班牙这时还分裂为几个小国,南面的北非西部地区也没有强国,而且信仰相同,所以格拉纳达王国才得以苟延残喘,历史上西班牙王国统一之后,这个在夹缝中坚持了几百年的小王国便很快灭亡了)的特殊情形所致,但是随着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西哥特后裔日益高涨的复国运动,以及伊斯兰文明的日渐衰弱,伊比利亚半岛重新回到基督教世界,是早晚的事。()

也正因为这样,伊本.路西德虽然很有想法,却根本找不到一块能够让他平安地宣扬自己理论的乐土。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听说遥远的“中国”皇帝(大唐灭亡以后,西方人由于对中国的状况缺乏了解,将那个在突厥系国家中威名赫赫的东方“镔铁之国”、即辽国与中国划了等号,而宋代虽然文化昌明、经济繁荣,对较远地区的影响力却只局限于那些沿海国家。虽然辽国汉化的程度很高,但这种误解最早出现的时候,契丹人还是不折不扣的野蛮人,可见中世纪的时候,东西方文明之间是多么缺乏了解)居然信奉伊斯兰教这个传闻后就立刻生出前往东方看看的念头

不过,伊本.路西德其实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某些思想不能传播对他来说也不是难以忍受的事情,只要可以自由学习和研究就行,大不了他不急着公开发表,将稿纸留下,让后辈弟子们收着,等到宗教与学术氛围重新变得宽松之后,再让它们公诸于世所以他的首选还是去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巴格达“充电”和游历,然而当他抵达之后,马上便发现传言不虚

巴格达的“包罗万象图书馆”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大型图书馆,而且若按历史轨迹发展下去,还要再过两百多年,世界上才会出现比它更大的图书馆(注1),在阿拉伯帝国极盛时期,几乎只要知道名字的书籍(对西方人而言),都可以在这个图书馆里找到,堪称是一座无法估量的知识与思想的宝库。然而,据说自从苏菲主义兴起以后,一切与伊斯兰教教义有分歧或者是疑似分歧的思想类书籍就全部被毁弃了,而科技类书籍更是几乎遭到了无差别的破坏,除了医学等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科之外。伊本.路西德原本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但看着图书馆里空荡荡的书架,他不由心生悲叹,“看来只有去中国看看了,听说那是一个强大富饶的国度,而且即使那里也有这类该死的混蛋,至少也有无文字(即游历中的见闻与实践)的书籍可看”

对于这位之前从未出过远门的大少爷来说,从伊比利亚来到巴格达的一路上就已经够苦的了,但与他其后继续向东的旅途相比,却简直如同天堂一样安乐。本来,伊本.路西德是想要走海路的,因为更加快捷和安全(海盗因素不考虑的话是这样,但海盗一多情况就完全相反了,因为各国对陆地国土的控制能力总比海上要强,因此只要不是天下大乱,陆地上的山贼马匪规模和活动范围都有局限,远没有海盗那样可怕。),但却听说锡兰以东的海域海盗十分猖獗(其实是卫军的舰队在海上拿外国船队练兵),所以最终他还是决定走陆路。

虽然陆路耗时会长一些,路途也更艰苦,但至少总会安全一些(也只是相对来说,大概相当于生存率从一成上升到两三成的光景而已),而且还可以见识一下沿途各国的风土人情,甚至可能有他感兴趣的知识可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且在伊本.路西德记忆里,中亚细亚地区文明程度也不低,应该也有不少藏书。),对他增长学问和见识很有帮助。

然而,陆上的道路也不安全,不说别的,光是穿越沙漠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危险就足以令人不寒而栗,而且伊本.路西德一路东来,需要穿越的沙漠可远不止一片。何况自从辽军撤出外西域、致使这里出现势力真空之后,这一带便陷入了空前残酷的战乱之中,西来的夏人则更是令外西域的局势变得异常错综复杂。伊本.路西德一路东来,连他自己都记不清被当地部族或者沙盗马匪抓住多少回了,好在外西域如今已经完全绿化(由于辽军东归,当地的绿化进程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出现较大幅度的逆转,十来年时间的影响毕竟无法与历史上七八十年相比拟,再加上耶律大石夫妇又意外地眅依了伊斯兰教,这也令本就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的外西域居民绿化程度不断加深。),通晓阿拉伯语的人到处都有,所以伊本.路西德在沟通上并没有遇到多大的障碍,再加上他精湛的医术(在古代这几乎是最重要的技能,而且到哪儿都吃香,因为不管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对于神医都是极尊敬的。),所以倒没有遇到什么为难。而且,伊本.路西德的思想、学识与人品更是连那些穷凶极恶的沙盗都心生敬仰,结果伊本.路西德一路上总是能够平安脱身,而终于渐渐接近了他此行的目的地

虽然都是有惊无险,但伊本.路西德一路上还是吃尽了苦头,无论是酷热干旱的沙漠、还是高寒缺氧的葱岭,都不是普通人能够轻易穿越的。但是伊本.路西德虽然此前并没有多少旅行经验(但不可否认的是,巴格达之行对他的帮助确实很大,尤其是那次旅途一样需要穿越沙漠,尽管无论是所需时间还是自然条件的恶劣程度都不能与其前往中国的旅途中的最后一道难关——“死亡之海”相比。),但他聪明好学,而又不耻下问,从不不懂装懂、自以为是,因此那些天然的险阻根本难不倒他。也正是有了这次惊心动魄而又艰苦卓绝的历练,伊本.路西德无论是在见识上还是心智的成熟程度,都有了脱胎换骨般的进步。不过令伊本.路西德遗憾的是,由于外西域战乱纷起,原本还打算与当地学者交流一下的伊本.路西德不得不放弃了这一不切实际的幻想,何况苏菲主义在这一带的影响甚至还要强过阿拉伯本土,恐怕就算这里不打仗,他也不会有太大的收获。

伊本.路西德一路东来,随着见识的进步与知识的丰富,他终于明白现在的东方根本不止那个“镔铁之国”一个大国,而且按照一些知情者的描述,那个“镔铁之国”还算不上是“中国”的正统政权,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分支,而且还是异族建立的,倒是有些类似于现在中东地区的那些突厥系穆斯林国家

注1:由西非的马里王国建立,领先欧洲两百多年,马里王国还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跨越大西洋的尝试,可惜遇上了暴风雨而全部遇难。但不管怎样,可见黑人在世界历史上也并非完全没有创造出过杰出的文明成果,只是环境太过优越,不容易出现国家形态、文明中心比较少罢了。而当非洲刚刚产生自己的文明中心不久,欧洲殖民者就将他们发展的进程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