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调 停
作者:从小不会爬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094

第四百七十一章调停

利用日本人因为内乱而自顾不暇的机会,大宋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南部九州的控制,仅就驻军数量过一万人这一点,就足以确保即使日本人反悔,也决计无法再将这片土地夺回去,毕竟大宋的一万军队,即使并非隶属于九卫的一线主力部队,也足以在野战中抵敌目前装备低劣的十万日军,守御作战就更不用说了。目前这支宋军之中尚有过一半是由琉球乃至本土调派过来,毕竟现在隼人一族中的大部分人连汉语都不太会说,对大宋尚未建立起什么归属感,暂时还不能过于信任。但随着隼人汉化程度的加深,九州宋军的本地化程度肯定会不断提高,隼人士卒也一定能够以其武勇和服从成为宋军之中名列前茅的精锐。

得到同样好处的,还有身处石见群山之中的张家,若非日本各大势力都受到这次内乱的波及而实力受损,张侬扫平石见国内主要豪族、大幅度提高集权程度的做法势必会因为有违传统(除了这个借口,当时日本国内的诸侯之间经常联姻,为亲戚出头也可以成为不错的理由。当然,利益才是各方势力之间争斗的最大动力。)而受到周边各大武家势力的干涉。而当石见国内的较大势力都被扫除(有军事吞并的,也有出钱赎买的。)后,张家直属的武力已经远远强于周边的大名,自然不会再有谁敢过来挑衅了

而日本经历了国外国内的两次大战,现在已经元气大伤,还欠下了大宋过一百万贯(向小日本放债,自然是收在日本购买力最强的铜钱了)的外债,境况却要差得多了,而更令日本人难受的是,大宋对于日本和高丽的态度也生了重大的转变。

由于在与日本停战之后,高丽放弃了原先与金国结盟对抗大宋的路线,并且下黑手将那批金军援军中剩余的一千多金兵全部杀死作为献给大宋的“投名状”,博得了大宋官方的“赞赏”。此后,大宋不但终止了针对高丽的贸易禁运,而且大宋的大中院校从此也对高丽的留学生们敞开了大门。这自然激起了日方的强烈不满,但身为大宋第二任驻日大臣、一向以亲日派形象示人的詹会龙却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们,按照两国当初签署的秘密协议,当日本与高丽停战的那一天起,大宋与日本之间的军事同盟关系就已经终止了,而且大宋也不再有继续无条件援助日本的义务。当然,本着两国长久以来的友谊,宋日之间在经济与商贸方面的合作完全可以继续下去,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平清盛又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现在金人已经被彻底打残,高丽人也撕毁了与金国之间的盟约,并向大宋投怀送抱,因此大宋已经不再需要利用日本人打击高丽,甚至反倒有利用两国之间的矛盾搞平衡的迹象。可是平清盛又能说什么呢?论实力,日本根本没有向大宋叫板的底气,论道义,大宋现在所做的完全没有违背两国之间签署过的任何一项协议,要怪也只能怪他太不细致,没有仔细斟酌协议的具体条款,结果遭了宋人的算计

不过在愤懑之余,平清盛等日本高层也有一点庆幸,因为大宋现在的做法虽然很不厚道,但也说明他们还是非常尊重那些纸面协议的,因此他们日本人至少不必担心大宋翻脸不认人、对自己下黑手。而且大宋的承诺也是可信的,只要注意咬文嚼字,别再自己往圈套里钻就行。饶是如此,当高丽向大宋上表称臣的消息传到日本之后,平清盛等人的心里还是不免有些恐慌,因为这样一来日本与大宋更为亲近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而且因为地缘关系,高丽人可以协助大宋进攻金军(前提是大宋愿意给其经济援助,但这一点身在局外的日本人是不会晓得的。),因此眼下高丽对大宋的价值甚至还要过日本。

没过多久,大宋外交部向高丽与日本同时出照会,说是大宋身为两国共同的宗主国,有责任、也有义务调解两国之间的矛盾,他们希望两国能够签署一个真正的和平协议,而非只是目前有明确时限的停战协定。这令日本人不免有些惶惶不安,生怕大宋突然“主持公道”,要日本将日军好不容易才占领的三道土地归还高丽。好在大宋提出的和约草案并没有令日本人太过吃亏,他们建议两国就以现在的实际控制区为基础展开商谈,日本人对此虽然有些不满,但还是能够勉强接受的,毕竟按照这个条件,日本在上次战争中的收获还是要大于付出,不但获得了通向大6的门户,而且国土面积也有所扩大。但高丽人对此却表现得异常执着,完全不给大宋面子,日方对此自然有些幸灾乐祸

但出乎日本人意料的是,大宋的高层并没有因为高丽人强硬固执的态度而老羞成怒,却只是平静地表示了自己的遗憾,因为按照大宋关于宗藩关系的法律规定,只要藩属国没有做出主动破坏宗藩关系的举动(主要是对宗主国直接表现出敌意的行为,如军事进攻、贸易封锁、限制通行、收容罪人、与第三国联姻或是缔结同盟等等。),大宋便不能对其采取任何有敌意的行为(经济制裁也包括在内,但任何规则都有空子可钻,以降价销售战略物资等方式援助同样是大宋藩属的敌对国,就不算违约),所以既然高丽人执意要夺回被日本人侵占的土地,大宋也不好强行阻止,这一态度对于日本也同样成立。

于是两国心里都有了底,这不就是表示两国之间随便怎么打,只要不扯上别的国家,大宋就不会直接干预吗?于是两国都有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开始励精图治,既是为了修复战争对国家造成的巨大创伤,更是为了再次开战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