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迁都洛阳
作者:福笑天下      更新:2019-08-31 13:57      字数:1834

迁都大礼筹备完善,并传车驾仪仗至宛城,奉请皇帝迁都洛阳。

刘玄看着崭新靓丽的皇帝御用之物,甚是满意。

待到了洛阳郊外十里之处,远远便见王匡、王凤等绿林众将,在刘秀筹划之下,遵照汉礼出城远迎天子,洛阳世族百姓虽因绿林入城时劫掠而产生诸多不快,但随着刘秀秉公执法后风气焕然一新,而对大汉王朝充满的信心。听闻天子迁都,銮驾将至,一时间洛阳城万人空巷,尽皆出城相迎,争相一睹大汉天子风采。

刘秀见迎驾人群越聚越多,唯恐人多繁杂扰乱大典,却也不愿让迎驾百姓失望而回,忙向王匡请示,由其军中另行拨出数百兵马,分立道路两侧以阻住拥挤人群涌入道中,遮蔽圣驾。

远处迎接的队伍密密麻麻一眼不见边际,刘玄心中热血沸腾,自己这个大汉皇帝终于实至名归,为天下所遵从了,心中一丝不易察觉的骄纵之意涌上心头。刘玄按耐不住,立于车头,一脸庄重,向沿途官署、百姓挥手致意,引得一片山呼海啸般的万岁之声,更使得刘玄得意洋洋。

皇帝车驾尊荣华贵,皇室仪仗威仪雄壮,引得世族百姓跪倒一片,正为大汉天子的阵仗所震撼的时候,就见汉庭官吏队伍随后而至,惊得迎接人群目瞪口呆。

刘玄先赴大汉宗庙,焚告天地,大汉因王莽贼子谋逆,断裂十年有余,今刘氏重获天下,特告于神明,洛阳重为汉庭国都。皇帝必治理天下,抚平四海,一统八荒,养护万民。再祭祀列祖列宗,自数其罪,有辱先祖声名,再陈其功,以慰列祖列宗英灵,还请先祖庇佑大汉天下千秋万代。

祭祀过罢,刘玄转入洛阳行宫,坐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看着远胜宛城甄阜行辕的宫室,刘玄心满意足。这才算得上大汉朝廷,相较之下,宛城皇宫竟如农家小院一般寒酸了。

迁都洛阳,大汉步入正轨,随即大赦天下,遣使循视,传檄四方,凡归附汉庭之旧朝官署,顺服朝廷旨意,皆以原官爵任之,凡投效汉庭的地方豪强武装,皆有大汉封赏。此文一出,天下为之一振。各方州郡争相遣使洛阳,向新兴的大汉王朝递上表书,以呈忠心。

梁郡睢阳人刘永,乃是梁孝王八世孙。那梁孝王在西汉七国之乱时,统领大军,护卫京师,讨平诸反王,为大汉的正统延续立下赫赫战功,故被拜为梁王,都于睢阳,为西汉诸王封地最大,属民最多,恩宠最盛,声望最广的藩王。传国至刘永父亲刘立,西汉元始年间,王莽掌权,因刘立交通外戚卫氏,而被王莽警觉,下狱诛杀,并除梁国封地,刘永不得传檄父爵,废为庶民。听闻更始皇帝建都洛阳,首当其冲奔赴京师朝见天子。

梁孝王一脉声名显赫,远胜舂陵刘氏。西汉年间,其祖上恩威正盛,何曾正眼瞧过长沙定王一脉,如今却拜倒在更始皇帝脚下,倒也真是世事无常。刘永虽已是庶民,但梁王在梁地的余威不减当年,世族豪强皆对刘永恭敬有加。皇帝对刘永朝见很是欢喜,以王侯之礼予以接见,遂拜刘永承继梁王之位,仍都于睢阳。

又有安定三水人刘文伯(卢芳),自称武帝曾孙,求见皇帝。

卢芳抓住当时“天下咸思汉德”的民心倾向,编造了一个自己原是汉武帝曾孙刘文伯的传奇故事。据他说,在当年汉番和亲、友好的时期,汉室皇帝与匈奴汗王盟誓结为兄弟,汉武帝迎娶匈奴谷蠡浑邪王的姐姐为皇后,生了三个儿子。后来遭遇“江充之乱”,长子(太子)被诛,母后坐死。次子名叫次卿,逃命到长陵。

三子名叫回卿,逃往三水县境内的匈奴属国(属国是西汉时期中央政权安置归顺少数民族的地方自治政权形式,治地约今宁夏同心、盐池、固原三市县区交界地区),得到母舅族的保护。再后来大将军霍光平定了内乱,迎立次卿,也恭迎回卿返京,但被回卿拒绝了,他仍愿意长期生活在三水左谷地方的母舅家中。这个编造出来的汉帝后裔名叫刘文伯,就是虚构的那个三皇子回卿的嫡孙。卢芳散布了这个谎言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打扮成为既是汉武帝的嫡曾孙,又是匈奴王室的亲外曾孙,边民和匈奴部落无不信以为真。野心勃勃的卢芳打着“皇族”和恢复汉室的旗号,号召三水地区的少数民族属国羌、胡各部落一起举兵讨伐王莽伪政权,并割据安定地区。

刘玄封卢芳为骑都尉,令镇抚安定以西。

东方诸郡远在朝廷掌控之外,今刘永来投,不仅仅代表了天下刘氏对大汉朝廷的认可,而且恢复刘永王爵,重置梁国属地,以其声威统御东方,一者震慑东方州郡,二者作为防御赤眉的前沿。而对于那个骗子卢芳,究竟是不是刘氏后人已经无关紧要,最关键的是卢芳已经在北方拥有一定势力,更是和匈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其镇守北境,倒真是大汉初建时最为稳妥的处置方式,至少这样一来匈奴暂时不会与大汉敌对。

刘秀猜出刘玄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