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玉米和劝农讲习所
作者:石头比较多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663

朱由校猛一回头,才发现正有一个宫装丽人亭亭而立,正对着自己嫣然巧笑……

“梓童,你怎么来了。”朱由校一愣,连忙起身迎上。

张嫣向前一步,任由皇帝抓着自己的手把自己拥入怀中。回道:“臣妾听宫人报信,说皇上躲在书房里不出来,便过来看看。”微微抬头,却发现皇上眼睑尚带有雾气,便笑道:“陛下这是怎么了?怎么还……”

张嫣微笑着眨了眨眼睛,却故意宗不语,好让朱由校不觉得太过尴尬。

“是辽东,”纵使这样,朱由校的脸颊也微微发烫,连忙取过奏章给张嫣详细分说。“辽东的兵丁太苦了,每月只有二两饷银,可米价竟然也是二两银子一石。他们终日辛苦,却食不果腹,真的太苦了……”

“陛下如此爱惜子民,真是大明之福、黎民之福,臣妾代天下臣民谢过陛下。”张嫣微微一挣,便从朱由校怀中挣脱出来,对着皇上盈盈拜倒。

“你这是做什么?!”朱由校一乐,伸手又把张嫣揽到怀里,点着张嫣的鼻子道:“想学长孙吗?”张嫣一阵不依,便和朱由校闹成一团……

如此闹过一会儿,张嫣才开口笑道:“陛下虽有此心,可有所不知,外面的那些人,又有几个天天吃的是大米啊。”见朱由校专注的看着自己,张嫣一阵娇羞,又解释道:“臣妾未进宫时,虽也比较富足,可这大米也不是常吃的。”

“是吗?”朱由校一愣,心中却不由的浮起一个典故来,‘何不食肉糜’。晋惠帝为百姓不吃肉而惊讶,张嫣却认为百姓吃不起米是正常的……

“大米多产自南方,沿运河长途运输到京,自然价格昂贵。而臣妾之家在河南开封,并不产米。日常饮食便以面食为主,这大米就吃的少了。”张嫣以为皇上长在深宫,不明白这些,便急忙作出解释。“辽东也不产米,价钱自然高涨。可天生万物,百姓自会有食用之物,陛下也不需太过在意。”

听张嫣说完,朱由校有点不悦。刚想出言训斥,却见张嫣握紧拳头,装出一副恶狠狠地样子说道:“不过,辽东米价二两一石,也实在太贵了。陛下可要好好治治那些奸商。”

“你呀,”朱由校乐了,在张嫣脸上拧了一把,“还是不要操心这些事了。多想想怎么给朕生个儿子吧……”

到了第二天,朱由校便以辽东米价太贵,辽东兵丁百姓难以接受为由,让内阁并户部商议如何平稳辽东粮价。又把户部农业署侍郎徐光启召进宫,详细询问辽东农业生产状况……

“徐爱卿,你好好想想,这辽东就只能一年一熟吗?就不能收两季吗?”朱由校清楚地记得,辽东,也就是后世的东北,可是中国的一大粮仓,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如果只能一年一熟,那怎么会有大量粮食调出……。要知道,东北的大米、大豆可是很出名的。朱由校心中想道。

“陛下有所不知,辽东冬季太过寒冷,作物播种后俱被冻死。唯有在清明后种植春麦,此点与与关内截然不同。”见皇上发问,徐光启连忙解释道。

“那番薯呢?”朱由校满怀希望的问道。

“这个,”徐光启有点尴尬,迟疑道:“番薯怕寒……”

“好了,算朕没有问。”朱由校脸一红,连忙掩饰道:“朕也只是病急乱投医。辽东还能种什么,徐爱卿也帮着想想……”

“臣遵旨。”徐光启应了一声,便低着头仔细盘算起来。

‘后世的东北都种什么呢?’见徐光启在那里苦思冥想,朱由校也不闲着,掰着指头仔细算了起来。“有春小麦、大豆、大米、还有土豆和玉米……”

‘有了,种玉米。’朱由校突然眼前眼前一亮,急忙问徐光启,“徐爱卿,你知道玉米吗?他也是从海外传来的。”朱由校突然想起玉米来,在他的记忆里,玉米、番薯、马铃薯是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的三大农作物。如今,番薯已经被徐光启给推荐上来了,那玉米和马铃薯呢?

朱由校满怀期望的看着徐光启,希望徐光启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答案。

“玉米?”徐光启仔细想了想,却没有印象,便问道:“陛下,这玉米是何形状?可有实物?”

朱由校心里一紧,却笑道:“朕也是无意中听内侍闲谈时说起的,说玉米产量极大。可一时大意,竟忘了问那内侍姓名了。如今也不好找到他询问……”

“这个,”徐光启犯了难,这只有一个名字,怎么知道是什么啊?想了半晌,才为难的说道:“要不,陛下下个旨意,让宫中查一下。可好?!”

朱由校嘴一撇,我到哪里去找那个内侍啊?!只好装模作样的想了一想,又提醒道:“朕当时好像是听那内侍说,他用水煮熟后,用手拿着啃食,最后还把棒子给扔了……”

“能煮熟后啃食?中间有棒子?还是海外传来的?”徐光启仔细想象了一下,迟疑道:“莫非是苞谷不成?可苞谷的产量并不大啊?”

“苞谷?那是什么?”朱由校好奇的问道。

“启奏陛下,”徐光启详细的解释道,“苞谷传自佛郎机人,也叫玉蜀黍。其果实与其他谷类不同……”

“啊,朕想起来了,”朱由校突然叫道:“好像那个内侍说过玉蜀黍什么的。”心中却是暗叫惭愧,这玉蜀黍多好的名字啊,我怎么给忘了啊。

“……可是,这苞谷的产量实在太低了啊。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辽东种植。”徐光启确认了皇上说的是苞谷后,反而做了难。

“不妨,”见徐光启说玉米产量太低,朱由校有点疑问,却不敢质疑,只好先让试种一下。“爱卿可以先在京畿和辽东试种,等一年后,看看结果再说。”

“也只好如此了。”徐光启叹了口气,说道:“只是现在已经到了五月,这农时已过,即使种上,怕也难有收成。只有等到明年了……”

“无妨,徐爱卿可先派人查访一下,看京畿和辽东是否有人种有苞谷后。如有,爱卿可派人接管,仔细观察一下。”见徐光启要把试种时间给推到明年,朱由校有些不乐意,就给出了个主意。

“这倒是个好办法。”徐光启眼前一亮,急忙回道:“臣这就派人去查探。”

“对了,”见徐光启就要告退,朱由校连忙叫住,“你说的这个苞谷,可有种子、果实什么的?”朱由校生怕闹出了乌龙,便想求证一下。“如有,就拿些样品,送进宫来让朕看看。”

“臣遵旨。”……

徐光启倒也干脆,出宫片刻后便又回来。带着一只玉米棒子让朱由校观看。

“正是此物,”朱由校笑道:“当时,那个内侍扔的就是这种棒子。”

徐光启见皇上说话前后矛盾,却装作不知,躬身奏道:“臣无知,却信口开河,还请陛下恕罪。”

朱由校一愣,忙问其故,“徐爱卿何出此言?”

徐光启便解释道:“臣一直以为苞谷产量低下,不及番薯,就对苞谷一向轻视,不做详解。刚才奏事时,更是信口开河,称苞谷产量低下,如不是吾皇坚持,必将酿成大错……”

朱由校听话音不对,这徐光启怎么出去一趟,便长了见识?连忙问道:“徐爱卿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人曾种植苞谷?”

“正是,”徐光启正色道:“臣正想向皇上推荐,臣之属吏,保定人士张卫。张卫虽只是秀才出身,可生性喜好农学。曾在保定种植苞谷,称亩产可达千斤……”

“是吗?这可太好了。”朱由校大喜,“这个张卫可真是立了大功。”朱由校兴奋不已,就在大殿内来回走动,便走还边念叨着,“朕一定要赏这个张卫,一定要重赏……”

可正走着,朱由校却停了下来,奇怪的问道:“……朕让你选育良种,这张卫就不知道吗?怎么有了如此良种,却不曾提起?”越说,朱由校越觉得不对劲,“这个张卫,不会是个面善心恶的小人吧?”

徐光启一愣,立即反应过来,“陛下误会了,”见皇上不解的看着自己,徐光启苦笑一声,解释道:“陛下,这个张卫,是个痴人。每日沉迷于种田,不知其他。就连他这个秀才,也是他父亲帮他捐的。”

“哦?”朱由校瞪大了眼睛,‘这秀才还能买啊’?却对这事儿置之不理,问道:“这张卫如何沉迷种田,说来听听。”

“是,”徐光启便将张卫的种种痴事儿一一道来,“这张卫,为了更好的种田,就在田里打了个窝棚,以田为家。更为可气的是,他竟在半夜提着灯笼在田里乱转,说是要看看禾苗在夜里是怎么生长的……”说到最后,徐光启摇头叹息,“臣受命组建农业署时,曾四处搜刮善于农事者,便有人推荐了张卫。可张卫虽做了官,却仍是痴心不改,每日只在地里居住。这次臣回到衙门询问苞谷之事,正好遇上了张卫,便得知这张卫曾种过苞谷……”

“那这张卫又是因何回到衙门?”听了徐光启这一解释,朱由校心中大喜,这是个袁隆平级别的人物啊?纵使学识不如袁大师,可这痴迷劲却要让袁大师佩服……。有心直接嘉奖张卫,却还有疑问未解,急忙问道。

“是臣多日不见张卫,昨日派人硬抬回来的……”徐光启老脸一红,低头禀道。

“哈哈哈……”朱由校仰天大笑,“这真是天助我大明也。”好不容易,朱由校才止住笑声,大声吩咐道:“徐爱卿,你去拟就一个章程,看看如何在辽东、北地推广苞谷,拟好后拿来给朕瞧瞧。”

“臣遵旨,”徐光启连忙应诺,却又小声提醒道,“陛下,这张卫呢?”

“张卫吗,”朱由校沉吟了起来,最终下定了决心,“徐爱卿,你去告诉那张卫,光在地里研究是不行的,要把研究出来的东西讲给别人听,要让全大明的种田人都知道如何才能更好的种田,这才是正道。”

“是,是,臣一定把话带到。”徐光启听到皇帝如此明白事理,更是觉得心中大定,觉得这农业署干起来有劲儿……

“徐爱卿,你要找一些年轻人,和张卫一起,把这些本领都交给他们,如此才是我大明之福啊。”朱由校越说越激动,竟然走到徐光启面前深深地一躬,“徐爱卿一心为我大明,朕代天下苍生,谢过徐公了。”

“啊,这可使不得。”徐光启连忙避让,心中更是激动万分,“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让我大明子民都能吃的饱饭……”

“好,好,爱卿能有此言,朕就放心了。”朱由校更是高兴,便又说道:“嗯,徐爱卿和张卫要给那些年轻人讲课,也需要个身份。这样吧,两位爱卿就以乾清宫日讲官的身份给他们讲课。如果他们胆敢不服,就用朕的名义训斥他们……”

“这,这怕是不好吧?!”听到皇上封官许愿,徐光启却有点犹豫,“张卫虽有赤子之心,可毕竟只有秀才功名,这骤然令他为乾清宫日讲官,怕是朝廷有所非议啊。”

朱由校一愣,随即想起日讲官都是翰林出身,这张卫只是一个捐的秀才,还真的不合适,便沉吟起来。

徐光启见状,连忙劝道,“陛下可书写一个匾额,上书‘农学精通’四字,在我农业署挂上,让张卫在此匾下讲课,如此必无人有所非议……”

“不,”听了徐光启的这个主意,朱由校虽觉得不错,却不想退让。他抬起头来,目光坚定地说道:“不,如此行事不足以表明朕重视国本之意。徐爱卿,帮朕拟诏……”

“……农桑,国之本也,历代天子未有不重农桑者。朕上体历代祖宗之意,下怜苍生之苦,设乾清宫日讲官讲解农事,以表重农之心。农业署侍郎徐光启、保定秀才张卫,俱农学精通,特授乾清宫日讲官一职,为朕解惑。钦此。”

任命了徐光启、张卫为日讲官后,朱由校还不罢休,竟想借此机会,建立起农学院来,便有口授谕旨一道。

“……农桑,国之本也。本因为重,可苍生贪利,竟视为贱业。虽有号称耕读传家者,亦徒有虚名,不事稼穑。朕深以为忧,特设劝农讲习所于农业署治下,专职培养喜农之人。以作社稷之需。为表朕意,特赐‘农学精通’匾额,以作讲习所正堂之用。另委派乾清宫日讲官徐光启主持讲习所事务,日讲官张卫为讲习所教授。钦此。”

“皇上,”堪堪拟完上谕,徐光启便跪在地上,痛哭失声,再也说不出话来……

青年时颠簸流离的经历,让徐光启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读书人的良知,更是让他在入仕之后,以劝农重桑为己任,哪怕是受尽了世间的冷漠和白眼。如今,大愿将成,却让徐光启跪在那里,哭得像一个小孩子似的……

PS:徐光启一直认为,玉米产量不高,便一直关注着番薯,希望番薯能挽救大明的命运。他的《农政全书》中,更是用大量的篇幅讲解番薯,而对玉米,只是轻轻地点了一下,并没有详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