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王佐 轴承 下
作者:石头比较多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059

看着皇上兴奋却又自矜的模样,王佐不由得一阵头疼。有心想劝谏皇帝两句,表明自己刚正不阿的态度。可又怕除了皇帝的霉头,让自己这个工部尚书彻底靠边站。

左右为难之际,却听到皇上得意洋洋的声音,“王爱卿,朕的这个轴承怎么样?好用吗?”

王佐心中一阵翻腾,陛下啊,这轴承好用,可你可是要倒霉了……抬头看了看左右,发现四周全是宫中的内侍,除自己以外,并没有外朝的官员,王佐才松了口气。

“陛下,”王佐冲着皇上一拱手,正色道:“陛下天资聪颖,竟然能格物致知,在普通的事物中悟出摩擦力这个道理来,真是可喜可贺。”

“呃,”朱由校的脸微微发烫,却大言不惭的应承下来,“朕只是多看多想,才明白了一些道理,实在不足挂齿,不足挂齿。”朱由校的一双眼睛亮晶晶的闪着,企盼着王佐能够再说几句好听的,让自己满足一下虚荣心……

“可是,”王佐并不知道皇帝所想,可也是捏着一把汗,硬着头皮在进谏。“这木匠活本是贱业,操此业者,多为黔首之徒。而陛下却身为一国之君……微臣斗胆进谏,还请陛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啊。”

朱由校的满腔兴奋都被浇了个透心凉。什么叫贱业?只不过是你们这些读圣贤书的鄙视劳动而已。有心想和王佐批驳一通,让王佐明白自己这样做是在阻拦华夏的发展。可又怕王佐说不过自己,便强词夺理,四处宣扬。

“算了。我还是不要再四处树敌了。先把内阁换届的事情摆平了再说……”朱由校闷闷不乐的想道。可心里却觉得很不得劲,“这王佐可是工部尚书啊?这工部尚书都把工匠视作贱业,那大明的工匠岂不是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朱由校强行压下心中的暴虐念头,作出一副风淡云轻的表情,淡淡的说道:“王爱卿所说倒也有着几分道理,朕登基以来,每日操劳国事,这木匠活也就不再沾手了……”

曹化淳在一旁听了,不由的呲了呲牙,“皇上,你这话谁信啊?向不说娘娘跟前的婴儿车,单说你手里正拿着的轴承,这不是明晃晃的罪证吗?”

听皇上瞪着双眼说瞎话,王佐脸上飞速的滑过一丝苦笑,却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心想,“皇上,你赶快圆吧,只要圆上了,臣也就解脱了……”

朱由校也知道自己的解释有些苍白,却算准了王佐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这亲手做木匠活,是有点不符合朕的身份。不过,”朱由校得意的笑了笑,问王佐,“这格物致知,总可以吧?”

王佐只想再狠狠地给自己一记耳光,什么是格物致知?自己是在胡乱说些什么?竟让皇上抓住了语病,给皇上了一个口实……

王佐脑子急转,想着脱身之策。“陛下,这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一句。”

“南宋时,朱子曾注释曰:‘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本朝阳明公则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唯有‘端正事业物境’,才能‘达致自心良知本体’……”

听王佐掉文,朱由校连忙侧耳细听,当听到朱熹的注释时,朱由校暗暗点头,可听到王阳明的解释时,却摇头苦笑。最终,朱由校做出了最后决断,“这个解释,是朱子讲得好。”

“啊?”王佐一惊,却敏锐的感觉到,这将是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的一大碰撞,皇帝将表明自己对这两大学派的态度。连忙躬身道:“陛下请讲,臣愿闻其详。”

“《礼记》成书于上古,此时,先民刚从蒙昧中走出。”朱由校搜肠刮肚,翻出前世所学,对‘格物致知’进行解释。“如何从蒙昧中走向文明?自然是格物致知。朕以为,格物,就是穷究事物之理;而致知,就是把已经明白的事物原理整理成知识,一代代向下传。”

“正有了先民格物致知的种种作为,如神农尝百草等等,才有了我华夏传承。”朱由校慷慨激昂,“唯有这格物致知,才能使我华夏世代繁衍,传承文明。这一切,又和善恶有什么关系?阳明公太虚无了。”

“陛下教诲的是。”王佐恭恭敬敬的向朱由校施礼道,“臣一直为这‘格物致知’感到迷惑不解,今日得陛下之言,方茅塞大开。这才知道了格物致知为文明之基,就如同稚龄小儿,只有进学读书后,明白了圣人之道,才能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王爱卿所言甚是,”朱由校满意的点了点头,“因此,朕以为,格物致知是士子本分。士子通过研究事物,整理归纳出事物原理,然后教导给百工,让百工能更好的制造器械。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王佐本是理学大家,一直以宣扬理学,抵制心学为己任。听到皇上表明自己态度,支持理学。便容忍了皇上借理学格物致知的外衣,给自己掩丑的行动。

王佐笑了笑,“陛下所言甚是。就像陛下所做的那样,穷究事物原理,得出了摩擦力这一结论,又指导工匠作出了轴承这一利国利民的器械。”说着,王佐便跪在地上,泣道:“陛下忧心黎民之苦,穷思竭虑想出了这摩擦力,以解民之忧困。臣恩铭五内,代天下臣民叩谢皇恩。”

朱由校暗自点头,这就对了嘛。朕是个有学问的人,怎么会亲手做木活呢?朕只是发现了摩擦力而已。见王佐语句中有毛病,朱由校连忙纠正道:“格物致知务必要实事求是。朕只是发现了摩擦力而已,可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见王佐有些不解,便提点道,“那摩擦力,可是恒古便有的……”

“是,摩擦力是恒古便有的。”王佐连忙应道,“可陛下能发现前人未发现的道理,可谓天生圣明……”

“爱卿过誉了,”朱由校连忙摇头,“这格物,就要多看,多想。只有做到了,才能致知。”

“陛下教诲的是。”王佐连忙应诺。君臣二人又商议了一番如何推广轴承,如何向国人传授摩擦力原理。直谈了一个多时辰,王佐这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