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太子
作者:石头比较多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93

又拖延了几日,到了三月初一,内阁终于行文天下。谕令天下士子,学习《为什么交税》一文。并严令各省官吏,务必将此文晓谕天下臣民,如有延误推诿者,务必严惩。

此后,京中各大报房纷纷设立专栏,请知名学者粉墨登场。讲述纳税对朝廷的重要性,以及对臣民自身的好处。

一时间,纳税成了大明最流行的话语。纳税光荣,成了大明百姓家喻户晓的口号。而同日颁布的,成立护航舰队,为大明纳税船只护航的消息,更是给‘纳税光荣’添加了一个强有力的注释。

然而,就在外界熙熙攘攘、热议纷纷的时候,这场风暴的中心——紫禁城内,却异常的平静。

朱由校自己扯了一把椅子,找了个角落躲在那里,看着面前宫人的手忙脚乱,静静地等待。这里是坤宁宫西跨院,时间是三月初三。而在西跨院的正房里,皇后张嫣正在紧张的分娩……

前一段日子,在御医、以及接生婆婆强烈的要求下,皇后张嫣终于搬离了弘德殿,住到了自己本该住的地方。可众人却万万没想到,皇帝却也跟着住了过来。

众人一阵无语,只好求到王安面前。让这位宫里的老祖宗出面,劝阻皇帝,请皇帝不要到坤宁宫添乱。可皇帝是不往这里住了,却每日按时前来拜访。

这让那些御医、稳婆担心受怕的同时,却不得不暗叹皇后受宠之深……

朱由校轻轻地叹了口气,想起来活动活动发麻的身子,却又恐吓坏了那些宫人,惹出麻烦。无奈之下,朱由校只得换了换坐姿,继续焦急的等待。随侍一旁的王安见了,忙出言劝道:“……娘娘福泽深厚,必能产下龙子。”

朱由校闻言,苦笑一声,却没有心情回答。

正在这时,从产房中传出了一声尖叫,令人心颤。朱由校再也按捺不住,跳起来就想往产房里闯,唬的王安连忙一把拦住。

一个担心孩子老婆,要闯;一个遵循礼制,不依,两人便争执起来。正争执间,却又听见产房内传来一声高呼,“生了,生了,皇后产下龙子了……”

产房外,众人一愣,却纷纷向皇帝叩首,“奴才(奴婢)恭贺陛下,大明后继有人……”

朱由校也反应过来,忙松开王安的手,笑道:“同喜,同喜。”又吩咐王安,“赏!”

王安领命,忙掏出大把的银锞子洒了下去……朱由校却拉过一个宫女,吩咐她进产房看看,皇后状况如何。

……皇后产下嫡子,母子平安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内阁,在此等候的阁臣们也纷纷松了口气。

任何一个社会团体,继承人问题都是重中之重。而封建社会里,这一问题更是至关重要。在中国历史上,因皇位继承出现问题,造成朝局动乱、国祚危覆的并不罕见。就连本朝,赫赫有名的大礼仪事件也是因武宗皇帝无嗣造成的。

而前些时,宫中隐约传出风声,有贵人产下皇子,但皇子生母不受皇帝重视,皇子也未昭告天下。为此,方从哲等阁臣都暗自紧张,生怕国本之争再度上演。

但万幸的是,皇后一举得男,皇位继承问题迎刃而解。

方从哲站起身来,对着诸位同僚环拱一周,“……天子有后,我辈大臣自当前去祝贺。我等不如写好贺表,一起前去。”

众人连忙称善,方从哲便从左边袖子里取出一份贺表,交予众人联名。而又趁众人不注意,从右边袖子里掏出了一份贺表,细细的撕了。这才和众人一起,入宫面圣。

坤宁宫内,快手快脚的宫人早已将皇后和皇子收拾停当,另行找了一个房间安置下来。此时,朱由校正一脸喜悦的,守在张嫣的床边。而张嫣,产后劳乏,早已昏昏睡去。在张嫣的身边,正躺着刚刚出生的婴儿。

朱由校低头看着儿子,用手指轻轻地在额头上点了一下,却引起一阵啼哭。无奈之下,朱由校忙笨手笨脚的去哄儿子,却不料儿子越哭越大声。急的朱由校满头大汗,却无计可施。忙乱间,朱由校突然发现皇后已经醒来,正一脸笑意的看着自己。

“喏,这个孩子不听话,把你给闹醒了。”朱由校一脸尴尬的看着妻子。

张嫣一阵轻笑,嗔道:“……怕是皇帝故意逗的吧。”

“这个……”朱由校一阵尴尬,刚想找个话题,缓解尴尬,却听到宫人来报。

“启奏陛下,内阁方大人、沈大人、解大人、孙大人、徐大人联袂求见……”

朱由校一喜,忙借机脱身,“想必是听到宫内消息,这些人才一起来的。我去见他们一见,稍后再来陪你说话……”也不等张嫣反应,便一溜烟的跑了。

※※※

“恭喜陛下喜得皇子,大明江山后继有人。”一见到朱由校,方从哲等人便齐声道贺。把皇后产下嫡子这事捧得老高,让朱由校心中一阵嘀咕,至于吗?也就是生个孩子。大不了,我多努点力,一年生一个,哦,不,一年生俩……

也难怪方从哲等人兴奋。前些年,因为国本之争,朝廷大臣们把福王朱常洵批得狗屁不是,硬生生的搅了人家的皇位。可偏偏泰昌帝又不争气,只留下两个儿子便撒手西去。也就是说,在朱由校没有皇子前,福王朱常洵便是名正言顺的第二继承人,仅仅排在信王朱由检之后,这怎不让大臣们担心。而历史上,也正是因为朱由校、朱由检兄弟绝嗣,皇位又传到了朱常洵儿子的手中。

不过,现在好了。皇帝已经产下龙子,还是先后生了两个,朱常洵的排名顺序又向后推了两位。远离了福王即位的危险,大臣们怎不开心。

朱由校却不明白大臣们的想法,他由着自己的本意,徐徐说道:“前些日子,赵选侍也曾生下皇子。如今,朕已经有两个儿子了。”

大臣们忙装出一番初次听说的样子,再次向皇帝道贺。

如此闹了一阵,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孙如游才奏道:“陛下既然喜得两子,亦当昭告天下,令臣民共庆。”

朱由校微微一笑,“爱卿所言有理,便依了爱卿之见。”稍顿一下,又道:“二皇子是嫡子,为中宫所出,朕有意立为太子,如何?”

方从哲等人对视一眼,却一起上前奏道:“陛下圣断,臣等自当奉旨。”

“好,好,”朱由校大喜,忙又说道:“孙爱卿执掌礼部,一切礼仪均由爱卿主持,不可有误。”

“臣遵旨。”孙如游连忙应允下来。可又一想,孙如游又觉得不对,忙奏道:“还请陛下示下皇子名讳,也好昭告天下,令臣民避讳。”

朱由校一愣,连忙应道:“大皇子是正月十五出生的,朕给他起名为朱慈燃;二皇子是三月初三,名字叫朱慈煜……”

“朱慈燃,朱慈煜,”孙如游心中默念两遍,“燃为点燃,有引火之意;煜为照耀,有普照天下之意。而两位皇子一嫡一庶,庶子为兄长,取名为燃,既有谦让之意,又有引导兄弟之意。而嫡子为太子,日后要承继大统,正是要普照天下……”

“这两个名字取得好。”孙如游暗赞一声,忙领了旨意。

朱由校却觉得意犹未尽,又道:“朱慈燃为朕长子,朕甚爱他。但祖宗有法度,朕不能因偏爱而误了国家大事。”说着,便转向孙如游,“礼部当立下规矩,除太子外,皇子初封为十五岁。届时,礼部可写下奏章,向朕请封。”

孙如游一愣,却知道为了尊崇太子地位,也只好如此。忙记录下来,准备写入圣旨,明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