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回 《中原大战的前夕》
作者:涩黑咖啡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4794

() () 第142回《中原大战的前夕》

为了尽可能用小的代价得到乌戈国的都城,徐庶和法正为此想了很多办法,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分化瓦解城里的守军,用不同的态度武力威逼他们二方。

大军包围这个城池以后不久,徐庶就指挥大军对它了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主要攻击的地域就是缅兰军负责防守的南面,给城里人的印象就是徐庶大军最恨的就是缅兰军,要消灭的就是缅兰王及其手下。

因为这城的城墙不高,几乎只相当于内地的县城规模,所以即使是佯攻,负责防守的缅兰军也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在这次进攻中,徐庶还命士兵使用了在长沙从关羽诸葛亮军队中缴获连环弩以及根据缴获而复制的一部分连环弩,把这一百多张弩用上去后让防守的缅兰军真正来了一个措手不及——城墙上的那些缅兰士兵几乎被徐庶大军杀死了一半。短短一个时辰的进攻,徐庶大军就有士兵攻上了城墙并在上面坚持了一小段时间,如果不是缅兰王见情况紧急而亲自领兵出来救援把攻上来的益州士兵给砍了,然后在城墙上摆下密密麻麻的守军使徐庶大军无机可乘,这才初步稳住局势。

这么轻易攻上去,不但城外的徐庶吃惊不已,城里二个方面的守军首领更是大惊失色:中原兵怎么这么厉害?怪不得他们轻易夺了关卡,在水蛇谷打败了六万缅兰军占领了紧猴城!那是什么武器,怎么就那么指一下就能射出一批箭出来?

看到徐庶大军战斗力这么强。心里最怕的反而不是那些直接承受徐庶大军压力地缅兰国将士,而是乌戈国那些忠于兀突铁的将士们,他们在害怕的同时也在庆幸着自己一方还不是益州人的主要打击对象。当然心里也产生了异样的想法:幸亏他们不是攻打我们把守的城墙,我们这里人心惶惶,真有人攻上来了,哪里还有可能把他们赶下去?恐怕一些人早就投降,我们的人头也落地了。今后可怎么办?

佯攻之后地当天晚上。一些奇怪的事情就开始产生了:一护兵携着一些字条前来向徐庶报告:

“报!城里面守军射出了几封信,它们被我们地士兵们捡到了!”

徐庶接过信。稍微看了一下后就挥手让护兵离开,之后高兴地对法正道:“效果还真不错嘛,立竿见影。呵呵,看看!”

法正也是一笑,从徐庶手里抽出一张读了起来。

虽然信有不少,内容却都差不多,写信人都自称是兀突骨的旧部。并说当时之所以投靠兀突铁,是因为兀突骨被刘嘉俘虏后生死不明,不得已才才为之。既然现在老国王兀突骨回来了,他们准备重新回到兀突骨的手下,他们愿意在城里与外面的军队里应外合,云云。

当然有的人还历数了兀突铁的残暴,痛骂缅兰王的专横跋扈,大赞兀突骨过去地仁慈;有的人则要求徐庶、兀突骨能答应不处死他们并赦免他们的家人;甚至也有人提出他们这次能带多少兵出来。请徐庶允许他们今后继续带多少兵;……

表忠心的、献计策的、提要求的、报告城里情况的……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胸有成竹地徐庶在第二天就让人写了大量的信件射进城里。信的内容无非是益州对城里追随兀突铁的军民既往不咎,只要从此与兀突铁、缅兰王等人划清界限,无论是士兵还是将军都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如果能带兵反正,则城破之后论功行赏;当然如果执迷不悟,继续跟着兀突铁、缅兰王与益州为敌。则城破之日就是他们被砍头之时。

这下城里更乱了,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信息显示乌戈国国王兀突铁和缅兰王之间也产生了不可调和地矛盾:缅兰王想取兀突铁而代之,用雷霆手段把城里三心二意的士兵或官员给除掉,对兀突铁的部队进行彻底的整编,然后再与徐庶大军对峙。缅兰王虽然也知道这个城池最终会被徐庶大军占领,但他相信凭他手下剩下的四万精兵和整编的新部队以及城里的百姓是可以守住这个城池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只要徐庶久攻不下,而国内派人前来接应,则可以逃出这里。只要能逃出去,那最后的“胜利”还是属于缅兰王地。缅兰国面积那么大。缅兰王随便在哪里占一块地方都可以再次为王。今后只要不主动进攻益州,看见他们就避让。再当几十年地国王绝对没有问题。所以问题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城里人地心拧成一股绳,当务之急就是清除兀突铁这个失去了军心民心的绊脚石。

兀突铁的想法则相反,他早就看不惯缅兰王在他面前指手画脚的样子,对缅兰王想反客为主的思想早已了然一心。他知道城池被徐庶大军攻破的话自己绝对是死,城池侥幸不破自己也肯定会被缅兰王杀掉。自己唯一活命的机会是设法把现在没有任何根基的缅兰部队抓在自己手里,坚守城池或伺机逃到缅兰国去。在那里随便占一块地方,能逍遥几年就是几年。

两个为首的都抱着消灭对方的心思,双方的矛盾自然不可抑制地激化了。就在徐庶大军包围城池的第十天,双方终于爆发了战斗,战斗没有多久,就让徐庶得了渔翁之利——占领该城。

战斗是在城里的粮库门口开始的,当时的经过是这样的:

一百多缅兰军在一小军官的率领下按惯例前来粮库领取十天的粮草,当缅兰军领队的那名军官接过粮库守兵的带头人粮官递过来的领粮条后就就发现了不对。缅兰军官吃惊地问道:“你们是不是弄错了?我们是来领十天粮草地,这条子上的数目还不够我们大军六天的量。”

粮官听了。昂着头看着天空中的云爱理不理地说道:“现在非常时期,城池四面被围,哪里能敞开肚子吃。本将军接上司命令,今后的粮草定额减少三分之一!”

“什么?我们怎么没有接到通知?不行,本来我们的粮草就不够,我们这次必须领十天的,否则我们不领了!”缅兰兵自然也不示弱。“哪有不相互通气就突然喊减少三分之一粮草地道理?”

“哼,爱要不要!不领最好!你们四万兵才守一方城墙。却消耗我们差不多一半的粮草,自己不带一粒粮食过来,天下哪有白吃地宴席?”粮官继续昂着头,冷笑道。

“你放屁!我们是来救你们的,当时就说好了粮草由你们供给。我们辛辛苦苦从千里之外而来,为你们守城就已经不错了,你们这些王八蛋竟然还敢克扣我们的粮草。哼。你们这些咋种,老子开始跟你们说好的不听,一定要惹毛你大爷,好!今天你大爷我就放话放在这里,少了一粒粮食,老子就用你们这群家伙的脑袋来代替。快点给,老子的运粮队马上就来,耽误了老子的时间就宰了你们这群好吃懒做无事生非地家伙!”缅兰军官恶狠狠地说道。

“哦。这么牛?你们想造反?哄抢军粮?你们不会不知道哄抢军粮的后果吧?”粮官低下头来,盯着缅兰军道。

另一个守粮库的乌戈国士兵在旁边则煽风点火地笑道:“哈哈,真是笑死人。你们是来帮我们守城的?你们现在敢出城吗?有回家的路吗?自己都已经是无家可归的人了,依靠我们的城墙才能活下去,现在竟然还大言不惭的说是来帮我们。小地以前只听说世间有不要脸的人,想不到今天有幸见着了。有种你们就动手抢啊!”

缅兰军自进城以来就一直高高在上。以救世主自居,哪里听过如此恶毒的话,那军官听他们一唱一和早就大怒,这是已经把武器抓在手里,厉声叫道:“你们以为老子真的不敢?”

粮官见对方大叫着,但没有动手,反而笑道:“俗话说会咬人的狗不叫,有种你们就造反啊,在下的兵也不是吃素地!”

刚才那小兵也冷笑道:“谅你们也没有这个胆,只知道把一群群的大象送给别人。有什么卵子……。啊——”

早已不忿的缅兰军官什么也不管了,拔刀就砍。一边砍一边高叫了:“兄弟们,杀!”

粮官一见,连忙往仓库里跑,一边跑一边大叫道:“缅兰军造反抢粮了,杀了他们!”

随着他的话音刚落,从里面和外面立即冲出来几百名士兵把这一百多缅兰兵团团围住,冲过来后也不答话,只往死里下手。

缅兰军官一看更加不管不顾了,只是一个劲的拼杀。一边打一边让士兵高喊:“乌戈国要杀缅兰士兵!”

一百多缅兰士兵齐声发出的吼声几乎全城可闻,离这里近的缅兰士兵自动地朝这里涌来。乌戈国的士兵自然也不甘落后,纷纷加入战斗。

猝然而发的战斗规模随着双方士兵的加入而飞速扩大,作战范围也由粮库扩大到只要有双方士兵接触地地方。可以说半个城都发生了混战,混战到这个时候无论是谁都无法控制事态地发展了。

战斗力强的一方反而是人数少地缅兰军,他们因为没有任何根基都知道只要失败就是身首异处,所以他们反而比忠于兀突铁的士兵更齐心、更拼命,战斗没有开始多久,缅兰军就占据了上风。

措手不及的兀突铁一看形势危急,自己的小命马上就要被缅兰军给收拾了,也就顾不得守不守城了,急忙下令全军投入剿灭缅兰军的战斗中去。

开始战斗还局限在士兵与士兵之间,但随着混乱面的扩大,许多无辜的百姓也被扯了进来,一个百姓死,他的家人就开始举着木棍拿着菜刀要报仇,而杀红了眼的缅兰士兵哪里会管你是百姓还是士兵?只要对自己有威胁地人就杀!局势一下变得不可收拾了。

当忠于缅兰王的士兵和忠于兀突铁的士兵以及有意无意加入战斗的老百姓在混战的时候。两边都不忠于或者说是忠于城外徐庶大军的士兵和将军则趁机打开城门,大声呼叫着冲出城来,请还不知道城里为什么大喊大叫的徐庶大军进城。行动果断地徐庶立即命令大军以大象群为先锋,从城的南北两面同时对进,并马上封锁东西二门。

看着徐庶大军在大象地掩护下汹涌而入,已经精疲力尽的双方士兵看见徐庶大军到了眼前就纷纷投降。

见大势已去,篡位的国王兀突铁悄悄地溜回王宫。躲在一个阴暗角落举剑抹了自己的脖子。缅兰王却显得勇猛得多,他亲自带兵迎着徐庶大军杀过去。不过吼叫着的他没有冲到大象前就被大象上的弓箭兵射成了刺猬。

混战仅仅进行了短短的一个多时辰,但双方死伤人数竟然达一万多人。无数地房屋被毁,被杀死烧死的老百姓也成千上万。整个乌戈国都城简直就是一个人间地狱。

徐庶一边组织士兵把俘虏押出城,一边让士兵们帮老百姓灭火,同时派兵弹压那些义愤填膺大叫着找缅兰国俘虏报仇的老百姓们。

整整忙了三天,城里的生活才安定下来。

随着缅兰王死亡和缅兰主力部队的歼灭,疯狂一时的缅兰国和乌戈国一起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当严颜和兀突骨率领一万五千人马趁势出征南方其他城池时。昔日的缅兰国城池守将都纷纷献城投降。仅仅几个月时间,缅兰国、乌戈国的残敌就被肃清。而当缅兰国被消灭地消息传到与缅兰国接壤的交州后,那些以前被周瑜临时占领的交州各郡也失去了最后的依靠也争先恐后地向前来攻占的沙摩柯大军投降。这样一来负责收复交州各郡的沙摩柯也顺利完成了刘嘉交给他地任务。

接下来蜀王刘嘉将原缅兰国和乌戈国合起来重新划分为二个面积极大的州:南部的州称之为南缅州,北部与益州接壤的州叫北乌州,分别任命孟达、严颜为其州牧。

建安十七年六月,受命班师回成都的徐庶大军在离成都还有三十里的时候,刘嘉就率庞统、刘巴、黄权等大小官员在路上迎接。

看到路上络绎不绝的大军,刘嘉笑得合不拢嘴了:去年徐庶、法正仅仅带了五万五千人南征。短短一年的时间,不但平定了乌戈国,占领了缅兰国,而且人马也增加到了十二万。

加上沙摩柯也增加了不少士兵,当初一万五千人马,现在增加到了三万人。他本人留在桂阳继续镇守防备孙权的部队,而将这三万机动兵力转交给徐庶带回成都。

所以这次进入成都的部队达到了创记录地十五万人马。

通过南方地这一系列战争,现在的刘嘉实力大增了。不但拥有了益州、荆州、交州、南缅州、北乌州等共五州之地。士兵人数也达到了三十万之多。

部队安顿下来后,根据今后地战争需要,刘嘉与庞统、徐庶将所有部队分成了几个大块:

第一大块是成都机动部队,共有十八万,全部由精兵组成。其中包括一万禁卫军和一万骑兵部队,他们由刘嘉亲自掌握,用于今后的征伐;

第二大块则是镇守军,主要镇守战略要地。总兵力约为七万。他们分别是:

桂阳苍梧高凉一线的镇守军为二万,主要防备孙权从南面入侵。由沙摩柯率领;

江夏、夏口一线一万五千部队,同样用于提防孙权的入侵,由李严率领;

襄阳镇守军一万五千,由黄忠将军率领,用于防备曹操的进攻;

汉中和阳平关一线的镇守军二万,由赵云率领,用于防备曹操的进攻;

第三大块就是策应部队或后备军,总人数不定,他们分别是:

江陵驻军,由甘宁率领,约二万人马。其中水陆各一万人马。主要用于支援桂阳或江夏或襄阳;

巴郡驻军,有几万人马,主要是新兵或俘虏兵,他们在这里由于禁将军训练后再充实到其他地方,数目不定,由征兵情况和战场情况而定。

第四大块就是其他地方大中城池的治安部队或镇守军,人数不多,最多二千。唯一特别的是南缅州、北乌州多留了一些部队,不过这些部队都是徐庶挑选之后留下的一些战斗力弱的士兵,因为他们在攻占乌戈国都城时起过半一定的作用,所以没有被解散,而是把他们给养起来做治安兵使用,正因为不可能派他们出去打仗,所以计算士兵的时候没有把这二州的老弱士兵计算在内。

可以说有了这些地盘和部队,刘嘉基本上具备了与曹操、孙权抗衡的本钱。只要刘嘉把这些南方调回的部队休整训练一段时间,近二十万部队就可以随时调往北方对付曹操或调往东方对付孙权。

轰轰烈烈的中原大战是不是就要爆发了呢?

第142回 《中原大战的前夕》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