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二十一节 三把手角力
作者:黄初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262

第十章第二十一节三把手角力

夜已经很深了,但是大唐的宰相们,却还是没有休息。

张九龄府中的议事堂,聚集了一帮衣着简朴的清流大臣。

“相爷!我们明天要怎么样配合你的奏章?”几个面容清瘦的儒生坐在下,激动的向张九龄询问。

就在刚才,张九龄将自己上书李隆基,要求废除人头税,摊丁入亩的事情,向众人作了说明。

“列位不必激动,本相仅仅是将废除人头税的奏章呈递上去了而已,陛下应该还要召另外两位宰相商量一下,不会这么快询问群臣的意见。至于如何配合,还是等过几天再说吧!”张九龄微皱着双眉,摇了摇头。

“相爷!那要我们去游说安相和李相吗?”虽然张九龄让他们不必激动,但是大多数儒生还是没法抑制自己的心情。

“不!不用了!李林甫哪儿,说了也没用,至于安郡王吗,还是算了!”张九龄双眉皱得更紧了。

他早就听说安禄山向李隆基提议废除人头税,对方为什么没有正式的提出来,他也很清楚。就算再没有政治能力,提出这个提案后,会给自己惹来的麻烦,张九龄早就看得一清二楚了。但是当李隆基向张九龄暗示自己已经有那方面打算,需要一个实权人物正式上表提出来的时候,张九龄还是毫不犹豫的接下了这个重任。

丢宰相地位置算什么,在其位。谋其政,自己这个宰相,本来就应该为朝廷和百姓考虑,就算因此罢相,青史之上,也会有自己重重的一笔。张九龄早已经有了舍身成仁的准备。不过想到这个方法最先是由安禄山想出来的,现在被自己窃取。他自然不好意思要求安禄山再出来支持自己。

“张相!摊丁入亩,受伤害最重的就是大地主。这件事情恐怕不会这么简单,我们还是要提前预作安排才行。朝中大臣多是占地大户,他们恐怕不会和相爷合作!”除了张九龄自己,也就只有坐在座的严挺之,算是真正看清张九龄现在的处境。

“唉!挺之呀,张某其实并不担心朝中地各个臣工,只要陛下锐意改革。他们根本不敢真正反对。可虑的是天下富户哪,如果因此引起天下地动荡,那就是张九龄之过了。此事也只能随机应变!”张九龄挥挥手,不准备再商议这件事情。

“天色已晚,诸位没有通行鱼符的大臣,拿了本相的鱼符,叫开坊门,都快回自己府去吧!”

同样的时候。李林甫的东都月堂中,坐的人也不少。

“列位,今天本相从宫中得到消息,张侍中已经上书陛下,要求废除人头税,将丁赋摊入田赋中!”李林甫面色如常。眼中却是闪耀着激动的光芒。

听到李林甫地话,底下立刻一阵压抑不住的议论。

“恩相!这是好机会呀。想摊丁入亩,朝中大臣定然不会支持,甚至还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张。只要我们再在上面添添油,肯定能让张九龄丢相位,到时候,恩相坐上座的位置,指日可待呀!”

“是呀!是呀!”一帮服色差距很明显,但都一脸献媚的官员齐声附和。

“呵呵!还要多靠列位帮忙呀!”李林甫笑着回礼。

眼睛在微微一转的时候,却闪现一丝不屑。

“林甫兄。那个摊丁入亩早有流传。根本就是谁提出来谁倒霉,张九龄不会这么傻吧。他难道还留有什么后招?”座中服色最华丽的那个中年男子面带疑惑,正是李林甫的姻亲韦坚。

“韦老弟,无论张侍中是不是有其他后招,这件事情,我们都不需要直接出面!如果陛下准备询问李某地意见,李某也会见机行事,并不一定会反对!”李林甫收起了笑容,预先给自己的支持者打个招呼。

“啊!恩相,这是为何?”座中几个衣着华丽白净官员立刻紧张起来。

他们都是家中田产众多的人物,自然是坚决反对摊丁入亩的。

“列位!”李林甫面带和煦笑容,看向这几个反应迟钝的家伙。

那几个家伙在李林甫温和的眼神注视下,刚刚升起地一丝不满,立刻消失不见。

“如果陛下反对摊丁入亩,事情自然不用多说,到时候大家共同努力就行;但如果陛下支持改革,你们以为反对会有用吗?呵呵!不过到时候朝野各界,反对的声音肯定不会少,大家只要悄悄向别人说明自己的意见就行,坚决反对的事情,还是让别人来做吧!”李林甫的话,让座上众人同时一愣。

给李隆基一个好印象,给其他大臣一个人情,那就得自己坚决跳出来反对才行。不过想想要是给了李隆基一个不识时务的印象,那自己的前程就算是完了,还不如中庸的在后面扇风点火呢。到底是宰相,想出来的计策就是高。

“谢恩相提醒!”众人看向李林甫目光,充满了敬意。这是李相为自己考虑的结果呀,自己却差点误会了人家地好心。

“呵呵!应该地!应该的!”李林甫微笑着点头。

自己这也算是真为他们考虑吧,虽然主要是担心他们坚决反对,会让自己少了一帮坚实地支持者,影响到顶替张九龄的机会。但至少,这样确实可以保护他们地地位。自己的人格。应该还算高尚。

最后一个宰相安禄山府中,就不是那么热闹了。

座中的人没有另外两个宰相多,只有李白勉强被安禄山叫来,其他人根本就没有被通知。两人讨论的情绪,也不是那么热烈。

“太白兄!废除人头税的事情,除非陛下问你,否则你不必多说。这件事情肯定不会在三两天内得出结果。大家慢慢来就行!恩!下棋!下棋!”安禄山一边和李白下棋,一边随意的聊起张九龄的表章。

如果不是担心李隆基可能会召集大臣进宫商议。要预先给李白打个招呼,安禄山都不准备为这件事情多准备。

“呵呵!好!好!只要你有把握不会出大问题就行!我们地势力还不强,根本没法左右朝廷的主流,隐藏在后面也好!”李白喝了一口茶,“啪”一下按下一颗棋子。

“呵呵!我这样做地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大唐!本来就没有准备太利用这件事情。”安禄山一脸的大义。

没错,自己只不过是搭个顺风车而已。

唐室建立之初。其中央集权的赋税基础,就是均田制和租庸调税法。这之前的传统税法一般只与人口挂钩,到了唐代,除了口赋之外,田赋也已经存在。只是相对来说,这个田赋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一到灾年,平民来百姓不免税就活不下去,大地主却基本不受影响。

历史上。直到明朝后期实行“一条鞭法”。张居正把人头税、财产税以及各种杂税全部归到土地税里,统一征收。而雍正元年实行的“摊丁入亩”。正式将丁税,也就是人头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土地多地交税多,土地少的交税就少。

雍正“摊丁入亩”的意义很大。它废除了编审制度,解除了许多世纪以来加在农民身上的一条锁链。政权通过赋役制度实现的人身控制削弱了,数千年的人头税基本废除。当然,真正的免除农业税,那得到西元二零零六年。

张九龄这次提出的,主要是雍正地那个摊丁入亩。

“……自古就有人丁税,成年男子,不论贫富,均须缴纳人头税。如今应实行改革,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

宦官尖细但响亮的声音,在洛阳议政大殿中环绕。

张九龄神色庄严。静静的站在文官的最前列,听高力士宣自己的表章。

底下的群臣却是早就闹翻天了,根本不管震肃朝纲地金吾将军,大声的议论起来。就连安禄山和李林甫,也似乎对现在的状况十分惊讶。

高力士现在地位高贵,早已经不必像个小太监那样一直跟随在李隆基身边,更不用干宣圣旨这样的事情。但因为今天的事情实在是太过特殊,李隆基再次让高力士出面宣,以示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臣张九龄再拜!”高力士一口气不缓的将张九龄的表章出,缓缓的呼出一口气,退了回去。

本来议论纷纷的朝臣,待到高力士宣完毕,却反而安静了下来了。静静地站在自己地班位,看李隆基和其他大臣的脸色,并没有直接就表自己地看法。

李隆基很满意底下群臣的反应,看了一眼已经将表章呈交御案的高力士,微微点了点头。

“众卿,这是张侍中昨天上的表章,朕觉得此事干系重大,考虑了一个晚上,决定今天朝议,拿来给众卿看看。如果没有别的重要事情,今天主要就是讨论这个,是否应该废人丁税,摊丁入亩!”李隆基面色是一贯的温和,声音也同样那么威严。

群臣互相张望了几眼,没有人立即上来说话。

“陛下!臣有别的事情启奏!”安禄山不慌不忙的出班来一礼。

“爱卿有何事?”面对这个宠臣,李隆基面上有了一丝笑意。

“臣启陛下,据振武军飞鸟快报,去年两京大震之后,吐蕃果然有所异动,振武军外,已经调集了不少吐蕃兵!”安禄山淡淡的启奏。

这确实是一件大事,但并不是非常的急切。石堡(唐已经将它改名为振武军,但一般仍旧称其为石堡)远离东都,根本就没法直接指挥。真有什么事情,也只能大致的做一下安排。现在提出来,却是把李隆基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一番严肃氛围,给打破了。

“恩!张均侍郎巡查到什么地方了?”李隆基的脸上并没有变化,底下群臣却是面容微微一松。

“按时间估计,张侍郎现在应该快到振武军了。”

“那就让张均暂时驻守振武军,和吐蕃交涉吧。等吐蕃退兵了,再巡视其他地方。”李隆基点点头。

“是!”安禄山应声退下。

让张均长时间留在外面的目的达到了,商讨废人头税问题的严肃气氛,也完全被他打破,安禄山刚才出来说话,算是一箭双雕。

“众卿,那现在还是说说刚才张侍中提出的摊丁入亩问题吧,众卿以为如何?”李隆基再次板起了脸。

群臣仍旧是互相张望了几眼,刚才还有点群情激愤,现在被安禄山一干扰,干脆是没人敢站出来了。

“陛下!张相所提,关系重大,臣请陛下召集在京文武百官都上朝商议!”

安禄山看到下面没反应,知道这些老油条做事不会不留后路,很难把真正的心思直接说出来,干脆就提议将京城中的散官和一些中下级官吏都叫来。那么多人,应该会有几个刺头。

“准奏!宣召在京六品以上,无职司官员都入朝来商议此事!”李隆基点头答应。

有了安禄山开头,虽然不是直接对这件事情表什么看法,底下的群臣却是已经有几个忍不住了。

“陛下!如今连年丰收,百姓根本没有缴不起口赋的担忧,哪里需要改变现有税制呢!”第一个大臣还说的比较委婉。

“是呀!祖宗成法,本来就不应该轻易改变!”其他一帮大臣纷纷附和。

“陛下!大唐赋税众多,光是商税、田赋,就足够朝廷用度。免除口赋,臣也觉得没有不可以。但是这个摊丁入亩,却是让本来税负就比较重的豪强地主,税负更重。而且增加的赋税,并不能给百姓带来多大的好处,真正获利得,其实仅仅是朝廷。民富则国强,民贫则国弱,这样杀鸡取卵的改革,臣窃以为不可行!”礼部的杨老尚书,率先真正出来反对摊丁入亩。

(都忘了新的一月已经开始,拉点月票,大家多捧捧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