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作者:中国通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1468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 卷第91o 页。

家的人口数目相近受田面积相同每一男子都有服役的义务因而每家的负担也就一样了。所以《史记·商君列传》中说:“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蔡泽列传》中又说:“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

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商鞅变法虽然以法律形式破坏了古代公社及其所有制即井田制度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但是由于秦国的社会展进程较之其他各国缓慢到了战国前期才出现了与“初税亩”、“作爰田”等同样性质的“制辕田”直到此时秦国的公社所有制即井田制度才有了内部量变即由过去的“爱田易居”之定期分配制变为“自爱其处”的长期占有制。在这个过程中商鞅则推行了“以二百四十步为亩”的授田制度大体上一直延续到战国末期1。1979 年四川青川战国墓出土的秦更修田律木牍1更有其证。云梦秦简《法律答问》解释“盗封徒赎耐”时说:“封即田千(阡)伯(陌)、顷半(畔)封也”便是其证。这里的“田阡陌”就是木牍所说的“百亩为顷”的“封”和“捋(埒)”。

(五)为了争取中原图谋向东展势力“筑冀阙宫廷于咸阳秦自雍徙都之。”同时为要仿效中原各国都城的规模又“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的第二次变法从经济上和政治上进一步剥夺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强化了秦国的统治力量。公元前34o 年商鞅大破魏军生擒魏将公子昂迫使魏国交还部分过去被掠夺的西河地。由于这个大功商鞅受封於、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十五邑。

商鞅被害及其变法的历史意义商鞅在秦变法前后共二十一年“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但是那些受到打击、惩治的旧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却是“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公元前338 年秦孝公死秦惠公即位公子虔等人告商鞅“欲反”(均见《史记·商君列传》)而被秦兵车裂于彤(陕西华县西南)。

商鞅虽然被杀但是他的变法成果仍然沿续不变终于使秦走上日益强大的道路。比如秦律就是在这个变法基础上修订补充而成的;商鞅统一度量衡时定下的标准直到一百二十多年后的秦始皇还在沿用着。正如王充所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论衡·书解》)即奠定了其后秦统一六国的基础。

商鞅的变法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自此法家思想就一直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反映商鞅思想的《商君书》中不但言“法”1而且也涉及到了“势”和“数”1的讨论并且针对儒家思想产生了争论。“势”和1 《韩非子·解老》云:“胥靡有免死罪时活今不知足者之忧终身不解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六反》云:“刑盗非治所刑也;治所刑也者是治胥靡也。”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 卷第541 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 卷第45o 页。

1 《汉书》所著录的六篇篇名据颜师古注引刘向《别录》云:“申子学号刑名。刑名者以名责实尊君卑臣崇上抑下。宣帝好观其《君臣篇》”(《汉书·元帝纪》颜师古注)。宋代李盼《太平御览》引《七略》云:“孝宣皇帝重申不害《君臣篇》”(《太平御览》卷221)。可见申子书除《大体篇》外还可确定其中必有《君臣篇》。

“数”的观念是国君有了独立的主权和“独制”1之权才会产生的即是“变法”之后所产生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对于封建制的展和巩固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增加肉刑、大辞有凿颠、抽胁、镬烹之刑”(《汉书·刑法志》)等严刑峻法特别是商鞅开创的“燔诗书”的高压政策不仅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

商鞅变法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展但没有排斥和废除奴隶制而把奴隶的剥削用来作为封建剥削的补充这是剥削阶级本性所决定的。当时除了有家奴的存在还有官奴制度商鞅就行“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的政策《史记·索隐》谓:“以言懈怠不事事之人而贫者则纠举而收录其妻子没为官奴婢”。秦律中屡次言及“隶臣”、“隶妾”其实也是官奴婢。《周礼·秋官·司厉》职又说:“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郑司农云:“谓坐为盗贼而为奴者输于罪隶、舂人、槁人之官也。由是观之今之为奴婢古之罪人也”1。官奴还有一个来源就是打仗时的不能死战者如“不死者归以为隶臣”(《秦律杂抄》)。从此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各国变法的不彻底因而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奴隶制残余一直残存下来。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56 页。

1 详见临沂银雀山汉墓出上的竹简《孙子兵法·吴问》。

第三节走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及其重要制度战国中叶前后是我国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随着为奴隶制服务的各项制度之被否定就逐渐出现了走向统一封建国家的政治制度。所以顾炎武曾经概括战国时期的政治情况说:“春秋时犹尊礼重信而七国则绝不言礼与信矣;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严祭祀、重聘享而七国则无其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日知录·周末风俗》)。

君主**官制的确立春秋时代卿大夫的家内盛行着家臣制。到了春秋末年前后随着社会制度的逐渐变革在有些诸侯国内出现了一种官吏性质的家臣。这种家臣不再有封地而以粮食为俸禄。例如孔子担任鲁国的司寇“奉(俸)粟六万(石);后来到卫国做官“亦致粟六万”(《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也曾任命“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论语·雍也》)。到了战国时代这种官吏性质的家臣制就逐渐展成为封建的官吏制度。

相将制度的出现战国时期各国在国君之下建立了以相将为的一整套官吏机构作为统治工具。《尉缭子·原官》说:“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这和过去各国卿大夫同时掌握政权和兵权已经不同。

相是“百官之长”(《荀子·王霸》)也称相国、丞相、宰相或相邦1等。本来相是诸侯朝聘时辅导行礼的官宰是卿大大的家臣家宰总管一家的政务邑宰掌管一邑的政务。但是春秋时代在某些国家里已有总领百官的冢宰、太宰或相他们还是一些卿大夫的世袭官职与后来的相之已成为封建官吏机构领并不一样。

将原是统帅军队的长官又称将军、上将军或大将军等地位仅次于相将军原是春秋时代晋国的称号当时的卿大夫不仅有统治权力而且有宗族和“私属”的军队。到了战国时代由于统治范围的扩大官吏机构的宠大复杂又由于常备军的建立和征兵制度的推行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方式的改变在官吏组织中不得不文武分家产生了文宫的长相武官的长将。如齐威王时先后以邹忌、田婴为相而另有田忌、申缚为将;魏惠王用惠施为相庞涓为将;赵惠文王用蔺相如为相廉颇为将。

秦国设相较迟。商鞅在实行变法时是大良造大良造便是当时最高的官职。直到公元前328 年张仪为相秦才开始设立相位。公元前3o9 年初置承相以甘茂为左丞相樗里疾为右丞相。但是秦国设相初期为相的张仪、甘茂、樗里疾还统帅军队作战。在设相后的秦国大良造变成武职白起屡建战功封为列侯官职还是大良造。秦设将军是在秦昭王时以魏冉为将军警卫都城咸阳。

楚国一直没有没相仍沿续春秋时代的官制以令尹为最高官职相当于相楚悼王变法时以吴起为令尹楚考烈王时黄歇(春申君)执政也是1 详见徐喜辰《“开阡陌”辨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 年第2 期。令尹。《韩非子·存韩》载李斯上书韩王时说:“壮仓相秦起兵将以报天下之怨而先攻荆。荆令尹患之。”此事已在战国末年可见直到这时楚的执政官还是令尹。楚国在战国时代也没有设将军只有柱国、上柱国的官职相当干将。公元前3o8 年秦攻韩之宜阳楚派柱国景翠往救。这个校国就是最高的武官。

在相将之外还有负责专门事务的尉和御史。尉是次一级的武官其官职是“选练举贤任官使能”(《史记·赵世家》主要负责选择任用官吏。后来赵国在将军下又设有“国尉”(《史记·廉颇列传》)、“都尉”(《战国策·赵策三》)。秦国在秦昭王时也在大良造下增设国尉一级。秦在统一中国后以太尉经常掌管全**事便是沿袭国尉这一官职而来的。

御史是协助国王处理日常事务的秘书性质的官职例如别国使臣来献国书时往往由御史接受。国君在宴会群臣时往往是“执法在傍御史在后”(《史记·滑稽列传》);两国国君相会也往往有御史在旁记录。到秦统一后三公中的御史大夫还是秘书兼监察性质当是沿袭战国时代的官制展而来的。

郡县制度的产生战国时代已在郡下划分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的地方组织。

到了战国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展边境地区也逐渐繁荣郡由于面积较大其下逐渐分置了若干县。这种县统于郡的制度最初行于三晋。例如魏的上郡有十五县公元前328 年“魏纳上郡十五县”于秦(《史记·秦本纪》);赵的上党郡有二十四县(《战国策·齐策二》)赵的代郡有三十六县(《战国策·秦策一》);韩的上党郡有十七县(《战国策·秦策一》)。秦、楚、燕三国的郡县制度是效法三晋的。例如燕在昭王时所设的上谷郡有三十六县(《战国策·秦策五》);公元前248 年秦攻取赵的榆次、新城、狼盂等三十七城设置太原郡(《史记·秦本纪》);公元前242 年秦攻取魏的酸枣、燕、虚、山阳等城又兼并了原来卫的濮阳设置东郡(《史记·秦始皇本纪》)。

战国时代只有齐始终没有设郡却有类似郡的都的制度。齐国共设五都五都均驻有考选和训练的常备兵即所谓“技击”也称作“持戟之士”(《孟子·公孙丑下》)因而有所谓“五都之兵”(《战国策·燕策一》)。在对外作战时“五都之兵”常用作主力。都的长官称都大夫既是都的行政长官又是“五都之兵”的主将。临淄平6、高唐就是齐国这种略同于其他各国郡的都2。即墨、莒也当是五都之一。齐攻燕时“五都之兵”就是说的这种行政建制。

郡因担负防卫边境的责任所以一郡的长叫做守也尊称为“太守”

(《战国策·赵策一》)都以武官充任所以《韩非子·亡征》曾把“出军命将”和“边地任守”相提并论。郡守有征一郡壮丁出兵的权力。例如公元前25o 年秦曾派司马错征陇西郡的兵卒带同蜀郡的兵卒进攻楚的黔中郡(《史记·秦本纪》)。又如公元前229 年秦大举攻赵由“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将河内..围邯郸城”(《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谓“将上地”就是统率上党郡的兵卒所谓“将河内”就是统率河间郡的2 四川省博物馆、青川县文化馆:《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四川青川县战国墓掘简报》《文物》1982 年第1 期。

兵卒。

战国时代的县已很普遍大凡有城市的都邑都已建立为县所以史书上的“县”、“城”往往互称。只有秦国在战国初期尚未普遍设县因而普遍设县成了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县的官吏组织县令是一县之长下设丞、尉丞管民政尉管军事。魏国等在县令之下设有御史也是秘书兼监察的性质。韩还设有司寇主管刑法。秦更设有县啬夫、县司空、县司马及治狱、令史等。秦同时设有与县并立的“道”道设有啬夫等官1。在县以下已有乡、里、聚(村落)等基层组织。乡的官吏有三老、廷椽等。里有“里正”。在县城和乡里中都有伍、什的编制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伍长也称“伍老”(均见《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机构从国到郡从郡到县从县到乡有系统地分布在每一个角落控制着整个国家。

封君制度的创设在战国时代郡县制度普遍建立后封君制度并未完全废除与郡县制度相辅而行。不过它与春秋以前的采邑制在性质上已不相同。

春秋时期采邑制下的卿大夫不仅其封土是世袭的而且在其封土内几乎与国君一样有相对的经济、政治和征兵的权力并设有家宰和邑宰掌握其封土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独立小国。而战国时的封君在其食邑内除衣食租税之权外仅有收取工商业税的权力。所以韩非从加强君权以集中于中央出说:“是故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党与虽众不得臣士卒”(《韩非子·爱臣》)。所谓“藉(籍)威城市”就是在城市征收市税的意思。韩非的话反映了战国时期大臣封君在其封内的城市可以征收市租的事实。战国时期的封君已很少是世袭的他们大都失官或身死后也就失去其封国食邑。例如商鞅为秦变法国富兵强封于商及孝公死车裂于秦封土亦失。穰侯在秦威震人主封于陶遭范睢之谗身以忧死秦即复收陶为郡。不仅将相大臣就是国君和太后的宠弟爱子也很少有世袭的。例如《战国策·赵策四》载触龙规谏赵太后时就曾明确指出:“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即明确反映了在战国时代的封君已很少是世袭的。其中如魏之信陵君赵之平原君等少数人虽有较大封土但他们在其封土内同所有封君一样也仅有衣食租税之权而没有或很少有政治、军事权力。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事无小大皆决于募”的嫪毐在动叛乱时还必须得“矫王御玺及太后玺”才能征其封邑内的“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如果没有国君的玺、符为凭是不能征其封邑内的兵力的。同时封君在其封邑内也须奉行国家统一的法令。例如《战国策·魏策四》载成侯被封时“安陵君曰:吾先君成侯受诏襄王以守此地也手受大府之宪。宪之上篇曰:‘子弑父臣弑君有常不赦。国虽大赦降城亡子不得与焉’”便是其证。由于封君大都是有功的将相和国君予弟、外戚、幸臣而在其封邑内没有治民之权。所以他们平时大都住在京师只有失官以后才就食于封邑。例如秦之穰侯在失官后便“出关就封邑”(《史记·穰侯列传》)于陶。

1 《商君书·君臣》云:“明主”必须“慎法制。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言中法则辩之;行中法则高之;事中法则为之。”战国时的这种封邑制度一直为秦汉所继承。秦朝建立后虽然是“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史记·李斯列传》)“子弟为匹夫”(《史记·秦始皇本纪》)但其侯国的分封并没有废除。《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八年《琅玡台刻石》文末列有随从官员名单在丞相之上有一批封君:“列侯武城侯王翦(原作王离)、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等便是其证。

俸禄制度的推行战国时代各国对于官吏的任用一般都以俸禄制度代替了过去的食邑制度。当时各国计算俸禄的单位并不相同高低悬殊也不一样。卫国用“盆”来计算有“千盆”、“五百盆”(《墨子·贵义》)的记载。齐、魏等国以“钟”计例如田骄在齐国有“訾养千钟”(《战国策·齐策四》)又如魏文侯时魏成子官为相国:“食禄千钟”(《史记·魏世家》)。秦、燕等国用石、斗来计算秦国有五十石、一百石、五百石以至六百石以上俸禄的官大体以五十石为一级(《韩非子·定法》、《史记·秦始皇本纪》)最小的也还有“斗食”(《战国策·秦策三》之官“斗食”就是“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颜师古注)。燕国有“三百石以上”俸禄的官(《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楚国用“担”来计算《吕氏春秋·异宝》所载“禄万担”便是其证。俸禄制度的推行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展有关特别是与商品货币关系的展而出现了雇佣劳动有着密切联系。当时社会上既然出现了雇农、雇工庸客、庸夫、市佣和佣保因而各国任用官吏也采取了雇佣办法实行了俸禄制度。荀子曾称这种办法为“佣徒鬻卖之道”(《议兵》)韩非认为当时的君臣关系是买卖关系即“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韩非子·难一》)更明白他说就是“主卖官爵臣卖智力”(《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从此以后国君对于各级官吏便可随时任免随时选拔所以《韩非子·显学》中说:“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于卒伍”。“玺”“符”和“上计”制度的建立战国时代的大小官吏都靠“玺”

(即官印)来行使其权力。春秋后期已有用玺来封的文书称作“玺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到了战国时代无论下达命令或来往公文已经必须用玺来封泥作为凭信。《吕氏春秋·适威》说:“若玺之于涂也抑之以方则方抑之以圜则圜”。这里所说的涂就是封泥。公元前238 年秦国长信侯嫪毐作乱想征县卒或卫卒就是假造了秦王的御玺和太后的玺来行文征的。玺实际上是权力的象征诸凡丞相、郡守、县令等官都自国君任命时给去职时要上交对不称职的官吏要收玺、夺玺。一般的玺是铜制的丞相的玺往往是金制的即所谓“黄金之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战国时代对武官领兵要虎符。虎符作伏虎形上有铭文分为两半底有合榫右半存国王处左半给将领右半和左半合符才是调动指挥军队的凭证。地下出土的秦国《新郪虎符》铭云:“甲兵之符右才(在)王左才新郪。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目(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毋会符行殹(也)。”这里明确规定:“甲兵之符”右半归王掌握左半归将领掌握。凡用兵五十人以上者必须会合王符。如果外敌有侵入边塞有烽火虽然没有王符会合也可以机动行事。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也具体他说明了这种情况。与“符”相同性质的还有“节”。“节”原用竹节制成此时多以青铜铸成上有铭文常常几枚合成圆形竹节状作为通行的证件。由于这种严密制度的推行大权也就能够集中于国君手中。

《荀子·王霸》说:“岁终奉其成功以效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这是一种考核官吏的制度。其中最主要的考核办法叫做“上计”。“计”就是“计书”(《商君书·禁使》)指统计的籍册。上计的范围比较广泛《商君书·去强》说:“强国知十三数:竟(境)内仓口(仓库)之数。壮男壮女之数老弱之数官(官吏)士(学士)之数以言说取食者之数利民(靠谋利为生者)之数马、牛、刍、槁之数”。这十三数中包括仓库存粮数字、垦田和赋税数字以及户口统计和治安情况等等各级官吏每年都必须把一年的赋税收入的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送交国君国君把“券”剖分为两由国君执右券君下执左券到了年终臣下必须去国君那里报核。上计时由国君亲自考核或由丞相协助考核如果没有达到“券”上的规定国君便可当场收玺免职。高级官吏对于下级官吏的考核也采取同样的办法。魏文侯时“解扁为东封上计而入三倍”(《淮南子·人间》)“田婴令官具押券斗石参升之计”(《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皆是其例。当然既然要官吏上计采用合券计数的方法为了明确标准和防止舞弊起见就必须统一度量衡所以商鞅变法时也把统一斗、桶(斛)、权衡、丈尺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度量衡器与符节契券同样是当时的政府考核官吏和防止舞弊的工具所以《荀子·君道》中说:“合符节别契券者所以为信也”;“衡石称县(同“悬”称锤)者所以为平也。”

上述各种制度的确立使一整套官吏机构能够层层控制集中权力于国君形成了君主**的国家机构。

封建经济制度的确立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地位还从经济上建立了加强**统治的有关制度。

户籍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是当时加强封建统治的一种手段。战国时代各国封建政权已把全国人口编入国家户籍这种办法早在三晋已经实行秦国推行较晚。秦在商鞅变法以后对于户籍管理很严《商君书·境内》说:“国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 者著死者削”;《去强》也说:“举民众口数生者著死者削”。根据云梦秦简《编年纪》所载作者喜的生平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o2 年)“喜产”即出生;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 年)“喜傅”“傅”就是“附”谓附著姓名于户籍上即向官府登记服劳役。此时他虚岁十七由此可知秦的“傅籍”年龄为十七岁。旧说秦的傅籍年龄和汉代一样是“民年二十三”(《文献通考·兵考》不确。当时的农民一经傅籍就要服兵役和担负名目繁多的徭役。秦国对于劳役的有关规定极为严苛。户籍由所在乡、里的官吏掌握如果隐匿壮年不报或报不实乡官都要受罚;如果百姓作伪欺诈乡官知情不告也要受罚(《封诊式·复律》)。农民被迫当兵打仗还要自备衣服和费用。被征修筑某项工程要担保一年不坏如果未满一年坏了就要原来修筑的人重新修其所用工时不算服役时间(《徭律》)。农民若是逃避劳役更要受到严厉处罚;应征服徭役者如果不到要“笞五十”;在一年内抓到了还要加笞(《法律笞问》)。

这时的户籍编制不仅是为了征徭役更是为了把农民强制束缚在土地上“使民无得擅徙”(《商君书·垦令》)以征收赋税。按照《秦律》规定居民迁居要申请办理更籍否则就成为“阑亡”(无通行凭证而逃亡)。“捕阑亡者”政府有赏。如果逃亡“六月而得”要判处耐刑男子逃亡同背夫逃亡的女子结为夫妻要处黥刑罚作城旦、舂(《法律答问》)。《礼记·月令》规定季冬之月“令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这里的“历”字:陈澔注云:“序次其多寡之数”就是统计登记的意思。可见当时在编制户口的同时要进行占有土地的登记。例《管子·禁藏》所说:“户籍田结者所以知贫富之不訾也故善(为国)者必先知其田乃知其人田备然后民可知也。”

“大内”和“少内”两大财政机构的创立封建国家的财政机构向来分为两个大系统。秦的中央财政机构据《秦律》载有“大内”和“少内”之分2。“大内”归内史主管主要征收田地租税用于政府机构的经常开支包括官吏的俸禄等;“少内”当即“少府”主要征收人口税、工商税以及开山川的税供给皇帝及其宗室享用。

《秦律·仓律》规定:“入禾稼、刍槀辄为 籍上内史”。这是说征收田租所得的谷物、饲草和禾秆入仓时要记录入仓的簿籍上报内史因为内史总管全国的田租收入。《史记·赵世家》又载:赵烈侯由于徐越主张“节财俭用察度功德”任命他为“内史”这也是因为内史总管国家财政的缘故。内史主要掌管“粟米之征”(《孟子·尽心下》)所以后来又称“治粟内史”。

“少内”的“少者小也故称少府”(《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颜注引应劭说)。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就开始按户征收人口税也称户赋或口赋。董仲舒曾说秦用商鞅之法“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千古”(《汉书·食货志上》)。如前所述田租由内史主管。而口赋和盐铁之利则由少府主管。《淮南子·汜论训》说:“头会箕赋输于少府”高诱注曰:“头会随民口数人责其税;箕赋似箕然敛民财多取意也。”少府所征收的手工业税主要是“山泽之税”、“盐铁之利”。商鞅主张“一山泽”(《商君书·垦令》)由国家统一管理山泽之利。《盐铁论·非鞅》里指出:商鞅“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畜积有余”。接着又说:“盐铁之利所以佐百姓之急足军旅之费务蓄积以备乏绝所给甚众”。少府所征收的商业税主要是市税也称市租不仅是国君的私人收入而且又是封君和将相等的个人收入。

在魏国也和秦国差不多也有按户征收的人口税。魏文侯时邺县“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补)便是其证。

战国时代的各国赋税制度虽然基本相同但也各有自己的规定。《鄂君启节》舟节铭文说“女(如)载马牛羊目(以)出内(入)■(关)则政(征)于大■(府)母(毋)政(征)于■(关)。”这是说:如果运载马、牛、羊进出关口就要到大府纳税不要在关口纳税。一般关口的税收2 《商君书·禁使》里也谈到“势”和“数”:“今夫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探渊者知千仞之深悬绳之数也。故托其势者虽远必至;守其数者虽深必得。”这种“势”、“数”运用到政治统治上即“先王不恃其强而恃其势不恃其信而恃其数”。

应该属于政府的财政收入;而大府所得的税收则属于国君私人。鄂君启是个相当大的贵族贵族经商既然可以免税可见楚国贵族特权之多其与秦、晋、齐、鲁的情况不大一样。

齐国的情况与其他各国也不尽同。齐国征收田地租税的办法是“相壤定籍”1就是按土壤质量好坏规定租税的等级这是过去管仲“相地而衰征”的进一步展。当时的齐国本是沿袭着过去的“乘马”2制而征军赋的但是随着奴隶制的崩溃军队以农民为主要成分改用步兵和骑兵为主力这样以“乘马”为单位的征军赋的制度生了变化。与此同时齐国也实行了按户征收的户籍税即所谓“邦布之籍终岁十钱”(《管子·山至数》)。齐国也还曾征收人口税《管子·海王》云:“万乘之国正(征)九百万也月人三十钱之籍为钱三千万”这当然是个夸大了的数字。《管子》说:如果按房屋收税就是毁坏建筑;如果按家畜收税就是禁止牲畜的饲养和繁殖;如果按田亩收税就是禁止耕种田地;如果按人口收税就是要人们断绝**;如果按户收税就对富家大户有利。因此“五者不可毕用故王者偏行而不尽(有选择而侧重)也”(《管子·国蓄》)。《管子》的作者所以出这样的议论说明当时各国征收赋税的办法是各式各样而不统一的。

度量衡制的颁布战国时期的各个封建国家对于农民的“訾(量)粟而税”(《商君书·垦令》)与布帛之征的剥削商业的关市之征以及放官吏的俸禄和地方官向中央政府的“上计”等都需要统一的度量衡制来计算。实行统一的度量衡制对于促进各国经济的展巩固封建统治有一定的作用。

当时各国度量衡制的总趋势虽在走向统一但是各国的情况并不相同。

春秋时期齐国有公量和田氏的私量田氏代齐后就把田氏家量作为标准量器。咸丰七年(公元1857 年)出土于山东胶西灵山卫的《子禾子釜》、《陈纯釜》和《左关之鋘》三器就是田氏制作的铜量。《子禾子釜》的子禾子当即田和即田太公古时“禾”、“和”声同通用。《子禾子釜》铭曰:“左关釜节于廪釜关鋘节于禀■”。就是说左关用的釜以仓廪用的釜为标准关鋘以廪粉为标准。“■”字与《说文》“料”字同例。半斗为料半升为■。《子禾子釜》铭中又规定如果关人不执行命令要根据情况处以徒刑缴纳赎金半钧;如果触犯法律不但处以徒刑还要缴纳犀胁之类的赎罪物资:如果公然违抗命令就要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诛戮屠杀。

秦在商鞅变法时统一了度量衡。传世的《商鞅量》是秦孝公十八年十二月造量前端有“重泉”(地名)二字当是商鞅时所刻。量底有始皇二十六年刻辞与别种权量始皇刻辞同足见商鞅之法始皇时犹多沿用。此量右侧有一“临”字下蚀一字当为地名大概始皇刻诏后重新颁此地作为标准量器。《商鞅量》铭云:“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壹为升”说明容积是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1964 年西安阿房宫遗址出土铜质的高奴禾石权是秦昭王十三年或二十三年铸给高奴(陕西延安东北)的。始皇统一度量时曾把它调回检定刻上诏书还高奴;秦二世即位后再1 在《商君书》的作者看来飞蓬能行千里是乘风之势国君所驭臣下乃是乘权之势而“权者君之所独制也”且“权制断于君则威”(《商君书·修权》)。

2 孙诒让:《周礼正义》卷六十九。

次调回禾及还秦朝灭亡。

楚国的度量衡制与秦国接近。传长沙和寿县出土有楚国铜尺;寿县朱家集出土有楚铜量。1954 年长沙左家公山出上楚国木质天平杆和铜盘及铜砖码九个重量依次减半。1959 年安徽凤岩台出土铸造法码的铜范说明楚国的砖码是成套用范制造的。

三晋的度量衡制不十分清楚。传1931 年洛阳金村韩墓出土有铜尺;传世的司马成公禾石权上有“下库工师孟”等字“工师”二字合文当为三晋制作。铭文说明是“禾石”一石一百二十斤。

由此可见战国时代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展各国的度量衡制逐渐趋向统一这对于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是有积极作用的。

政治制度的制定为了巩固地主阶级专政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和剥削战国时代还曾制定了一些政治方面的制度:封建法律的制定战国初期李悝在魏国变法时所制定的《法经》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化的封建法典。这部法典的重点主要在于镇压“盗贼”。其后商鞅在秦国变法也是依据这部《法经》制定法律只是把“法”改称为“律”同样把镇压“盗贼”作为法治的主要任务。《商君书·定分》认为颁布法令和设置官吏是为了“定名分”。定了名分就能“大诈贞信臣盗愿意而各自治也。”封建法律的制定主要在于镇压农民阶级的反抗保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地主阶级专政。

战国中期以后各国政府为了加强统治其所制定的法律条文越来越繁多。1975 年12 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上的《秦简》就是秦国晚期执行的法律。《秦简》中记载的秦律虽非秦律的全部但其内容对秦的刑罚却反映得比较具体。

《秦律十八种》的内容相当广泛这类律文实质上是官府统治所需要的各种规章制度。《田律》、《厩苑律》是关于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方面的法律。它规定要及时报告降雨后农田受益面积和农作物遭受风、虫、水、旱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不许任意砍伐山林“居田舍者毋敢酞酒”(《田律》)按田之数缴纳刍稿对牛马饲养好的奖励坏的惩罚。《仓律》、《金布律》对国家粮食的贮存保管和放、货币流通、市场交易作出了规定。《徭律》、《司空律》是关于徭役征、工程兴建、刑徒监管的法律。其他的《置吏律》、《军爵律》、《效》和《内史杂》等是关于官吏任免、军爵赏赐和官吏职务方面的法律。总之从农业到手工业从徭役到交换从经济到政治等多方面的制度在《秦律十八种》中均有反映。这些内容说明秦国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在极其广泛的领域具体地利用刑罚手段对劳动人民实行镇压。

《法律答问》多采取问答形式对秦律中的一些条文、术语和律文意图所做的解释。从内容范围看其所解释的是秦律中的主体部分即刑法。《法律答问》中很多地方以“廷行事”即判案成例作为依据反映出执法者根据以往判处的成例审理案件已成为当时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表明当法律中没有明文规定、或虽有规定但有时执法者也可以不依规定而以判例办案这就大大有利于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镇压。《法律答问》中还有一部分是关于诉讼程序的说明如“辞者辞廷”、“州告”、“公室告”、“非公室告”等是研究秦的诉讼制度的重要材料。《法律答问》不是一种私人对法律的任意解释在当时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其对于了解秦的法律制度以及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封诊式》主要是处理民间民事和刑事的案例。在有关刑事案例中大部分是关于盗牛、盗马、盗钱或盗衣物、逃亡、逃徭役以及杀伤等方面的内容。多数被告和送请处分的对象是法律上称为“士伍”的无爵庶民。只有“告臣”、“告妾”的被告是属于奴隶性质的。“告臣”的主人可以因其“骄悍、不田作不听甲令”请求卖给官府充作刑徒。“黔妾”的主人爵为五大夫因女奴“悍”派有公士爵位的家吏向官府请求处以黔■之刑。这些都说明《秦律》是保护有臣妾的地主阶级利益的。

从史籍和秦律的记载看秦的刑罚大体可以分为十二类:一、死刑;二、肉刑;三、徒刑;四、笞刑;五、■耐刑;六、迁刑;七、资;八、赎刑;九、废:十、谇;十一、连坐;十二、收。这十二种刑罚不仅轻重不同而且在同一种刑罚内又按处死的方式、对肢体残害的部位、鞭笞多少、刑期长短、迁徙远近和资罚金钱数目等分为不同的等级。《秦律》还规定各种刑罚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甚至三种并用。这种不同刑罚的排列组合在秦的司法实战中使本来种类已相当多的刑罚更加名目繁多使本来已经残酷的刑罚更加残酷。

当时法令的颁布有一套例行的制度。据《管子·立政》载:每年正月初一百官在朝国君“乃出令布宪于国”地方官要“受宪于太史”;等到大朝之日地方官都得“习宪于君前”太史要“入籍于太府宪籍分于君前”。就是要把法令的底册送到太府保管把法令的典册当国君的面前分给地方官。然后由地方官带回地方向下级传达完毕“然后可以布宪”即按法执行。因为这时的太史等于国君的秘书性质所有法律都由他亲手颁而太府是国家保存重要文件和典册的府库所以法律的底册要送太府保藏。因此战国时代有把法令称为“太府之宪”(《战国策·魏策四》)的。爵秩等级的规定战国时代的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和巩固本阶级的地位在国君之下规定了不同于过去的“人有十等”的爵秩等级。

当时魏、赵、韩、齐、燕等国的爵秩大致为卿和大夫两级。在卿中有上卿、亚卿之分。例如魏国翟璜“欲官则相位欲禄则上卿”(《吕氏春秋·下贤》);在赵国蔺相如曾“拜为上卿”(《史记·蔺相如列传》);在齐国孟子做过“卿”是当时的三卿之一(《孟子·公孙丑上》);在燕国乐毅曾为“亚卿”(《史记·乐毅列传》)荆何曾彼尊为“上卿”(《战国策·燕策三》)。在大夫中有长大夫、上大夫、中大夫等。例如魏国吴起为西河守时曾赏人为“长大夫”(《吕氏春秋·慎小》)后来须贾曾为魏之“中大夫”(《史记·范睢列传》);在赵国蔺相如做过“上大夫”(《史记·蔺相如列传》);在齐国淳于■、田骈、接子、慎到、环渊等都曾列为“列大夫”(《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史记·赵世家》载赵派赵胜前往接受韩国所献上党郡十七邑时赵胜告诉上党郡守冯亭说:“敝国君使胜致命以万户都三封太守、千户都三封县令皆世世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这样以“益爵三级”来赏赐吏民说明当时的赵国还有一整套的爵秩等级。

战国时代楚、秦两国的爵秩等级比较特殊。楚国的最高爵位叫“执■”

(《吕氏春秋·异宝》)此外还设有“五大夫”(《战国策·楚策一》)、“三闾大夫”(《楚辞·渔父》)等官爵。秦的爵位商鞅变法时曾分为二十级。第一级公士;第二级上造;第三级■衰;第四级不更是相当于士的;第五级大夫;第六级官大夫;第七级公大夫;第八级公乘;第九级五大夫是相当于大夫的;第十级左庶长;第十一级右庶长;第十二级左更;第十三级中更;第十四级右更;第十五级少上造;第十六级大上造;第十七级驷车庶长;第十八级大庶长是属于庶长一等相当于卿的;第十九级关内侯;第二十级列侯是相当于诸侯的(《后汉书·百官志五》刘昭注引刘劭《爵制》)。

列侯也称彻侯列侯之下还有伦侯。列侯和伦侯有“食其租税”的食邑《琅琊台刻石》附记随从大臣有列侯武城侯王离(即王翦)、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和伦侯武信侯冯毋择。武城、通武等都是食邑名。关内侯居于秦的本土“关内”虽无食邑但有指定户数的租税收入。据《商君书·境内》载:爵位第八级公乘以下只有赏赐的田亩没有“税邑”:到第九级五大夫就有“税邑三百家”;各级庶长、左、中、右更和大良造都“有赐邑三百家有赐税三百家”。有了六百家的赐邑和赐税的就可以“养客”。“客卿”做到相国就可以升为正卿。秦国所封爵位也有以户数作为等级的。《战国策·秦策五》说:姚贾由于破坏四国合纵有功秦王封他“千户以为上卿”便是其例。

秦爵原是军队中官兵的等级身份。不论官或兵如立了军功就可以逐级递升爵位。凡是斩得敌国甲上级一者国家就赏赐爵位一级、土地百亩、宅地九亩和替服役的“庶子”一人;要做官的“为五十石之官”(《韩非子·定法》)。《荀子·议兵》所说的“功赏相长也五甲隶五家”就是说斩得五个甲士级的可以给予“五家”作为隶属的人。接着《秦律》规定:在一定范围内爵位可以用来赎免自身或家人的奴隶身份;犯罪时还可以按照爵位高低在一定范围内减轻刑罚。所以《秦律杂抄》云:“有为故秦人出削籍上造以上为鬼薪公士以下刑为城旦。”即有帮助秦人出境或除去名籍的上造以上罚为鬼薪公士以下刑为城旦。这就是说同犯一罚因爵位高低不一而判刑也就不同。

战国时期的法律是公开维护当时的爵秩等级的。秦在商鞅变法时颁布的变法令就有“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史记·商君列传》)的规定。李悝在《法经》中对尊卑爵秩等级其及占有田宅、奴隶也有规定出这个规定的叫做“逾制”这在《法经·杂律》中就有严禁“逾制”的法律条文。这时的爵位一般不是世袭的是对过去的世卿世禄制的一种否定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战国的兵制变化与防御工事的进步春秋战国之间由于社会经济的展公社形式的崩坏宗法制的解体以氏族组织为基础的宗族成员和“私属”的军队编制解体了。由于“国”“野”区别的消失战争规模的扩大以“国人”为军队主力的状况也改变了。为了适应当时战争的需要随之也就产生了新的军事制度。

郡县征兵制的实行春秋时代的县本有一套征赋制度。《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所谓的“量入修贼赋车籍马赋车兵、徒兵、甲■之数”就是包括军备和军役在内的。晋、楚等国由于6续设县到了春秋后期县的军队已成为重要成份。例如公元前52o 年晋籍谈、荀、跞曾率九州之戎及“焦、瑕、温、原之师”(《左传》昭公二十二年)护送周天子入王城;公元前585年晋兵救郑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曾率“申、息之师”(《左传》成公六年)救蔡。到了战国时代随着郡县制度的建立和军队以农民为主要成员各国也就实行了郡县为单位的征兵制度。据说齐之国都临淄有七万户人家“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已二十一万矣”(《战国策·齐策一》)。韩的大县宜阳“城方八里”也有“材士十万”(《战国策·东周策》)。整个魏国如果“悉其百县胜兵”也“不下三十万”(《战国策·魏策三》)。这时各国在战争时征兵大都以郡为单位。公元前483 年吴王夫差曾征九郡兵伐齐;公元前235 年秦始皇曾征四郡兵助魏攻楚皆是其例。

战国时代男子服兵役的年龄一般认为十五岁到六十岁。长平之役秦昭王曾亲到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史记·白起列传》)。楚国大司马昭常防守在楚国的东地曾对齐的使臣说:“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悉五尺至六十1三十余万弊甲纯兵愿承下尘”(《战国策·楚策二》)。但是云梦秦简《编年记》在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3年)记“十二月甲午鸡鸣时喜产”在“今元年”即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 年)记“喜傅”。从秦昭王四十五年到秦始皇元年经过了十七年所以“喜傅”时正是十七岁。这就清楚地表明了当时规定十七岁“始傅”。所谓“傅”是法律规定开始服兵役、劳役的年龄。秦简《法律答问》又云:“免老1告人以为不孝谒杀当三环1之不?不当环亟执勿失”。“免老”亦见于《汉旧仪》:“秦制二十爵男子赐爵一级以上有罪以减年五十六免。无爵为士伍年六十乃免老。”秦代规定有爵的人五十六岁免除服兵役的义务无爵的人则须到六十岁才能免除。可见战国时代服兵役的年龄大体上是十六岁到六十岁。当然在必要时过或低于服兵役年龄的人也可能被征当兵。前引《史记·白起列传》既然说“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当然就打破了十七岁至六十岁为服兵役年龄的规定因此当时的有关服兵役的年龄和期限的规定只不过是一纸空文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常备兵制与徒兵的出现战国时代各国除实行了征兵制度外还实行了常备兵制度。吴起曾教楚悼王“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商鞅曾教秦孝公“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韩非子·和氏》)。这种要以禄秩来奉养的“选练之士”和“耕战之士”也就是《荀子》中的“招近募选隆势诈尚功利”(《议兵》)之兵;《吕氏春秋》所说的“厚禄教卒”、“精士练才”(《简选》)。

各国的常备兵大都是考选而来的多有特殊待遇。例如魏国考选武卒时“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服(■)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冠■带1 据铜器铭文相国都称相邦或许传世古代文献中的相国都是因汉代避刘邦讳而改的。1 《猛子·公孙丑下》载孟子对平6大夫孔距心说:“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平?”他日又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可知平6为五都之一而五都没有大夫治理。《孙膑兵法·擒庞涓》记述桂林之役齐城、高唐二都大夫在行军的路上大败。齐城即临淄与高唐同为五都之一。

1 详见高敏:《云梦秦简初探》中的《从云梦秦简看秦的几项制度》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荀子·议兵》)中试的可以免除全户的徭赋和田宅的租税。齐国五都有二“持戟之士”也称技击。当时各国出兵时往往以常备兵带同征来的士兵作战如齐宣王伐燕除用了常备的“五都之兵”外还征了靠近燕国的“北地之众”(《战国策·燕策一》)。各国的常备兵和征来的兵主要是农民。正是因为当时战争的频繁和动员人数的庞大影响了生产所以《墨子·耕柱》说:“今大国之攻小国也攻者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守为事;攻人者亦农夫不得耕妇人不得织以攻为事。”当时的军队除以农民为主外还有奴隶参与一些后勤工作称作“厮徒”、“负养”。魏国有“厮徒十万”(《战国策·魏策一》)韩**队包括“厮徒”、“负养”在内计有三十万之多(《战国策·韩策一》)。

春秋时代各国之间的战争都是车战双方排列成整齐的车阵然后交战。这种车阵在作战时是无法改变队形的所以一经投入战斗在最短时间内一个突冲就能决定胜负。春秋时代的大战胜负多在一二日内即可分晓便是其证。后来由于车战规模的扩大在军队组织、训练、战术等方面出现了新问题就必然引起车战战术的革新。到了战国时代因为士兵成分的改变各国士兵主要是农民缺乏御车作战的训练加之车战只适于平原不适合复杂的地形总结了春秋时代对戎狄和人民起义的作战经验步兵也就逐渐成了各**队的主力。

步兵开始是从春秋初年华夏诸国对西北和北方戎狄的战争中展起来的特别是与戎狄战争频繁的晋国和郑国步兵出现的更早。戎狄族居山间善用步兵作战对华夏族威胁很大。早在公元前714 年北戎侵郑时郑庄公就担心郑国的战车抵御不了北戎步兵的进攻(《左传》隐公九年);公元前589 年的■之战中齐侯在晋军战阵里曾经遭遇过狄族的步兵部队“入于狄卒狄卒皆抽戈■冒之”(《左传》成公二年)说明在晋军中编有单独的狄族步兵部队可见当时各国对戎狄步兵已有相当重视。公元前541 年晋国的魏舒在一次作战中把车兵改成了步兵这就是有名的“毁车以为行”事件。魏舒说:“彼徒我车所遇又■:以什共车必克;困诸■又克;请皆卒自我始”(《左传》昭公元年)。“毁车以为行”虽然是车战开始走向下坡路的开始但却远不是步兵成熟的标志。所以《左传》昭公元年说:魏舒的办法是以“五乘为三伍”为“五阵以相离: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这里的乘、偏、两、伍、专、参都是车兵的编制1。所以魏舒的“五阵”不过是由车兵的行军队形仓促改编的一种步兵战斗队形而已。

步兵的成熟过程大体上是在长期的奴隶起义战争中完成的。《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多盗取人于崔苻之泽。大叔..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所谓“萑苻之盗”就是据守萑苻泽的起义军。不难看出事实是起义军利用葭苇丛密的萑苻泽的有利地形扬步兵威势沉重地打击了敌人。“山林积石经川丘阜草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汉书·晁错传》引兵法语)。至此奴隶主贵族便不得不放弃车战“兴徒兵以攻之”。战国时代的步兵就是在这样的阶级斗争中取代车战而兴起的。

春秋战国之际也出现了骑兵最初是和兵车混合编组的例如晋的知1 详见《金布律》。

伯要围攻赵赵襄子派延陵生带了兵车和骑兵先到晋阳部署防备(《韩非子·十过》)。后来骑兵展成为单独的部队主要是为了配合步兵作战。所以战国时代各国兵额“带甲”都有几十万至百万而骑兵仅有五六千至万匹。公元前3o5 年赵救中山左、右、中三军由赵武灵王亲自统帅另由“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史记·赵世家》)车骑还只是五军之一。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因为胡用骑兵其势不得不以骑兵为主力。孙膑曾经指出:“用骑有十利”(《通典》卷149)充分说明了战国时代战争中的骑兵奇袭冲锋的作用。

春秋初期各大国的军队人数是比较少的。齐国当桓公时也只有八百乘兵力共三万人(《国语·齐语》)。到春秋后期由于县制的推行兵力突然增加了。晋国在鲁昭公时全国有四十九县每县有一百乘兵力共有四千九百乘每乘以三十人计就有近十五万人外加“徒兵”等当更不止此数。楚国在楚灵王时单是陈、蔡、东西不羹四县“赋皆千乘”(《左传》昭公十二年)已有四千乘兵力再加申、息等当有万乘兵力有数十万人。到了战国时代各大国的军队人数就有三十万至百万之多。

防御工事的进步春秋时代的各国平时往往不在国境和险要之地驻兵防守1因而在公元前627 年秦师才能远道袭郑而郑未觉。战国时代由于战争频繁规模扩大各国为了防备敌人的突然进攻其防御手段也就有了进一步加强险要之地往往也就成了防御战和争夺战的中心地点。例如齐、魏间最大的战役马陵之战是在“道狭而旁多阻隘”(《史记·孙子列传》地区进行的;秦、赵间几次大战也都在有山险的上党地区进行公元前27o年的阏与之役秦、赵两军“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正因为险要的地形在作战中大可利用当时各国都在边境和交通要道上利用山川之险建设关塞设亭、障守望。亭是边疆土台上的建筑是■望台是国防前线的守望处所。障是规模较大的城堡有尉驻守。同时在边境上已有报警的烽燧设备所以《史记·魏公子列传》说:“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秦《新■虎符》铭云:“燔隧事虽毋合符行殴”。《墨子·号令》又说:“与城上烽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

各个国家由于国防的需要都在国境上扩建了原来为防水患而修建的堤防改造成为军事上的防御工事。公元前461 年秦国曾“■河旁”(《史记·秦本纪》)公元前417 年秦又“城堑河濒”(《史记·六国年表》)以防魏国的进攻。到公元前4o8 年秦的河西已完全失守退到洛水也就“堑洛”(《史记·秦本纪》)了。这些堑城堑都是由河的堤防扩建而成其中规模较大较长的就称为长城。

中原各国在内地建筑长城的有楚方城、齐长城、魏长城魏中原长城、中山长城和燕的南长城。战国后期赵、燕、秦三国因受东胡、匈奴、林胡、楼烦等游牧部族的侵扰因而都在北境建筑长城。赵的北长城筑于赵武灵王破林胡、楼烦之后所谓“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史记·匈奴列传》)。根据留存的遗址青赵的北长城大体上有前后两条:前条在今内蒙古乌加河以北沿今狼山一带建筑;后条从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向东经包头市北沿乌拉山向东沿大青山经呼和浩特市北、卓资和集宁市南1 《管子·乘马数》云:“郡县上八之壤(上等肥沃土壤)守之若干间壤(中等土壤)守之若干下壤(下等土壤)守之若干故相壤定籍而民不移。”

一直到今河北省张北县以南。燕的北长城筑于燕将秦开破东胡后。这条长城在现存长城的二百公里以北在今赤峰市以北还保留有遗址。它西起造阳(在上谷在今河北怀来)东至襄平(今辽宁辽阳市)。秦长城筑于秦昭王灭义渠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沿洮水北上东行至今渭源县北又西北到古狄道(在今甘肃临洮)又北到今皋兰沿黄河经今兰州东北行折而北入今宁夏。现在渭源县北十里的北山上、临洮县窑店驿的长城坡、帛兰小西湖的黄河沿岸、兰州市的城墙北部都保有秦长城的遗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令蒙恬征劳动人民所修筑的长城就是以燕、赵、秦三国原有的长城为基础的。

第四节七国的兼并战争与秦的统一战国时期中国境内独立的国家不止七个但国势强盛、互相雄长的则只有秦、楚、齐、魏、韩、赵、燕七国史称“战国(指有力作战的国家)七雄”。这时的七个强国都想在战争中吞并其他国家进行着激烈的决定存亡的战争。战国初年的六十年间魏国是个风头十足的国家在它西边的秦、东边的齐、南边的韩、楚北边的赵没有不受它的侵略的。各国称王后周王室的余威完全消灭。各国也就无需另寻理由地锋刃相指了。此时的秦国既已“出柙”六国的外交政策不外两途即所谓“合从(纵)”和“连衡(横)”或简称“从”、“衡”。自魏衰后六国中声势足以与秦相埒力量足以左右局势的惟有楚和齐。这两国若再倒坍秦国统一天下便可注定。秦国在战国中期的合纵连横变化中逐渐强大起来。到了秦孝文王、秦庄襄王时秦的统一已到大势所趋水到渠成的境地最后便由秦始皇完成了吞并六国的事业。

魏、齐争霸与“会徐州相王”

魏国自从魏文侯任用李悝实行变法就开始强盛起来。文侯、武侯两世魏灭中山国东面屡败齐人。西面侵入秦之河西派李悝、吴起守西河、上郡一再挫败秦国的进攻。到武侯子惠王时实行改革更加强盛。公元前361 年惠王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从此更加紧了对宋、卫、韩、赵等国的进攻。

在魏国进一步强大的同时齐国由于齐威王的改革秦国由于商鞅变法而都强大起来。

公元前354 年由于赵国夺去了魏国的附庸卫国魏国就起兵伐赵率宋、卫联军围攻赵都邯郸次年破之。于是赵国向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师前往救援。孙膑认为魏国的精锐部队在赵内部空虚乃“引兵疾走大梁”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备“一举解赵之围而收■于魏”(《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南)取得大胜“擒庞涓”(《孙膑兵法·擒庞涓》)。但在公元前352 年魏惠王调用了韩**队联合打败了齐、宋、卫的联军齐国不得已向魏求和(《水经·淮水注》引《竹书纪年》)。次年魏国便迫使赵在漳水之上结盟并把邯郸归还赵国魏在东线取得了胜利。

这时的秦国正在奋图强公元前354 年曾打败魏军于元里攻取了河西的少梁;公元前352 年又攻入魏的河东一度攻取了安邑;次年又包围固阳迫使归降。后来魏国和齐、赵先后结盟讲和。到公元前35o 年魏又回头向秦反攻曾围攻上郡的定阳(今陕西延安市东)结果秦孝公在彤(今陕西华县西南)与魏惠王相会修好因而魏在西线也取得了胜利。这时的魏国就一般形势来说仍很强盛但其力量还是敌一国有余敌天下不足。因而在公元前344 年魏自称为王“广公宫制丹服旌2建九■以七星之■”(《战国策·齐策五)“乘夏车称夏王”(《战国策·秦策四》)俨然摆出天子的场面来。同时魏惠王还有心去做盟会中的霸主于是在公元前344 年召集逢泽(今河南开封市南)之会。邀了宋、卫、邹、鲁等国国君和秦公子少官来参加会盟并同去朝见周天子。逢泽之会可以说是魏惠王势力展的顶点也可以说是战国时期连横局面的开始这是黄池以后从来未曾有过的大型盟会。

公元前342 年魏国向韩进攻三战三胜直入韩国。韩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在次年当魏、韩打得精疲力尽时派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以十万大军应战。孙膑利用魏军骄傲轻视齐军采用了“减灶诱敌”的计策逐日减少营地军灶数目三天之内从十万灶减到五万灶再减到三万灶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迷惑敌人。魏国果然中计庞涓因之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于是只以少数精锐轻装部队兼程追赶。到了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正好天黑马陵道狭而旁多险阻魏军进入齐国伏兵的包围圈顿时“齐军万弩俱魏车大乱相失”(均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结果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魏军主力被歼遭到了惨重的失败。《孙膑兵法》中具体说明了把许多战车和武器作为障碍物怎样在急迫中歼灭“窘处隘塞死地之中”的魏军取得了“取庞□(涓)而擒太子申”(《陈忌问垒》)的战果。魏兵本来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经过此次大败之后精锐完全损失接着韩、楚、齐、秦四面来进攻。魏国除了自守外再也振作不起来了。

公元前341 年齐、秦、赵从三面向魏进攻魏国曾向秦反攻失败了。公元前34o 年魏国派公子■和秦国商鞅交战公子■中计被俘这是魏国的又一次惨败。公元前338 年秦孝公死卫鞅亦被杀。但继位的秦惠王(当时尚称惠文君)承袭了富强的基业到秦惠王八年魏割黄河以西地方入秦到秦惠王十年魏再割黄河以西的北部地方上郡入秦。自此以后秦、魏就以黄河为界重新恢复了春秋时期秦、晋旧界。

魏国因受齐、秦的夹击不断失败因而展开了多边的外交活动。先在公元前334 年采纳了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战国策·魏策一》)的建议。通过齐相田婴的关系率领韩国和其他小国国君到齐的徐州(今山东滕县东南)朝见齐威王尊他为王齐威王也称认魏惠王的王号此即所谓“会徐州相王”。战国时代七国中除楚国早已称王外魏在逢泽之会自称为王齐的称王即由此次会盟始。于是魏、齐地位相等共分霸业缓和了两国的矛盾。齐、魏两国在“徐州相会”则是赵、楚、2 《管子·乘马》云:“方六里为一乘之地也。一乘者四马也。一马其甲七其蔽五。四乘其甲二十有八其蔽二十白徒三十人奉车辆”。这就是说在六里见方的范围内要出兵车一辆包括马四匹甲士二十八人蔽兵(防护战车的兵二十人白徒(步兵)三十人共八十七人。这叫做“乘马”制度。秦等国不能容忍的事所以公元前333 年赵肃侯派兵围攻魏的黄城(今河南内黄西);楚威王亲率大军进围徐州打败了齐将申缚:秦国也以魏为“腹心疾”(《史记·商君列传》)不断攻魏并使公子繇作为质子送到魏国。然后张仪前往魏国游说魏惠王曰:“秦王之遇魏甚厚魏不可以无礼”(《史记·张仪列传》)魏国因而把土郡十五县包括少梁在内一起献给秦国互相言好。这样黄河天险也就为秦所掌握了。

公元前325 年魏、齐徐州相王后的第九年秦、韩也相继称王。韩国由于经过昭王、申不害的治理国力比赵、燕强所以韩比赵、燕先称王。公元前323 年秦国派张仪和齐、楚大臣在■桑(今江苏沛县西南)相会目的在于拉拢齐、楚以便向魏进攻这是张仪的连横政策。同时公孙衍出任魏将号为犀采取合纵的策略起“五国相与王”(《战国策·中山策》)。参加的五国是:魏、赵、韩、燕、中山从这年起赵、燕、中山也开始称了王。

在各大国纷纷拉拢与国开展激烈的斗争中便产生了所谓合纵连横的运动。“从(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所谓一强是指秦国。秦在西方六国皆在其东。六国中任何一国与秦的结合是东西的结合东西为横故称“连衡”;六国共相结合是南北的结合南北为纵故称“合从”。所谓纵横家就是适应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1。他们鼓吹依靠合纵连横来称霸或者建成“王业”宣称“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均见《韩非子·五蠹》)“纵成必霸横成必王”(韩非子·忠孝》)。张仪、公孙衍的一纵一横其声势可以倾动天下。所以《孟子·滕文公下》引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当时六国“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并力六国为一西面而攻秦秦破必矣”(《战国策·赵策二》)因而秦最怕合纵的成功直到后来六国都被证明已经失去单独对抗秦的力量的时候秦人还“■■然常恐天下之一合而轧已也”(《荀子·强国》)。合纵虽然对山东六国有利但是一则由于各国没有一个不想侵夺别国领土扩大自己再则由于秦国连横政策的破坏正如秦惠王所说:六国“诸侯不可一犹连鸡之不能俱止于栖之”(《战国策·秦策一》)各国之间不断侵伐。

合纵连横中楚、齐的削弱自魏衰后在东方六国中能与秦抗衡者只有楚、齐。但是随着形势的不断展楚、齐两国在纵横捭阖的变化中逐渐削弱了下来。

楚的衰落经过长期的战争魏已衰弱当时的形势已由魏、齐争战变成了齐、秦争强。公元前318 年公孙衍的“五国伐秦”以楚怀王为纵长但是实际出兵与秦作战的只有韩、赵、魏三国。次年秦派庶长樗里疾与三晋在修鱼(今河南原阳西南)交战把三晋联军打得大败齐又倒戈攻1 《周礼·地官·乡大夫》职云:“国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从来注释家认为七尺是二十岁六尺是十五岁(详孙诒让《周礼正义》)。《周礼》所说的大体上也是战国时代的制度。这里所说:“五尺”当是十四、五岁的成童。《荀子·仲尼》有“五尺之竖子”《管子·乘马》有“童五尺”之称。

赵、魏这次纵约不待秦人破坏先已瓦解。越一年秦灭蜀并灭巴国土增加了原有的一倍以上与楚的巫郡、黔中相接。

如果当时的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势力颇大于是秦国便开始图楚。公元前314 年恰巧燕国有内乱齐宣王命令匡章带了“五都之兵”会同征来的“北地之众”向燕国进攻仅以五十天的时间攻下了燕都燕王哙身死子之被擒后处醢刑而死。齐宣王虽然自己夸耀“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孟子·梁惠王下》)但因齐之破燕破坏了国际均势各国环顾不安酝酿救燕加之齐军在燕“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盂子·梁惠王下》)过于残暴结果“燕人叛”(《孟子·公孙丑下》)齐军终于撤退。

正当中原各国因为齐国攻破燕国纷纷图谋伐齐存燕的时候秦国又进攻中原。公元前314 年秦攻取了魏的焦(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和曲沃(今三门峡市西)又打败韩军于岸门(今河南许昌西北)迫使韩国不得不向秦国屈服。于是秦。韩、魏三国和齐、楚两国就形成了两个对立集团。秦国为了破坏齐、楚的联合使张仪人楚以商于(今河南浙川内乡一带)之地六百里的许让为条件诱得楚怀王与齐绝交但旋即食言。怀王大怒于公元前312 年兵攻秦战于丹阳(今河南丹水北)楚国大败秦俘楚将屈■及副将等七十余人斩八万又取楚的汉中郡(楚汉中不是秦汉中秦汉中为南郑即西成在陕西境内;楚汉中即楚上庸在湖北境内)。怀王愈怒再以倾国之兵袭秦战于兰田(湖北钟祥西北)又是一败涂地。韩、魏两国还趁火打劫攻楚至邓(湖北襄樊市北)。在这两次战争中秦国取得了楚的汉中使关中和巴蜀连成一片从此排除了楚对秦国本上的威胁秦更强盛起来。

大约在公元前3o6 年齐又提议合纵自为纵长邀楚参加楚怀王因受秦国的欺骗而且两次被秦打败因而同意参加。但是秦国恐怕齐、楚联合于已不利将上庸(今湖北竹山)之地六县还给楚楚竟变卦并与秦国互相婚姻。公元前3o3 年齐、魏、韩便连兵讨楚背约怀王使太子质于秦请得秦的救兵三国才退去。但在次年楚太子斗杀秦大夫逃归。秦国借此机会便联合齐、韩、魏攻楚方城。接着又给了楚国两次惩创之后秦又忽然和楚“亲善”起来并且请求怀王亲至秦、楚交界的武关会盟。楚怀王本想不去又怕得罪秦国加之儿子的催促便应命前往。他一入关秦的伏兵便把关门闭起把他劫持到咸阳后朝章台宫如同藩臣一般。秦人要他割让巫郡、黔中以为释放的条件他答应了但秦国要先得地后放人怀王愤而拒绝。在秦羁留了两年公元前297 年楚怀王想试逃归事泄秦人截住楚道他从间道走赵正要往魏秦兵追至把他押回。次年楚怀王病而死。楚国愤然与秦绝交。过了三年秦大败韩军“斩二十四万”之后投书楚怀王于楚顷襄王曰:“楚倍秦秦且率诸侯伐兹争一旦之命。愿王之饰士卒得一乐战”顷襄王吓得心惊胆战立即“与秦平”次年又“迎妇于秦”(均见《史记·楚世家》)。

在秦、齐两大强国合纵连横的斗争中地处南方的楚国成为当其冲的对象。楚国不但6续失去了大片土地而且怀王被拘死在秦国国势从此衰落不振。

秦、齐的联合称帝公元前295 年秦国兔除了赵武灵王所信任的楼缓的相位改用魏冉为相。次年齐国也采取祝弗的计谋驱逐了亲魏的大臣周最改任秦的五大夫吕札为相。秦国为便于攻取韩、魏的土地齐国为便于灭亡宋国相互联合起来。由于秦、齐两国的联合韩、魏遭到秦的大规模进攻。公元前293 年秦将白起在伊阙(今河南洛阳市东南)打败韩、魏两**队斩二十四万多人。公元前288 年左右魏昭王通过赵国李兑的关系献地与赵惠文王企图依靠赵国攻秦。正当这时宋国生内乱赵、齐联合攻宋秦乘机攻赵这时李兑虽然起了赵、韩、魏、楚、齐五国攻秦但因齐国不能切实合作无功而罢。

自楚衰后齐、秦在列国中形成了东西对峙的局面秦国为了打击邻近自己的赵国秦昭襄王于公元前288 年约合齐■王同时把尊号升高一级:秦王为西帝齐王为东帝。这一提议一方面表示了他们的特殊地位同时也有着秦、齐平分天下的意义企图达到离间齐与东方其他国家的关系阻挠它们的联合。

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十三》对秦、齐称帝的意图说的非常清楚意思是说:齐攻宋秦取魏之上党韩魏从进而攻赵秦取韩之上地(指赵之上党)齐取赵河东。赵从秦取韩之上地(指韩之上党)齐取燕之阳地(指黄河以北齐、燕交界处的燕地)。

“三晋大破而(攻楚)秦取鄢”“齐取东国(指楚的东地)、下蔡(即蔡国所迁的东来)”。“齐、秦虽立百帝天下孰能禁之。”但是不久齐■王接受了苏秦的计谋认为“伐赵不如伐宋之利”要天下“爱齐而憎秦”以便“间举宋”(《战国策·齐策四》)乃废除帝号表示和各国的平等。《战国纵横家书四》记载了一段重要历史说:“齐赵遇于阿(山东阳谷东北)..臣与于遇约攻秦去帝”。这里的“与于遇”是参与了这次会晤的意思。可见苏秦参加了这次会见齐王和赵王达成了去帝攻秦的协议。

齐■王受劝复称王后秦昭襄王也随之取消了帝号。秦、齐两国互尊为帝虽然时间不长但由此可见当时两国势均力敌的情形。

齐的骤衰齐■王的帝号虽已取消但是他的野心并没有减弱。过了两年(公元前286 年)他起用韩珉为相多次向宋动进攻终于把宋攻灭。这就是《战国策·燕策二》所说的“三覆宋宋遂举”。接着又南割楚的淮北西侵三晋并且打算吞灭西周。所以泗上邹、鲁等小国的君主个个震恐向齐称臣。

灭宋以来齐的国力大为损牦。燕昭王为了伺机报复公元前314 年齐破燕都占据三年之久的仇恨奋图强“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经过二十八年努力使得“燕国殷富”(《战国策·燕策一》)便于宋灭后二年(公元前234 年)联合秦、楚和三晋大举伐齐。燕将乐毅率师长驱进击攻入齐都临淄。燕昭王亲自到济上慰劳军队封乐毅于昌国(山东淄博市东南)号昌国君。乐毅破齐后把三十年前齐军在燕京的暴行照演一遍。这泱泱大国的都六七百年所积的珠玉财宝、车甲珍器被动一空。齐■王出走连历邹、鲁等国到处碰钉子又回齐国结果为楚国淖齿所杀。别国士兵饱掠■归后燕兵继续前进六月之间攻下齐国七十余城除了莒和即墨外齐国的郡县都成为燕的郡县齐国国上仅剩五分之二。

莒和即墨之所以能够支持因有田单在。田单出身于国君疏远的宗族原为临淄的市椽。燕军破齐后他东走安平(今山东临淄东北)。燕军攻破安平他的宗族依靠特制的铁笼来防御得以安全退保即墨。即墨大夫战死田单被推为将军。公元前279 年燕昭王被杀其子惠王即位。燕惠王猜忌乐毅改用骑劫为统帅乐毅逃往赵国。骑劫改变了乐毅的“修整燕军禁止侵掠求齐之逸民显而礼之宽其赋敛除其暴令修其旧政”(《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的指导方针对于齐的降卒滥施剿刑还挖掘城外坟墓焚烧尸体激起齐人的强烈反抗。田单为了迷惑燕军使老弱妇女登城守望又派人把黄金千镒送给燕将麻痹他们。接着田单用牛千头披上画有五彩龙纹的■衣角上缚着兵刃尾上柬着灌有油脂的芦苇并把城墙凿了几十个洞在夜间点燃牛尾上的芦苇使火牛狂奔到燕军中去后边五千壮士随同火牛向前冲击。田单的“火牛阵”大败燕军杀死骑劫把燕兵全部驱逐出境。田单因此封为安平君(《史记·田单列传》)。所以《荀子·议兵》说:田单是“世俗之所谓善用兵者也”。从公元前284 年六国攻齐到田单复国前后有五年之久的齐、燕之战对于齐、燕两国都没有科益得到好处的就短期来说是楚、魏楚、魏两国共同分取了淮北之地。就长期来说是秦因为楚本来积弱不振虽然得到了领土好处还是有限;魏国只是在齐、秦两国夹攻之间稍缓一口气而已威胁尚在而秦国却扫除了东方的劲敌于是战胜攻取都是秦国的天下了。

秦国独强与长乎之战和邯郸之围楚、齐两大强国衰落之后山东六国中算得上强大的只有赵国了。公元前27o 年因为赵国不履行交换城邑的协议秦国派了中更胡阳越过韩的上党向赵的险要地区阔与(今山西顺县)进攻赵派赵奢前往援救。赵奢在离邯郸三十里处驻屯了二十八天坚壁增垒麻痹秦军待掌握秦军动态后乘其不备以两天一夜的时间赶至前线以一万人占据了北山居高临下大破秦军。

公元前266 年秦昭襄王采纳了范睢(即后来化名的张禄)的远交近攻以便“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的兼并方针以及“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战国策·秦策三》)的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策略在公元前265年秦军大举向韩进攻切断了韩本土与上党郡之间的联系。公元前262 年韩把上党郡十七县献给赵国。赵派廉颇率领大军驻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防备秦军秦也派自起进攻长平开始了战国以来从未有的大战。

由于廉颇筑垒固守赵、秦两军在长平相持了三年不分胜负。公元前26o 年秦以反间计说赵孝成王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1赵括将耳”赵王因以赵括代廉颇。赵括为将后一反廉颇的措施向秦军动进攻。白起采用了迂回的运动战术先在正面佯败后退诱赵军深入待赵军到了秦军的壁垒下被阻后方也被秦军二万五千人切断秦军将赵军分割为两部分。赵军战斗不利筑壁垒坚守以待后援。秦昭襄王得悉秦军完成了对赵军的包围亲赴前线并征河内十五岁以上的壮丁开到长平用来堵截赵的援兵和接济的粮食。赵军被围四十六天不得食分为四队轮番向秦反攻仍不能冲出重围。最后赵括亲自带兵搏战被射而死。于是赵军大败全军四十多万全部被俘白起除“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外“前后斩虏四十五万人”(均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在这次战争中损失严重的赵国从此也衰弱了。

公元前259 年秦**队攻取了赵的太原郡全部占有了韩的上党郡。

1 免老本谓达到老免年龄这里当指老人。

这年九月秦派五原大夫进攻包围了赵都邯郸。长平之战惨败的赵国人民对进攻邯郸的秦军作了英勇的抵抗秦军不断失利。秦昭襄王改用王■代替王陵秦相范睢又起用郑安平为将军于是郑安平成了进攻邯郸的主帅。公元前257 年魏、楚两国图谋救赵。魏安厘王派了将军晋鄙带了十八万大军驻在汤阴(今河南汤阴)魏军因畏俱秦国犹疑不定不敢前进。魏相信陵君魏无忌为了救赵设法偷了魏王的虎符假传王命带了勇士用铁椎击杀了晋鄙夺得了军队指挥权挑选八万精兵攻秦。同时楚国春申君黄歇也派景阳领兵救赵。邯郸城下的秦军在赵、魏、楚三**队的内外夹击之下大败。秦将郑安平在赵军围困下带了两万人降赵。

赵邯郸之围虽解但自此以后山东各国均已削弱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独抵御秦国的进攻了。

诸侯割据的结束与秦的统一秦国虽在邯郸之围失败但其主力并没有受到很大损失因此稍事整顿后于公元前256 年秦昭襄王进攻西周君西周君被迫尽献属邑三十六、人口三万户和未散的宝器。同年周赦王死无后周朝断祀九鼎迁秦。公元前249 年秦庄襄王又把都于巩的东周灭掉于是周王室先于六国而亡。公元前256 年秦昭襄王已经衰老名将自起又被疑忌诛死而继承昭襄王的两个君主一个享祚三日一个享祚三年秦王政又以冲令践位这些都影响了秦的统一事业的迅展。

赢政为王时秦国已是七国之最强者但因他年仅十三大权落入吕不韦之手。吕不韦培植私人党羽“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史记·秦始皇本纪》)并“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经二十余万言”(《史记·吕不韦列传》)动舆论制造个人声望。在庄襄王死后吕不韦与始皇间的矛盾逐渐显著始皇九年太后的宠臣■■作乱被夷三族太后迁于雍。此事虽然连及吕不韦然因其奉先王功大并且宾客辩士为其游说者众故未致于法。始皇十年以齐人茅焦之说迎太后于雍复归咸阳免吕不韦相并令出咸阳就国河南。十一年吕不韦就国岁余而宾客使者相望于道始皇恐其生变致其函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恐诛饮■而死。此后秦国实权才真正回归始皇之手。公元前237 年始皇亲自掌握国权重用尉缭和李斯。这时尉缭献计说:“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纵。..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斯也出类似计谋秦王乃“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史记·李斯列传》)加紧策划灭亡六国的行动。在六国之中韩最弱。公元前233 年韩王安被秦胁对秦公称臣。公元前231 年韩把残存的南阳地献给秦秦使内史腾做南阳假守。次年秦内史腾攻韩俘获了韩王安灭了韩国把所得韩地建置为颖川郡(《史记·秦始皇本纪》、《韩世家》)。

公元前229 年秦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大兵攻赵为李牧、司马尚所败。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使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杀李牧。次年王翦大败赵军。赵公子嘉率其宗族几百人奔代郡自立为代王。但六年以后公元前222 年代仍被秦军所灭。

公元前227 年秦派王翦、辛胜攻燕燕、代两国兵抵抗于易水以西。次年秦更大举攻燕攻下燕都蓟城燕王喜迁都辽东郡。秦将李信追击燕王喜杀太子丹求和。公元前222 年秦派王贲攻燕的辽东虏燕王喜亡燕。

公元前225 年秦派王责攻魏魏人坚守大梁。秦人引黄河水灌之三月后大梁城坏魏王假出降而亡。

公元前225 年秦派李信、蒙武攻楚初步得到胜利。楚军乘秦军不备跟踪反击“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史记·王翦列传》)。后来秦改派王翦领兵六十万向楚进攻大破楚军于蕲(今安徽宿县东南)迫使项燕自杀。接着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楚王负刍。公元前222 年王翦更平了楚的江南地降眼了越君置会稽郡楚亡。

当秦先后灭韩、赵、魏、燕、楚五国时齐相后胜接受秦的贿赂又使宾客受秦金共劝齐王“去从(纵)朝秦不修攻战之备不助五国攻秦”(《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五国既亡秦兵于公元前221 年攻破齐国俘齐王建齐亡。

秦国从公元前232 年到公元前221 年仅仅用了十三年时间便将山东六国消灭完成了海内统一的大业。

秦国所以能够完成其统一中国的历史任务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而各国人民渴望脱离战乱之苦和秦在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当是其重要原因。

战国时代在大规模的残酷战争中全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如同苏秦所说一场大战所有战死者的安葬、医药费用和车马武器的损失“十年之田而不偿也”(《战国策·齐策五》)。

据说韩、魏两国在秦国的进攻下“刳腹折颐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父于老弱系虏相随于路”“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满海内矣”(《战国策·秦策四》)。当时的人民是战争的最大受害者都有反战情绪因而就有墨子的“非攻”、“兼爱”的思想产生。为了免除战祸需要和平需要政治的统一。

在人民心理都趋于政治统一和周天子不起作用的当时人民的愿望和思想总要有一个寄托。所以墨子就说:“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天下既已治天子又总天下之义以尚同于天”(《墨子·尚同下》)。孟子针对当时兼并战争中“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情况也说“定于一”而且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惠王上》)。荀子认为“天下归之谓王”(《王霸》)就是说做到天下归心就能完成统一的“工业”。《吕氏春秋》不但提出了建立统一的集权国家的迫切要求同时还明确指出了“民之所走(归向)”是在建立统一的集权国家过程中“不可不察”(《功名》)的问题。由此看来要求政治上的统一到了战国时期已经不是一件偶然的事只是“尚”那一种“同”、“定”于那一种“一”各家有不同的说法而已。当时的思想家所说的“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王制》)志在于天下而不在一国也反映了这种统一的要求。

秦之所以为七国之雄而“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者与商秧变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如李斯所说秦“孝公用商鞅之法移凤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两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鄙、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令。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均见《史记·李斯列传》)。这就是说有了六世之经营秦在经济上、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已经具备有统一天下的条件。秦始皇统一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使整个中国从战国割据混乱的局面下摆脱出来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秦始皇不仅完成了中原地区的统一还进一步在秦、楚两国经营西南少数族地区上完成了西南地区的统一还统一了今天的江浙南部和福建一带东南沿海瓯越和闽越地区;统一了今之两广一带的南越地区;又击退了匈奴贵族对中原地区的扰乱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这不仅符合历史展的要求也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同时对中国社会的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战国时期边疆的少数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战国时期中国境内有很多的民族它们多数已经从原始社会过渡到了阶级社会。中原华夏各国同各少数族的关系在春秋时代主要表现为激烈、复杂的斗争。到了战国时代其间的斗争虽然未曾停止但融合已经是主要的倾向。

北方与西方的少数族在燕、赵、秦的北方有东胡、林胡、楼烦、代、义渠、■、■、匈奴等族外还有中山国。

三晋的北边有林胡、楼烦燕北有东胡、山戎东胡以东有秽■、肃慎。东胡、楼烦和林胡史称“三胡”。东胡约有今辽宁西部和西北部、河北北部和内蒙古哲里木盟、昭乌达盟一些地方。林胡约有今内蒙古河套地区。楼烦约有今山西西北部和内蒙古集宁一带。不少北方民族被燕、赵两国所征服。赵武灵王曾大破林胡、楼烦把占领的土地新建置为云中、雁门和代郡。公元前265 年赵将李牧又“破东胡降林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燕昭王时燕将秦开“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史记·匈奴列传》)。燕亦建置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在辽宁、内蒙古和河北北部一带近年现不少属于战国时期的古墓出土有不少的青铜剑、戈、匕和工具、马饰。有的墓中还有铁器和燕国铜市。这些古物无疑是东胡或秽、■人所遗留下来的。从这些古物能够清楚地看到中原文化对于他们的影响。

春秋以来秦的北边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陕西有羌、绵诸、混戎、翟、原等再向西敦煌、祁连一带有月氏天山以南有楼兰、龟兹、于阗等准噶尔沙漠以北有乌孙、呼揭等。春秋战国之际“是时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秦国不断对周围各族动进攻公元前461年秦灭大荔(在今山西大荔)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到四世纪中叶绵诸(在今甘肃天水市)、乌氏(在今甘肃平凉)、翟(在今甘肃临洮)、■(在今甘肃陇西)先后为秦所灭。羌族居于黄河上游的赐支河、湟河一带的广阔地区。春秋战国之际秦厉共公时一个叫做无戈爱剑的人成为羌戎的酋豪。羌族本以射猎为事爱剑“教之田畜”受到羌人拥护羌人部落逐渐依附于他。秦献公时羌人的一支“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分开。后来的越■羌、广汉羌、武都羌就是这支羌人的后代(均见《后汉书·西羌传》)。羌和秦有过密切关系秦孝公时羌人领曾随秦太子朝见周显王。秦并原羌族被迫向西迁移。义渠是秦国西北最强大的戎族它约占今之陕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径水、渭水以北地方和宁夏少数地方可见义渠疆域之广。义柒的都城在今甘肃宁县。义渠和秦国不断有征战《史记·匈奴列传》说:“义渠之戎筑城郭以自守而秦稍蚕食”说明义渠多取守势。公元前444 年秦“伐义渠虏其王”;公元前43o 年“义渠伐秦侵至渭阳”;公元前327 年“义渠君为(秦)臣”;公元前314 年秦“侵义渠得二十五城”(均见《史记·六国年表》)。公元前272 年秦昭襄王“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史记·匈奴列传》)灭义渠。秦在新扩大的地方设置了陇西郡、北地郡和上郡。陇西郡是原属翟、原的地方北地郡为原义渠的地方。

《史记·太史公自序》说:“自三代以来匈奴常为中国患害”。可见战国以前北方的匈奴长期以来就和中原地区常有征战。不过当时的匈奴尚未正式建立国家它“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毋文书”“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匈奴正式建立国家“南与中国为敌国”则是秦汉之际的事情。匈奴据地很广“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史记·匈奴列传》)。三国之中先与匈奴对抗的是赵国。史载赵悼襄王时赵将李牧“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匈奴误认为李牧胆怯。公元前265 年李牧“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使“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这是战国时期华夏国家与匈奴的唯一的一次大交锋。

战国时期在北方和西方除上述诸少数族外还有中山国。中山国属白狄与赵、齐、燕接壤从公元前六世纪建立鲜虞国算起到公元前296年被赵武灵王灭掉有国长达三百余年。鲜虞的都城据《汉书·地理志》注引应劲说在新市新市就是鲜虞亭。鲜虞亭据《读史方舆纪要》说是今之河北正定新城铺。中山国在公元前4o6 年被魏所灭亡国三十年。由于魏和中山国间隔着赵国不能有力地加以控制所以在魏和周围各国混战的时候中山就乘机复国。公元前377 年《史记·赵世家》载“与中山战于房子(今河北高邑西南)”:次年“伐中山又战于中人(今河北唐县西南)”便是其证。战国初年中山国建都于顾(河北定县)复国后迁都于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三汲公社)。《世本》说:“桓公徒灵寿”(《史记·赵世家》《索隐》引)桓公当是中山复国后的第一个国君。根据1974—1978 年河北平山三汲公社战国中山国遗址的调查和墓地出土中山铜器的铭文知道。桓公之后有成公、王■和嗣子■。其出土遗迹、遗物以及墓葬制度也基本上和中原文化一致仅仅在例如山字形铜礼器、建筑顶部脊瓦作山形以及随葬帐架和帐内用器等还保留有本民族的遗风2。这恰好证明中山国文化是少数族文化同华夏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

南方与东方的少数族战国时期的南方少数族由于地处偏远山阻2 环读为原宽宥从轻古时判处死刑有“三宥”的程序见《周礼·司刺》。《三国志·张鲁传》有“犯法者三原然后乃刑”可资参考。

水隔使他们与中原的华夏国家交往少斗争少因而融合的进程也较缓慢。巴、蜀是战国时期较达且与北方国家联系较多的少数族多“沃野、地饶■、■、丹砂、石、铜、铁”(《史记·货殖列传》)物产丰富而且“大船积粟”多产粮食。这时的巴蜀已形成国家但在秦人眼中还是“戎翟之伦”(《史记·张仪列传》)。据《史记·六国年表》看来从秦厉共公二年(公元前475 年)到秦昭襄王六年(公元前3o1 年)的一百七十多年中蜀国与秦国计有五次交往。秦取得巴蜀以后就积极加以经营。公元前3o1 年“司马错往诛蜀守辉定蜀”(《史记·六国年表》)到秦统一中国的近百年蜀地大为展据《华阳国志·蜀志》载张仪和蜀守张若建设成都筑有大城和少城少城连接在大城西边。少城内设有官舍并没有盐铁市官和长丞。全城间里和市肆的布局同秦咸阳规模相同。后来蜀守李冰筑都江堰(四川灌县)水利工程成都平原顿成“沃野千里”“天下谓之天府”。这时秦正谋进一步开拓西南地区。公元前285 年蜀郡守张若攻取窄及其江南(今金沙江以南)地。公元前28o 年秦派“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于之地为黔中郡”(均见《华阳国志·蜀志》)。后来秦就开始在蜀巴设置了郡县。大约相当于中原的商周时期蜀人就进入了青铜时代到战国时已有达的青铜文化。成都杨子山出土有青铜鼎、■、盘、■、戈、矛、弩机等物。在昭化、巴县现用大木挖成舟形棺的古墓出土有铜剑、铜钺等物。这些遗物当是巴人所遗留下来的。从巴蜀文化可以明显地看出它受到秦、楚的影响。

《史记·西南夷列传》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结1耕田有邑落。”这些少数族已经进入农耕阶段且有定居公社可见其展水平是比较高的。夜郎是西南夷中最大的国家位于今贵州西部、北部以及云南北部和四川南部的一部分。公元前三世纪初楚顷襄王派庄豪经沅水伐夜郎战于且兰(贵州凯里西北)夜郎灭亡(《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滇位于夜郎之西在今滇池一带。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千里”。公元前279 年左右楚顷襄王派庄娇以武力征服滇国。但因断绝了归路庄娇也就“以其众玉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史记·西南夷列传》)号为庄王。王都在今云南省晋宁县。庆■率兵入滇加强了云南少数族与中原华夏族之间的关系使得滇池地区出现了达的青铜文化出土有铜鼓、铜枕、铜伞盖、铜扣饰以及铸有人物和动物形象的铜贮具器等。从这些铜器看来当时滇王所属领地还处于奴隶制阶段1。这些铜器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但其中武器如铜戈、铜矛、铜斧等和中原地区的有不少相似之处说明当时滇池地区和中原在经济文化上有着密切联系1。邛都在滇国之北相当于今四川西昌东南。除夜郎、滇、邛都三国以外西南夷还有■、昆明地方数千里“皆编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史记·西南夷列1 徐仲舒《左传选》注云:“两、伍、专、参、偏皆车兵原有的编组。车五十乘为两百二十五乘为伍八十一乘为专二十七(《司马法》作九误)乘为参二十五乘为偏。毁车为卒之后仍当以步卒之什配合甲士之伍加以改编。前是前锋后是主力所在右角、左角分左右保护侧面偏为前拒以诱之以人数最少的偏为诱敌之师。

1 详见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九《春秋列国不守关塞论》。

1 “旌”原作“柱”从王念孙《读书杂志》改正。

传》)展水平较低。还有徒、■都、■■、白马等都有“君长”有的迁徙不定有的聚落而居。云南的江川李家山、楚雄万家坝、祥云大波那出土了大量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和兵器可见这一地区的少数族此时也已进入了奴隶社会。

越族的分布地区颇广北至浙江、江西南到两广、福建等地。战国记载中已有蛮越、南蛮、南越、闽越、瓯越等名称名号的不一则表现越人部族的分散。蛮越历来同楚国关系密切。战国时期吴起为楚悼王相时“南井蛮越遂有洞庭、苍梧”。洞庭在湖南北部苍梧在湖南南部。因此在楚悼王征服湖南之前这一带是越人所居的地方。从其地掘的四十七座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墓葬看来出土器物大都具有越人文化的特点。掘的八十多座战国墓中出土的楚器、越器相混杂。后来秦国势力深入南方秦昭襄王派白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南蛮的社会情况“衣裳班兰语言诛离好人山壑不乐平旷”“外痴内黠安土重旧”“田作贾贩无关梁符传、租税之赋。有邑君长皆赐印绶“(均见《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可能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南越、闽越和匝越在战国时代的情况未有记载。但从西汉初年南越王赵惬自称“南越武帝”“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乃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史记·南越列传》)看来其国力之强必是战国以来长期展的结果。根据地下资料观之可知战国时期蛮越族人在文化展上是不平衡的。建国以来在广东始兴、四会、肇庆、德庆、增城、清远等地的战国遗址、墓葬中现的青铜器和兵器相当精美花纹有常见的云雷纹、蟠虺纹等与中原地区和长江流域楚文化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如鼎、壶、盘、剑、矛、斧和清远出土的铜■。1974 年在广西平乐银山岭掘一批战国中晚期墓它与湖南等地早期楚墓有不少相似之处如长方形墓穴和随葬品的铁锄、扁銎矛、戈等都和楚文化遗物相同。当然也保存一些地方特色这表现当时的越人和楚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

居于东方淮泗之间的东夷到了战国末期已与华夏族融为一体。《后汉书·东夷列传》说:秦统一六国时“淮泗夷皆散为民户”。这里的“散为民户”就是指的一家一户的百姓昔日的族属关系已不复占据主导地位了。文献古籍和地下资料证明战国时期的华夏国家和边疆少数族的经济文化交往较多互相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战国时期是我国各族逐步趋向融合的时期为组成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加各民族的展准备了条件。第五节社会大变革中学术文化的展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变革在学术文化方面也引起显著的变化。一是新士人的兴起一是百家争鸣的出现一是文艺科技的展。

新士人的兴起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展公社及其井田制的内部量变和“国”“野”区别的消失当时的“野人”也开始建学受教育因而当时的“乡校”不仅在“国”中继续存在在“野”里也逐渐普及起来。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所说的“郑人游于乡校”的“乡”是当时行政系统的一个单位“乡校”就是这个乡所设的学校也就是乡民都可以共同受教育的地方。《国语·齐语》的“良人”是乡长也即韦昭注所说的“乡大夫也”。齐桓公既然问到其乡有无“好学”者可知齐国必定也有乡校。《管子·小匡》的“乡建贤土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陈力尚贤以劝民知(智)”《君臣下》的“乡树之师以遂其学”可以互证。“国”以外叫“鄙”也就是“野”。齐国的“鄙”即“野”中也置乡《国语·齐语》云:“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邑为卒卒有卒帅;十卒为乡乡有乡帅;三乡为县县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夫五属故立五大夫使各治一属焉。”这种乡是三千家比起“国”所辖的乡要大实际上是指“野”。《齐语》在说“五属大夫复事”时桓公亲问“于子之属有居处为义好学”事可能齐国“野”中的平民也已建学受教育。郑国的“野”中有无“乡校”呢?初看起来好象没有。细审史料也还是有的。《左传》襄公三十年云:“子产使都鄙有章..及三年(舆人)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海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这里“都”“鄙”对文。都指“人听聚日都”(《谷梁传》信公十六年)的都。鄙即野鄙。杜注云:都鄙“国都及边鄙”(《左传》襄公三十年注)是也。所谓“舆人”当是指“国都与边鄙”的人。都鄙之人都说子产教诲他们的于弟可见郑国的“野”里也有“乡校”之设野人也都可受教育了。

《左传》闵公二年在说到卫文公“利农、通商、惠工”之后接着又说“敬教”、“劝学”。这个“教”与“学”当是针对农工商说的。再从其后接着又说“任能”看来其与《论语·为政》的“举善而教不能则劝”、《齐语》的“乡长进贤”、《周礼·乡大夫》职的“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同说明当时的卫国必有乡校无疑。《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晋侯(文公)始入而教其民”的记载也是晋国设有乡校的证据。

随着春秋时代乡校的普及过去的所谓“学在官府”即学术在于官府史籍都由官府世代掌守的局面也开始有了变化。我们知道史本是周王室和诸侯国的官。春秋未年王室衰弱灭国踵继这种制度也随之动摇。这样原来在王朝或诸侯之国做史官的人因王朝之衰微、诸侯之覆灭遂散之四方以其所学的知识传世。《左传》昭公二年云:“晋侯使韩宣子来聘且告为政而来见礼也。观书于太史氏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吾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太史氏属于史官。《易》、《象》、《鲁春秋》都是古代文献典籍原都保存在鲁国太史氏手中。但是此时已经不同韩宣子来聘时却都可以读到说明王官所掌守的古典文献已有公开化的趋势。其后周室更加衰微王官所依附存在的贵族政权日趋消亡和变化因而世代相袭的官禄也不能继续保存下去于是便出现了王官失守而文献四散不能再继续禁闭而不外传了。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说仲尼闻之曰:“吾闻之夭子失官官学在四夷。”这个“四夷”并非确指四方的戎狄夷蛮当指官府之外处于野中的四方平民而言。这与《汉书·刘欲传》中刘欲移书太常所说:“夫礼失求之于野”以及《后汉书·朱浮传》的“中国失礼求之于野”含义相同。《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旦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物乃至。”所谓“失官”、“失职”都是指春秋时期政权变革后的具体情况。周初以来世代相传的王官此时由于政权衰微逐渐失去了世禄之业以致产生了“失官”、“失职”。于是王官的子弟不能再承袭下去而其所掌守的学术也就分散知识文化也就不能不流布于民间。《庄子·天下》云:“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国中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这里的“数”当与《荀子·荣辱》的“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数慎不敢损益也”的“数”同泛指制度法则和典籍文献而言。所称“其数散于天下”的“散”则与前引《左传》所谓“失官”而“学在四夷”同是指当时的学术外流四散而说的。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才能提出“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海焉”(《论语·述而》)的“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主张来。在当时社会变革和阶级关系变化中“学在官府”也随之瓦解乡学普遍起来新士人也就应运而生了。

新士人也还有来自能文能武的听谓“家宰”者。《左传》宣公二年云:“(赵)宣子田于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宦三年矣”《晋世家》《集解》引服虔云:“宦官学仕也。”杜注云:“宦学也”认为“宦三年矣”为学仕宦之事三年矣似有未妥。俞樾《茶香室经说》云:“古者学而后入官未闻别有仕官之学。《越语》云‘与范蠡入宦于吴’注曰:‘宦为属隶也。’灵辄所谓宦者殆亦为人臣隶故失所而至穷饿如此”说似有理。按这个“宦三年”的“宦”即“仕也”(《经籍篡诂》卷七)当是为大夫作家臣三年的意思。这种家臣又称家宰或简称宰一般都是博学多能之人。智襄子的家臣“秉笔事君”劝智襄子“室美”之不当时还能根据“志有之曰”(均见《晋语九》)讲出一番道理。这些家宰多识前贤美行通晓历史能补政事所以当范宣子在和大夫争田犹豫不决之际叔向推荐宣子的家臣訾■帮他释疑。叔向赞美“訾■实直而博直能端辨之博能上下比之”(《晋语八》)。可见博学而善断大概是一个家臣的必备条件。所以訾■死宣子婉惜地说:“昔者吾有訾■也吾朝夕顾焉以相晋国且为吾家”(《晋语八》)。当时的家臣不但博学多闻而且往往又是骁勇善战者。前引那个灵辄后来做了晋灵公的卫士。当灵公埋伏战士要想刺杀赵盾时他为了报答赵盾与之食的恩德“倒戟以御公徒(灵公的其他卫士)”(《左传》宣公二年)救了赵盾一命。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也善战。《国语·晋语九》说:“下邑之设董安于多”韦昭注云:“多多功也。”

《国语·晋语九》又云:“方臣之少也进秉笔赞为明名称于前世立义于诸侯而主弗志。及臣之壮也耆其股肱以从司马苛慝不产。及臣之长也端委■带以随宰人民无二心。”这段记载虽然说的是董安于一生的三个阶段但也反映出春秋时期新士人的三种类型因而也不难在孔门子弟中找出这种类型的痕迹。例如公西华“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则与“进秉笔赞于明名称于前世立义于诸侯”同义。子路能使危国之民“有勇”(均见《论语·先进》)比起“耆其股肱以从司马”更进一步当是所谓“端委■带以随宰人民无二心”之型。

在社会变革的春秋战国之际有大批没落的奴隶主贵族被抛进了平民阶层成了新士人的另外一个来源。例如太史墨对赵简子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左传》昭公三十二年)。《国语·周语下》:“天所崇之子孙或在畎亩。”《左传》昭公二十二年:“王子朝因旧官、百工之丧职秩者与灵、景之族以作乱”。可见就连王室贵胄也衰败了下来。至于大贵族“降在皂隶”(《左传》昭公三年)的更当为数不少。这些旧贵族过去都曾受过教育地位下降变成了新士人后也就为当时的文化下移在客观上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士人是一个新的有着广泛社会联系和很大社会影响的知识分子阶层。

他们在政治上不象过去的士那样“一朝委质终身为臣”在经济上也不再依靠奴隶主贵族的恩典和施舍度日。他们有独立的人格也有了独立的思想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著书立说或表言论成了这一时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因而有各学派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文学的展战国时期与百家争鸣的局面相适应文学、史学、科学和艺术等方面也空前地展起来。

战国时期在文学史上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这就是诗的衰颓和散文的勃兴记载历史事实、哲学思想和政论的散文代替了诗歌的地位。孟子说:“诗亡然后《春秋》作”(《孟子·离娄下》)。如果从诗歌到散文的展来看这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殷代卜辞内容简单文字较短。西周金文内容虽较复杂但多是当时统治者册封臣下之辞单纯记事或说理的铭文为数甚少。《尚书·周书》中的不外乎“诰”、“誓”两种文体与金文相类可以说是散文展的第一阶段。春秋时期还沿袭以前的文体不过在议论文中逐渐出现了语录式的问答体。《论语》中的一问一答形式简短。《墨子》比《论语》稍晚其中的《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和《公输》等篇虽然也属这种文体但其篇幅较长这种文体可以说是向战国时期过渡的一种散文。到了战国时期《尚书》诸篇和钟鼎铭文那种简古的文体和语言风格已被突破。春秋后期以来采用的“也”、“矣”、“乎”、“焉”等语助词的文体出现了。这时出现的历史和诸子著作吸收民间口语借用神话寓言故事;记事生动细腻婉转曲折绘声绘色富于形象性;议论善用比喻讽刺深入浅出精确尖锐颇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其中多是纪实史书、哲理论文同时又是优美的散文作品。

《左传》一书大体上是战国初期的作品是中国第一部叙述生动而具有真实性的编年体。这本书的语言丰富而又简炼善于以写人叙事的手法把当时复杂的史实、多样的人物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以致我们现在读了还能亲切地感到当时政治生活的实况以及那些人物的精神面貌。例如《吕相绝秦》、《烛子武退秦师》、《臧孙谏君纳鼎》、《季札观乐》和《王孙论鼎》等篇都能委婉曲折地表达当时巧妙的辞令再如写城淄之战■之战、■之战和■陵之战层次分明结构缜密都是叙事文中的杰作。刘知几说:“左氏之叙事也述行师则簿领盈视咙聒沸腾;论备火则区分在目修饰峻整;言胜捷则收获都尽;记奔败则披靡横前;申盟誓则慷慨有余;称谲诈则欺诬可见;谈恩惠则煦如春日;纪严切则凛若秋霜;叙兴邦则滋味无量;陈亡国则凄凉可悯。或腴辞润简牍或美句入咏歌。跌宕而不群纵横而自得。若斯才者殆将工侔造化思涉鬼神著述罕闻古今卓绝”(《史通·杂说上》)。分国记述春秋时代贵族言论的《国语》其语言艺术虽不如《左传》但是古朴简明是其特点。

战国时期诸子的著作如《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也都是优秀的散文。不论叙述和描写事物还是说明道理写作技巧已经都很成熟。其中以《庄子》最为突出。庆子的后学曾说庆子的著作是“寓言十九”“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摸不着边际)之辞”(《庄子·天下》)。司马迁也说他“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其言■洋自恣以适已”(《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才华杰出想象丰富具有驱使语言的高度表达能力造句修辞瑰奇曲折如同行云流水一般创造一种特有的文体富于浪漫主义的特征。他的文章也采用各种辩论的方法然无不雄奇奔放峰峦叠起汪洋恣肆机趣横生。他能不顾一切规矩使用丰富的语汇倒装重叠的句法富有独创性。鲁迅就曾赞美庄子的文章“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老庄》)。

章学诚曾经说:“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文史通义·诗教上》)。他还说战国时的文章“长于讽喻”“深于比兴”(《文史通义·易教下》)。

所谓比就是比喻;所谓兴就是运用景物的描写来激动感情。

战国时期在南方楚国民歌基础上产生了后来被汉代人称之为“楚辞”的骚体诗。楚辞“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是一种想象丰富、文采华美、形式多变而且具有浓厚的宗教情调、大量的神话传说、情感热烈奔放与《诗经》不同的诗体。它接近于七言诗适合表现比较复杂的内容是我国四言诗过渡到七言诗的桥梁。楚辞是屈原、宋玉、景差、唐勒诸人辞赋的总名其中特别值得称述的是屈原的作品。屈原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家、政治家。公元前34o 年他生于楚国宗室三大族之一的贵族家庭。他有政治抱负但受到郑袖等人的反对和诬陷而被楚怀王疏远并且屡遭流放。他对内主张制定新法实行改革。公元前278 年秦将白起率军攻楚郢都陷落楚国君东保陈城。屈原面对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自沉汨罗江而死。

屈原的作品相传有二十五篇即《离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卜居》和《渔父》。据近人研究《远游》、《渔父》都不是屈原的作品而称为宋玉所作的《招魂》却可能是屈原之作。屈原这些作品从其写作时代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放逐以前的作品有《橘颂》(《九章》之一篇)和《九歌》;第二部分是流放以后的作品有《离骚》、《天问》和《九章》。屈原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离骚》、《九歌》和《天问》。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三百三十六行二千四百九十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诗中屈原通过高度的艺术手法表达其对昏庸王室和**贵族的谴责流露出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鲁迅指出:屈原的《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汉文学史纲要·屈原及宋玉》)。在《楚辞》中除《离骚》外主要作品还有《九歌》它是一套祭祀鬼神的舞曲是由歌词、音乐、舞蹈混合而成可以看作是中国古代歌剧的雏型。

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一篇是《天问》全篇中对于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古代史实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全诗三百七十多句一千五百余字为屈原作品中第二长诗。《天问》是屈原放逐以后的作品强烈地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古代的历史政迹、宗教信仰以及各种传统思想的怀疑。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苦极呼天的意思。篇中虽无放逐之言、流窜之苦但全文却表现一个正陷于怀疑破灭途中的最苦闷的灵魂。这一个灵魂恰好是屈原的灵魂。从文学的角度看来《天问》的价值远不如《离骚》但在古史和神话学的研究上它却有重要的地位。例如王亥与王恒的传说帝舜与帝俊的传说都在卜辞中得到了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我们可以说宋玉是战国未年一位富于才华的南方诗人他是屈原文风的继承者。《汉书·艺文志》载宋赋十六篇《隋志》有《宋玉集》三卷。宋玉所作的《九辞》是一篇比较优秀的作品。《九辞》和《九歌》一样是古代的乐名与汉人模仿《楚辞》而作的《九怀》、《九叹》的意义是不同的宋玉同情屈原的境遇艺术技巧上学习屈原但是善学者师其心不善学者师其貌。专师其貌得来的必然是皮毛了。所以鲁迅评论《九辩》说:“虽驰神逞想不如《离骚》而凄怨之情实力独绝”(《汉文学史纲要·屈原与宋玉》)。

历史撰述的展战国时期的历史书撰述有了新的展除编年体大事记外还有比较详细记述每个历史事件的记事体也有着重记录贵族言语的《语》和记录贵族宗谱的《世》或《世系》等等。

《左传》和《国语》是战国初期的重要的历史撰述。古说《左传》为孔子同时鲁人左丘明的解经之作虽不可靠但说《左传》全为刘歆伪造从《国语》改作而成也难成说。至于说《左传》最初出于警史左丘明的传诵后来笔录下来经子夏门下讲习由其再传弟了搜集文献编写成书也有可商。平心论之《左传》的作者当是战国初期的历史家站在历史家的立场上采取《春秋》的大纲参考了当时的多种史料写作而成并不全是为解经而作。因此书中有合经者也有不合经者。顾炎武说:“左氏之书成之者非一人录之者非一世”(《日知录》卷四)。这个论断大体上是可信的。

《左传》通过各国史实的叙述揭露了社会各种矛盾和斗争。记述了统治阶级内部各种矛盾的展过程也记述了或从侧面透露的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间的各种矛盾。随着历史不断前进它所记载的矛盾也表现了不断展开的形式。这是历史记载上的很大进步。《左传》对于春秋时期旧秩序的被打乱并不惋惜而认为是历史展的必然趋势所谓“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便是其证。它同情齐国的陈氏记述了齐国人民“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也同情鲁国的季氏记述了“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它谴责晋国公室用叔向的话指出:“庶民罢敝而公室滋侈道■相望丽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仇”认为“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左传》昭公三年)对统治阶级的**残破作了一定的批判。

《左传》长于记述战争善于捕捉每次战争的性质敌对双方胜败的原因。成公三年记齐、晋■之战在《左传》中只用一百几十个字就写出了当时战场上的气氛写出了齐侯的骄傲轻敌和晋统帅内部的团结和沉着不需再增一字就把当时战场上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表达出来。

《左传》又善于写历史人物对子产、晏婴、伍子胥一类著名的政治家和具有爱国精神的人物予以表扬或赞美表现出褒贬、美刺的精神。在《左传》里也反映出比较进步的民本思想。例如“季梁止之曰:‘..夫民神之上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史嚣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从这些话里可以看到天命思想的衰退人本思想的抬头。当时的民本思想并不彻底还没有完全冲破天命鬼神的藩篱因此书中也还残存不少落后的迷信成分。所以汪中云:“左氏所书不专人事。其别有五:曰天道曰鬼神曰灾祥曰卜篮曰梦。其失也巫斯之谓与?”(《述学·左氏春秋释疑》)

晋人范宁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谷梁传集解序》)。唐人韩愈又说:“春秋谨严左氏浮夸”(《进学解》)。《左传》中确有诬枉浮夸之处但不能以此贬损《左传》的史料价值。

《国语》一书旧传为左丘明所作说与《左传》出于一人之手后人多有怀疑至今尚无定论。《国语》与《左传》不论从其体例、文风和内容方面都有区别如说出于同一作者颇难置信。《国语》全书二十一卷分叙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晋国较多共有九卷。书中以记言为主与《左传》偏重记事者不同。在这些记载里反映了春秋时代政治变化的轮廓反映出当时重要政治人物的精神面貌。其中虽然杂有不少大命鬼神的迷信思想但也有不少揭露社会矛盾、批判统治者的残暴淫奢以及对人民的利益表示关怀对贤君贤相寄以赞美的史料。《国语》共一百九十六条记载同于《左传》的有一百零四条。就这书各国的《语》的文体看来也各不相同。所以崔述指出:“《国语》周鲁多平衍晋楚多尖颖吴越多恣放即《国语》亦非一人之所为也”(《洙泗考信余录》)。《国语》的编辑对历史学也有贡献它为我们保存了不少春秋史料。

战国学者编辑春秋时代的历史书籍目的在于分析过去历史的成败得失用来作为当时统治者的借鉴。战国中叶出现的《铎氏微》和《虞氏春秋》就是为此目的而编辑的。司马迁说:“铎叔为楚威王傅为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刘向《别录》又说:《左传》由吴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铎椒。铎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左传》杜注序孔颖达疏引)可知锋椒因为《左氏》篇幅太多楚威王无法“尽观”因此从国家大事的“成败”着眼节抄《左传》原文编成八卷共四十章。后来“虞卿上采《春秋》下观近势亦著八篇为《虞氏春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所谓八篇就是《节义》、《称号》、《揣靡》、《政谋》等(《史记·虞卿列传》)。《铎氏微》和《虞氏春秋》虽已久侠但从文献记载看来前者可能是用记事本末或史实类编的形式写的;后者可能采用史实类编的形式每一篇名似即表示某一类的史事。这两书或采取成败、或刺讥国家得失较之《国语》的“多闻善败以鉴戒”更进一步有为政治服务的态势。

《竹书纪年》和《世本》不知作者原书虽已佚失但较《铎氏微》和《虞氏春秋》要好些留下一定数量的佚文。

《竹书纪年》因原本写于竹简而得名晋太康二年(公元281 年)在汲郡的战国魏时墓中现。此书凡十三篇叙夏、商、西周、春秋时晋国、战国时魏国史实至魏襄王二十年(公元前299 年)为止。此书系编年体记载简短有如《存秋经》。对夏、商的史实都有纪年。书中记事有与一般说法不同者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自周受命至穆王百年非穆王寿百岁等皆是其例。夏、商纪事及所见异闻其可信程度虽不尽同但因提供了一些新材料一直为后来校订古史者所重视。此书宋时佚失清朱右曾辑有《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据以编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是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资料。另有《竹书纪年》二卷近人称为《今本竹书纪年》系出后人伪托。清代学者考订此书的著作有十多种大多未能辨明今本之伪其中以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考订较精。《世本》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十五篇系“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迄春秋时诸侯大夫”。先秦史官为贵族编修的宗谱叫做“世”或“世系”此乃汇编先秦“世系”而成放名。据今所见佚文看来此书已经记到战国未年并称赵王迁为“今王迁”。书中有帝系、王侯世、卿大夫世、氏姓、作、居、谧等篇。此书宋代散佚现存佚文是些零散记事互不连属已经不易看出原来面貌。清代有王谟、孙冯翼、陈其荣、秦嘉谟、张澍、雷学淇、茆泮林七种辑本另有王样材辑本仅存序目缘起。1957 年商务印书馆合印成《世本八种》其中以雷、茆两种较佳。

《竹书纪年》和《世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综合了远古的传说和文字的记载自黄帝直至战国未年。这时“定于一”的政治形势日趋明朗因此史家都在酝酿对于以往历史的总结这就是《竹书纪年》和《世本》两书产生的历史背景。它虽然不能完成通史的写作任务但在未成熟的酝酿中开始了工作则是难能可贵的。

除了上述史籍之外还有表现纵横捭阖之术的《战国策》。它是当时各国游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各种不同的本子经西汉未年刘向的裒合排比而成三十三篇。《战国策》的体例与《国语》同也是以国为别即分东周、西周、秦、齐、赵、楚、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所重视。此书宋时佚失清朱右曾辑有《汲冢纪年存真》王国维据以编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是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资料。另有《竹书纪年》二卷近人称为《今本竹书纪年》系出后人伪托。清代学者考订此书的著作有十多种大多未能辨明今本之伪其中以雷学淇《竹书纪年义证》考订较精。

《世本》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十五篇系“古史官记黄帝以来迄春秋时诸侯大夫”。先秦史官为贵族编修的宗谱叫做“世”或“世系”此乃汇编先秦“世系”而成放名。据今所见佚文看来此书已经记到战国未年并称赵王迁为“今王迁”。书中有帝系、王侯世、卿大夫世、氏姓、作、居、谧等篇。此书宋代散佚现存佚文是些零散记事互不连属已经不易看出原来面貌。清代有王谟、孙冯翼、陈其荣、秦嘉谟、张澍、雷学淇、茆泮林七种辑本另有王样材辑本仅存序目缘起。1957 年商务印书馆合印成《世本八种》其中以雷、茆两种较佳。

《竹书纪年》和《世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综合了远古的传说和文字的记载自黄帝直至战国未年。这时“定于一”的政治形势日趋明朗因此史家都在酝酿对于以往历史的总结这就是《竹书纪年》和《世本》两书产生的历史背景。它虽然不能完成通史的写作任务但在未成熟的酝酿中开始了工作则是难能可贵的。

除了上述史籍之外还有表现纵横捭阖之术的《战国策》。它是当时各国游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初有《国策》、《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各种不同的本子经西汉未年刘向的裒合排比而成三十三篇。《战国策》的体例与《国语》同也是以国为别即分东周、西周、秦、齐、赵、楚、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它善于写辩士的说词能与鲜明的形象酣畅淋漓地铺陈形势的树害说得情理并茂打动人主。在史事的叙述上也极尽刻划、有声有色从而也可以看出战国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不过《战国策》中也有不少假托苏秦、张仪名义编出来的故事不但夸张虚构而且年代错乱、矛盾百出。正如司马迁所说:“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史记·苏秦列传》)。今本《战国策》中既有和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相合的比较原始的苏秦资料也有后人伪造虚构的东西可以说真伪参半。而《史记·苏秦列传》所辑录的几乎全是后人杜撰的长篇游说辞。由于司马迁误信这些游说辞为真误认为苏秦是和张仪同时对立的人物反而把有关苏秦的原始资料或加抛弃或把这些资料中的“苏秦”改为“苏代”或“苏厉”造成了混乱。《史记·张仪列传》和今本《战国策》所载张仪的说辞同样也不完全可信。

战国时期的科学如天文学、历法、数学、医药学、力学、声学、光学等还有工艺如青铜制作等都有展在本卷别有专门论述。

学派的出现1春秋晚年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并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初年墨予创立了墨家学派。跟孔墨相先后老子及其追随者创立了道家学派。这三个学派的出现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帷幕。它们在整个战国时期的学术领域里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孔于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五五一年死于前四七九年。

他长期过着私人讲学的生活。据说他有弟子三千人。他经常带着一些学生1 本条的论述参照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页1oo—1o5上海人民出版社198o 年版。周游列国受到各国当权人物的款待但他没有在政治实践上得到亲自检验自己政治理想的机会。晚年他在鲁国整理一些文化典籍其中包含《诗》、《书》、《易》、《春秋》这在后来都成为儒家尊奉的经典。他死后弟子们把他的言论编为《论语》一书。

对于西周以来作为贵族行动规范的礼在孔子看来不应该仅仅是一种形式。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礼跟仁的结合如果离开了仁礼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在孔子的活动和思想上也有许多进步的地方但缺乏彻底的态度而总是以改良主义的形式出现。他的私人讲学是新事物但他传授的都是原来贵族们学的东西。他不同意贵族等级的先天性而说“性相近也”但仍然维护贵族等级制度。他在政治上主张“举贤才”但没有明确反对世官世禄。他强调仁把仁悬为理想的道德标准但又把仁说成是一种对亲疏远近和贵贱等级有差别的爱并且只有君子才能是仁者小人只能作为施仁政的对象。他强调礼要跟仁结合但仁还是要落实到礼上而受到礼的约束。孔子的思想不是掌握了新的内容以否定旧形式而是固执着旧的形式以修订旧内容。孔子生在新旧代谢的变动剧烈的时代他是一只脚踏进新世界另一支脚却还深深陷在旧世界里而拔不出来。他在思想上的这种矛盾正是现实矛盾的反映。不过他的基本态度是为贵族利益服务这是明显的。

墨子是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名翟。他的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四六八年至前三七六年。他的思想反映了平民群众的利益有一些重要论点是跟孔子对立的。他和他这个学派的言论汇集在《墨子》一书里。

墨于主张兼爱提倡无差别的爱要求把别人的身、家、国看成象自己的一样。这跟孔子所讲的仁不同。墨子非礼、非乐主张节葬、节用都是对贵族主活的否定也是跟儒家学说的对立。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尚贤”的主张反对王公大人的“无故富贵”主张推举有才能的人管理政治“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跟孔子主张“举贤才”而不明确反对世官世禄也是有区别的。

墨于相信有意志、能赏善罚恶的天和鬼神的存在。他说桀、纣、幽、厉是违反天意而遭受处罚的暴王禹、汤、文、武是顺天意而得到奖赏的圣王。墨子认为天和鬼神对人的赏罚是根据人的表现富贵贫贱并不是先天规定一成不变的。他抬出有意志的天来功说王公大人行善政“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当然这只是善良的愿望。但他反对命定论是有进步意义的。

从思想体系上说孔子和墨子都是唯心论者但墨子在认识论方面有唯物主义的因素。他提出认识事物的三条标准其中有两条是根据欢人耳闻目见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效果的验证。墨家的后学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展了墨家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并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有所贡献。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楚国人大约眼孔子同时。今传《老子》书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不一定能表达老子的全部思想。

《老子》书否定了商周以来天或上帝的至上权威用越时空的绝对精神——“道”来代替。他的道在没有天地以前就存在了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本源。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论点。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书反对儒家所说的仁和墨家的尚贤。他主张无为而治不干涉人民的生活而最好让人民无知无欲地生活下去。它主张回复到“小国寡民”的社会。它说在这样的社会里不用进步的器具不用舟车没有战争结绳记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种思想可能是当时村社上层人物的没落情绪的反映。

《老子》书中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它揭示了客观世界的一些对立矛盾方面如祸与福、刚与柔、弱与强、多与少、上与下、先与后、实与虚、荣与辱、智与愚、巧与拙等等。《老子》书的作者看到了事物的矛盾及其转化但他认为事物的变化不是展而是循环的对立面的转化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他企图在主观上消解矛盾因而在政治上有无为而治的思想。

百家争鸣的盛况在历史进入战国后的若干年代以至战国中期学派有显著的展百家争鸣的盛况为前所未有。《韩推子·显学篇》称:“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

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儒家的大师很有几个孟子和苟子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墨家是一个有组织的学派。墨子死后弟子们推举领袖称为矩子。但墨家既分为三钜子是否也有三个已不可考。道家在老子之后最著名的是庄子。另外还有名家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人物;有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人物。战国晚期法家在学术领域和政治领域都显得颇为重要韩非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盂子1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省邹县)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三七二年至前二**年。他一生的经历很象孔子过着长期的私人讲学的生活带着学生们周游列国。随从的学生最盛的时候是“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他也是到处受到当权人物的款待而他的政治主张不被接受。他的言论汇集在《孟子》一书里。

孟子反对暴政说这是“率兽而食人”。同时他对社会矛盾的尖锐特别是劳动力的逃亡很关心。他继承孔子的仁的思想而有所展提出施行“仁政”的主张。他认为先要使民有恒产要使八口之家有百亩之田打了粮食可以吃饱养了家畜可以吃肉种桑养蚕可以穿衣还要有学校教育后代以孝父母、尊长者的道理。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使国家强大起来。孟子提倡的这种恒产实际上就是耕织给合使劳动力束缚于土地的个体小农经济。这正是一条有利于封建化的道路这在孟子时候已有一些地区在施行而孟子是主张以行政的手段去加以推动的。

孟子主张仁政的理论根据是性善论。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善良本性不过有的人把这种本性保持下来了而有的人把这种本性丢掉了。按照他的说法每一个国君都是能行仁政的每一个老百姓都是可以接受仁政的。把能行和能接受都说成是善这实际上就是把不同的道德标准说成先天的东西。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就把这个意思说得更露骨了。

孟子强烈地反对当时的兼并战争。他认为那些善于战争的人应当受到1 这以下关于孟子、庄子、荀子、韩非的论述参照自寿彝主编《中国迈史纲要》页1o5—111上海人民出版社198o 年版。

重刑。孟子也看到了战国的趋向是统一。但他说:“不好杀人的人才能统一。”意思是说行仁政才能统一暴力是不行的。

孟子还提出“民贵君轻”的古代民主思想。他认为得民心的做国君失民心的国君是人人得而诛之的独夫而国君危害了国家的时候可以更换。孟子是地主阶级思想家。他的思想体系是唯心主义的所采取的办法是调和的。但他痛恨暴政重视人民经济生活及其在政治上的重要性是有进步意义的。

庄子名周宋国人。他的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三六九年至前二八六年现存《庄子》三十余篇其中有一部分是他自己作的。

《庄子》跟《老子》书一样也是以“道”为宇宙本体。但庄子又说他自己跟道是一体。他不同于《老子》书的客观唯心主义而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

在庄子看来只有道是绝对的其他事物都是相对的。他把彼此、物我、死生、寿夭、是非、祸福等等看作是一样的、等同的没有区别的。他抹杀了一切对立事物的界限而成为相对主义者和虚无主义者。他认为儒家和墨家所争论的是非本来是没有什么是非的。他否定一切文化知识的进步说:“绝圣弃智大资乃止”“掊斗折衡而民不争。”他理想的最美好的社会是与禽兽同群共存。

庄子的这种无是非、齐死生、忘物我、不分梦醒、反对进步、幻想回到人类远古的社会的思想是反映了跟《老子》书一样的悲观情绪。老、庄的消极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引起没落阶级的共鸣但他们在否定一切现实中也否定儒、墨两家所称道的“先王”这在客观上起着某些解除思想束缚的作用。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二九八年至前二三八年。他曾先后两次在齐国讲学又先后两次在楚任兰陵(今山东省枣庄市东南)令。他到过秦国见过秦昭王称赞秦的政治。晚年居楚著书。现存《荀子》一书保存了他的著作。

韩非韩国人死于公元前二三三年生年不可考。他是荀子的学生。

他眼看韩国越来越削弱下去曾多次向韩王提出革新的要求都没有被采纳。他的著作传到秦国受到秦王的赞赏。他后来到了秦国但却为李斯等人所谋杀。他的著作保存在《韩非子》一书里。

荀子和韩非生活的年代是距秦灭六国很近的战国未年。这时封建地主阶级已经取得了压倒优势政治局势已经明显地趋向君主**和大规模的统一。这反映到学术思想和政治思想上是综合批判各个学派思想及法家思想居于统治地位的趋向。荀子和韩非对他们以前的一些学派都进行了评论。《荀子》的《非十二子》和《韩非子》的《显学》、《五蠹》都是出色的评论文章。

荀子的自然观展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思想。

他认为天是列星日月、四时、风雨、寒暑、阴阳等自然界变化的现象它们有自己的法则但并没有意志和目的。他说天不会因为人们怕冷就取消冬天地不会因为人们嫌远就缩小它的面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不因为有了贤明的尧才存在也不因为出了暴虐的桀就消失。他说人们对流星的坠落和树木出的怪声都很害怕其实这是天地阴阳的变化是少见的现象没有什么可害怕的。他认为如果人们加强农业生产又节约开支天就不能使人贫穷;衣食周全又经常活动身体天就不能使人生病;如果人们荒废了农业生产而又奢侈浪费天也不能使人们富裕;衣食不足而又很少活动天也不能使人健康。他认为人有充分的主观能动作用能够适应和利用自然法则从而就能役使万物。荀子的这种思想反映了地主阶级在封建社会上升过程中的新兴气象这跟孔、盂、老、庄及墨家的思想面貌是很不同的。荀子也讲仁但很重视礼。他认为学习应当从读《诗》、《书》等经书开始而学礼是学习的顶点。他批判地继承了孔子对礼的思想。他一方面仍然认为礼是维护贫富差别和贵贱等级的但另一方面他往往以法跟礼并提把礼变成了法的同义语并有时把法的地位提得更高。荀子用性恶论来解释礼的起源。他说人生下来就有物质**。物质**得不到满足就有争夺。争夺使社会秩序紊乱这就产生了维持社会秩序的礼。荀子对于礼的看法体现了这个儒家大师趋向法家的特点。他的学生韩非就更进一步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

荀子认为善是由后天学习得来的。如果努力学习可以由“愚”变“智”最好的还可以成为“圣人”。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针锋相对但都离开人的阶级性而抽象地谈论人性都是唯心主义的。但荀子从人的物质**上解释性恶强调后天的学习重视环境的影响有着唯物主义的倾向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荀子认为战国混乱的原因之一是“百家异说”要社会安定就要作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这种说法实际上就是主张封建**政体下的思想统治。

韩非认为历史是进化的一个时代比一个时代进步。他把历史分作上古、中古和近古。上古时代人民少而禽兽多。为了躲避禽兽的侵害有一个圣人出来在树上创造了鸟巢一样的住处让人们有地方住。为了避免吃生冷的东西以致引起疾病有另外一个圣人明了钻木取火烧烤食物使人们能吃得好一些。中古时代天下大水鲧和禹先后治水消除了水患。近古时代夏桀和商纣的统治暴虐昏乱于是商汤和周武王起兵讨伐。他说如果在夏朝还有在树上筑巢居住和钻木取火的人一定会被鲧、禹所耻笑;如果在商周还有把治洪水当作最迫切任务的人一定会遭到商汤和周武王的耻笑。他说如果在今天还有赞美尧、舜、鲧、禹、汤、武的人一定也会彼今天的圣人所耻笑了。他下结论说圣人不向往久远的古代不效法成规旧例而是针对当代的社会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韩非研究了政治史上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套法、术、势相结合的封建统治主张。“法”是君主制定的成文法是据以统治人民的条规。“术”是手段是君主驾驭臣民的权术。韩非认为法和术缺一不可。有法无术不能防止臣下展个人势力从而削弱君主的权力。有术无法也不能维持统治秩序的稳定。法、术以外还要有势。“势”是指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势。韩非认为国君有权势才能推行法、术。因此法、术、势是皎一不可的“帝王之具”。他主张集一切权力于君主君主凭势用术通过法来统治人民。韩非的思想中反对守旧积极革新的精神是很鲜明的。他集中地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即将到来的封建**主义的皇权提供了理论根据。

附:战国王侯世系表(公元前4o3—前221 年)

公元干支王朝纪元在位时间诸侯纪元在位时间— 4o3 年戊寅威烈王午二十三年宋悼公购由元年八年— 4o2 己卯二十四年燕■公庄元年三十年— 4o1 庚辰安王骄元年二十六年楚悼王类元年二十一年— 399 壬午三年韩烈侯取元年十三年秦惠公元年十三年— 395 丙戌七年魏武侯击元年二十六年郑康公乙元年二十年宋休公田元年二十三年— 388 癸巳十四年晋桓公元年二十年— 386 乙未十六年赵敬侯章元年十二年韩文侯元年十年齐侯太公田和元年二年公元干支王朝纪元在位时间诸侯纪元在位时间秦出子元年二年— 384 丁酉十八年秦献公师隰元年二十三年— 383 戊戌十九年田齐侯剡元年九年— 38o 辛丑二十二年楚肃王臧元年十一年— 377 甲辰二十五年晋静公俱酒元年(晋灭) 二年— 376 乙巳二十六年韩哀侯元年二年鲁共公奋元年二十二年越王诸咎元年— 375 丙午烈王喜元年七年越王错枝元年— 374 丁未二年韩懿侯元年十二年赵成侯元年二十五年田齐桓公午元年十八年赵王无余之元年十二年— 372 己酉四年燕桓公元年十一年卫声公训元年十一年宋辟公辟兵元年三年— 369 壬子七年魏惠王元年三十五年楚宣王元年三十年宋君剔成元年四十一年公元干支王朝纪元在位时间诸侯纪元在位时间— 368 癸丑显王扃元年四十八年— 362 己未七年韩昭侯武元年三十年越王无颛元年三十年一361 庚申八年燕文公元年二十九年秦孝公渠梁元年二十四年卫成侯■ 元年二十九年— 356 乙寅十三年田齐威王因齐元年三十七年— 352 己巳十七年鲁康公屯元年九年— 349 壬午二十年赵肃侯语元年二十四年— 343 戊寅二十六年鲁景公匽元年二十九年— 339 壬午三十年楚威王熊商元年十一年— 337 甲申三十二年秦惠文王驷元年十三年— 334 丁亥三十五年魏惠王■后元元年十六年— 332 己丑三十七年韩宣惠王元年二十一年燕易王元年十二年卫平侯元年八年— 328 癸巳四十一年楚怀王槐元年三十年宋康王偃元年四十三年— 325 丙申四十四年赵武灵王元年二十七年公元支王朝纪元在位时间诸侯纪元在位时间— 324 丁酉四十五年秦惠文王驷后元元年十六年卫嗣君元年四十二年— 32o 辛丑慎靓王定元年六年燕王哙元年九年— 319 壬寅二年田齐宣王辟疆元年十九年— 318 癸卯三年魏襄王嗣元年二十三年— 314 丁未赧王延元年五十九年鲁平公叔元年三十二年— 311 庚戌四年韩襄王仑元年十六年燕昭王职元年三十三年— 31o 辛亥五年秦武王荡元年四年— 3o6 乙卯九年秦昭襄王则元年五十六年— 3oo 辛酉十五年田齐■王地元年十七年— 298 癸亥十七年赵惠文王元年三十三年楚顷襄王元年三十六年— 295 丙寅二十年韩釐王咎元年二十三年魏昭王■ 元年十九年鲁文公贾元年二十三年一283 戊寅三十二年田齐襄王法章元年十九年— 282 己卯三十三年卫怀君元年三十一年公元干支王朝纪元在位时间诸侯纪元在位时间— 278 癸未三十七年燕惠王元年七年— 276 乙酉三十八年魏安釐王圉元年三十四年— 272 己丑四十三年韩桓惠王元年三十四年鲁顷公雠元年二十四年(灭于楚)

— 271 庚寅四十四年燕成王元年十四年— 265 丙申五十年赵孝成王元年二十一年— 264 丁酉五十一年田齐王建元年四十四年— 262 己亥五十三年楚考烈王元年二十五年— 257 甲辰五十八年燕孝王元年三年— 254 丁未燕王喜元年三十三年— 252 己酉卫元君元年二十三年— 25o 辛亥秦孝文王柱元年— 249 壬子秦庄襄王子楚元年三年一246 乙卯秦王政元年二十六年— 244 丁巳赵悼襄王偃元年九年— 242 己未魏景■王增元年十五年— 238 癸亥韩王安元年九年(灭于秦)

公元干支王朝纪元在位时间诸侯纪元在位时间— 237 甲子楚幽王悼元年十年— 235 丙寅赵王迁元年八年— 229 壬申卫君角元年九年— 228 癸酉楚哀王郝元年— 227 甲戌楚王负刍元年五年魏王假元年三年代(赵)王嘉元年六年— 221 庚辰第六章商周时期的中国在上古世界的地位第一节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和商周时期的中国上古世界文明的生大体分为两批。第一批最古老的文明生于公元前4ooo 年代末至前3ooo 年代末包括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西亚幼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的文明、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东亚黄河流域的夏文明和南欧克里特岛的爱琴文明;第二批古文明生于公元前1ooo 年代包括印度的“雅利安人”文明、伊朗的波斯文明、巴尔干的希腊文明、意大利的罗马文明等。当第二批古文明兴起的时候第一批古文明或者已经灭亡或者正在衰落。大体说来公元前3ooo 年代和前2ooo 年代是世界第一批古文明的时代这也就是我国夏、商两朝所处的时代。

在夏代以前的年代夏文明的传说年代约在公元前3ooo 年代末叶即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

在这以前北非、西亚和南亚的三个文明已经有了。

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尼罗河流域的埃及逐渐过渡到阶级社会。最初在尼罗河两岸出现了数十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小邦。随后这些小国分别统一为两个王国即南方的上埃及和北方的下埃及。约公元前31oo 年上下埃及开始统一。到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685—前218o 年)王权一度十分强大。古王国前期国王们的“金字塔”越来越大后期又逐渐变小。这大体反映了王权和国势的盛衰。随后是约一百四十年的分裂时期(约公元前218o—前2o4o 年)原来的诸小邦在古王国时期变成了州这时重新独立并相互混战。

公元前4ooo 年代后期幼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南部也逐渐向阶级社会过渡。公元前二十八世纪至前二十四世纪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的南方建立了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邦。公元前二十四世纪至前二十二世纪阿卡德人在两河流域南部的北方建立起国家并曾统一两河流域南部。公元前二十二世纪末至前二十一世纪末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又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两河流域南部商业展较早城市国家延续的时间较长。到阿卡德王国和乌尔第三王朝时期方出现王权加强和统一的趋势。

约公元前23oo 年至前175o 年间在印度河流域曾有一个广泛分布的城市文明。其中以在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二地掘出的古城遗址最为突出。城市有设计得很好的城墙、公共建筑物、布局整齐的街道和下水道等。

以上三个文明的生都早于夏的传说年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农业与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展有了城堡、神庙、王陵等大规模建筑物有了文字有了国家机构并且逐渐由一个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小邦统一为地区性的王国。不过这种统一的进程在各地并不相同。埃及统一局面出现较早王权兴起较快;两河流域则各小邦独立性较强统一王国产生较晚;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文字尚未释读成功因此还不知道各城之间是否已有统一趋势。而且不论在埃及或两河流域各个城市都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传统各有自己的神庙和贵族集团;在王权强大时它们成为从属于中央政权的一个州在王权衰落时又纷纷回到独立的小邦的状态。

在与夏代同时的年代夏的出现可能是我国文明的开端。近年考古研究的成果大有使夏文明逐渐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趋势。相传“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看来一方面有许多小邦和部落同时并存另一方面又有夏作为各邦共同承认的领袖。就前一种意义说夏只是一个小邦就后一种意义说它又是一个王朝。公元前二十八世纪至前二十四世纪时的苏美尔也有过类似的现象:一方面若干小邦同时并存另一方面其中某一个邦在某一时期获得了“王权”成为各邦的领袖。

在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前十七世纪间亦即大约与夏代同时古文明和古文明的边缘地区在展和变化之中。

公元前3ooo 年代末、前2ooo 年代初原来大概居住在黑海北岸和多瑙河下游的操印欧语的部落生迁徙。一支迁入小亚细亚约两个世纪以后在这里建立了赫梯国家;一支迁入马其顿后来其中的一部分(说阿卡亚方言的部落)又向希腊中部和南部迁徙;又一支迁入意大利:还有一支到了中亚阿姆河平原。他们对古代文明后来的展是很有影响的。

在埃及和两河流域南部文明的影响下这一时期在两河流域北部的亚述在叙利亚及沿地中海的腓尼基地区出现了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邦。在克里特岛上也出现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邦。这些小邦都有了自己的文字。叙利亚和腓尼基地区主要受两河流域的影响采用楔形文字;克里特则主要受埃及影响形成了象形文字。

埃及在此期间曾再度统一史称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o4o—前1786年)。中王国时期的各州保有相当大的权力实际上是一些承认中央王权的半独立的小邦。两河流域在此期间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1894—前1595 年)汉谟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75o 年)曾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颂布了著名的法典。不过汉谟拉比死后不久巴比伦在东方山地民族的侵袭下迅衰落。在公元前十八世纪中叶埃及重新分裂从亚洲来的游牧民族占领了埃及北部并维持了百余年的统治。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在公元前十八世纪中叶灭亡。克里特岛上的诸城市国家也在公元前十八世纪中叶一度毁灭。由于这两个地区的文字都未释读成功对它们的文明被毁灭的原因尚无法确切说明。总之约当夏代晚期多数的古文明都曾经历一度衰落而其中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则从此一蹶不振被人遗忘直至本世纪才被考古学家现。

在与商代同时的年代商代(公元前十七世纪至前十一世纪)是我国文明展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几十年来考古学者和古文字学者的研究成果不仅印证了传统文献对商代的记载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实物和文字的资料。商代仍然有很多小邦即“方国”并存。古人相传“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吕氏春秋·上德》)。商是诸邦中的“大邦”或称“大邑”、“天邑”作为各邦的领成为继夏而有天下的王朝。

在与商代同时的世界上文明的展呈现着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印度河流域文明灭亡了进入这一地区的“雅利安人”还停留在原始社会的后期阶段。古巴比伦王国灭亡了两河流域落入外族(在北部是米坦尼人在南部是加喜特人)统治之下。赫梯在小亚细亚展成为强国。埃及人逐出了入侵者建立起强盛的统一国家史称“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67—前1o85年)。埃及与赫梯争霸于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经过多次战争至公元前十三世纪初双方缔结和约但双方都已走向衰落。到公元前十三世纪末在“海上民族”的侵袭下赫梯强国解体埃及虽一时尚能自保但是它的盛世已经过去季世已经来临。

公元前十六世纪克里特岛上的城市和宫殿建筑重新出现而且比以前更加壮丽大约形成了以克诺索斯为都的统一国家。大体同时在希腊南部也出现说阿卡亚方言的希腊人建立了的迈锡尼文明。公元前十五世纪中叶阿卡亚人征服克里特在克里特岛和希腊大6使用同一种文字(线形文字乙种已释读成功)。迈锡尼文明是散布于南希腊和中希腊的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邦。“迈锡尼文明的希腊人从海上扰掠小亚、地中海东岸和埃及被称为“海上民族”。公元前十三世纪中叶以迈锡尼邦为的希腊各邦联军曾攻取小亚的特洛耶。可是另一支希腊人(说多利亚方言的部落)又从马其顿和北希腊南下到中希腊和南希腊并占取了克里特岛。约公元前12oo年之际克里特岛和希腊大6原有的文明被多利亚人扫荡殆尽。希腊基本上又回到原始社会晚期阶段史书往往称为“黑暗时期”。除了从口头上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以外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的文字和历史都被遗忘了。到公元前十二世纪后期的殷商还相当强盛而世界上其他所有的文明都处于衰落之中。

第二节西周文明和同时期的世界中国文明到西周时期(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前八世纪)又有了展。所以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周代仍有很多的邦即邦国周王是各邦共同拥戴的王或天子。这和夏、商两代有相同之处都行“封建”制度。但是夏、商两代的诸侯都是从原有各部落展起来的小邦只是在名义上从属于王朝而并非实际上由王朝封土建国的。周代的诸侯中仍有许多是原有的国家但是周王朝也确实封建了一批重要的国家如齐、鲁、晋、卫等等。周王朝与诸侯国不仅保持政治和文化上的关系而且与同姓诸侯保有宗法关系与异姓诸侯结有婚姻关系。不论从传统文献还是从铜器铭文来有周代中原各邦已经有了共同的基本文化特征。

在与西周大体同时的世界上古代第一批文明已经衰落而第二批文明尚未形成。在南亚“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又进到恒河流域大约已经开始原始社会解体和国家生的过程不过至今还没有确切可考的历史。在希腊那是“荷马时代”亦即野蛮时代的最高阶段。埃及在这时已经分裂原来在埃及当雇佣兵的利比亚人的领们成了埃及的统治者。两河流域南部的巴比伦尼亚古文明区成了北方的亚述人和东方的埃兰人的侵掠对象。原来处于埃及、巴比伦、赫梯等强国边缘的腓尼基和巴勒斯坦这时却有了较好的展。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上从事商业和殖民活动把东地中海地区的文明向西地中海地区扩展。在巴勒斯坦产生了犹太国家。

与西周大体同时兴起的一个重要国家是亚述。它是在近东古文明普遍衰落中兴起的一个强国。

亚述作为一个小邦在公元前2ooo 年代初即出现在两河流域。汉谟拉比势力兴起的时候它受到了巴比伦的打击和抑制同时也汲取了巴比伦的先进文化。公元前2ooo 年代中期亚述曾彼米坦尼人统治了一百多年。后来亚述恢复独立并逐渐强盛起来。可是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中叶以后又因游牧部落的入侵而受到沉重的打击。直到公元前十世纪末亚述才又强盛起来。在这以前的亚述与周先公时期有些相似之处。起源很早地处文明与野蛮之交。容易受到野蛮部落的侵扰也容易受到更达的文明的压迫这是不利的方面。而便于从更先进的文明汲取文化成果这则是有利的方面。当周从一个小邦展成一个王朝的时候“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

当亚述在公元前十世纪末作为强国崛起的时候也是从一个旧邦变成了一个新的帝国。

公元前九世纪至前八世纪中叶亚述的国王们对外进行多次战争使两河流域、叙利亚、黎巴嫩等地人民处于深重的苦难之中。亚述统治者采用了最野蛮而残酷的暴力手段。他们攻占城市以后通常将城市夷为平地将人民杀死、烧死以至用尖桩刺死然后成列地立于地上以示其恐怖的淫威。对投降的城市则大量勒索各种财物。他们把自己的这些“武功”用文字写在年代记里用图形刻在石碑上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亚述国王的年代记里从来没有如何治理国家的记载连篇累牍的都是征服、叛变、征服他们的作为不是破坏就是毁灭什么。这种情况在上古世界史上也是少有的与周代兴起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武王伐纣周公东征都进行过战争。尽管《尚书·武成》里“血流漂杵”的说法早为孟子所怀疑(《孟子·尽心下》)《逸周书·世俘解》里所载俘馘的数字也必有夸大周的崛起也是经过暴力和流血的。但是周和亚述有着很大的不同。周不以破坏性的征服与掠夺为目的而将主要力量用于武装殖民与分封以及建设一套政治的和伦理的体系上。试以《尚书·周书》与当时亚述国王的年代记对读人们立即可以现两者的立国精神简直判若云泥。周建立了一套以王室为的方国体系建立了完整的宗法制度形成了敬天保民思想。这些都是亚述所绝对没有的。亚述的残暴政策必然引起强烈的反抗。公元前九世纪晚期至前八世纪中叶亚述国内也有多次起义。约与西周末、东周初同时亚述也曾有三十多年的中衰时期。

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和当时的世界公元前771 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西周亡。次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从这时起到公元前221 年秦统一六国经历了五个半世纪。这是一个列国争雄社会剧变文化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又分为两段:前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o—前476 年)后为战国时期(公元前476—前221 年)。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局面西周灭亡王权衰落诸侯力征。这看起来是走向了分裂和混乱的状态。但这不是问题的本质西周时期事实上有很多的小邦也有兼并的事情。春秋以后兼并更迅了邦的数目越来越少邦的幅员却越来越大。相传周初封诸侯“凡一千八百国”“春秋之初尚有千二百国..而见于《春秋》经传者百有七十国焉”(《晋书·地理志上》)。经过兼并在春秋时期比较重要的国家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列连周王朝在内不过十四个。到战国时期按《六国年表》所列只剩下八个其中还有一个实际上微不足道的周。而且深刻的变化主要还不在邦国幅员之量的增加上更重要是生了由封建而郡县的邦国结构的质的变化。因为如果保持着封建制那末不论一个国家如何兼并他国、扩展领土它也不过把自己控制以外的邦变为自己控制以内的邦而已。所以逐渐郡县制化的邦国领域的扩大这正是春秋战国时出现统一趋势的真正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局面如果说西周的“天下”是许多邦即邦国组成的那末每一个邦又是由国和野两部分组成的。国人和野人是两个血缘不同的社会集团前者较后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处于优越的地位。在春秋时期国、野的区分已在逐渐的消失:到了战国这种区分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当孟子答滕文公问为国的时候他说的国、野之别已经一半是历史回忆的“大略”一半是经过他“润泽”的理想了(《滕文公上》)。在春秋时期各邦基本上都还由国人中的贵族掌权不过国人中的新士人阶层的力量也逐渐兴起。随着国、野界限的消失野人中的一部分逐渐上升为士;另一方面在各种斗争中失败后而没落下来的贵族也有一部分加入了士的行列。春秋以前非贵族而能掌权的人为数很少;到战国时期由布衣而将相的人为数已颇不少。原先以出身决定人的社会身分的办法已经过时爵级或财富这时成为决定人们社会地位的根本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局面随着国、野界限的消失和出身限制的解除原先掌握在少数世袭贵族手中的学术逐渐在广大的士阶层中传播开来。加之旧礼制正在无可挽回地崩解之中怎样面对这种形势并在与对手逐鹿中争胜这已是各国统治者和不同社会集团的人都必须认真思考并严肃回答的问题。于是学术在从王宫手中下传到民间的同时也由一源而多派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值得指出的是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两个特点:其一是自孔子开创儒家学派起各家对于先秦的学术都有所损益因而都有所创新而损益总以前代学术为基础因而又都有所继承。“孔子、孟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韩非子·显学》)。韩非不相信孔、墨所称道的尧、舜就是原本真实的尧、舜这不难理解;他又说孔、墨对尧、舜都有不同的批判的继承这更近于事实。其二是诸子百家互相驳难无不欲使对方的论点体无完肤而后快然而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必须认真探明对方的弱点以击中对方的要害;同时又必须认真探明对方的优点经过汲取、加工用以充实自己论证的力量。先秦学者很精于对各学派进行分析。《荀子·解蔽篇》云:“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各家所长却成了一种蔽障使自己不能见到其余的道理从而成为道之一隅。《庄子·天下篇》讲各家学术也认为“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这些都是当时学者对学术流派的精辟分析显出了当时的思想界虽然分为各派但又始终存着道为一体的观念。先秦学术的这两个特点对中国后世文化的纵向延续和横向展都有极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其他古文明中也是不多见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世界形势与春秋战国同时公元前八至前三世纪的世界也处于剧变之中。其间又可分为两段:第一段公元前八世纪至前六世纪约与春秋时期同时;第二段公元前六世纪至前三世纪约与战国时期同时。

公元前八至前六世纪在印度和希腊都是重新形成城市国家即第二批文明再现的时期。公元前六世纪末叶罗马共和国也开始出现。在两河流域亚述的统治者于公元前八世纪中叶改变了过去对被征服地区杀尽烧光的政策把注意力集中在勒索贡赋上。在公元前八世纪后期至前七世纪后期是亚述帝国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它曾经占领了埃及北部、巴勒斯坦、腓尼基、叙利亚、两河流域以及伊朗高原西部山地一统了北非、西亚的第一批古文明地区。可是亚述的极度扩张既酿成了被征服人民的深刻仇恨又严重地掏空了自己的力量。公元前七世纪末叶它被伊朗高原西部的米底和新巴比他的联军灭亡了。亚述的皇宫图书馆里藏有大量的泥版文书而皇宫建筑本身也是一件艺术品。但是亚述没能攸传统文化在民间生根所以这些一旦毁于兵燹之后便沉埋地下被人遗忘直至近代才为考古家所现。亚述帝国灭亡以后新巴比伦王国和埃及曾一度复苏。公元前55o 年波斯人居鲁士推翻米底王朝建立波斯帝国。波斯帝国于公元前546 年征服小亚细亚公元前538 年征服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25 年征服埃及。到公元前六世纪末波斯帝国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小亚细亚西海岸。波斯帝国囊括了西亚、北非第一批古文明的全部地区和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部分地区在广大的疆土上分设许多行省并给各个省分别规定了纳税的总定额。在各省设有总督而且驻军镇守。波斯帝国的出现加强古文明地区间的联系便利了各地区间的商业和文化交流。然而在波斯帝国内部各地区在经济上、民族上、语言上、文化上都是十分多样而不统一的。它与稍后的秦汉帝国不同它不是各地区间多方面的融合的结果而是在各古老民族衰朽之际凭借征服而形成的。

公元前六至前三世纪间从印度次大6到西地中海这一广大地带都有了重大的展和变化。

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前一时期出现的大量小邦经过兼并逐渐合为“**国”和若干较小的国家其中多数是王国也有一些共和国。在前一阶段国家生之际就形成了严格以人的出身血统而划分等级的制度——种姓制度同时也产生了为此制度服务的婆罗门教。第一等级祭司婆罗门袭断了宗教和文化的特权;第二等级刹帝利为军事行政贵族;第三等级吠舍为从事农、牧、商业的自由民;第四等级陀罗被剥夺了各种社会权利处于奴隶和接近奴隶的地位。婆罗门教为这种制度编造种种神学的根据。公元前六至四世纪时这种凝固的以血缘划分的等级已经不能符合新的阶级分化和变迁的趋势。于是各种反对婆罗门教的教派(所谓种种“外道”)纷纷而起其中历史影响最大的为佛教。佛教作为宗教教人泯灭欲爱放弃斗争以求所谓解脱这当然有欺骗和麻醉人民的一面。不过佛教教人放弃对婆罗门教及种姓理论的迷信认为“众生平等”认为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而达到解脱(不必通过婆罗门祭司的求神献祭)这都是当时人们理性觉醒的一种反映。经过公元前六至前四世纪的展印度古代文明成为世界最有影响的文明之一。同时印度也生了各邦由兼并而统一的过程摩羯陀邦逐渐成为其中最强者。公元前四世纪末摩羯陀的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4—前187 年)建立到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约公元前273—前236 年)时曾统一了除半岛南端以外的印度土地。不过这个统一为时不长阿育王死后不久帝国就又分裂了。

在希腊半岛公元前八至前六世纪时形成了很多城邦在公元前五世纪初希腊就面临着被波斯帝国西侵的威胁。经过几番艰苦的较量希腊终于击败了入侵者保全了独立和自由。雅典和斯巴达成为希腊诸邦中两个同盟的盟主。公元前五世纪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达到了最达的阶段公民大会成了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在公元前八至前六世纪时已经开始展的希腊文化在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共和国里臻于极盛。哲学思想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齐放。公元前五至前四世纪的希腊古典文化与大体同时的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并列为当时世界文明的三大中心并且对后世世界的文明起了重要的影响。公元前五世纪后期希腊的以雅典为盟主和以斯巴达为盟主的两大城邦集团进行了二十余年的争霸战争。结果雅典失败斯巴达内部矛盾也逐渐尖锐希腊各邦在公元前四世纪时逐渐衰落。公元前四世纪后半期北方的马其顿王国强盛起来力图征服希腊。公元前338 年马其顿军大败雅典等邦联军。次年马其顿王召集希腊各邦会盟于科林斯城(仅斯巴达一邦未参加)宣布希腊各邦保持和平准备进攻波斯。随后亚历山大继任马其顿王(公元前336—前323 年)。他于公元前334 年率兵东侵于公元前33o年彻底击败波斯皇帝的军队长驱直入两河流域和波斯本土。次年他洗劫波斯古都波斯末帝在逃亡中为人所杀波斯帝国灭亡。亚历山大又继续向东进军至中亚遇到当地人民强烈抵抗;又进军印度河流域部队已疲惫不堪。他于公元前325 年退兵至巴比伦以此作为亚历山大帝国的都。公元前323 年亚历山大病死。随后帝国分为马其顿王国、埃及的托勒密王国(公元前332—前3o 年)、西亚的塞琉古王国(公元前3o5—前64 年)等相互之间常有征战。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帕提亚(安息)从塞琉古王国中独立出来后来成为介于东西两大帝国(汉和罗马)之间的一个大国。正当这些国家在东地中海争斗的时候西地中海地区的罗马已经兴起。它从第伯河畔的一个小城邦经过二百余年的努力到公元前三世纪时已经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并且战胜了它在西地中海地区的强大敌手迦太基下一步就准备收拾整个地中海地区了。

在公元前八至前三世纪间出现了对世界历史育重大影响的三个文化中心: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国时代的印度和古典时代的希腊。在这三个文明中只有中国的文明是一脉相承下来的其他两个都是在第一批古文明中断之后作为第二批古文明出现的。

到公元前三世纪末中国经过秦的统一与崩溃汉皇朝开始兴起。中国古文明经过长期连续的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稳定性的统一的实体。如果环顾世界不仅其他第一批古文明早已成为历史陈迹波斯、印度、希腊等第二批古文明至此也衰落了。中国文明的兴起在时间上晚于埃及、两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的第一批古文明而中国文明的生命力则是其他古文明无法比拟的。

丙编典志第一章农业我国传统农业耕作和栽培技术的特点是想方设法从选种、耕作、播种、中耕除草、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到最后的收获给予农作物以最好的生长条件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精耕细作来达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目的。而精耕细作这一优良技术传统的初基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奠定下了。

第一节农业环境农业是以生物体的自然再生产为基础的经济再生产的过程它对自然环境有直接的依存关系。要掌握先秦农业的特点必须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限于材料这里只能对先秦时代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环境进行一些重点考察。黄河流域的土壤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先秦时代主要农业区它绝大部分为黄土所覆盖。黄土由极细的土砂组成疏松多孔土层深厚。它是一种未经风化或风化程度微弱的土壤土壤颗粒中的各种矿物质包括极易溶解的碳酸盐大体上仍然保存着。由于含有较多的碳酸钙黄土呈碱性土层内形成柱状纹理。这种土壤肥沃疏松在使用简陋工具的条件下是很适于垦耕的。

在这一大区域中各地土壤也有差别。黄土高原主要的原生黄土(由风积而成)以及在这基础上形成的土壤《禹贡》称之为“黄壤”。黄河下游平原列为次生黄土(由冲积、洪积而成)以及在这基础上形成的土壤。黄河下游平原和黄土高原的某些盆地常泛盐碱土呈白色即《禹贡》所称之“白壤”。另一些地方夹杂着粘土和沙姜层即《禹贡》所称之“下土坟垆”。东方齐鲁丘陵区由于雨量丰富和森林较多形成富含腐殖质的森林草甸土即《禹贡》所称之“坟”。但沿海亦有大片瘠薄的盐渍土即《禹贡》所谓“海滨广斥”。

原隰薮泽黄土高原除高山峻岭外主要地形是“原”、“隰”两种。平坦的高地叫“原”低阶地叫“隰”。当时原的面积比现在大而数量比现在少不象现在这样千沟万壑给当时的交通和农垦提供了方便。黄河下游是广漠的平衍之地除两侧的嵩山和泰山山区外山岭不多在低隰的平原中每有突起的孤丘往往成为人们聚居之处。

江河水面宽阔沮洳薮泽遍野是黄河中下游先秦时代自然景观的一大特点。《管子·揆度》载“共工之王水处者什之七6处者什之三。”《淮南子·地形训》说大禹治水前“凡鸿水渊蔽自三仞以上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有九”。1数字不必拘泥但当时到处是涝洼积水的情况是可以想见的。直到两周华北地区还保存着不少大薮泽。据《禹贡》、《周礼·职方氏》、《吕氏春秋·有始》、《淮南子·地形训》和《尔雅·释地》所载除重复和混入的外共有大薮泽16 个大部分在华北地区。其中在今河北省的有大6《钜鹿)在山西省的有昭余祁、焦获在山东省的有雷夏、大野、■■、菏泽在河南省的有孟诸、圃田、荥播在陕西省的有弦蒲、扬纡在宁夏、甘肃省间的有猪野等。山东省海边一带的涝洼地则称“海隅”。2这只是荦荦大者较小的薮泽和与泽相连的沮洳地更是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