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马超讨贼
作者:帝秦王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73

你欲扩土开疆;

我却为爱忧伤。

**泯灭良知;

战火烧绝希望。

天河的水浇不息心中的愤怒;

爱神的手抚不平身上的疤伤。

爱能搭起鹊桥;

恨却地老天荒。

当从梦中醒来,

擦干苦痛哀伤。

眼中便只有敌人,

手中也只有钢枪!

公元192年,三月初,陇上之地开始有人大肆传扬“陈仓侯王成葬身襄平火海之中”的消息。

至三月下旬,此“消息”已经雍人皆知,且愈演愈烈,大有成为现实之势。

此时,天水与西平的上空都笼罩着一层乌云,让城中之人见不到一丝阳光。

无论是天水太守府中的人、还是西平太守府中的人,没有人愿意相信这个消息会是真的。但是这个消息,却又如此的真实。因为二月中旬,我于襄平大火之后,便即失踪是不争的事实。尤其作为天水太守,陇上发生如此大事,在辽东事平之后,本应即刻返回天水的我,竟然在一个多月之后,还未现身。这从某种意义上,佐证了传言的真实性。

当然,出现这个“岔头”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其一,襄平事息之后,我又赶赴了北平。此时的我,在和公孙瓒一起经历过“北平无奈”之后,已然踏上了开往江南的船只。

其二,河北作为现在天下最乱的地方,老百姓连自己的死活都还顾及不上,哪还有功夫去关心别人的死活。为此,唯恐天下不乱的那些“长舌妇”们,此时终于闭上了嘴巴,没有人再去关心河北以外的事情了。因此,我于襄平抑或北平之时,根本就不知道陇上所发生的一切。为此,我才会安然的陪着诸葛亮黄月盈回“娘家”。尤其在路上基本处于“微服私访”状态的我,根本无心顾及老百姓们饭后的“谈资”。在经历了一年多“血与火”的洗礼后,我急需把自己完全从陈仓侯的身份中脱离出来,好好的放松一下!为此,南行的一路之上我无心政事,仅是游山玩水而已。即便“三顾茅庐”之时,刘备曾在气急败坏之下,“好心”提醒我“君侯还是快回天水吧,你那里可是有的热闹看呢!”,还是没有引起我足够的注意,仅仅把那句话当成刘备已让我气发了疯的一个表象。当然,这句话比之此时,我还要等到一个多月后才能听到!

其三,当不想过于分散我精力的陈宫,实在忍不住派出信使赶往襄平的时候,已然有些晚了。此时刚刚到达襄平的信使,从公孙康那里仅能得到我往江南去了的消息。等信使再从襄平把我安然无恙的消息带回天水,至少还要一个多月以后。相信彼时,已于柳城早我数日出发,返回天水的程普韩当王楷三人,必然还要比信使早几日,给陈宫带回“我自平安”的消息。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阴差阳错之中,终于使事态的发展,变得更为糟糕,李儒的“连环计”奏效了!

年轻的马超经不起先失父亲兄弟,而后再失却父亲指给自己的“精神导师”的打击,尽起西平五万马家军,并着从羌王龙先那里借来的三万精兵,率领八万人马外加四块灵牌(其中有我一块!),挂孝征伐董卓,旗号上打着“为父报仇,替天行道”八个大字。

庞德这回没有劝阻马超。因为庞德不知道这回该怎么张口了,所以庞德只能陪着自己原来的弟弟一起去找董卓拼命。从庞德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他本人的意愿。

韩遂在得知马超起兵之后,没有别的办法,也只能尽起凉州八万精兵,追着马超,往雍州方向赶来。

长安刺史府中的董卓闻知马超起兵前来长安的消息后,无比的畅快,畅快到他都不由自主的笑将起来,笑得那么**!

就像周星驰和吴孟达在《九品芝麻官》中说的那样,“竟然让我们打他!这种要求真是一辈子都没听说过!”。对,这种要求真是一辈子都没听说过,但是此时董卓等的便是马超打他,他就是这么贱!

马超兵出西平三日后,又接到韩遂兵出武威消息的董卓,终于像一只馋猫闻到了等待已久的鱼腥味一样,迫不及待的往京城送去了一纸奏折。

奏言西凉马超结连羌族暗害父亲兄弟,夺取西平大权之后,又引羌兵进犯雍州。大有夺取长安,杀入潼关,进犯京都之势。凉州刺史韩遂尤其可恨,不思报国,竟然助纣为虐,亦引大军往雍州发来。

正所谓“恶人先告状”,但“恶人”的这则状纸,又让你找不出任何漏洞,以致于“恶人”摇身一变,成了“好人”!

奏折发出之后,董卓一面起兵迎击马超;一面于雍州之内大造声势,说是西凉马超欲引羌兵进犯中原,教州内百姓膂力同心,共抗贼顽!

如同现代战争中讲究的“三战”结合,董卓在此次事关雍凉归属的大战前夕,把“法律战、舆论战、心理战”结合到了极致。

如果最终董卓成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并成功登封九五之尊的话,按着“胜者王侯败者寇”的战争原则,这场战役必将永载史册,成为“大X皇帝董卓”征服天下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一场战役!

打了一辈子仗的董卓,胜少负多,称不上常胜将军。但“屡败屡战”的董卓却有着丰富的战争经验,深知“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道理。于是,董卓给自己和马超选了一块十分不错的战场――天水街亭。

作为西平与长安连接线上的中点,街亭距离西平和长安都不到二十日兵程。尤其街亭作为天水之地,相对于雍州和西凉来说,算是中立场地。在这样的一个地方进行一场生死决战,对于雍凉双方来说,都算公平。但对我就无公平可言了!

就像近代史上,在中国国土之上进行的“日俄战争”一样,损失最大的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俄国人,而是我们中国人。一旦1800年前这场马董大战开始,真正遭殃的便是我天水郡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