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这世界,还有公理吗?
作者:蓉城秋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726

郭凡不想掺合到筹委会内部的权力斗争,置身事外,想专心于电路图的复制工作。

这份电路图,是他用电磁异能,直接从芯片内部,读取出来的。可以说,都不需要重新设计,就可以直接运用。

并且,最大的贡献,还不在于完整的电路图,而是相应的芯片制作工艺!

我国的电子工业落后,可以说是全方面的。

但要做个归纳,其实只需要三个方面,就可以将其总结:设备;工艺;生产管理模式!

设备代差,这无须解释。

没有好的设备,一台木工车床,永远也别想制造出发动机,这个道理粗浅易懂。我们的电子工业生产设备,虽然没有木工车床这么夸张,但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已经步入九十年代,我们的加工能力,还仅相当于西方八十年代初,甚至只有七十年代的水平。

管理模式,更是一个极大的短板。

国内的电子行业,没有无尘化操作车间不说,很多的管理,还采用粗放式管理。有许多电子企业,还在采用旧社会,老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口传身教。对于管理章程,即便没有到漠视的程度,也相差不远,操作随意性,相当大。

设备又差,又不按科学的管理操作,产品质量不说达不到西方的精度,哪怕是低水平的精度要求,同一批产品,多次生产的检验结果,都会出现极大差异!

以上两个缺陷,正是郭凡立足要改变,也是他正在做的。

聘用国外的管理人员,利用严格的管理程序,强行要求所有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工人,都必须按照程序操作。

凡是发现,有违规的地方,都会给予严厉警告,处分,罚款,乃至辞退。

中国人不是喜欢违反纪律。

有时候,这只是一种随便的工作作风,所形成的惯性模式。

刚开始,很多人都不适应,感觉公司管得太严了,只要出成绩、工作完成,你管我采用什么方法。

面对抵触,郭凡毫不退缩,命令埃尔默特,必须坚持。

对于违规的研究人员,他还手软一些,主要是采用讲道理、说服、记过、警告的方式,要不然,就是罚款,让对方心痛。

而对组装厂,从本地招聘的农民工,他则是采用强硬手段,连续开出了十几个,一再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杀鸡给猴看。让中方研究人员们,感到畏惧,明白公司说到做到,才让这套制度,得以实行推广开来。

在双环公司的严格要求,外籍管理人员不断监督、国外技术人员亲身演示下,中方的研究员们,也渐渐熟悉了这套正规的条例制度。

制度一正规,效果立即显现出来,在组装厂,表现得尤为突出。

从213厂、塑料厂、橡胶厂、线缆厂,送来的零部件,因为双环公司派出的检验人员,严格检验。非合格品,坚决不接收。所以汇聚到组装厂的,全部都是合格品,质量在国内来说,都可以说得上是优良了。

但即便如此,由于组装工人的责任心等各种原因,每批组装线上下来的鼠标,都能检查出大量的不合格品!

自从采用了正规化管理以后,质量管理,从车间,一级级落实到生产线、每道程序、每个班组,严格的管理,迫使生产经理、生产线主任、班组长们,不得不加强监督。

质量问题,很多时候,就是责任心问题。

随着管理的正规化,鼠标组装的合格率节节攀升,从最初的百分之八十,一个星期就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并在最高一天,冲到了百分之百!

最终,维持在百分之九十九!

公司并不是一味高压。

在产品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公司也一再提高工人的奖励,发放劳保用品,提升福利待遇。

工人又不是傻子,他们也没有特意跟工厂作对的变态心理。

一边是规章制度这个大棒,违反即受惩罚,甚至被辞退,这个在中国近乎绝迹的极端处分方式。

另一边,是公司,与产品质量、完工数量相挂钩的奖励措施,以及无微不至的关心。平时的各种福利、劳保用品。工作之余,还常常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大家的娱乐文化生活,从物质到精神需要,无一遗漏。

两相对比,大家都开始自觉遵守制度要求,并为了班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主动纠正同伴不按规章制度生产的错误行为。

科学管理模式,在组装厂的成功,又反过来,刺激着研究部门。

所有人,开始正视公司的要求,明白公司并不是吃饱了饭,没事干,特意要用各种条条框框,来限制约束大家,故意为难大家。

而是这套规章,的确有利于公司健康成长。

研究人员都是高知识分子,一些坏脾气,也是以前在国营单位,给惯出来的。外资公司不讲这套,一切斗硬,并且,这都是为了公司,变相来说,也是为了他们。

明白了这点,研究部门的风气,也迅速扭转。

中方研究员们,虽然还不是特别习惯,偶尔也会不小心触犯规章,但也开始,渐渐学着,用主人翁的态度,来自我适应。

国内电子行业,落后的最大一个部分,还是工业水平的落后。

西方电子行业,利用先行优势,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工艺改进方式。西方的制造商,可以通过内部专利转让,互相促进,迅速提高自身加工能力。但这一点好处,中国从来都享受不到。即便捧着大把的银子,也因为西方技术封锁,而无法获得!

工艺水平的落后,明显地就表现在,国内的电子产品,在性能指标、寿命、性能上,与西方产品的巨大差距。

这个落后,有些是暂时无法克服的硬指标。

但有些,却是因为我们没有想到,从没有这方面的试验,或者是某些尖端实验室,已经发现,但没有推广开来的工艺加工窍门。

举个简单的例子。

对木头车床的生产厂家,说这个车床,其实可以用钢铁来造。就这个提醒,就能让工艺加工性能,提升十倍不止!

再如,对方在加工车床滑轨的时候,两个滑轨,总不够光滑匹配。

这个时候,给他说,滑轨的加工,应该用两个滑轨,互相摩擦,这样才能保证绝对契合。对磨以后,还要放置半年,让滑轨钢材内部应力,得到全面释放。

像这种具体的加工工艺,如果没有人指点,光靠自己闭门造车,一点点摸索,可能要花相当长的时间。但有了指点,也许在很短的时间,就能转变为成熟的自有技术,不再受制于人。

郭凡此去美国,可没有从美国专利局,偷盗技术。

他能获取西方芯片的加工工艺,靠的是自己独特的电磁异能。

他在去之前,就接受了一段时间的特训。

特训的内容,是给他一块集成电路,用电磁异能探测内部电路。通过微观上,观察到的细节,判断这种芯片,采用了什么样的生产工艺。

举例来说:离子注入技术,虽然单个金属离子很小,但在他的电磁观测中,却一览无遗。可以清晰地看到,离子喷溅,在基层留下的孔洞。

半导体电子工业,说到底,更多的是一种化学工艺。

无论什么工艺,因为人类的加工,属于宏观操作,无法细致入微地精微操作,都会在微观环境下,留下无可磨灭的痕迹。

通过这些痕迹,郭凡便能大致判断出,这一层电路,采用了什么工艺,它的特征是什么。

当然,他的判断,是比较初级的。

不可能完全,复原对方整个工艺流程,只能大略指出一个研究方向。

就如同对机床厂,生产的滑轨加工说一声:这个是需要对磨的,还要放半年,释放内部应力。但具体如何操作,还需要电子研究人员,进行长期的试验。

然而,这就够了。

仅此一个提示,就能让双环公司的工艺水平,以跨越式进度,快速追赶世界最高水平。

郭凡可没有打算,去抢科学家的饭碗。

如果一味靠他的异能,来加快双环公司的技术研究工作,那所有的研究员,就会形成一种惰性,等着他来指导。

他郭凡就算是天神下凡,一个人,又能打几根钉?

科技的发展,永远不可能,靠一两个天才,就取得整体发展。总需要无数的科学家,从各个学科入手,同步发展,才能促进技术进步!

……

郭凡想要专心于内功,抓紧完善双环公司正规化管理,提升科技研发能力。但很多事,并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两位抢功的、或者说是被市委书记鞭策以后,发奋图强的副主任,在陪了一段时间以后,不得不承认,和外国人打交道,并非他们所长……

两位副主任,年轻的余水,也是四十好几的人了。

他们要不是没有学过外语,要不就是,唯一的外语能力,是俄语!和两位来自英、法的外商,基本上没有沟通能力。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借助翻译。

翻译也不是问题,西平外国语大学,专门来了一名英语翻译,让他们能够知道,外商在说什么。

可问题并不这么简单。

菲德尔和齐娜,可不是国内的某些干部,把出国考察,当作了旅游观光的借口。每天吃吃喝喝,到最热闹的商业街去考察,或是到赌场亲自领略资本主义的“堕落”。

他们是肩负着公司的指令,来实地考察,看益都市承诺的各项条款,是否能够落实到位的。

如果他们玩忽职守,最终考察结果,不是那么回事,让公司蒙受损失,他们是要丢饭碗的,哪敢不用心?

所有的细节,他们都一丝不苟。

说道路良好,那么这个良好,如何界定?

益都市的交通状况如何,与相邻城市的道路有几条,路况分别如何;物流公司规模大小,有多少台车,车辆的保养如何,能不能满足短时间内,公司紧急运输的需要;铁路干线里程数,载运量,车皮是否能保证,关键时候,益都市能不能额外为公司调度车皮……

林林总总,光是一个道路交通情况,就把两位年过四十的副主任,折腾得口斜嘴歪,差点没跑断腿!

这还算好,所有问题,都可以在市内各厅局,得到解决。

但,当对方提出,要考察一下,据说今年底就可以完工,满足益都市周边十余个城市,用电需要的滚龙滩电站,进度情况的时候,他们彻底疯了。

从益都市,到滚龙滩,路远不说,由于修建电站需要,大量重车穿梭,路况非常差,沿途极为颠簸。况且,滚龙滩天高路滑,去一趟,两三天都回不来,这么冷的天,在江边住宿,冷都要冷死人,还要陪他们去建筑现场喝风。

去一趟滚龙滩下来,还不要了他们老命!

两位副主任,不约而同地客套起来,你推我、我推你,推来推去,就想起郭凡的好来。这个同志好啊,让他招商,一声不吭就飞到美国,用两千美金,硬是在美国待了一个多月。还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把两个外商,给拉回了益都。

而且,人家不争功,人带回来了,就什么都不理了,都没说到处表功。

这是能干实事的人啊!

两位都想通了,年轻人就应该多锻炼锻炼。

既然两位外商,都是郭凡引回来的,双方都已经达成了初步协议,有沟通基础。那,还是让他负责到底好了。

郭凡听到两位副主任的安排,二话不说,拉着菲德尔和齐娜,就跑到了滚龙滩水库。寒冬腊月天,硬是在那里待了足有一个星期,上上下下都考察了个遍,包括竣工期限、发电能力,能否满足益都市的工业、民用电需求。

从滚龙滩回来,又陪同两位,就土地征用、赔偿、招收工人等等,一系列问题,都进行了周到细致的咨询。

西平省各厅、益都市各处局,全都跑了个遍,益都市各机关。

所有人都知道了,高新区有个干事卖命的拼命三郎。

三月一日,菲德尔、齐娜,在市委的欢送会上,热情地表达了对高新区筹委会的感激,并着重提到了郭凡的名字,反复强调,这是一个非常称职的“人民干部”!

然后,在市委的欢送下,非常满意地登机离开了。

送走了外国朋友,市委张书记,沉着一张脸,又一次把高建云、余水、郭凡,叫到了市委会客室。

郭凡惊讶地发现,今天没有去送机的姜凯,也赫然在座。

“同志们坐!”

张瑞光面沉如水,没有什么表情,话也说得很少,只是肯定了一下两位外商来了以后,高新区的接待工作,做得很到位,服务于益都市经济发展的大局需要。

寥寥几句之后,他便宣布:

“益都市,高新区筹备委员会,姜凯副主任,具有深厚的政策理论功底,开全国、全省、全市先河,提出了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发展理论,对我们经济改革,提出了一个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为充分发挥姜凯同志的理论研究特长,特将该同志,调入市政策研究办公室,担任主任一职(正处级)!”

姜凯满脸麻木,似乎早有所知。

高建云、余水既有所预感,又惊愕无比。同时,他们的心,也剧烈地跳动起来。

姜凯离去,那高新区筹委会,也就是未来的高新科技开发区,必然要从他们两人之间,选择一人,来担任区党委书记,另外一人,也至少是个区长、兼副书记。

苍天,终于开眼了!

张瑞光,简单勉励了姜凯几句,然后姜凯就离开办公室,回到高新区筹委会,准备离职交接工作。

看着眼前,高建云、余水,一脸紧张、热切的眼神,张瑞光嘴角,微微动了一动。

“我初来乍到,对益都市的工作,还不熟悉。所以对于高新区筹委会,不打算马上作出安排。外商虽然满意而归,但终究没有签订投资协议,资金更是没有到位。

下一阶段的工作,就由你们三人,集体协商解决吧。”

三……三人?

高建云、余水一阵愕然。

他们两人一对眼,然后迅速看向,正无所谓、东张西望,还没醒悟张瑞光提到了自己的郭凡,嘴巴大张。

莫非……

莫非这个煮熟的鸭子,又要飞了?

我们老同志,就这么不受人待见?怎么争,都争不过这些年轻人?

张瑞光轻声咳嗽了一声,让他们注意下言表,表情严肃道:“既然是集体领导。那么,暂时,你们还是各自负责原来的工作。高副主任,就还是负责接洽宏圣乡的事情。余副主任呢,也继续盯着万红乡这一块吧。

至于郭凡同志……”

他沉吟了一下,在高建云两人嫉妒的目光中,说出了他的安排:“郭凡同志,一直在负责高新区的业务工作,并且成绩斐然。既然如此,就继续负责高新区的开发事宜,就这样吧!”

高建云、余水都快嫉妒到发狂了。

开发工作?

高新区除了开发工作,还有其他的工作项目吗?

如果把开发工作,都交给了郭凡,那他们,和以前那个乡级干部,有什么区别?哦,要说区别,就是随着郭凡的开发脚步,他们的职权范围,也将迅速缩小,最终,完全被郭凡取代!

天啦,这天下,还有公理吗?

……………………………………………………………………

作者说明:

感谢“问天小道”朋友的指正,今天晚些时候,将对前面章节,进行修正。

本次修正,涉及到省长职务争夺的副省长、前市委书记姜沛、新任市委书记张瑞光,对他们各自的行政级别、职务,做小幅修正。

虽然涉及章节可能较多,但本次修正,并不改变故事整体情节。

书友们看到前述章节,如章节名称,有“(改)”字标记,无需重复阅读。

另:本人对于国内行政级别、正副职位划分,认识较为模糊,存在误区。虽然在网上,查过类似资料,但手里资料并不丰富。如有朋友,手中有相关资料、链接,能够提供,小弟将感激不尽!

最后,多位朋友推荐的《重生之官道》,本人在完成修改以后,将立即着手拜读!感谢推书的各位朋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