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回 中华国跻身进四强 美特使狂妄发两编
作者:肮脏汉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724

且说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接到美国总统罗斯福亲自发给他的电文,邀请他到开罗参加美英苏四强首脑会议,研究对法西斯阵营作最后一战的有关事宜。蒋主席接此电文,对身边的何应钦说:“罗斯福总统已是第三次邀请我了,承蒙美国总统的好意,我已决定前往参会,现在离开会还有半个月,你选好赴会的随行人员。”何应钦说:“委座,电文中说美英苏中四大强国,美英不必说了,不知斯大林对此态度如何?”蒋主席说:“敬之多虑了,斯大林虽然分身乏术,但这也是一件大事,他自己来不了,还不会派人来参会?”何应钦说:“敬之有预感,去年陪都召开美英苏中四国会议,讨论同盟国抗战协作的一系列问题,斯大林借故不参加,刚结束的常德会战,我军又溃败,斯大林会承认我国为四大强国之一吗?”蒋主席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任何一个军事家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我国的抗战又是以弱对强,何况上次常德会战对日寇又予以重大的杀伤。至于斯大林如何看待这件事,由他自己来决定。你明天去和张岳军商量一下,将赴开罗的人员定下来交给侍从室,让他们早一点作好准备。”

蒋主席担任国家主席,这是第二次了。太平洋战争刚爆发不久,日军就发动了东南亚战争。中国与外界通道缅甸的出口处就有被堵死的危险。为寻求新的国际通道,蒋主席把注意点放在印度。这是从邻国最近的路径来考虑的。但当时印度和英国的关系非常紧张,而英国从原来的怂恿日寇侵略中国到保持中立,又转到支持中国的抗战。蒋主席担心印度国大党和甘地本人因为对英国的不满会发起“不合作运动”。这样,就有可能影响到印度与中国的抗战。此时的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了与印度协商,委员长偕夫人美龄在最高国防会议秘书长王宠惠和美国驻华大使的陪同下,于一九四二年二月四日对印度进行了国事访问。委员长访问期间,与印度总理甘地.尼赫鲁等进行了会谈。虽然国大党和甘地本人并没有改变对英国的态度,但印度方面出于对反法西斯战争的道义,同意提供中国运输物资的通道。经半个月的访问、参观,中印两国的关系有了加强。对后来远征军第一路军的失败,部份军队退到印度国内和在印度训练军队作了铺垫。

第一次开罗之行,是中国加入同盟国反法西斯战争最高级别的会议。蒋主席的随行人员有:

国防最高会议秘书长王宠惠

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商震

航空委员会主周至柔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董显光

委员长侍从室主任林尉委员长

侍卫长俞济时委员长侍从室秘书长俞国华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民国政府主席蒋中正偕夫人美龄率中国代表团乘飞机从重庆机场出发,参加反法西斯的最高级别的会议——世界四强会议。第二天,三方会议正式开始,美国总统罗斯福向蒋主席介绍了英美方面的与会人员。他们有:

美国方面:总统罗斯福国务卿霍普金斯

陆军参谋长马歇尔航空司令安德诺第十四航空司令陈纳德

英国方面:首相邱吉尔外相艾登常委次长贾德干总参谋长布鲁克海军参谋长肯宁汉空军参谋长波多尔

另外还有美英联军方面:北美联军总司令艾森豪维尔

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蒙巴顿

美英联军总部英方代表团团长逖尔

中缅印美军总司令兼中国战区总参谋长史迪威

缺席的人员有:苏联国家元首斯大林美国太平洋军总司令、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太平洋海军舰队总司令尼米兹

蒋主席也向美英方面介绍了中国代表团的组成。

蒋主席后来才知道,苏联领袖斯大林认为中国不具备“世界四强”的条件,拒绝到会。蒋主席听后,只莞尔一笑,但从内心对斯大林产生了厌恶感。

“四强国”会议由美国总统罗斯福主持。罗斯福虽然没带过兵,但这位坐在轮椅上蝉联美国三届的总统却对时势分析得颇为精辟。只听他在开场白时说:“蒋主席及其夫人,邱吉尔首相及其夫人。各位先生、女士:两年多来,侵略与反侵略的较量已出现了有利于反侵略方面的转化。反侵略一方不论从气势上还是从实力上都开始拥有优势。从今年夏天起,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盟军已开始了部份反攻。欧洲的德国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城下,一役就被歼灭三十三万,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胜利;美英联军成功地登陆西西里岛,意大利政府已宣布投降;在太平洋战场,日军惨败于中途岛,美军已转入攻势。美国、英国、中国三大国有必要对如何加快战争的进程,结束反法西斯战争进行会商。这是会议一个方面的事情。因为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作为世界四大强国的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就抗战后的世界安全和秩序提出讨论。上月,世界四强在苏联莫斯科签订了《普遍安全宣言》,确立了最后消灭法西斯和战后国际安全的普遍原则,提出了要‘以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之原则为根据’,成立这一普遍性的组织。所以,我们美英中三个国家的领袖,就在上述基础之上,统一亚洲地区的行动。也就是说,如何集中对德、日作战方面进行磋商。作为三个防御协议的友好国家,我想,这一重要协议会得到圆满结果的。”

罗斯福说完,邱吉尔发言,他首先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在缅甸进行反攻。并且希望中国政府再次组织一支部队协助英军作战。也希望美国政府帮助武装这一支部队。以保证英国在亚洲的影响不变。听了邱吉尔的发言,罗斯福总统感到十分刺耳,但毕竟为最好的合作伙伴,只好隐而不发,但他还是想听听中国方面的意见。

蒋主席对罗斯福的讲话持赞扬态度,并且希望美国政府继续对中国予以援助,以便早日打败日本,结束战争的灾难。

三巨头发言表明态度后,对抗战及战后的处理进行了具体的讨论。

中国代表提出了中国军队和盟军在缅甸的反攻。罗斯福要蒋主席拟定好作战计划。蒋主席将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拟好的计划呈了上去。他对罗斯福说:“按照我们的作战计划,应该给予日寇以重创。我们希望英国方面出动海陆空力量,控制海空疆域,并相机攻占仰光。同时,出动空降部队攻击缅甸首都,以便控制缅甸两大铁路。中国军队和在印度的中美联军攻占缅甸北部日军,为此,我们把这一计划取名为‘海盗’。请总统阁下过目。”罗斯福接过来,连声说:“很好。好极了!我完全赞成蒋主席和史迪威将军拟定的计划。邱吉尔阁下,你看怎么样?”邱吉尔一向看不起中国人,但听到中国军队愿意赴缅甸作战,当然是求之不得。因而说:“我也完全赞成蒋主席阁下派兵赴缅甸作战。不过,我军在英吉利海峡正与德军进行决战,现抽掉海军在缅甸协助中国军队作战,暂时不大可能,希望中国朋友谅解。关于出动空军支援贵军反攻缅甸,我想,在缅甸的日军仅一个军,有无我皇家海军,也无关紧要了。”邱吉尔的一番话,明明是推诿派兵赴缅作战,但又看不起中国军队。当美龄把邱吉尔的话翻译给蒋主席听时,富有函养的蒋主席心里不能说没有气。但夫人翻译后,一再提醒他注意外交风范,蒋主席只好把这口恶气硬咽在肚里。夫人则不然,她富于外交辞令,十分巧妙地把邱吉尔推上了尴尬台,只听美龄用英语对邱吉尔说:“首相阁下,你真切地希望中国军队出国攻打缅甸的日军,而你又在一旁作壁上观,你的这种做法,难道一点儿也不感到难为情?”蒋主席不懂英语,也不知夫人在说些什么。在场的还有一位绝顶聪明的人,他就是罗斯福,见邱吉尔红着脸坐在那儿,心里也感到惬意,同时,又对美龄那不痛不痒的话语感到佩服。在私下里,罗斯福专门来到蒋主席的寓所,对他说:“今天上午的讨论,邱吉尔实际上是不愿出兵缅甸。不过,主席阁下,我知道由于远征军在缅甸战场吃了亏。因此,阁下在处理这件事时十分谨慎。英国人是很狡猾的,在谈判桌上,他们不愿作出让步,这不要紧,我以人格担保,如果英国不能适时地在孟加拉湾部署海军,那就由美国来弥补这一空白。此外,我将派遣经过严格训练的三千名美军参战。在物资供应上,也保证满足你的需要。现在,我正式通知你,我方再提供五百三十架飞机和每月一万吨物资。这样,中国战区的力量就更大了。”蒋主席称谢。

在以后的谈判中,三巨头讨论了中国收复失地,中美进行全方位合作,参加对华援助、军事占领日本本土、解放朝鲜以及对战后的日军进行处理等问题。

快要签订《开罗宣言》了,蒋主席这些天也很忙。这天,他和夫人回到寓所,回想这些天来邱吉尔的所作所为,一股怒气直冲云霄。刚坐下,侍卫长俞济时走了进来,蒋主席对他说:“好一个英国鬼子,好一副帝国主义的嘴脸。你看那邱吉尔,可能对他的爹妈也是如此的横蛮不讲理。”转过头来,他对夫人说:“夫人,你常与邱吉尔这个狗强盗嘀咕些什么?”夫人笑着说:“达令,对付这帮帝国主义,只能用软刀子扎。这几天,我常用软刀扎他,使他始终处于尴尬状态。”蒋主席向夫人致谢。

民国时期,西方早已按公元纪年。公元一九四三年十月二十六日,即中华民国三十二年的九月二十八日,著名的《中美英开罗宣言》被三国同时通过。现摘录部份文字: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抗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国决心以不松驰之压力,从海陆空诸方面加诸部队,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的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侵略者。三国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得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满州、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日本亦将被逐出其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独立。

我三大盟国抱定上述之各项目标与其它对日作战之联合国家目标一致,将坚持进行为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长期作战。

罗斯福(签字)蒋中正(签字)邱吉尔(签字)

民国政府主席蒋中正自十一月十八日到达开罗,罗斯福、邱吉尔与之语言不通,全得夫人从中斡旋,使开罗会议得以圆满结束。

中国人是看不惯西方人的,因为西方人很容易冲动。蒋主席系军人出生,见到那西洋人横蛮不讲理的样子,早就有气。出于外交礼节,尚能息事宁人。而夫人则不同,其教养在西方受到严格的训练,其礼节又受到东方孔孟之道的约束。精明干练的她,穿梭于谈判各方人士间,游刃有余。这次在开罗,她既是蒋主席的助手,又是非常好的翻译。这样,使中方在谈判中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再加上她是罗斯福的朋友,邱吉尔对她的印象也好。所以,谈判一开始,美龄便进入了角色。在谈判中,只要蒋主席哪个地方卡了壳或是哪个环节有疏漏的地方,经美龄不失时机的点拨和提醒,蒋主席便能运用自如。三巨头的谈判,美龄扮演了恰如其分的角色,不仅提高了她的形象,也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提高了国家的形象。十一月二十三日,蒋主席举行茶话会,本以蒋主席为中心,哪知人们自然而然地以美龄为中心。《宣言》签订的第二天,美龄单独地举行茶活会,招待各国记者。邱吉尔的女公子莎娜、英国蒙巴顿上将等对她也有好感。茶话会结束后,因国内战事吃紧,蒋主席率中国代表团于当天回到重庆。

为向全国民众传达这欢欣鼓舞的消息,蒋主席回重庆后,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宋美龄、王宠惠、商震、周至柔、董显光等出席作陪。

记者招待会上,王宠惠等分别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蒋主席更从政治、军事的角度向记者们闸述了这次会议的成果和实在意义。而夫人更是全方位地阐述了会议的意义。蒋夫人是这样告诉记者的:“开罗会议对我国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中国作为反法西斯阵营的四大强国之一,与美国、英国就如何结束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侵略,如何结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占领,作出了政策性的宣示。它规定了美国军队将增加对太平洋地区的对日作战。中国军队在缅甸地区实行战略性的反攻。现在我军在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援助下,本已越战越强的我国军队更向现代化迈开一大步,日本强盗的末日就要到了。”在谈到国家的主权的历史意义时,美龄用她那标准的北京口音对记者们说:“《开罗宣言》正式以国际大国会议的形式,决定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列强的蚕食。一百年间,英国和葡萄牙占领了我国的香港和澳门。东邻的日本,强行割占了我国的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他们对中华民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开罗宣言》的决定,永远结束了日军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它规定了日本无条件地把过去对外侵略中依靠武力无耻占领的外国领土交出来。在中国,日寇将被完全赶出占领区之外。日本在甲午海战时占领我国台湾、澎湖列岛等地区也要一并交还给我国。”

“诸位先生、女士:开罗会议的上述成果,鼓舞着中国军民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美龄这番言词,慷慨激昂,给予中外记者以极大的鼓舞。她的话刚落,记者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中国战区的总参谋长史迪威将军。

史迪威是一九四二年的三月六日来到重庆向蒋委员长报到的。他的具体任务是:美国总统的代表、驻华美军总司令长官、驻华空军总司令长官、对华租借物资监理官、滇缅公路监理官、中国战区参谋长。

六项职务,第一、第四、第五已非一般,可以直接对国民政府和受援国进行直接监控。

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出征时,委员长批准了由史迪威指挥这支部队。他又指示罗卓英、杜聿明等将领服从史迪威的指挥。哪里知道,那“日不落”的英军在日军前畏敌如虎,中国军队去解救,英军反而损人利己。再加上史迪威不了解中国军队的作战能力和作战方式,又不了解缅甸战场,因而,指挥接连失误。甚至不顾中国八万多军队的生死,擅离职守,提前逃跑。中国最精锐的部队第五军遭受到极其惨痛的损失,要不是杜聿明见机得快,第五军恐怕一个也回不了中国。这件事引起了委员长的严重不满,而撤退的第五军未经史迪威同意,又打乱了第一路军的部署,史迪威感到十分恼火。他大骂委员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于是,二人产生了裂痕。

史迪威本人专横独断,也影响了委员长与他的私人关系。史迪威在指挥中国军队驻印期间,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他指挥的军队既不向委员长请示报告驻缅日军动向,也不与驻印指挥官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等商量,一个人就决定了驻印军的全部事务。罗卓英本为一名著名的抗日战将,自然会坚持一些正确意见,史迪威则以“无法合作”为名将其排挤回国。对于军费的发放,史迪威不经过高级带兵军官,也不通过军长、师长等,直接向团以下的军事机构发放军饷,以此收买人心。哪知郑洞国也是委员长的一名爱将,出国抗战本为保卫祖国,又岂能容一个外国人篡夺军事指挥权。因而,高级将领们联名致电给重庆的蒋委员长,揭露史迪威把驻印国军当作个人资本的阴谋,已严重地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将军们表示无法承受美国佬的欺负,准备率部队经西藏回国。

委员长得知几个爱将的联名上书,思考再三,决定忍下这口恶气,同时又派参谋总长何应钦到印度进行抚慰。何应钦告诉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等:“委员长接此电文,也很生气。但此时要顾全大局,只要你三人团结一致,史迪威无论如何也控制不了这支部队,并且也带不走这支军队。缅甸战事结束,美援不可能让史迪威带走。因此,你们要保持完整的指挥体系。”

郑洞国又何时任驻印部队的指挥官呢?原来,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失败后,第五军、第六军各率一个师撤到印度利多、兰姆等地。重庆军事委员会考虑到反法西斯整个战局,又派遣了一支部队到利多,成立了中国驻印部队。仍由史迪威指挥。罗卓英被调回国后,委员长派郑洞国担任该职务。

现驻印国军编有孙立人的新一军、廖耀湘的新六军。这两支部队全副美式装备,待遇也按美国现役军人对待。在美国顾问的严格训练下,战斗力很强。

到了四月,委员长下令成立“中国远征军总部”,由陈诚担任总司令长官。编有宋希濂的第十一集团军,霍揆彰的第三十集团军。另外还有阙汉蹇的第五十四军。

中国驻印军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反攻缅甸,另一个任务是修筑中缅公路,打通美援从孟加拉湾的海上通道,然后把物资转到中印边境。最后运往四川,由委员长成都行营主任张群负责将物资分配给各战区。

中印公路由美国的两个工兵团和中国第十二工兵团负责修筑。因东南亚已被日军占领,修路异常危险,常常是前方在打仗,离前线不远的工兵们在挥汗猛干。三个工兵团共五千三百余人,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能做到如此的拼命猛干,实在是难为这些无名的英雄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危险。真正的危险是来自日军突如其来的袭击。当中印公路修到十月份,到达野人山下的胡康地区时,日军第十八师团在田中新一的指挥下冲了过来。幸好孙立人预先留一个团在这里警卫,当即进入战斗。孙立人听此报告,连忙指挥第三十八师以最快的速度从敌后包围上来。

此时的第三十八军的装备,与日军相比,相差无几。两军展开激战。孙立人见日军的一个师团被钉在那里,连忙指挥另外两个师赶来接应。日酋田中新一见此,连忙指挥撤退。孙立人哪里肯放他走,下令猛追。日军大溃。到了一九四四年的三月,中印公路向前推进了三百里,进入了孟拱河谷,而据此不远就驻有日军第十八师团。孙立人命令两个师在美空军的配合下,向日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日酋见挡不住中国现代化装备的军队的进攻,求教于第三师团。日军两个师团快要会师时,被美国空军一阵狂轰滥炸,日军阵地一片火海。孙立人趁机发动猛攻,日酋好不着急,指挥部队拼命逃走。

卡盟战役充分体现了中国军队的勇猛顽强。郑洞国见国军士气高涨,乘势发动了孟拱战役。孟拱守军是日军的一个师团。中国驻印军第三十八师与英军第七十七旅配合作战,向孟拱发动了猛攻,哪知英军行动缓慢,在行军中又被日军包围,向郑洞国发出求救信号。国军第三十八师师长李涛命令第一一四团冒着奇险用橡皮艇强渡南高江,把英军救出。经过七天的激战,孟拱被攻克,击毙日军一千六百余人,缴获甚丰。

与此同时,孙立人指挥新十三师于五月十七日向缅北重镇密支那机场发动进攻。双方在机场附近展开了殊死的拉锯战。经两个月的反复争夺,第三十八师于八月五日占领密支那飞机场,为中印公路的开通赢得了关键的一仗。这段时间里,孙立人的新一军作战十分艰辛,在西方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孙部却十分顺利地办好了。密支那之战,师长唐守志克服异乎寻常的困难,与日激战,自己身先士卒,吃喝住都在前线,指挥着部队反复争夺战略要地,为赢得这关键的一役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而此时,史迪威与蒋主席的矛盾已经加剧了。

史迪威长期住在中国,与蒋主席认识较早。对抗战,蒋、史二人多次交换意见。社会上对蒋主席的批评,史也有所闻。但自担任战区参谋长,二人的关系每况越下。到了何应钦到缅甸宣抚远征军时,二人已达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

何应钦回到重庆,带回了郑洞国的口信,要求蒋主席对史迪威执强硬态度,以阻止史迪威野心的蔓延。蒋主席听后,对何应钦说:“史迪威将军,我们以前也曾接触,彼此印象不错。但他的有些观点必须改变。首先是改变对军队的看法。凡抗战不力或游而不击的军队,如中共领导的八路军中的一些军队,他们虽然深入敌后,也打了一些胜仗,但他们对中央政府的命令置若罔闻,长时期采取我行我素,这样的军队我是不能把最好的武器拿给他们的。以前,国共两党确实闹了一些不愉快的事,但那是意识形态的争论,不能因此就说我们重视嫡系,轻视旁系。作为国家之元首,又哪有嫡系与旁系之分。敬之,在方便的时候你与史迪威将军解释一下,改变他的一些错误观点。还有一种说法,将韩德勤的二十万大军调到华北,胡中南的部队调到冀中作战,这种说法完全是痴人说梦。胡宗南在西北,随时都有可能对付河南之日寇,黄河防线不能说不要部队戍守。史迪威认为胡宗南的部队是把枪口对准中共的毛泽东,对准延安。延安乃弹丸之地,哪里经得起胡宗南的四十万大军的围剿。要是存有此心,恐怕毛泽东早就去见他的祖师爷马克思去了。十八集团军中的八路军、新四军打日本人,纯粹是零敲碎打,哪里有一次象样的仗。前年的百团大战,说是消灭了日伪军四万五千余人,谁又去落实?正面战场老套筒枪不少,史迪威却张口闭口要武装敌后战场?这不是乱说一通吗?我至今仍说,八路军、新四军是我领导的抗日军队,加强装备,总有个前后嘛。我先武装第五战区和第九战区等,那是这一带日军每年都要发动几次大的战役。毛泽东不是说要消灭日寇的有生力量吗?我们正是持这种观点。”何应钦说:“校长,卑职听说有这样一件事。今年的三月,史迪威曾向罗斯福和美军联席参谋长主席马歇尔建议,要求允许他在中国发动推翻校长的计划。罗斯福没有同意。说中国是一个拥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的大国,谁也替代不了委座,因而史的计划才没有具体地实施。但不知此事是否属实?”蒋主席说:“我也风闻此事,但落实不了。史迪威确实是一个危险的人物。要提防他。驻印部队要选择性地听他的指挥,不应该盲目性地服从。你立即以参谋总部的名义下达给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驻印部队的每一次较大的战事,你、我、还有辞修都必须知道。”

何应钦走后,蒋主席对史迪威的事放心不下。一连几天,他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这天,俞国华来报:“美国总统顾问柯恩已到了机场,委座今日接见吗?”蒋主席说:“你去安排一下,明日下午接见他。”

在原来的日程安排上,柯恩下飞机稍作休息便受到蒋主席的接见。但因史迪威的事,蒋主席把接见的时间有意延至第二天下午,其目的是冷落一下这个美国佬。第二天下午,委员长在官砥接见了柯恩。柯恩转达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问候,并就美援的问题转告了美国政府下半年的具体数目。蒋主席感到很满意。在会谈中,宾主很自然地提到了中国战区问题。蒋主席见柯恩提到了史迪威,心里便有气,他对柯恩说:“史迪威将军就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已有两年了,在缅甸的指挥战事上,史将军屡屡失误,几乎使第一路军全师覆灭。为什么呢?他置八万远征军不顾,自己率先逃命,这样的指挥官难以胜任中国战区的战事。柯恩先生,恐怕你没听说过吧。作为战区的参谋长,不履行职责,擅自改变作战方案,他的心里哪有我这个战区总司令长官。还有,他置军、师首长不顾,直接向团、营长官发号令,打乱了指挥系统,使官兵严重脱体,这哪有一点指挥官的素质。请柯恩先生回国后向总统转告我的意见:另外派一位将军到中国战区,代替史迪威将军的战区参谋长的职务。”

转眼便到了十月十六日,按照安排,蒋主席该会见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蒙巴顿上将和美国空军补给司令索摩维尔中将的日程了。蒋主席在分别会见两位将军时,十分热情地告诉他们:“中美英三国的同盟关系发展到现在,还不够,还要向着更深层次的发展,”蒋主席高度赞扬了盟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并表示愿意与盟军友好合作,促进两国人民和两国军队之间的友谊。在谈到中国远征军时,蒋主席很有分寸地告诉蒙巴顿,他与史迪威的合作不愉快,请他转告美国总统,另派一位将军来华,协助指挥中国战区的抗日军队。

蒋主席回到家里,与夫人说起史迪威的事,夫人表现出明显的不满。她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元首竟无广阔的胸襟,只会被人看不起。俗话说‘丞相肚里能撑船’,何况你比一个丞相的地位还要高。”夫人如此说。蒋主席只好罢了撤换史迪威的想法。

哪知第二天,在蒙巴顿、索摩维尔的劝说下,史迪威由这两个人陪着,来到委员长官砥,主动向委员长认错,并表示以后听从战区总司令长官的调遣。蒋主席见此,也趁机予以台阶下。二人表面和好如初。

不久,开罗会议开幕,中国领袖蒋中正以新任国民政府主席的名义赴会,中美英缔结了《开罗宣言》,宣告了中国进入世界四强国之列。

然而,事情并没有了结。这天,蒋主席正处理军国大事,俞国华拿着马歇尔的电报走了进来。蒋主席看了电文,不禁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大骂:“娘希匹,他美国佬只晓得中国军队出兵打日本人。动不动就停止援助。他美国人是人,我中国人就不是人了吗。”元老张静江和张继在座,见他如此大怒,不禁怔住了。蒋主席见二老不知所以,便说:“美帝国主义仗着有几个臭钱,说话做事都带有强制性,日寇第二师团增援第十八师团,罗斯福和马歇尔就要我发起滇缅战役。我没有同意,美国佬竟以中断援助作威胁。你美国佬要毁约,我就退出中国战区,停止修建美军使用的飞机场,这也是你美国人造成的。我不相信,没有你美国人的支持,中国的抗战就不进行了。”张静江说:“介石,冷静一些,有些事还是冷处理为好。”蒋主席说:“美国人欺我太甚。”张静江说:“目前战事紧。我认为,我驻印军的目的,不就是攻击缅甸的日军吗。不如就打一仗,此时还不宜与美国人翻脸。”蒋主席说:“二老,这仗是要打的。可是,罗斯福和邱吉尔竟背着我国政府,与苏联的斯大林在伊朗不知干些什么,鬼鬼祟祟的,恐怕是在出卖我国的主权也未可知哩。他斯大林本就瞧不起我们中国人,而罗斯福和邱吉尔又去讨好他,斯大林是一条喂不饱的恶狼。你看,他们的援助恐怕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呢。”这时,一直未开言的张继说:“介石,各有所需,又各有所取。我攻缅甸,一是为了打日本人,二是为了美援。大家都来玩一回政治游戏,不就各视对方为玩物吗?”蒋主席以为然,下令陈诚,命令中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向缅北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使蒋主席做梦也没有料到两个月以前中国战场上的一场大溃败,几乎使自己说不起话。好在这次战役日寇虽占领了大量的土地,掠夺了大量的物资后撤退了。中国军队发起反攻,收复了失地。可恶的是,罗斯福连发十多封电报问失败的原因。蒋主席不禁火冒:“胜败乃兵家常事,谁又敢保证百战百胜。输了就输了,这又有什么反复催问的。”这里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罗斯福总统的特使华莱士已到了重庆,蒋主席只好接待。

那华莱士经调查后,回到国内,竟向罗斯福说出中国之行的结论为:“国民党的政权是一个由地主和银行家支持的落后无知的政府。”罗斯福看了这个结论,立即写信给蒋主席。信的内容有:“我决定给史迪威晋升为上将军衔,并希望你赶紧考虑把史迪威从缅甸招回重庆,使他在你的直接指挥下统帅所有中国的军队和美国军队,让他全面负责,有权协调和指挥作战行动,阻止日军进攻的浪潮。我们认为中国的情况非常严重,如果不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我们的共同事业就会遭受到严重的摧残。”

蒋主席看了罗斯福的信,不禁冷笑,他对侍从室主任林尉说:“关键时刻竟要我交出中国的所有军队,这完全是违反国际准则,严重干涉民国政府的内政。这是绝对不能答应的。我身为国家之元首,不能前脚赶狼,后脚迎虎。”话虽如此说,又如何回答罗斯福呢?蒋主席写给美国总统的回信是:“史迪威领导中国的所有军队,不能包括第十八集团军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这是其一。史迪威将军的职责,要进行界定,明确与史将军冲突的责任。”信发走后,蒋主席未接到回信。

恰在这时,蒋主席与中共领袖毛泽东又发生了争吵,华莱士回国后,建议罗斯福派老资格的外交家赫尔利作为总统特使,前来中国,调节国共之间的矛盾。赫尔利到重庆时,罗斯福和邱吉尔在加拿大魁北克为两军联合作战的事,吵得不可开交。但接到蒋主席的信后,他还是给蒋主席发来有如下内容的电文:

近几个月以来,我曾屡次敦促阁下采取果断的行为抵御日酋临近中国和逼近你本人的灾难。现在,由于你还没有让史迪威将军指挥中国的所有军队,我们面临在中国丢掉一个极其重要的地区的危险。而这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我确信,你目前能够阻止日军达到其在中国的侵略目标的唯一办法,就是立即增援温江部队,继续向他们进攻。同时,立即使史迪威将军能不受限制地指挥所有中国军队。如果你采取的行动有利于我们的判断,也有利于美国为保持和增加对你的援助而打算继续进行努力……在我们这里所有的人看来,事情已经非常严重,如果再拖延,你和我们挽救中国所作的一切努力将付诸东流。“

罗斯福给蒋主席的电报由史迪威转。接到总统的电报,史迪威高兴万分,他十分得意地在日记里写着:“我等了好久,终于时运来了。我瞪着眼瞧那小子,兜屁股地踢他个够。”写完日记,他抑制不了内心的狂喜,直奔黄山蒋主席别墅。此时的蒋主席正与何应钦、宋子文、白崇禧、赫尔利等开高级军事会议。听到史迪威的到来,赫尔利连忙出来拦阻,但此时的史迪威已高兴到了极点,不仅不听劝阻,竟然要当着众人的面要译电员宣读电文。那赫尔利是一个资深的外交家,十分注重外交礼节,一下子就意识到电文事关重大,不宜当众宣读,尤其应该让中国元首先知道电文的内容。至于中国元首知道后愿意传达到哪一级,那是他当国家主席的事。如果一下子就让这么多人知道电文的内容,将损害中国领袖的尊严,也会降低领袖的威信,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赫尔利集中生智,扑了过去,从译电员手中抢过电文,自己一刻也不耽搁就递给了蒋主席。

史迪威见此,心里一阵狂喜:“看你小子有何能耐。”不因为这,有分教:若将此心换彼意,到头总是一场空。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