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伐董篇第十九章深宫巨变(中)
作者:64513514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169

何进犹豫不决,未能定夺,袁彪无奈,只好退出。

张让等闻讯,大吃一惊,以便连忙以重金收买何苗,求他入宫向何太后求情。另外一边则写信给董卓让其做好准备随时带兵进京诛杀何进等人。又另外一边密访了陶应等人的住处,请其帮忙,而陶应也是随口答应,张让大喜,急忙用花言巧语说动着少帝刘辩让其重新策封陶应为徐州刺史。

刘辩虽然不喜欢张让这些宦官,但是他对陶应以前的英雄事迹却深深的崇拜着,见到要策封自己心目中英雄为徐州刺史,急忙同意。张让则避开了何进在宫中的眼线就陶应偷偷的带进了皇宫里面来面见刘辩,同时又秘密的将刘涛、刘佳两位公主秘密的带出宫送到了陶应手下处保护起来。陶应被刘辩重新策封为徐州刺史后,陶应立马出宫,带着军队立马撤出了洛阳。等何进等人得知消息之后,陶应的车队早已经出了虎牢关,王允仰天长叹:“今日让陶应逃了,以后想要除去陶应难拉~!”心里更加憎恨起宦官。又联合了袁逢等人劝说何进诛杀宦官。

而何苗收了张让等人的大批黄金后,入官对何太后道:“太将军辅佐新君,不行仁慈之政,却专门杀戮,如今又图谋尽杀十常侍,只怕会引起大乱。”何太后点头,赞同何苗的见解。

一会后,何进果然入宫晋见何太后,言准备诛杀阉宦之臣。何太后道:“内侍等统领禁省,保护皇上起居的安全,乃是我汉室律例。先帝新丧,你却欲杀旧臣,非求安稳之策。”

何进心性犹豫,并无主见,只听何太后之意,便默默退出了,不再坚持。

袁彪尚在何进府中,见何进回来,忙迎住问道:“太后如何决断?”

何进道:“太后并不答应,如何是好,”袁彪道:“既然如此,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带兵入京城,兵谏太后,不容太后不应从也。”

何进一听,笑道:“此计甚妙。”便欲发檄文召天下武将,常兵入京。

何进大将军府的管家,也是师爷的主簿陈琳大吃一惊,谏阻道:“大将军,此事万万不可。所谓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欺人,微少之物尚且不可以示之以弱,况且国家大事呢?

将军如今尚有皇威,手掌兵权,无人敢不从,诛杀阉宦,大可从容行之,犹如燃炉火烧毛发而已,只要将军当权立断,决然从事,则天下莫敢抗逆。若反邀外臣,统兵入京,各路英雄聚会,必各怀异心。此乃把干戈倒转,把戈柄授人握住,谋事不成,反招致天下大乱也。”陈琳朗朗而道,甚有见地。

不料何进却大笑道:“你此论乃懦夫之见也。我召天下英雄入京,正显我威震四海,令出如山。你毋须多言,我决行袁绍之计。”

于是,何进发下密沼,往各地召集统兵重臣入京,此时董卓接到了何进和张让二人的密诏,不由大喜,对他幕僚兼女婿的李儒道:“昔日我军为朝廷平边张等人的叛乱,却被朝廷中的那些腐朽们污蔑我等造反,害我花了重金收买了那些宦官们才能保持住现状,而黄巾之乱,我等皆都要丢了性命,又被那些老家伙们反告了一状,害劳资又花了一笔冤枉钱,劳资心里着实的不舒服,如今何国舅和张让那些宦官们皆让我带兵来京,我的仇指日可报,真乃天助老子也。”

李儒称是,分析道:“如今宦官失势,大将军手下拥有十万禁卫军,十万八园军,天下各地诸侯又皆听从大将军的调令,势力如日中天,而宦官就一徐州军,而如今观徐州方面也是毫无动静,显然也是不看好宦官党派们,我军当然是要弃宦官,响应大将军。”顿了顿又进计道::“今虽奉沼,但其中恐有奸谋,主公欲谋大事,宜先上表,奏报朝廷,然后名正言顺,大事可成。”

董卓听完大喜,果然奉表上朝。其人朝奏表道:“我听说天下之所以大乱不息,全因黄门侍郎张让等人作崇。臣以为欲止沸汤,必须抽薪。臣愿鸣响钟鼓入京、剿灭乱党,以保社稷太平。”

何进接了董卓的进表,向朝中大臣展示。当时地位仅次于丞相的侍御史郑泰说道:“此事万万不可。那董卓乃是豺狼之辈,若是让他入了京,必食人无数也。”

刘备的恩师中郎将卢植,留在朝廷参政,亦进谏道:“植深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若入京城,必生祸患。我等之人,必死无葬身之地也。切勿今其入京,免生祸乱。”卢植精于风鉴之术,他的判断,十分中肯。

不料何进却大笑道:“我统领国家三军,董卓乃一州之将罢了,他奉我之令入京,正是忠于本座的表现也。不必担心,让他入京可也。”于是下沼令,准董卓统兵入京都洛阳。

郑泰、卢植等人见状,知危机将至,又无可挽救,郑泰等人便弃官潜出京师隐匿去了。而卢值则是直接跑到了平原他的弟子刘备处观察着洛阳的动态。朝中百官,见势头不对,走的走,逃的逃,董卓尚未入京,百官竟已走了一半。

而张让等人得知董卓此时的立场,也是懊悔不已,悔恨当初真不应该替董卓这个忘恩负义之人说好话。同时又派出几名亲信用八百里快马驰向徐州,让陶应也快些带兵来洛阳勤王。

董卓带兵浩浩荡荡进入京城,何进派人迎接,令董卓在城中的渑池驻札,按兵不动,待令而行,董卓也乐得先行侦查京城防务,果然静静的驻札,并无异动。

此时,各州刺史亦渐次赶到,如荆州刺史刘表、并州刺史丁原等人,何进自负天下州郡,旨听其号令,大局已定,便对百官的出逃不以为意。而且碍着何太后的面子,并设紧急行事。

接到张让书信的陶应召集了众谋士商议之后,也决定出兵前往洛阳。随后以陶应为帅,程昱、郭嘉为谋,赵氏三兄弟、庞氏兄弟、张飞、典韦几员将领协同五千黑甲精骑、三千名陶卫军、一千名麒麟卫士、五千名丹阳军团的精锐前往洛阳。当然这一切是全部得到陶谦的同意,假借着何进的谏文光明正大的入京。

而待何进收到张让派文书调动陶应的徐州军进京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徐州的六千军队出了徐州,进入了豫州汝南地界时。何进急了,再次召集众人商议:“陶应一向都是张让的爪牙,如今得了张让的密令,假借本将军发出的谏文为名出动了一万四千名徐州精锐直往洛阳而来,而董卓的人马驻守在河东对本将的阴奉阳违,不知该如何是好?”

大将军长史王谦进言而道:“董卓此人不可不防,但是陶应的危害对将军更大,如果让陶应的军队到达了洛阳,阉党的实力必定大增,到那时想要除去阉党必定增加无数的难度。”何进颔首称“善!”

破虏将军洛阳五万禁卫军总教头鲍信出声而道:“然也,王长史说的没错,所以末将建议大将军此时立马出兵杀了那些宦官们才能为好。”

而就在何进召集起手下商议要除去张让等人的时候,张让那边也热火朝天的忙活开来,凭借着多年收集起来的财富和提升的无数的亲信官员传回的情报,张让从中发现了线索,也召集了其余十人到来。

张让首先说道:“咱家收到消息,何屠户准备要向咱们下手了,可恨的是陶应的军马如今才到汝南地界,到我洛阳尚需时日,在座各位看该如何办是好?”张让此话一出,众人皆乱,交头借耳的各说一通,整个密室就像一个菜市场般的杂嘈不堪。张让眉头一皱,厉声吼道:“都给咱家镇静点。”别说张让的话还真有用,张让的这一吼,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众人皆是大眼对小眼的四目相对而望起来。十常侍一员段圭问道:“张侯爷有啥办法?洒家们全部都听侯爷的调遣。”

张让阴冷着表情,冷声道:“何屠户有勇无谋,且对太后的话言听计从,咱们可到太后那边求情,然后将何进骗进宫来,而入宫到太后的长乐宫就必须要经过嘉德门,咱们可在那里埋伏五十名刀斧手,待那屠户进来,就将他就地斩杀了,而后紧闭宫门,等待着陶应的徐州军到来。”赵忠、段圭这些太监本来心理就有点变态的,一听马上合声同意。

随后,张让等人急匆匆的跑到了何艳所住的长乐宫而去,向何艳哭诉而道:“将军伪造帝沼,召外兵人京,欲杀臣等,乞娘娘救助。”何太后道:“你们为什么不亲去大将军府请罪求情呢?”

张让哭道:“若臣等去大将军府,只怕立刻便化为圾粉了。万望娘娘宣大将军入宫,喻以大义,饶恕我们,若大将军不肯依从,臣等立刻在娘娘面前以死谢罪便了。”

何太后见张让等人痛哭流涕,意态甚诚,便答应宣召何进进入官,替他们求情。

何进奉召,毫不考虑,便欲入官。他的主簿陈琳却十分机警,立即阻止何进道:“此必乃十常侍之谋,将军进宫,必凶多吉少。”

何进大笑道:“此小儿之见,我掌天下兵马大权,十常侍有多大的胆了,敢对我不利?况且此乃太后亲笔诏书,太后是我的胞妹,我有何忧哉。”

何进不听陈琳所劝,施然入长乐宫见何太后。陈琳再劝道:“将军既然要入宫,就让司隶校尉袁彪、典军校尉曹操等人率军同行。”何进笑了笑,道:“文儒之胆就是如此,也罢,点齐五千北军校尉随我等入宫面见太后吧。”

不想何进和两名亲兵刚进入嘉德门,嘉德门的大门立马就关上。张让,段圭、赵忠等十常侍从两旁带着五十名刀斧手杀气腾腾的一拥而出,将何进团团围住。何进的亲兵立马拔出佩剑戒备而起。张让怒骂道:“何进。董后无罪,为什么你竟毒杀?你本屠沽小辈,若非我等保荐于天子,你有今日之权贵么?你竟不思图报,反欲加害我等。你说我等奸恶,请问清正者又是谁?”

何进词穷,无言以对,张让乘机发难,率着五十名刀斧手掩杀了上来,何进的两名亲兵快速的迎了上去:“大将军快走~!”何进的亲兵以前也曾经是武林上响当当高手,后来被何进召为了门客,凭着二人之立,也真的就将这皇宫中的这五十名高手拦住了。何进以前是屠户出声,甚有一些武力,神威发起,也从一名禁军手中夺过了一把刀,就要夺门而出。

张让身为皇宫中的第一高手,这个头衔绝对不是凭空而来的,见何进要逃,几个翻跃,口中怒喝道:“何进休走~!”一剑就攻向何进而来。何进骇然失色,急忙舞刀迎上。

此时何进旗下的将领袁彪、曹操、何苗三人,在外接应着何进。但久候未出,袁彪便隔着宫门大呼道:“请大将军上车回府。”

张让和几名刀斧手此时在宫门墙楼上出现,他们一手将何进一起跟随何进一起进宫的两名亲兵的人头扔了下来,大声喝道:“何进谋反,已伏诛也。你们可速退,概不追究。”

袁彪大怒,厉声道:“阉宦奸贼,谋杀大臣。欲诛此奸贼者,速来助阵。”何进的部将吴匡,便在宫门外放起火来,袁彪、曹操等,领兵突入宫内,见宫中阉宦太监,无分大小,一律斩杀。十常俘中的赵忠、程旷、夏惮、郭胜四人,被追杀至翠花楼,剁成肉泥。

官中火焰冲天。张让、段圭等人,知大势已去,便劫持何太后和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从宫中的秘道,逃去北宫,又挟持少帝和陈留王刘协,逃去洛阳北面的北邙山。

袁彪入宫不见少帝,大怒之下,下令分头斩杀十常侍所有家族。官中不少无须之人,均被误杀。而何进的部将张璋、吴匡本来就很看不起何苗此人的懦弱和平时的欺压良民,调戏良家妇女的这些行为,而且看他多此又为宦官求情,并以何苗跟宦官勾结,同谋大将军为名,带着人马追杀起何苗。终于在朱雀阕处将何苗以及亲信一百余人共同诛杀了。

而张让、段圭二人则是懊悔当初的行动鲁蛮,如今只有带着少帝等人去陶应的军中寻求机会重新杀回洛阳,恢复以往的光辉。

张让、段珪劫拥少帝及陈留王,冒烟突火,连夜奔走至北邙山。约二更时分,后面喊声大举,人马赶至;当前河南中部掾吏闵贡,大呼“逆贼休走!”张让见事急,自己又力皆了,无法再战斗,要是被这群官兵捉到自己绝对会被他们折磨的身不如死,那还不如自己一死来个了当,遂投河而死。帝与陈留王未知虚实,不敢高声,伏于河边乱草之内。军马四散去赶,不知帝之所在。帝与王伏至四更,露水又下,腹中饥馁,相挤而哭;又怕人知觉,吞声草莽之中。陈留王道:“此间不可久恋,须别寻活路。”于是二人以衣相结,爬上岸边。满地荆棘,黑暗之中,不见行路。正无奈何,忽有流萤千百成群,光芒照耀,只在帝前飞转。陈留王道:“此天助我兄弟也!”遂随萤火而行,渐渐见路。行至五更,足痛不能行,山冈边见一草堆,帝与王卧于草堆之畔。草堆前面是一所庄院。庄主是夜梦两红日坠于庄后,惊觉,披衣出户,四下观望,见庄后草堆上红光冲天,慌忙往视,却是二人卧于草畔。庄主问二少年道:“二少年谁家之子?”帝不敢应。陈留王指着刘辩朗声而道:“此是当今皇帝,遭十常侍之乱,逃难到此。吾乃皇弟陈留王也。”庄主大惊,再拜倒而道:“臣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也。因见十常侍卖官嫉贤,故隐于此。”遂扶帝入庄,跪进酒食。

闵贡催促着手下兵士加快速度前进,终于赶上段珪,拿住问:“天子何在?”珪言:“已在半路相失,不知何往。”闵贡大怒,手起一刀就将段珪的脑袋给砍了下来,悬头于马项下,而后将身后带来的五百兵士分散开来务必要找到少帝刘辩的踪影;

而闵贡自己却独乘一马。随路追寻,偶至崔毅庄,崔毅见首级,问之,贡说详细,崔毅引贡见帝,君臣痛哭。闵贡收起了眼泪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请陛下还都。”崔毅庄上止有瘦马一匹,备与帝乘。贡与陈留王共乘一马。离庄而行,不到三里,司徒王允,太尉杨彪、左军校尉淳于琼、右军校尉赵萌、后军校尉鲍信、中军校尉袁绍,一行人众,数百人马,接着车驾。君臣皆哭。先使人将段珪首级往京师号令,另换好马与帝及陈留王骑坐,簇帝还京。先是洛阳小儿谣道:“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至此果应其谶。

而在河东这边。此时董卓正在与众将士在商议着军政事务。李儒急匆匆的跑了进来,面色欣喜的对董卓道:“主公大喜呀~!”董卓不解道:“喜从何来?”李儒欣喜道:“洛阳大乱,十常侍杀了大将军何进,何进的部将等人也杀进了皇宫诛杀了十常侍为何进报仇,此时整个洛阳全部乱了起来,正是主公出兵的大好时机。”董卓一听,也是面容欣喜,朗声而道:“好,好,好,张济听令~!”面容伟美,身高有八尺左右的汉子应声而出:“末将在~!”

“令汝令一万人马驻守河东,其余人跟随本将出发前往洛阳,建功立业,封侯拜将。”

董卓帐下的这群凉州虎狼们,齐声吼到:“得令~!”

而在另外少帝刘辩这边却是另外一番狼狈的场景,几百名护送着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正要往洛阳赶的时候。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人马到来。百官皆为之色变。

PS:收藏~!支持~!喜欢这本书的人加群号24532789

</div>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