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九大爷又放飞自我了 4千字
作者:倾小宝      更新:2019-12-29 21:11      字数:4320

董鄂瑾轻笑着继续往前走。

九爷屁颠颠追上去,乐开了花的拉住媳妇儿的小手,粘腻的很“媳妇儿~没有你,爷可怎么办呀?”

瞧着他那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儿,董鄂瑾轻嗔了他一眼,浅笑着宠溺摇头。

……

两人回到营帐时,四爷已经将事情处理好了,众阿哥都跪在御帐中央。

太子爷自是片狼狈不已,颓废的跪在地上,一身落魄惨败。

八爷虽未被涉及,可从康熙爷看他到底冷厉眼神也能看出——他已被怀疑,皇上对他的不喜程度,只增不减。

董鄂瑾不由得佩服起四爷来。

能将部分事情压下来,既保护了九爷,又没让九爷出头,更是让皇上觉得他重视亲情,遮掩了行事没那么过分的兄弟胤禩,又足够让皇上对胤禩足够厌恶……

这才刚来不久就乱成了这样,这秋狝虽依然能进行下去,却没之前的兴致了。

康熙爷将事情压了下来,意思意思的训练了下八旗子弟们,又跟蒙古部族友好建交后,带着早已被关押的太子及众朝臣,打道回京。

……

从今年四月起,太子党便十分猖獗,议处户部尚书沈天生等串通户部员外郎伊尔赛等,包揽湖滩河朔事例额外多索银两。

此案当时告发,康熙爷在忍着,一是看看太子党还能放肆到什么地步,二是也算是给这个儿子一个机会。

可没想到,太子再立后,为巩固储位,不断的进行着非法活动,甚至还一直在精心策划逼父让位的阴谋。直到此次秋狝,他竟如此大逆不道!康熙怒不可遏。

皇帝与储君之间的矛盾,终于又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康熙决定再废皇太子,并严惩皇太子党。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太子毕竟是赫舍里氏的未来,以后不断有朝臣为他复位奔忙,却均遭皇上处罚。

尚书耿额、副都统悟礼、迓图等数名大臣以“为太子结党会饮”罪,一起被锁拿受罚。

绞死的绞死,莫名死在狱中的命锉尸焚之,此后,太子一党每况愈下。

……

胤礽被遗弃了,但他留下的皇太子的空位,康熙帝却未令人替补,惹得诸皇子为之大动心机。

胤禩有资本,继续活动,却一次次遭到康熙爷的斥责。

九爷撤出八爷党后,十爷这个原本就是跟着九爷混日子的好兄弟自然也跟着一同退了出来。

八爷党的皇子便只剩下了,八爷和十四爷胤祯。

胤祯开始代替了九爷的位置,虚贤下士,联络各方人士,因他不如九爷精明警惕,故所图甚是明显。

康熙爷得知消息,十分不快。

……

三皇子诚亲王胤祉,是文人雅士,受命开蒙养斋馆,身边聚集着一群学人。

众人都以为他早已脱离政治中心,专心学术,却没想到,他也希冀储位,在胤礽再废后,竟略有些狂妄的以储君自命。

康熙爷略有耳闻,大为反感。

……

董鄂齐世却警醒万分,更是从中意识到——步兵统领的位置虽然重要,然皇上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皇上若真死了,他这上一代朝臣又知道众人那么多秘事,必定要死。

尤其圣意难测,如今皇上宠了又宠的太子爷都落得这个下场,他根本看不出来皇上更属意哪个皇子继承皇位,道不如提前退休,谁也不得罪。

能安享个晚年也是福气。

于是,在京中一片紧张惶惶之际,最贪恋权贵的董鄂大人竟突然向皇上请辞,理由更是让众臣跌眼亡妻托梦,说他该陪陪她了,他年轻的时候几乎从未陪过她。他自感愧疚,如今也到了年岁,都统的位置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该让给年轻人才是。于是便想退下来。

康熙爷还是十分了解董鄂齐世的,他对他极其忠诚,从不参与党争,可正是因为他这种明白事理,他更像是一只老狐狸,油滑又机敏,跑得快着呢。

但看着他当真痛哭流涕,无比思念亡妻,不知自己命数几何,还能多思念她多久的样子……

康熙爷放他走了。

……

董鄂齐世这边刚卸任步军统领,隆科多便被提拔了上来。

董鄂瑾在家中想着如今朝中的局势,总算是放下心来。

九爷最近很闲,什么事儿都没参与,朝局最紧张的时候九贝子府能如此自在,也是福气了。

隆科多的资料她之前看过,他是四爷的人。

上位时间现在刚好吻合。

先授步军统领,等九年后,再擢理籓院尚书,依旧管步军统领。

待到雍正三年,便是历史上最有名的事件了,仍是狡猾多段、敏警不已的隆科多也没能逃脱四爷的手掌心,被解了步军统领。

往后……就不关他们的事儿了,她只管九爷。

眼下她阿玛如此识时务,倒真是帮了九爷一把。

如今这位置攥在她阿玛手里,她阿玛又是只忠于皇上的人,万一四爷要做什么,她阿玛又不同意……那就是挡了未来皇帝的路了。

以四爷这么腹黑记仇,等他登基后,定不会放过她阿玛。

如今倒好,他阿玛歪打正着,阴差阳错的反而是给四爷的人让了位,若四爷再多想一分,没准儿还会觉得是九爷劝了老丈人。

能把功劳记在九爷头上,自是再好不过了……

不过如今他们都是一体,这些也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她阿玛能安详晚年,九爷只要不作,安安分分的呆着,等再过个几年,四爷登基,他定也安然无恙。

不行,光闲着等还不够,还得刷好感啊!

董鄂瑾骤然起身,觉得自己必须得没事儿多劝劝这二货去帮四爷。

……

最近朝中事务繁多,若是之前,九爷定满脑子想法的去为八爷党布置了,如今自打对八爷失望以后,对朝中政事也提不起兴致了。

早晨起来,心情好就上个朝,心情不好就直接在家里睡觉,睡到日上三竿,等到他的宝贝闺女来叫他起,他才起。

董鄂瑾到正屋,果不其然,某位大爷还在睡。

睡相还极为潇洒,脑袋下枕着枕头五分之一的小角,怀中还抱着个枕头,被子团成团被双腿夹着,整个后背都露在外边……

董鄂瑾上前拍了他一下。

没反应。

再拍一下,还是没反应。

董鄂瑾抿唇,伸手捏住他的耳朵,往上轻轻一揪……

熟悉的感觉来了,九爷瞬间清醒了,歪着脖子顺着媳妇儿的力道起身,嘴里边告饶“媳妇儿,疼疼疼,快撒手……”

董鄂瑾松手,白了他一眼,“你看看现在都几点了,你还在睡。”

九爷迷迷糊糊的偏头看了一眼。

哦,差十分十一点。

颓废无聊的躺回去,继续睡。

嘴里嘟囔道“媳妇儿,等用午膳的时候你再叫我啊……”

董鄂瑾挑眉。

嘿,反了他了!

一只膝盖压在床边,轻捏他的脸“你这样消极怠工是不对的,早朝你也不上,差事你也不办了,哦,不跟着八爷了,你就什么都提不起来兴致了?往前你跟着八爷的时候也不是八爷给你发俸禄啊?合着你就喜欢给人家发俸禄才干事儿勤快是吧?”

对于媳妇儿的“叨叨叨叨叨叨……”,九爷全部屏蔽,自动转化成“糖糖我好爱你哦,好爱好爱你~”睡得无比香甜。

董鄂瑾算是瞧出来了,他这不仅仅是消极怠工,还是消极对待生活呢!

叹了口气,坐在他床边,打算跟他好好谈谈“你是不是觉得八爷党粉碎了你的理想,你的热情,你突然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这些年全给人当枪使了,傻帽儿一个,有些接受不了,所以就沉倦了?”

九爷背对着媳妇儿,被她一腔话说得有些装不下去了。

扁扁嘴。

又丧又委屈。

是啊,他这么多年一腔热忱,就证明他自己是个傻叉,还差点儿害了皇阿玛!

他现在什么都不想干了,只想静静……

二十八年春,高邑、文登饥。夏,潜江大饥。秋,龙门饥。二十九年夏,黄冈、黄安、罗田、蕲州、黄梅、广济饥。秋,襄垣、长子、平顺饥。三十年春,昌邑饥。秋,顺天府、保安州、真定饥。三十一年春,洪洞、临汾、襄陵饥。夏,富平、盩厔、泾阳饥。秋,陕西饥。三十二年夏,庆阳饥。秋,湖州饥。三十三年,沙河饥。三十四年,毕节饥。三十五年夏,长宁、新安、

城饥。秋,大埔饥。三十六年夏,广宁、连平、龙川、海阳、揭阳、澄海、嘉应州大饥。秋,庆元、龙南、潜江、酉阳、江陵、远安、荆州、郧西、江陵、监利饥。

三十七年春,平定、乐平大饥,人相食。夏,济南、宁阳、莒州、沂水大饥。三十八年春,陵川饥。夏,婺源、费县饥。秋,金华饥。三十九年秋,西安、江山、常山饥。四十年,靖远饥。四十一年春,吴川大饥。夏,沂州、剡城、费县大饥。冬,庆云饥。四十二年夏,永年、东明饥。秋,沛县、亳州、东阿、曲阜、蒲县、滕县大饥。冬,汶上、沂州、莒州、兖州、东昌、郓城大饥,人相食。

四十三年春,泰安大饥,人相食,死者枕藉;肥城、东平大饥,人相食;武定、滨州、商河、阳信、利津、沾化饥;兖州、登州大饥,民死大半,至食屋草;昌邑、即墨、掖县、高密、胶州大饥,人相食。四十四年,凤阳府属饥。四十五年春,汉川、锺祥、荆门、江陵、监利、京山、潜江、沔阳、郧县、郧西饥。四十六年秋,东流、宿州饥。四十七年,平乡、沙河、钜鹿饥。四十八年春,无为、宿州饥。夏,沂城、剡城、邢台、平乡饥。秋,武进、清河饥。四十九年,阜阳饥。五十年,通州饥。五十一年,古浪饥。

五十二年春,苍梧饥,死者以千计。夏,长宁、连平、合浦、信宜、崖州、柳城饥。五十三年春,阳江饥。冬,汉阳、汉川、孝感饥。五十四年夏,临榆饥;遵化州大饥,人食树皮。五十五年春,顺天、乐亭饥。五十六年春,天台饥。五十七年,广济饥。五十八年春,日照饥。夏,静宁、环县饥。五十九年春,临潼、三原饥。夏,蒲县饥。六十年春,平乐、富川饥。夏,邢台饥。秋,咸阳大饥。冬,兖州府属饥。六十一年夏,井陉、曲阳、平乡、邢台饥。夏,蒙阴、沂水饥。秋,嘉兴、金华饥。冬,怀集饥。

吾等衣华夏服章,法始祖规制,以祀昊天。祈国家昌盛,万民安康,社会和谐,天下大同。望我华夏数千载之人文荣光,扬於万邦。

冬至是太阳抵达南回归线的一天,这天的昼最短、夜最长。自夏代开始,人们即将冬至视为节气的。

因为冬至与夏至是制定历法的关键,历法准确,则可证明皇帝掌握天命,具有顺天应人的资格,所以古人特别重视冬至。令洛阳成为日后十三朝古都。后来他又用此法测得“日影”最长和最短的日子,即现在的冬至日和夏至日,并将日影最长的一天作为新一年的开始。

清朝的皇帝不属于任何旗,皇帝亲领上三旗,也就是说他是上三旗的旗主。

当然还有另一种说法,也就是上三旗中,正黄旗属于皇帝、镶黄旗属于太子、正白旗属于太后。

但是不管是那种说法,皇帝都不属于任何旗,只能说哪些旗属于皇帝。

皇帝如果不是幼年登基,或是很早就被封为太子,那么在他当皇子的时候是被划分了旗籍的。比如雍正皇帝在做皇子时就是镶白旗的,但他在即位后就不再属于这一旗了。

而且从康熙开始,无论是给他的兄弟还是儿子划分旗籍,都没有任何一个是属于上三旗的,康熙之后没有任何一个近支宗室是正黄旗。

只能说正黄旗里有那些姓氏,但不是说姓那些姓的都是正黄旗。绝大多数的姓都是分散在各旗的,从姓氏是看不出旗属的,最多是某姓在某旗中分布的多少有区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