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5章 造势
作者:天之罚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510

见易天启的处理方式,楚梵却只是在一旁微微笑着,手中的那柄刚到手的折扇却轻轻摇动着,很有一副高人谋士的架势。

待到柏云出去之后,楚梵立马向易天启提醒道:“公子,如今朝堂之上,对于你的处置方式已经彻底分成了两派,并且针锋相对,不分上下。而华王的心思又摇摆不定,常人根本难以想象得出,明天的朝会之上,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所以如今高兴,是不是还有点为时过早?还是应该早做打算才是啊!”

易天启见楚梵如此说,却也只是微微笑道:“你说的这些,我又如何会不清楚?这件事情解决起来,根本就算不得什么难事。

凡事都离不开利益二字。如今的后华朝堂早已比不得以前了,随着华王的日渐老迈,一班朝臣不是明哲保身,打算在离退之前大捞一笔,就是在奋力押注,倚靠一个他们认为可靠的王子,好在将来能够大大地添上一笔从龙之功。

而这些年来,那些真正能为国着想的正直肱骨之臣,又遭受到奸邪小人排挤、打压,在日渐老迈的华王疑心日重的情况之下,多数已经离开庙堂了。我想只要能够用金钱攻势说服那些左右摇摆的朝臣,那么我们所希望的放还应该会没有任何的问题。”

楚梵点点头,表示认同,不过最后还是补充道:“公子说得没有错,但是我们还得小心一点。要知道在这个永安城之中,希望公子你回国的人没有几个,但是希望你被后华杀之泄恨的人恐怕就有不少了,我想他们应该会有所行动的。”

对于这一点,易天启如何不知?

要知道,尽管因为华王这几年的老迈和疑心,导致后华的国力有所下降,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后华在九国之中依旧是傲视群雄般的存在,基本上只要等新王即位,那么便又有可能因为这几年来的蓄力,而再次飞速发展,这是所有诸侯列国的当权者都不乐意见到的,即便是后华的盟友也同样如此。

那么,尽量消弱后华的国力便就是他们最最迫切的事情。而眼下,因为夏国的断然拒交岁俸就是一件可以利用的机会,如此动用他们能动用的在后华的一切势力,让华王因为泄恨将易天启干掉,引起夏国和后华两国交兵自然就是他们最可能用的手段了。

毕竟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很多时候颜面问题可能重于一切。王子若是在他国被杀,尤其是对夏国这个原本因为十年前的近乎亡国之灾而蓄积着一股愤恨之气的国家而言,恐怕再也难以容忍,愤然而兴兵几乎都是必然的事情。

不过,易天启并不怎么担心自己会有性命之灾,毕竟华王虽然老迈,但还不算彻底糊涂,不可能会连这么一点见识都没有。但是,此时对他而言,如何能够让华王主动放他回国才是最大的问题。毕竟华王若是被人成功引起怒火的话,即便不杀他,但要说放他归国,恐怕就不大可能了。

杜飞叹了声气。道:“还别说。这还真是件麻烦事呢!”

谁知。楚梵却是轻摇了两下折扇。悠然笑道:“呵呵。公子你倒是将问题复杂化了。这件事情说白了还是取决于华王。他所是想要放你归国。那么谁也左右不了他地意见。他若是不想放你。那么谁去说情也是无用。

当下。华王对于公子你并没有什么意见。甚至连印象都不会有多少。自然也就谈不上所谓地好恶了。想要处置你。也不过是想挽回一些被夏国拒交岁俸而折损地颜面罢了。

如此只需公子做些动作。能够让华王挽回些颜面。那么一切自然好说。毕竟。从本质上而言。他也确实是不希望与夏国交恶地。”

不得不说。楚梵这话说得极为精辟。鞭辟入里。

听罢。易天启立马心领神会。想明白了其中地关键之处。两人相视一笑之后。易天启这才说道:“如此。那明天我就是上朝堂之上去请罪一番。当然。还得辅以其他手段。才能尽得全功。”

之后,两人细致地商量了一翻,得出一些具体的手段,并立即付之行动。

不多时,在永安城内,便流传起了这般谣言。

说出使夏国的使臣今日归国,并在朝堂之上控诉了夏王的蛮横与霸道,不敬上国不说,居然还找出种种借口拒交岁俸。王上听闻,在朝堂之上直接当着众臣的面雷霆震怒,势要教训夏国一番。华、夏两国交兵已成必然。

本来还只是谣言,可是却又与不少人得到的消息很是相符,半真半假之下,却反倒是由不得别人不相信了。

于是,那些听闻小道消息的小商小户们纷纷囤积起了粮食等生活日用品,毕竟一旦战事一起,物价飞涨便成必然之事。若仅仅只是开始时候的一两人倒也罢了,但是在不少势力的有心推动之下,这股囤积之风却是越演越烈了起来,尤其是在一些朝堂之上的官员明确表示要立谏王上杀质子以存大华之颜面的情况之下,连那些原本囤积之风保持着谨慎态度的精明大商户此时也是加入了囤积货物的行列之中。

如此一来,整个的永安城之中一时间出现了一种极其不协调的抢购之风,所有商品的物价便就在此风气的带动之下直线上升。整个货市出现渐趋凌乱的场面,甚至这一股风气有向临近城镇刮去的趋向。如此情况,却是让户部负责监察货市的官员们下一大跳,只差没有连夜向华王上书,以求发明文公告来安抚民心了。

值此大雪封天之季,商货流通原本就不通畅,很多商品多是紧销之物。如今在这样一股风潮的带动之下,更是不堪,甚至不少名门贵族家中都因为没有及时反应,而没能买上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必须之物,若是任由这股风气发展下去,怕是不出几日,整个的永安城便要陷入混乱之中呢!

毕竟正常的生活都无以为继了,谁还会去注重礼仪风尚啊!

这也怪不得百姓会如此,毕竟在如今这个年代,百姓在当权者的眼中不过是黔首,是他们愚弄的对象,在见识上自然不可能有多么地高,怎么能够真正探清这庙堂之上的风云变幻?不过人云亦云罢了,只要有人带头,在一番风潮的引动之下,便很容易迷失自我,跟风而走。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