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百口莫辩苦难言,四大神捕察秋毫
作者:万重秋      更新:2020-04-10 14:17      字数:5146

01

辞曰:

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物有微而陨性兮,声有隐而先倡。

骈俪曰:

路逢险处须回避,事到临头不自由。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九顿泣秦庭。人间别更无冤事,到此谁能与问天。白衣惹灰土,但使心如故。清水自清,含忧如境;浊者自浊,泾渭不合。是非曲直何须辨,自有明月道分明。

但见:

是是非非远远。沉沉冗冗捐捐。人人肯肯解冤冤。步步湾湾浅浅。善善常常恋恋。玄玄永永绵绵。明明了了这圆圆,杳杳冥冥显显。

且说柳青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下寻思:“我若是将实情一五一十的叙述出来,这帮衙役定然不会耐心听完,也更不会相信一切皆是血衣门所为,非笑我是个疯子罢了。在这盏茶不到的功夫,我又去何处寻到证人来为我辩白?”灵机一动,又想到:“是了,我怀中倒有一封血衣门互通往来的密函,应该可以为此事证明。”欣喜之际,忽又转念一想:“但这封密函事关重大,乃是上官前辈临终所托,甚至可能关系到整个武林的安危,我怎可轻易交付与他人阅览?况且此事尚是机密,还是莫要打草惊蛇,不加提及吧。”

正思忖间,却见两名手持锁铐的捕快已上前而来,欲将自己缉拿归案,于是心中续想:“我若拒捕,即便无罪,也可因抗捕而获罪。万不可与他们发生争执,为自个增添不必要的麻烦……上官前辈临终托付我如此重要之事,我定要不辱使命。眼下还不知有多少要紧事等着自己去完成,我决计不可因一时冲动而误大事。”当下柳青再来不及细思盘算,只好凭轻功遁走,再做打算。虽说逃跑会更加引起别人的怀疑与猜忌,但就目前的状况来说,亦很难找出比这更为妥当的方法了。柳青也料定这些衙役捕快,仅凭相貌与穿着,根本无法确定自己的身份,更难以寻查到什么线索消息,于自己不利。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等过些时日,真相稍微浮出水面之际,再回来解释罢。想到这里,柳青随即后退几步,自地上拾起了一段干枯的树枝,将其掰断后,又装模作样的塞入衣袖中。众衙役立刻提高了警惕,加强戒备的同时,都不由得好奇:“这人到底在耍什么把戏?”

突然之间,柳青的手自衣袖中甩出,笑喝道:“看暗器!”紧接着几道亮光冲天而起,众人尽皆失色,侧身闪避,眼睛朝“暗器”所飞往的方向望去。柳青借此机会,话未说完,人已跃起,凌空一个翻身,一翻,再一翻,脚尖已踩住了屋顶的飞檐,脚上有了着力点,再一个起落后,人已到了院外的树梢上。

当六扇门的捕快转过身来时,却不想那人已离自己几丈开外。这些捕快之间,虽然武功有高低,见识有深浅,但刚刚这一手“燕子抄水三起落”的功夫倒是人人识得。大伙只是呆立在原地,并未追赶。

在朝廷和衙门做事的人,多少都会有些自知之明。他们已经晓得凭借自己的身手,即便是追出五十里地,也不可能追得上方才那人了。群捕快面面相觑,许久,那班头才叹了口气,无奈道:“事到如今,发生了如此变故,只得请四大神捕出面了!”

上官敬楠惨死于府内的讯息不胫而走,顷刻间便传遍了洛阳城的大街小巷,所闻之人无不变色,大家满腹狐疑之际,心惊胆战之余,甚至还有不少人对这件事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茶馆、客栈、商贩摊子、街头巷尾……所到之处,众说纷纭,热议不息。就连洛阳城西面,一间最简陋的破庙里,也有乞丐群聚而论之。

所有人都在猜想,到底是谁有那狠上天的能耐,一夜之间,便将上官府灭个满门?霎时间,谣言四起,莫衷一是:有人说上官敬楠受了神鬼的诅咒,府上的家丁患染了恶疾骇病,全都病发身亡;仍有人担心这瘟疫会继续扩散,唯恐殃祸到自己,惶惶不安,人人自危;还有人说上官敬楠早已暴毙,府中的门客为了争夺财产而自相残杀,血流成河,最后同归于尽;更有人驰思遐想,将罪责归咎于近些天来齐聚洛阳的江湖豪杰————说他们合力而为,首先取了上官敬楠的性命,然后盗空府上的财物,杀尽府内的活人……很快,恐惧便笼罩着整个洛阳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流言止于智者,但世间的智者,毕竟只是少数。

自然,六扇门早已抽调了诸多人手,封锁现场,维持治安,抚慰人心。朝夕之内,洛阳城便事发了一百三十一起命案,这无疑是一件大事。

话说那富贵堂皇、盛况空前的上官府,如今却是残垣断壁,无人问津。幸存的屋舍内,也大都狼藉不堪。一些屋宇内,甚至贴满了红窗纸,挂起了红灯笼,已经为不久而来的新春,做好了准备。一阵狂风大作,吹得红纸花灯“噼啪”直响,仿佛在诉说人间的不幸,抒发冤魂的哀伤,越发显得此间寒气纵横,可怖非常。如若你闭上眼睛,回忆之前的光景,是否能想象曾经的繁荣与喜庆?可是,现下却为何变得如此的凄凉?

————是否是因为这里发生了命案,并且牵扯到太多不为人知的玄机?

却见此时竟有一人,背负着双手,迈着沉重的步伐,朝上官府而来。只见这人面容清癯,棱角分明,丹凤眼神采熠熠,英气十足,好像世间所有的蛛丝马迹、把戏伎俩、真假幻象,都难以逃过他的法眼;鹰钩鼻气宇轩昂,更加衬托出他苍鹰般的敏锐与孤傲;鲜见言笑与表情的线唇,与严肃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又见他修长的身上,套了件淡绯色的织锦衽,衽外一席缁色的披风,使他愈加显得沉稳冷静。但无论颜色多么深黑的披风,也不及他此时的脸色———那张本就冷酷的面容,眉宇间更是增添了因忧愁而紧皱的枷锁。

你道此人是谁?原来这人便是洛阳城四大神捕之首,位居第一把交椅的“铁面无情”崖子期。无论是谁做到总部头的位置上,都端的是有大能耐的————无论他的能耐是哪一种。

话休饶舌,崖子期的传奇故事早已被妇孺所熟知。听说他被公认为是六扇门百年难遇的奇才,六岁就因智禽暴徒而闻名于乡邻,十二岁因出众的能力和广传的声名而被衙门收做学徒,研习断案的本领,并负责处理些琐碎的事物。在这期间,他竟可独当一面,屡建奇功,令享誉京城的名捕所惊叹,让同僚所折服……

基于崖子期过人的能力与功绩,他十七岁时,便被破格提拔为史上最年轻的捕头,仕途于三法司。多年来,亦不知他侦破了多少的悬疑大案。

至于崖子期“铁面无情”的绰号,端的更有说头:即便是他的亲生父亲,因醉酒闹事,聚众斗殴伤人,他也不曾心慈手软,不顾情面的将父亲送入刑部,依法受理。铁面无情,便是由此而来。

骈俪为证:

法外无情,伸正义四海扬名;刚正不阿,处公道同仁一视。火眼金睛,断世间端倪,明察秋毫之末;惩恶扬善,弘司法威严,著仁德于海内。

正是:

盖世武功行义举,除暴安良抚一方。

时至今日,崖子期早已成为洛阳城正义的化身,人人为之称道的大英雄,真好汉。虽说他的年纪倒算不得恁大,但因其处事沉稳,足智多谋,又精通用人之道,所以百姓坚信不疑,只要崖子期出面,就没有解决不了的案子。

当然,崖子期今天的成就,除了依靠自己的天赋和努力外,更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与支持。

————很多事都是这样,仅凭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成气候。

前年朝廷为了表彰各地巡抚及衙门里的有功之臣,褒赏他与“百里目”曹斌、“千里耳”何秋水、“万里寻”杜涛,为“洛阳四大神捕”。并特封崖子期为神捕之首。由此,崖子期的大名,更加令不法之徒闻风丧胆,落荒而逃。

且说崖子期于上官府内探底巡查,正出神间,却听得身后脚步声隐隐,便道:“是曹斌么?”说罢转过身子,只见一人自西面而来,正是那“百里目”曹斌了。

无论在谁看来,曹斌都是那种平凡至极的人。普通的相貌,简单的衣着,寻常人般身材,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甚至给人一种安分与守己的乡下人感觉。但正是因为曹斌的平凡与普通,那种绝不引人怀疑与注意的平凡,他才得以深入案件的调查,从而不受别人的警惕与怀疑,成为获取线索的佼佼者,揭开谜团不可或缺的关键————崖子期的左膀右臂。

曹斌到得近处,对崖子期道:“总部头,我已经查到了。”崖子期颔首,示意曹斌继续说下去。曹斌续道:“近些天来,上官敬楠大都闲居于府中,偶尔会出门赏一下花灯,于城内游逛,无甚可说的。他上一次与人物打交道,还是在腊月十三日。当时有一批从汴京运来的红货送到府上,上官敬楠亲自接待了押镖的一行人。”

“哦?”崖子期道:“不知是哪家镖局走的镖?”曹斌道:“是天门镖局。”崖子期不禁稍变了脸色,喃喃着:“竟然是天门镖局……上官敬楠既然雇了天门镖局,想必这批红货定然是价值连城,意义非凡。你有查到这批货是什么,眼下着落在什么地方么?”

曹斌稍微停顿了一下,似有些惭愧,低头道:“还没有。我之前派了几个干练的亲信,搜遍府内的各个角落,也没什么发现。”叹了口气,接着道:“目前仍不知道这批货是什么来历,看来咱们只好走一趟汴京,造访天门镖局了。”

崖子期依然不动声色,说道:“吃镖饭的人当然有他们自己的规矩,更何况是天门镖局?镖局当然会维护雇主的隐私,不让消息泄露……指望他们帮协,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吧?”

曹斌搔头道:“可这件事毕竟涉及到许多命案,估量天门镖局也不会不识好歹,与咱们为难。况且,眼下得到的线索又微乎其微,或许只能先从这一条入手。”

崖子期深深地吸了口气,道:“也罢。无论如何,都要设法查清这匹红货,因为这极有可能是上官府惨遭灭门的起因。”曹斌点了点头,似乎想起了什么事,说道:“总捕头,我方才在搜查的时候,发现了一封可疑的信,我想或许和本案相干,便带了过来。”

崖子期目光如炬,道:“快交于我看。”曹斌将怀中那封质料鲜少的信笺掏出,递将给崖子期。

只见信笺上写到:

“腊月二十七,花灯依旧,备好贵府之秘籍,洗净阁下之首级,必当前来拜访——无名。”

崖子期缄默不语,很久才道:“这物事是从哪里找来的?”

“上官敬楠的书房。”

“是在书房的什么位置?”

“是在伏案桌旁,一个特制的屉子中。”

“哦?”崖子期摸了摸下巴,思索道:“屉子里还有什么?”

“皆是战书。”

“战书?”

曹斌道:“不错,屉中全部是近年来上官敬楠收到的战书,有厚厚的一叠,而这封信笺被放置于顶上,想来是最后收到的一封吧?”

崖子期分析道:“原来如此。想必上官敬楠将收到的战书,全都收藏了起来,应该是作为一种纪念。”微一沉吟,补充道:“据我说知,此前到上官府挑战的好手,俱都铩羽而归。所以,屉中的一封战书,就好比是上官敬楠击败的一个对手,这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曹斌苦笑道:“不过这样的战书,我还是头一次见到。”崖子期“哼”了一声,冷冷道:“或许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战书,而是一张死亡告知单!”曹斌也道:“极有可能,以此推测的话,凶手恐怕已蓄谋良久。”

“这还需要从长计议,莫要过早的妄下结论。”崖子期顾盼左右,忽的转变话题,说道:“何秋水在哪?”

曹斌笑道:“秋水还在外面,她想听听市井中的传言,或许对我们有些帮助。”崖子期摇了摇头,严肃的脸上终于绽放出笑容,道:“每次拿她都没有办法……这样吧,等她回来后,咱们再一起去书房看看。”曹斌道:“好,不知总部头这边可有什么发现?”崖子期道:“也有一点。你跟我去那边,问一下地上的死人吧。”曹斌皱眉道:“死人也会说话?”崖子期道:“死人不仅会说话,而且说的话通常比活人可靠。”曹斌不禁愕然。

曹斌陪同崖子期来到了一堆死尸旁。地上的血迹尚未干透,血渍深深的浸入了汉白玉的釉面砖中,凝结在一起:白色的固体里,充盈着红色的液体,一块接着一块,一片连着一片,令人战栗不止。

曹斌叹了口气,道:“他们都告诉了你什么?”崖子期冷言道:“他们告诉我,自己死前并没有经历过激烈的搏斗。”曹斌的瞳孔突然收缩,他已经有所察觉。

崖子期接着道:“你应该也注意到了吧?仔细观察他们的尸体,伤口大多在咽喉和动脉,几乎可以说是一击致命,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曹斌的喉结上下动了动,道:“凶手的武功必定极高,在瞬间就割断了他们的喉管。况且……”说到这里,俯身将手搭在一具死尸的脖颈上,想再观察一下他的伤势。

倏忽间,他的手又闪电般缩回————因为曹斌突然感受到这具尸体,竟还有些许的温度!

经过一晚的间隔,于如此寒冷的天气中,这些尸体非但没有僵硬,竟还能保持着少许的体温,这必须要有一定的内力才可以做到。

“况且躺在地上的这些人,武功也绝不会太差。”崖子期打断了他的话,替他说:“一个内功有火候的人,虽不能完全的寒暑不侵,但至少不会像常人那样畏寒惧暑。即便死去,丹田中的气息也会逐渐吐泻,周护全身,抵御一下严寒,支撑个一天两头,体温不会很快消散。”曹斌自言自语:“怎会如此……难道凶手的武功,当真深不可测?”

两人都没有再说话,只是闭上了眼睛。他们的确已经明白————这起案件绝对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正是:关山阻隔荆棘密,三头两绪难为之。诸位看官,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