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藏在《山海经》里的秘密 一
作者:嘲笑鸟的鱼      更新:2020-04-29 21:31      字数:3396

一般在进行史学研究时,历史记载是非常重要的,而作为记叙上古文明的《山海经》因其内容太过于玄幻与令人难以置信,一直被科学家置之不顾,谁能想到文字记载比神话传说更富有传奇色彩呢!哪怕太史公也自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于是,现代科学家为人们构建的中国历史是这样的:中国最早的奴隶社会是夏、商、周三代,这个排列顺序见于甲骨文,也见于先秦诸子的论著中。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以上记载都抱有怀疑的态度,认为夏、商两代很可能不是真实的朝代,而是古人传说中的理想社会。从20世纪30年代起,大规模的考古挖掘证实了上古记载与神话传说的真实可靠性,从大量的出土文物中,人们不但确认了商朝的存在,同时也找到了夏文化层,再一次证明了神话记载是不容忽视的。

但是也就到止为止了。其实在考古中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年代更加久远,和远超科学家们理想中那个时代的器件。那怎么办?要重新坐下来审视远古的文明,并将上古的中国历史重新洗牌吗?答案是没有,只好视而不见秘而不宣。

先说甲骨文,甲骨文这个东西本身十分难懂。从本世纪初到现在共发现15万片甲骨,人们在反复比较后确认,甲骨文中不重复的单字约有5000多个。要知道一个国学大师也不过才认识3000多字。实际上,甲骨文中的单字可能远远超出现在的统计。对于甲骨文的研究,已经历时百年之久,但几乎没什么进展,在5000个单字中,基本无争议的可识字只有一千多个,准确地说是1056个,而其中1051个,早在汉代就被《说文解字》记录,这个速度基本上宣判了企图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而了解上古社会的可能性为零。所以说,虽然甲骨文是个成熟的文字体系,然而没什么用。

人类能够很好了解的历史也不过两千多年,这个时间基本上是从大秦帝国前后开始,周朝算是一知半解,至于夏与商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甚至连哪些是商代的文化层,哪些是夏代的文化层,都难以确定。那夏朝以前呢?

科学家们费心费力所取得的成果,甚至不如神话传说更加有价值,但是神话传说毕竟流传时间太长,真假莫辨,我们也只是慎重的取用它的主体,所以要想弄懂这古老的文明,还得翻阅这本上古奇书:《山海经》。

其实更早时候,《山海经》还有配图,晋陶渊明有曾“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的诗句。有了这幅配图,迷雾重重应该能散去大半,只可惜《山海图》已经失传。虽然困难重重,尤其是关于上古大陆的格局,然而时间走到现代,终于有一丝丝机会去进行解读了,尤其是那时候发生的重大事件。那么在解读《山海经》之前,我们先强调几个原则:

1、凡文中记叙之事,皆以真实事件对待,至于其本身相互矛盾之处,视为流传时发生的错误。

2、人与物的区别在于有无灵魂,造物主及其同类皆称之为神。

3、天地分离之前,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4、根据我们画的简易图,以中山经所在区域为大陆中心,南山系在海内南,再南是海外南,再南是大荒南,这些区域里描述的一些山系、人、物或者事情等,有所重复并非错误,恰恰可以作为相互对照,毕竟山系或者事件发生的范围可能非常广泛,其他方位以此类推。

5、有些神,很明显就是庞大的飞船之类,比如:

①又东百三十里,曰光山,其上多碧,其下多木。神计蒙处之,其状人身而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入必有飘风暴雨。(《中山经》)

②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大荒东经》)

且看描述“出入必有飘风暴雨”、“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多么明显啊,一看就是潜艇,只有潜艇一类的东西才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基本上,出入有怪风雨,或出入有光等神大多数都是此类。虽然如此,但其里面是神所在,称之为神也无不可。首先,我们选取一些重要内容,先来看那时候的山川地理。

东方:

①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猇。黄帝生禺猇,禺猇生禺京。禺猇处东海,禺京处北海,是为海神。(《大荒东经》)

②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海外东经》)

备注:东方比较简单,主管为句芒,禺猇是东海海神。

南方:

①南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海外南经》)

②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南山经》)

③有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鸟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膺文曰仁,背文曰义,见则天下和。(《海内经》)

④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在羽民东。其为小人颊赤肩。尽十六人。(《海外南经》)

备注:南方也比较简单,主管祝融,有神为帝司夜。其实所谓的司夜就相当于值班放哨,至于为何值班放哨,也许因为战争警戒,《山海经》中便记叙有几次重大的战争。此外,在解读时,人们都认为帝就是黄帝,或者发生事件时在位的帝王,其实不是的。凡是帝王,《山海经》中都有明确表述,比如有黄帝、炎帝、白帝、帝尧、帝喾、帝丹朱、帝舜、帝颛顼、帝俊等,所以这里的帝并不是其中任何一个。联想到月球即“天”,“天”又是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那么“天”里面的首领便是“帝”,“帝”就是“天帝”或“上帝”,即上天之帝,而且“帝”的权威凌驾于所有神之上。

另外,凤凰是存在的,而且是神的使者,它的出现就是告诉弱小而惊慌失措的人类天下安宁了,对于它们描述,比如“五采而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一看便知同样是被创造而来。自然龙也是存在的,同样是神的使者。那么便不难理解为何《西游记》中龙的地位那么低了。它们只在特定的时期,接受特定的使命才会出现,愚蠢的人们自然无缘得见。

当然,神的使者并非只此两个,还有诸如“鴸”、“颙”等很多,它们的作用也很明显,便是“见则其县多放士”、“见则天下大旱”等,传达神的启示。神对人的眷恋不止如此,它们创造的一些植被,也具有千奇百怪的功效,比如有的能已心痛,有的能多子嗣等。

北方:

①北海之渚,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

②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

③大荒之中,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

④大荒之中,有神,衔蛇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曰强良。

⑤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

备注:以上五点都来自《大荒北经》,可以看出北方有禺强、九凤、强良几位神掌管,其中禺强是海神,《大荒东经》曰“禺京处北海,是为海神”,所以我们怀疑禺强与禺京是同一个神。第⑤点非常重要,“有西周之国,姬姓,食谷”,从此可知西周在很早很早以前便已经存在,姓氏也对的上号,只是这个西周与后来的西周虽然名字相同,但疆域已经不同。

西方:

①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海外西经》)

②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大荒北经》)

③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启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海外北经》)

④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之长短。(《大荒西经》)

④有池,名孟翼之攻颛顼之池。《大荒西经》

备注:西方主管神为蓐收,此外未截取的内容里,騩山上有声如洪钟的神老童,天山上有混沌状如黄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浑敦无而目,善识歌舞的神帝江。女床山上有“见则天下安宁”的鸾鸟。而章尾山与钟山上这两尊神,一个掌管大荒北,一个掌管海外北,关于它们的描述基本一致,很明显就是庞大飞船类的东西,其作用与月类似,只是名字不同。

另外,大荒西也有人,注意是人,为天帝司日夜长短。再者有些地方的名字,就代表了当时所发生过的事件,比如“孟翼之攻颛顼之池”,这就说明孟翼曾经在该池的区域范围内进攻颛顼。以此可知,《山海经》为使人更加清楚山川地理,或曾发生过得历史事件,对于地方命名都别有深意,比如“夸父之山”,一看名字就知道是夸父所在的山,我们不一一例举,但还请大家不要停止继续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