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序卦传 二
作者:嘲笑鸟的鱼      更新:2020-04-29 21:31      字数:3540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翻译:《易》与天地齐平,所以能涵括天地的法则。仰而观察天文,俯而考察地理,所以知晓明暗的缘故。依据起始推测终了,所以知晓死生的道理。精气聚而为物,游魂使之产生变化,所以可知晓鬼神的情况。《易》与天地相似,所以不违背天地。其智慧遍及万物,并以其道匡济天下,所以不偏离万物。全面遵行而不偏离,乐其天然知顺其势,故心无所忧。安于其境厚施于仁,故能怀爱。囊括天地的变化而不偏离,成就万物而无遗漏,洞悉天地之道而充满智慧,所以“神”没有固定形体,《易》也不拘于固定形式。

备注:宇宙本身由“有”与“无”构成,精气即能量,万物即物质,然有从无中来。人类的视角仍聚焦于物质,而失却其本。易之伟大,与天地齐平,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故小可以卜人事占鬼神,大可遍观宇宙之情状。)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翻译:一阴一阳就是道,继承它便是善,成就它乃是性。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百姓每天都在运用却并不了解,所以君子之道就更少见了。仁德显现于外,功用潜藏于内,鼓动万物却不象圣人那样忧虑,盛德大业真是达到极限了!富有叫做大业,日新叫做盛德。生生不息叫做易,在天成象叫做乾,效仿地法叫做坤,穷尽数理以测未来叫做占,贯通变化叫做事,阴阳变化莫测叫做神。

备注:1、“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天成象,地成形,天创始万物,地成就万物,天地具有不同的秉性。《老子》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与之同理,即有形体使事物成就获利,无形体使事物具有真正用途。

2、一阴一阳之谓道,故道无鬼神。世间众人,皆开其眼而闭其心,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故不能明心见性,则阴阳不测而为神。)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

(翻译:《易》,广啊大啊!谈及其远则畅通无阻,谈及其近则精准处正,谈及天地之间则广大悉备。乾,静止时专一不变,运转时刚直不阿,所以“大”就产生了。坤,静止时收敛闭合,运转时开展显露,所以“广”就产生了。广大与天地相匹配,变通与四时相匹配,阴阳之义与日月相匹配,易简的美好与至德俱都相互匹配了。

备注:该段亦指易之广大完备。)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翻译:孔子说:“《易》,真是达到了极致呀!《易》,是圣人用来推崇道德和光大事业的。其智慧崇高,礼仪谦卑,崇高效法于天,谦卑效法于地。天地确定了位置,易的变化便运行于其中了!成就万物本性,保持万物生存,是步入道义的门户。”)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翻译:圣人观看天下事物的繁杂,于是摹拟其形态,象征其适宜,所以叫做“象”。圣人观察天下事物的变动,于是考察它如何融会贯通,以推行典章礼制。附上文辞,用以判断吉凶,所以叫做“爻”。谈论天下最繁杂的东西而不会心烦,说明天下多变至极的运动而不会混乱。摹拟之后再说明,讨论之后再推研,摹拟、推研后才得以确定变化。

备注:该段对于象、爻做出解释,并对推测事物的发展变化做出凭据。世人仅知推演卦象可以得到结果,却并不知晓其中过程,该段即为解释。如果还不能理解,后面解卦时,我们会再次进行解释。)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翻译:“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孔子说:“君子住在家里,说出的话有益,那么千里之外也会得到响应,况且近处的人呢?住在家里,说出的话有害,那么千里之外都会违背,况且近处的人呢?言语出乎自身,影响及于百姓;行为发生于近处,影响及于远处。言行,是君子的枢机,枢机一旦发动,便成为荣辱的主宰。言行,是君子能够影响天地的东西,能不谨慎么!”

备注:言行之于人务必慎重。每个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作的每一件事都将成为一个因,有因必有果,随意出言行事必然会招致祸患。“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言行会震动天地,君子都将谨慎,圣人更加如此,生怕其言行举止会导致自身或天下祸福不定的结果,故而行不言之教为无为之事。)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翻译:“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孔子说:“君子之道,有时出仕有时隐世,有时沉默有时开口。两人同心,就会锋利似刀,可以切断金属。知心的交谈,气氛犹如兰草一般幽香。”“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孔子说:“哪怕放在地上也是可以的,用茅垫上它,哪里会有过错呢?谨慎得很呀。茅草作为东西是很扉薄的,却可作用于重大之事。行事保持这种慎重的态度一如往常,就不会有什么过失了!”

“劳谦,君子有终,吉。”孔子说:“劳苦而不自夸,有功绩而不居德,厚道极了。说的是有功劳还能居他人之下的人。德讲究硕大,礼讲究恭敬,所谓谦,是以示意恭敬来保持地位的人。”

“亢龙有悔。”孔子说:“尊贵而脱离位置,居高而脱离民众,贤人处在下位无所辅佐,所以妄动会有悔恨。”

“不出户庭,无咎。”孔子说:“动乱之所以产生,总是以言语作为阶梯。君王言行不慎就会失去臣子,臣子言行不慎就会危及自身,机密之事不谨慎就会危害成功。所以君子缜密而不出户庭。”

孔子说:“作《易》的人大概了解盗贼吧!《易》说:‘负且乘,致寇至。'背东西,是小人做的事;所乘之车,是君子的器物。小人无德却乘坐君子器物,盗贼才想要抢劫他。居上位者怠慢,居下位暴戾,盗寇才想要攻伐他。懒于收藏招引盗贼,打扮妖艳招引jianyin。《易》说:‘负且乘,致寇至。’盗贼就是这样被招来的。

备注:小人指普通人,大人指君子或修为高深之人。“负且乘,致寇至”,其意是讲居其位施其德行其事为安,不居其位失其德却行其事招致盗,更直白讲便是德行配不上其所处地位便会招致盗贼。比如国家被侵伐是因为君主、臣子各自德行与地位不相匹配,大家可以查阅历史资料,看看侵略者或造反的一方都是打的什么旗号;比如女人打扮妖艳会招致jianyin是因为女人妆容配不上其德行,即所谓的不端庄,所以会招致jianyin。许多新闻经常报道女性因为穿着暴露而被男人占便宜的事件,看完该段,你难道还天真的认为和女性没关系吗。一因一果罢了。事件的发生由内因外因两方面造成,生病也是如此,自身虚弱而外界环境温和不会导致生病,自身强健而虚邪贼风侵犯也不会生病,只有本身虚弱而恰好外邪来犯才会导致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