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作者:嘲笑鸟的鱼      更新:2020-04-29 21:32      字数:4255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翻译:最上,不知道有他存在。其次,亲近并且称赞他。其次,畏惧他。其次,轻侮他。诚信不足,才有不被相信。悠然珍贵其言,功业成就事情遂愿,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如此。)

(备注:1、上文讲“为无为,则无不治”,并予以详细解释,该段则对无为治世者做出评判其高下的标准。

2、“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凡事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人的德行若配不上他的地位,别人就不会信服,此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比如骗子也是择人行骗,一个人若正气凌然,骗子便很难向其下手。

3、“悠兮其贵言”。物以稀为贵,言论同样如此,话多必失,此乃世之真理。言论这种事情再重视都不为过。《齐物论》曰:“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意思是说:“言论的出口就像放出的利箭,掌管着是非的称谓;言论的留阻就好像发过誓言,是说在等待胜利的机会;言论的衰败犹如秋冬的肃杀,是在说一天天走向消亡;沉溺在辩论中,再无法使他们恢复天性;言论的厌恶如被束缚,是在说其衰老枯竭;走向死亡的心灵,没法再使他们恢复生机了。”言论好比杀人利器,可不慎乎!《诗》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

《齐物论》曰:“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意思是说:“言论并不像风吹。说话者各自有言论,他们的话并不能作为衡量是非的依据。他们果真有自己的言论吗?还是不曾有过自己的言论呢?他们认为自己的言论与刚破壳小鸟的叫声有所不同,有区别吗?还是没有区别呢?道为何被隐藏而出现真伪?言论为何被隐藏而出现是非呢?道为何去往不被留存?言论为何留存而不被认可?道被一孔之见所隐蔽,至言被浮华之辞所隐蔽,所以有了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之辩,他们都肯定对方不赞同的主张,反对对方认为正确的东西。想要肯定对方所否定的而否定对方所肯定的,就不如用明镜之心。”可知,言论的出口若不能成为标准,就会如脱弓之箭,成为是非的引线,多说无用而无益,是以悠兮其贵言。

4、“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为无为,则无不治;为无为,则不自显。不自显,而又天下大顺,故好像自然,事实也确是自然,所以民不知有其人是无为之治之太上。)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翻译:百姓不畏惧权威,那么大的权威就达到了。不以其居所狭小,不以其生活为厌。只有不使生活厌倦,百姓才不会感到厌倦。所以圣人自己知道而不自己表现,自我爱护而不自显高贵。所以除去彼获取此。)

(备注:1、前面讲“为无为,则无不治”“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该段则紧接告诫居上位者“人民不畏惧权威,上位者才是真正获得了大的权威”,前后实为顺承关系。历史告诉所有人,君主自称天子,秉承天之威严,然而若以刑法、军队威慑天下,人们虽口不言语,然心却不顺承,臣子也前倨而后恭。君主壮盛时恭顺,君主或后世衰弱时则必反。真正的威严,不怒而自威;真正的话语,无言胜有言。

2、“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如果不按照上下文,很容易理解成“人民不畏惧权威,会招致更大的灾祸”,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全文的基调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开头早已点名,是以至誉无誉,至言无言,至威无威。

3、“夫唯不厌,是以不厌”。只有使生活本身不招致厌,百姓才不会感到厌倦。此亦治未病之理,即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算是《三章》前半段的总结之语。

4、“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圣人自知不自见,故不显德,不显德ze民不畏威,民不畏威则大威至。《四气调神大论篇》曰:“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上天造化众生,尚不显德,圣人生于天地之间,自然藏德于身,混迹于世,天明则日月不明,圣人明ze民不明,道理相通。)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多智。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翻译:古代善为道者,并非使百姓明知,将会使之愚钝。百姓难以治理,由于其智慧多。所以用智慧治国,是国家的祸患。不用智慧治国,是国家的福庆。知道这两者,也是法则。经常知道法则,就是玄德。玄德深幽,渺远,与万物同返,然后才到达大顺。)

(备注:1、上段讲圣人治世之法,这里紧接以古之善为道者治世作为对比,并做出结论。

2、“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智慧这种东西,对内则害身,失其本性不得复返,治世则使之大乱。《达生》曰:“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人之天即智慧,天之天即自然,故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缮性》曰:“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生而无以知为也,谓之以知养恬。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夫德,和也;道,理也。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忠也;中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顺乎文,礼也。礼乐遍行,则天下乱矣。彼正而蒙己德,德则不冒。冒则物必失其性也。”翻译过来就是:“古时修道的人,以恬淡涵养心智,心智生成而不用,这叫以心智涵养恬静。心智与恬静相互涵养,而和顺、义理便从本性中流露。德,和也;道,理也。德和而无不相容,叫做仁;道无所不顺,就叫做义。义理彰明因而物类相亲,叫做忠;心中淳厚朴实而返归本性,叫做乐;诚信显著、容仪得体而顺应节度,叫做礼。礼乐遍行,那么天下就混乱了。自身正而收敛德行,德行就不会外露。德行外露那么物类必定失却本性。”是以古之善为道者,将以愚民,使民有智而不用,使德行不外露,使与物无伤。

又曰:“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是以德不外露则包容天下。

又曰:“古之存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不以知穷德,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己又何为哉!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故曰:正己而已矣。”则今人多以小识小知自骄自傲自以为得,是以皆失道矣!

3、“民之难治,以其多智”。也许你有疑问,不治天下,如何安定人心?其实古人早有回答,《在宥》曰:崔瞿问于老聃曰:“不治天下,安藏人心?”老聃曰:“女慎,无撄人心。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淖约柔乎刚强,廉刿雕琢。其热焦火,其寒凝冰,其疾俯仰之间而再抚四海之外。其居也渊而静,其动也县而天。偾骄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昔者黄帝始以仁义撄人之心,尧、舜于是乎股无胈,胫无mao,以养天下之形。愁其五藏以为仁义,矜其血气以规法度。然犹有不胜也。尧于是放讙兜于崇山,投三苗于三峗,流共工于幽都,此不胜天下也。夫施及三王而天下大骇矣。下有桀、跖,上有曾、史,而儒墨毕起。于是乎喜怒相疑,愚知相欺,善否相非,诞信相讥,而天下衰矣;大德不同,而性命烂漫矣;天下好知,而百姓求竭矣。于是乎锯制焉,绳墨杀焉,椎凿决焉。天下脊脊大乱,罪在撄人心。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形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离跂攘臂乎桎梏之间。意,甚矣哉!其无愧而不知耻也甚矣!吾未知圣知之不为桁杨椄槢也,仁义之不为桎梏凿枘也,焉知曾、史之不为桀、跖嚆矢也!故曰: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可知,人心险恶,犹如浑水,可使静焉,不可作为。故民之难治,以其多智,是以绝圣弃知,民利百倍。

4、“故以智治国,国之贼”。《天地》曰: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齧缺,齧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

尧问于许由曰:“齧缺可以配天乎?吾藉王倪以要之。”许由曰:“殆哉,圾乎天下!齧缺之为人也,聪明睿知,给数以敏,其性过人,而又乃以人受天。彼审乎禁过,而不知过之所由生。与之配天乎?彼且乘人而无天。方且本身而异形,方且尊知而火驰,方且为绪使,方且为物絯,方且四顾而物应,方且应众宜,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夫何足以配天乎!虽然,有族有祖,可以为众父,而不可以为众父父。治,乱之率也,北面之祸也,南面之贼也。”

是以让聪明睿知之君治国行不通。

又曰:将闾葂见季彻曰:“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请尝荐之。吾谓鲁君曰:‘必服恭俭,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阿私,民孰敢不辑!’”季彻局局然笑曰:“若夫子之言,于帝王之德犹螳螂之怒臂以当车轶,则必不胜任矣!且若是,则其自为处危,其观台,多物将往投迹者众。”

将闾葂覤覤然惊曰:“葂也汒若于夫子之所言矣。虽然,愿先生之言其风也。”季彻曰:“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若然者,岂兄尧、舜之教民,溟涬然弟之哉?欲同乎德而心居矣!”可知让恭俭贤明之君治国也行不通,以智治国,国之贼也,一言以蔽之。

5、“知此两者,亦稽式”。稽式即真理、常规,或者法则,两者为“以智治国”与“不以智治国”,知和曰常,知此两者亦为常。

6、“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常知此两者亦即无为处事,无为亦玄德。

7、“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玄德无为而不显德,物得大德一隅以为德,故玄德与物反,反者道之动,乃至大顺即返回至德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