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作者:清涵101228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776

过年就是吃喝玩乐,不管平时多忙,过年这几天也要陪着家人一起逛一逛,玩一玩,初一的下午,一家四口又去看了一场电影,今天放的是《小字辈》这是一部喜剧电影,在这节日的气氛里看一部喜剧片很是很合时宜的。电影里那些人物对工作和对生活的热情很能感染人,加上一些喜剧情节,看得人不时哈哈大笑。

从电影院出来,时间也不过四点多钟。妈妈提议:“咱们出去走走吧,吃了饭就坐在影院里,中午吃得饱,又没有活动,怪难受的。”

“好啊,咱们去外面走走吧,空气也好,今天正该到处走走的,咱们老家不是兴初一到处游走吗,把灾痛走没了,来,孩子们,咱们也把灾痛走掉。”爸爸也来了兴趣。

一家人沿着大院外的小路往田野里走,这里的地势平坦,一望无际都是些百姓种的地,偶尔见得到一两处集中的院落,那是老百姓的房子吧。

他们边走边聊一此闲话,很闲适,没有平时工作学习的压力,感觉身心轻松,路上没见到别的人,平时地里也有一些干活的农民,现在过年,大概都在家过年吧。

“爸,他们当地人过年怎么玩的,有什么新鲜的吗?”杨兵捡起一颗小石子向远处扔去,一边问爸爸,爸爸在这个地方当兵已经十几年了,对当地民俗也很了解。

杨忠文见儿子问这个,反正也没事,就给大家讲一些他知道的风俗。B市年处的省区冬天很冷,风大,气候干燥,人们都少出门,一般都窝在家里的炕上,可是到了腊月,他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他们过年要玩社火、玩龙灯、闹秧歌,所以很多人就要早准备,他们这也兴杀年猪,一家人杀猪,邻居都可以去帮忙,然后吃一顿饭,如果你愿意,天天去不同的人家帮忙,可以一直吃到年三十。[wzdff贴吧手打团]他们过年也要准备很多吃食,除了做些菜,还要蒸很多馍,既有素的,也有肉馍,还要贴年画,贴窗花。年三十他们也和咱们家乡一样守岁,到了十二点钟放辞旧迎新的鞭炮,这个习俗可能各地都一样吧。初一天他们早上一定要吃饺子,不象咱们吃汤圆,吃完早饭就给长辈拜年,然后才给亲朋好友拜年,初二到初四串亲戚,和咱们也差不多。他们过年时那些集镇上也有一些唱戏的,玩杂耍的,很热闹。过两天咱们也可以去看看,听一下当地人的戏,你们没听过,用的是地方语言,肯定听不懂的。

走了一路,杨忠文讲了一路,杨玉也听得很仔细,以前虽说也在这呆过,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当地人的事,也没关心过,现在还是第一次听父亲讲呢。

晚上回家吃完饭,杨兵和杨玉就出门找小伙伴玩耍,对门的王蓓蓓象条小尾巴似的跟在杨玉的后面,杨玉也很喜欢这个小花骨朵般的小女孩,很乐意带着她玩。

今天晚上好多孩子都出来了,平时不常在一块,但大家都是小孩子,虽说叫不出来名字,看着还都很面熟,很快就打成一片。不知是谁提议人多来玩捉迷藏,很快得到大家的响应。于是找一个人起头,说了游戏规则,他伏在墙上闭上眼睛数数,商定好数到一百就开始找人,在他开始数数的时候,大家就一轰而散,杨玉当然得牵着蓓蓓,她们俩想藏在楼房后面的花丛里,谁知跑到那一看,里面蹲着两小孩子呢,俩孩子忙向她们摇手,杨玉只好带着蓓蓓另寻地方,过了一会,开始找人了,藏在各处的孩子都屏气凝神,大气都不敢出,很快就有人被找到,一时间大呼小叫的声音不绝于耳,陆续又有不少人被找到,杨玉和蓓蓓也难以幸免,小蓓蓓兴奋地不得了,直叫:“还来,还来。”楼下孩子们的欢笑声响成一片。[wzdff贴吧手打团]

杨忠文和陈启英坐在屋子里都听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这些孩子真好玩啊,咱们的孩子平时都在家里,难得出去玩一次呢。”陈启英说。

“是啊,他们既要上学,还要学那么多东西,挺累人的。”杨忠文有时也觉得孩子们学得多。

“可不是吗?你看咱们这个院子里,也没多少孩子学那些嘛,哪知道咱们的孩子自己要学,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咱们逼的呢。”嘴里虽这么说,陈启英的语气还是很骄傲。

“他们自己喜欢学是好事,咱们家长要鼓励,现在咱们也不是没钱,想学什么就随他们吧。”

“不随他们那还能怎么办,你舍得吗,高兴还来不及呢?我们办公室的那些同事,说起孩子好多都摇头,说孩子贪玩,除了学校老师规定的作业,多一点都不做,听说咱们孩子爱学习,都羡慕得不得了,老问我是怎么教的,我哪教他们这些呀。”陈启英说。

“你别在外面说夸自家孩子,人家听了肯定不舒服,要是哪天两个孩子不学了,或是退步了,人家心里准笑话的。”杨家人都不爱夸孩子。

“我哪有说这些,平时都是他们聊天,说到这些了,问我时我才说一两句,你妈不是老说锅盖别掀早了这句话吗,这个道理我懂。你以为我真的很笨啊。”

“哪会觉得你笨嘛,我的意思是说孩子的事最说不得狠话了,你家长的愿望再好,那孩子不努力还不是白搭,最终还得靠他们自己。”

“是啊,不过咱们家孩子还不错,咱们自己在家说说,两个孩子个子长得也高,身体也还不错,学习又好,做家长的怎么能不骄傲呢。”陈启英心里还是很骄傲滴。

“说到学习,小玉学钢琴也有两三个月了,我看她学得蛮认真的,吴老师也说小玉乐感好,练得也刻苦,咱们是不是给她买一架钢琴,省得天天往吴老师家跑,也影响人家的生活。”杨忠文说。以前说过要给女儿买一架钢琴,现在看来她是真的很喜欢,该她买了呢。

“那得多少钱啊,应该很贵吧,要是她练几年不练了,那钢琴买来不就浪费了。”陈启英还是有些舍不得。

“钱就是来用的,放在那里不过是个数字,不如买些有用的东西,小玉学钢琴很刻苦,应该不是那种中途放弃的人,你看她和小兵学书法,不是到现在还在自己练吗,平时也没有怎么督促,都挺自觉的,这个也应该是这样的吧。”

“那就买吧,反正你做决定,我服从就是了,你是个有主意的人,我都听你的。”陈启英很信任丈夫。

“只要是对的,谁决定都一样,如果你同意咱们哪天就去B市看看吧,如果有合适的,找一辆车拉回来,给小玉一个惊喜。”杨忠文很期待看到女儿高兴的样子。

“要准备多少钱啊,也没听说谁家买过。”

“我也不知道,也不知道两千够不够。”杨忠文说。

“两千?那么多!我多少年的工资了。”陈启英很吃惊。

“所以说这是高消费嘛,你看有多少普通人家的孩子学琴,贵死人,也只有有钱人才能学。平时老师那里学费也不便宜。”“哇,那么贵,我还以为几百块就行了。”陈启英有些不置信。

“舍不得了?为了孩子,没什么舍不得的,教育是最好的投资。”杨忠文也不知道这句话是哪看来的,但说得很对。

“你都决定了,我不同意有什么办法,也是现在忠武那里做生意分了红才买得起,不然靠咱们的工资,怎么也拿不出钱来的。”

“是啊,所有说有钱好办事嘛。”杨忠文也深有感触。

快十点钟了,陈启英趴在窗台上叫两个孩子回家,现在天还很冷,在外面玩太久了,小心别感冒了,过年过节的,吃药可不是好兆头。

杨玉和哥哥带着蓓蓓回家,叫开王叔叔家的门,把蓓蓓交给她妈妈,自己就回家了,在楼下玩了一身汗,妈妈赶紧拿了干毛巾把隔在背上,要不然一会没汗了,衣服就冰凉冰凉的,很容易感冒,在妈**催促下,杨玉和哥哥洗洗睡了。

爸爸没有告诉杨玉要给她买钢琴的事,玩了几天,杨玉和哥哥又恢复了以前的作息时间,小蓓蓓还是每天都过来一起做作业玩耍。

这天杨玉练完琴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神秘地笑着,拉着杨玉来到里间他们住的屋子,杨玉一看,一架黑色的崭新的钢琴静静地立在墙边。

“哇,太好了,妈,你们给我买了钢琴!真是太好了。”杨玉冲向钢琴,这是属于自己的钢琴,活了两世,终于实现愿望了,轻轻地抚摸着琴身,杨玉的眼睛湿润了。

“爸爸妈妈,谢谢你们!”杨玉回过身来抱住了妈妈,真的太谢谢了,喜悦的泪水印在妈**衣服上。

“瞧你,不就是一架钢琴吗,既然你喜欢弹钢琴,爸爸妈妈也有能力买,这不算什么,你以后好好练就行了。”妈妈用手擦干杨玉的泪水,爸爸也抚摸着女儿的头,女儿这么喜欢,看来是买对了。

“嗯,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不负你们所望。”杨玉重重地点了点头。

“别太有压力了,随你自己的喜好就行了,你平时练得也够认真的了,别太累着了。”陈启英有些心疼女儿。

“小玉,钢琴买来了,以后你不用老到吴老师家去练习了。可要好好练哦,以后我妹妹弹琴弹得好,我做哥哥的也骄傲啊。”杨兵也在旁边笑嘻嘻地说。

他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