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变法前奏
作者:夭昭夭      更新:2020-07-26 15:05      字数:2287

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康有为、翁同龢等人向光绪皇帝正面提出变法的请求。载湉深以为然。再加上康有为等人私底下做了不少事情,使得大家一致认为变法是改变清朝景象的唯一办法。

说实话,清朝的不正之风早该整治了,这就是清朝的毒瘤啊,这个毒瘤使清朝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衰弱枯竭。

五月份,恭亲王病薨了。大公主伤心极了,这个时候,她想到了一个人,北三所关着的那位。那里看守的侍卫都是认识大公主的,慈禧太后最宠爱的格格,他们怎么会为难她,何况是在恭亲王薨逝的节骨眼儿上,所以,大公主很容易的见到了明鸢。

明鸢正在屋子里洗着衣服,这些她平时最不擅长的事情,如今都要她自己完成了。大公主进来,她并没有很惊讶。事实上,范莺莺虽然是公主府的丫鬟,但是她却实实在在是载湉的人,隔三岔五的,载湉就会给明鸢写一封信,说一说如今发生了什么,明鸢有的时候也会回信,给载湉出一出主意,分析分析当前的局势。所以恭亲王病薨的消息,明鸢是知道的。

大公主虽然很早就被接进宫来,但是她也是恭亲王的长女呀,怎么会不伤心呢?明鸢只是没有想到,大公主在伤心的时候,想到的人居然是她。

“鸢儿~”

大公主进来的时候,脸上还留着哭过的泪痕。

“大公主,您来了。”

大公主二话不说,就扑向明鸢,紧紧的抱着她,这大公主,今年已经四十四岁了,至今仍然孤独一人,她也就比常人要懂事明理的许多,可是在恭亲王病薨的事情上,她还是哭的像一个小孩子一样。

“鸢儿,我阿玛走了,前去吊唁的人有那么多,可是他们都不是真心的,他们都巴不得我阿玛走呢,我这个做女儿的真的是太失败了,一直都没能在他身边好好的尽孝。”

大公主这句话,几乎是所有的儿女都会懊悔地一句话吧,醇亲王走的时候,载湉也是这样的自责。

“大公主,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您被接到皇宫中,稳住了恭亲王与皇太后之间的关系,使得恭亲王安稳的度过了一生,这也是尽孝啊,而且,我认为,大公主您尽的孝心,是恭亲王其他儿女无法比拟的。有大公主这样的女儿,是恭亲王的福气呢。而且我认为,大公主今日如此伤心,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多多陪伴在恭亲王身边而感到愧疚,对吗?”

大公主擦了擦眼泪,果然,她来这个北三所是来对了,果然还是明鸢了解她,知道她的痛处。

“还是你最懂我。”

明鸢轻轻的笑了,道:“大公主您心思单纯,什么事情都摆在脸上了。我能理解大公主此时此刻的悲伤,这里很安静,大公主若是难过想哭,就哭出来吧。”

大公主倒是有一点惊讶,道:“你难道不安慰安慰我吗?”

“阿玛病薨,这就是一件很悲伤很悲伤的事情,大公主将悲伤憋在心里也不好,不如就哭出来吧,哭出来之后,心里就不疼了。”

大公主喜欢明鸢,就喜欢在这里了,她太真实了,众人皆会因为所谓的繁文缛节而委屈自己,所以在恭亲王的祭奠之上,那些福晋们,她的那些兄弟姐妹们的举动,让大公主心寒。她喜欢明鸢的真实,更是希望自己能够真实的活着。

这一日,大公主在明鸢这里哭了整整两个钟头,一直等到泪水都哭干了,她才停止。可是哭过一遍之后,大公主的心里还是很疼。

“鸢儿,我的心还是好痛。”

明鸢道:“大公主,那不是痛,是思念,对你对恭亲王最真切的思念啊。”

果然,在明鸢这里,大公主舒服多了。

这时候,明鸢从匣子里拿出一对荷包,这是明鸢在闲暇的时候绣制的,她的绣工本来就不好,所以能绣的有八分像已经不错了。

这两个荷包,一个荷包上绣着柳枝另一个绣着桃枝,很显然,这应该是送给一对碧人的。

大公主接过荷包,绣的很用心,她问道:“这是?”

明鸢笑着说道:“这是一对荷包,这个绣着柳枝的荷包是送给高万支的,而这个绣着桃枝的荷包呢,就是送给大公主你的了,这可是一对的荷包,我对高万支有欠,现在身在北三所,也不能为他做些什么,索性就绣了一对荷包,祝福大公主与高万支幸福美满。我是不会刺绣的,所以绣的不好,你们还要多多担待呀。”

明鸢朝着大公主微笑,可是这大公主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啊,她的双手止不住的颤抖,因为高万支已经死了。

明鸢问道:“大公主,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我绣的不够好,那我拆了重新绣吧。”

大公主缓过神来,道:“没…没有,鸢儿你的手艺真的好,这绣的真的是好极了,等我回府就拿给高万支看,他一定喜欢得不得了的。”

“高万支他…”

大公主不想明鸢再提起高万支,就岔开话,道:“鸢儿,你知道吗?皇上要变法了,只是这件事情皇太后似乎并不同意。”

明鸢道:“那该怎么办啊?”

“现在估计皇上正在想办法,请求皇太后松口呢。其实皇太后已经动摇了,只是皇太后身边的人都在给皇太后吹耳边风,一直在说变法的种种弊端,这就使得皇太后迟迟不敢下决断。”

“竟然有这样的事情?”

大公主点头,道:“听说是皇上的变法危及到了很多肱骨大臣的利益,所以朝廷上反对的人还是有一些的,尤其是皇太后身边的荣禄,对这件事是极力的反对的。”

“有反对的声音就对了。”

大公主惊讶:“这是为何?鸢儿为何要这么说呢?”

“大公主刚刚说了,因为变法危及到了一些肱骨大臣的利益,与其说是肱骨大臣,不如说是朝廷权贵,而这,就是大清的病症所在,这病症要想根除,就一定要突破各种反对的声音,直达要害,消除病症。”

“你是说那些大臣是病症?”

明鸢摇头,道:“当然不是,这些大臣身上的毛病才是大清真正的症结所在。”

大公主听明鸢说了半天,也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其实,大清的病症,就是那些贪赃腐败之气,不仅仅是这些,还有他们一味的守旧思想,停滞不前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