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节 局势
作者:燕小七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27

整个演习一直持续到了七月底,这次演习,说实话,顶多算是一次作秀和试探。

就好比现代的北约组织演习一样,出动了最精锐的部队,在匈奴和鲜卑的交界处,大张旗鼓,大造声势,生怕匈奴人和鲜卑人不知道这次演习一样。

当然,在演习过程中,帝国军队也首次和境外草原军队进行了联合作战演练,初步确定了帝国对辽东以北的广大草原的主导权,并初步确立了宗主国的地位。

事实上,这只是第一步,要想把这些向来散漫的高句丽部落彻底的绑上帝国的战车,还得通过政治和军事的双重手段。

在政治上,帝国需要尽最大可能,争取到亲汉和中立部落的好感,那些个什么爵位也不用吝啬了,该封就封,反正只是一个名义,他们并不占用帝国的任何资源。

在军事上面,帝国则要加紧输出培训军官以及先进军械。通过输出大量军官,大力培养亲汉势力,努力使整个高句丽人的军队全面采用帝国的编制,帝国的作战标准,帝国的系统,并通过高科技军械的输出,完全使这个民族的军备以及后勤补给依赖帝国,这在现代,就等于是美国对北约的控制手段的翻版。

至于朝鲜半岛上,帝国看重的是那里廉价的资源,打个比方吧,一石粮食,在帝国的售价至少是七十钱,这还是全面丰收的年岁,而且还没有计算运输等方面的损耗,可是同样的,一石粮食,在朝鲜三国中。最高售价也仅仅相当于帝国的四十钱。

朝鲜极度缺乏铁器,他们至今依然使用着青铜或者黄金作为流通货币,即使是帝国最不值钱的私铸钱,对于朝鲜人来说,也是极为坚挺地货币,在这样的情况下,帝国铸造的金钱将逐步取代朝鲜三国的原有金融体系,这个金融的控制问题,即使是帝国也没有多少予以考虑。更被说朝鲜了。

因此,李云相信,一旦帝国的金融制度完全取代朝鲜三国的金融制度,那么也就等于是,帝国可以随时把自己的经济风险和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转嫁到朝鲜身上。

想当年,美国人一个广场协议,使得日本成为美国经济衰退地戴罪羔羊,一夜间倒退二十年,从而失去了对美国第一经济强国的威胁。

那时候日本可是有自己的金融体系,可以预见,一旦朝鲜的金融被帝国控制,那么……岂不是想怎么宰,就怎么宰?

当然,现在是需要借助这个形势。努力使他尝到甜头,在高速发展的帝国经济带动下,让朝鲜地经济凭空飞跃起来。

但是,绝对不能让他形成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以及制造业。朝鲜的发展,应该是对帝国输出大量廉价的资源,原材料,甚至人口,而进口帝国制造的精美器皿,高科技武器,这样一来。他经济越发达,对帝国就越有利,更不会对帝国构成哪怕任何意义上的威胁。

关于风险转嫁,以及经济文化侵略。李云并不是很在行的一个人,毕竟,术数有专攻,他不是全才。

但是,在临邛,东方朔却是这方面的高手,前几个月,杨谋还专门写信来说,对于这个狡猾的家伙,他实在看不住了,隔三差五的,他就喜欢搞的陷阱什么的,玩玩文宇游戏,帮着舅舅张正范在临邛商会里大杀四方,威风无比。

算算年纪,这家伙也该有十七岁了吧。

十七岁,霍去病就已经功冠全军,相信东方朔同样不会令人失望,更何况这家伙在军事上面也颇有造诣,要不然,怎么整个辽东枢密院的年轻军官们都叫他老大?天天盼着他来,要知道那些家伙的年纪可都比东方朔大!

想了想,便决定是时候将这个自己三年前埋下的奇兵,搬上台面的时候了。

在草原上呆了半个多月后,辽东大军顺利地完成了作秀任务,至少引起了想要上钩的鱼的注意。

同时也由于匈奴内战似乎有全面停战,并整合的趋势,李云也不能再呆下去了。

要知道,草原民族,最大的优势就是其迅速的恢复能力,往往当你认为他已经被打跨地时候,他却又再次恢复过来。

历史上,刘彻在位的时候,可是将匈奴人像赶猴子一样,打的没了脾气,以至于这位大帝晚年亲征草原的时候,匈奴单于远避三千里,并递上降表,自称侄子。

可是没几年地工夫,匈奴又再次成为帝国边境的严重威胁,并再次控制了草原的绝大部分土地。

现在,匈奴人打的好好的,忽然停战,这对于李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原本计划上的分别对两派售卖军械,大发战争财的计划,完全停顿下来,需要重新计划。

当然,李云并不认为,匈奴人这么快就实现了真正的和平,伊稚邪派和单于派的军队,应该来说,依然有着极大的矛盾。

很显然,是大汉国和月氏,乌孙等国越来越表现出来的这种充满逼迫性进攻味道的威胁,促使他们不得不暂时停下战争,联起手来共同应付危机。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匈奴内战暂时和平的迹象,也充分表明了,在战场的另一侧,乌孙和月氏,特别是乌孙人,越来越敌视匈奴,甚至仇恨匈奴的具体表现。《w w w.1 ⑥ k. C N》

这说明了,匈奴内战虽然停止了,但是很可能新一轮的草原争霸就将开始。

届时匈奴人将面对东北的高句丽以及西北的乌孙,月氏等新兴势力的夹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棋局。

在历史上,月氏人与乌孙人以及匈奴人都有着血海深仇,这种仇恨不是一天两天的积累,而是近一百年来。草原民族矛盾地最终爆发。

可问题就是,假如月氏不能和乌孙联手,单靠这两族任何一个力量,很显然,除非出现奇迹,否则是不可能挑战匈奴的霸主地位。

而偏偏,乌孙和月氏相互间都存在仇恨,而乌孙在历史上又得到匈奴的帮助,这在感情有些代沟。

而在东北草原上。从蒙古草原一直延伸到高句丽的领地,这里鲜卑,乌恒,匈奴,高句丽。四族势力盘根错节。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句丽,鲜卑,乌恒都是发源于长白山的古游牧民族,也都是被中原天子驱逐的民族。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应该是兄弟,可偏偏问题就出在这里,乌恒是从鲜卑分裂出去的民族,两族的仇恨已经蔓延到整个民族,双方势同水火。

而且双方都有可能。也有机会趁匈奴崩盘的瞬间,实现自己地霸业,可问题就在这里,霸主只能有一个,蛋糕也就这么一块,在这东北草原上。却有匈奴,鲜卑,乌恒,高句丽虎视眈眈,匈奴想要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

鲜卑,乌恒则想趁机而起。作为新兴势力,高句丽在得到了大汉国的盟约和全面军事援助的约定后,新式武器和新式兵种,迅速成军。铁浮屠重骑兵出现在高句丽人的作战序列后,这个民族已经具备了对鲜卑和乌恒地作战能力,更有机会借助大汉的力量成为这个草原的主人。

在这个情况下,没有人会愿意放弃霸业,成就千古不世的帝国。

整个棋局的复杂性,以及其中各种因素的纠缠,使得没有人可以准确的判断,这场棋局,究竟谁会赢。

不过按照李云的计划,草原上的事情,以及各种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民族仇恨,帝国都不需要理会,在初期坐山观虎斗,大发战争财就是。

当然更好地办法也有,那就是暗中挑拨,甚至引诱这些草原民族组成两个根本对立的集团,相互撕杀,就像美国人在一战和二战干的那样。

管你协约国还是同盟国,你们使劲打就是,看谁稍微有点不行了,赶紧的上去输送军火,鼓励他们继续打,等到草原上的鲜血流的差不多了,到时候随便一个借口,就可以出兵草原,高举民族解放地正义大旗,将所有的反对者都推到历史的大河中去。

这样一来,帝国不仅仅将以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大的收获,更可将这些草原民族之间的仇恨推到最高点,让他们相互结下血仇,永世仇恨,就和苏格兰以及英格兰人一般,老死不相往来,这样或许草原上出现新地强力民族和强力人物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几百年后,草原也就将彻底属于帝国,这里只有汉人,只有大汉国,不会再有人记得匈奴帝国,乌孙王国,月氏帝国。

这种前景是美好的,但是需要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却是寻常人难以想象地,其中更存在大量的变数,稍微不甚,就将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谨慎,客观,理智,是这一计划最重要的执行因素,帝国只能唱白脸,不能唱黑脸,即使唱了黑脸,那也得赶紧的抹去一切痕迹。

大军告别高句丽王族的领地后,渐渐向东行,从长白山脚下,沿长城回到辽东,中间,谭铭送来了长安的最新情报,张汤死了!

接到消息,李云在瞬间就有些发楞,张汤之死,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意味着改革的低潮来临了,传统势力将借这机会全面反扑。

对于张汤,李云确实有些惋惜,可是他确实该死,他这样严厉的执法,完全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执法严格也就罢了,你不能被人抓住这样致命小辫子啊!

现在还能说什么?只能是叹息一声,怒其不争,恨其不力!<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