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者:滇南真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251

2015年,我进入一位名叫弥坚的中学教师的意识里:

现在社会上读书无用论终于停息下来了,我们当教师的不用怎么去鼓动学生为远大理想而奋斗,学生普遍认识到,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落后的民族,是注定要挨打的民族。

曾几何时,我们教师教书真难。待遇方面是只要马儿多干活,又要马儿少吃草。学生这面是知不可为而为之。学生十分清楚前程无望,初中、高中时就事先看清了大学毕业后的穷途,就是多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至少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四处漂泊。既然不能学以致用,学习的劲头自然不足了。这也不能说学生势利,社会运作本身就要计算成本,只赔不赚的生意谁去做?所以在这一点上,不要加上什么几0后的标签,只要人还在地球上活着,是人性需求使然。

我就正告学生:好好读书都尚且找不到好工作,再不好好读书更是找不到好工作。学生听后,顿时心潮澎湃,在漫长的学海中荡漾,一叶叶扁舟很苦,但是学子们渐渐心境高远了,锚足劲儿向心中的彼岸驶去。

回想当初我的鼓动历程,委实不易。我调动了许多名著或者高中课本里的观点,凡是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材料,无所不用。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意志,使学生在人生态度、人生理想、精神旨趣、完善人格方面有所建树,我在文学教育方面做了精心策划。

先是利用教材上编入的文章。我在高中教材中结合高中生前进的心路历程,引导分析好两篇现代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一篇古代散文《游褒禅山记》。

此时,我进入弥坚老师的课堂里一位听得很认真的子弟叫王必军的男生的意识里:

《雨中登泰山》里我们可以重点吸取的意是人生如登山。登山需要毅力,登泰山更需要毅力,在雨中登泰山更是难上加难,须有非凡的毅力。人生也如此,只要有课文中那种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向上攀登的勇气,在学业和事业上就会获得独得之乐,会有真正的“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长江三峡》里我们可以重点领略敢于担当风险的冒险精神。在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中航行,途径三峡时险象环生,需要的不是勇力,而是勇气。这里强调的是要把好舵,否则稍有闪失,就有可能葬身鱼腹。这里我要给同学们强调的是,航行已不是登高山需要的耐心,而是在顺利前进的路途中要把握好方向,不注意方向性,再有多大的勇力,都可能前功尽弃,多少努力会毁于一旦。两篇文章合起来一看,若是从一个个体考虑,那么人生就如登山、涉河,不仅需要足够的毅力,而且必须把握好努力的方向,唯其如此,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联系实际来看,学习上的困难不正像高高的泰山么?在青春期的苦闷中遇到问题时,不也像在江河里前行时的摇摆不定吗?要是丧失毅力,迷失航向,步入大学,成才报国不就落空了吗?如果再上升到整个民族来看,那么整个中国在积极向上的过程中,也要像征服一座座高山,甚至是险峰;也像航行在三峡中的大船,航向正确与否,维系着事业的成败,国运的兴衰,民族的存亡。

啊!老师讲得真好!这两篇文章其他班的老师说是政治性太强,轻描淡写地带过了,而我们的弥坚老师发挥得这么好,受益非浅啊!

这节课,弥坚老师上《游褒禅山记》,我专心地听着。这篇古代散文表述的主要观点是:世上“非常之观,在于险远而人之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就是说游山要欣赏到它最美的景致,必须付出常人不肯付出的努力。同学们,你们在高中阶段,通过艰辛的知识隧道,肯付诸非凡努力的人,就为以后的大学,或者社会上的非常前景奠定了基础,反之,就只能如出山洞后“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般叹息。你们的学习态度,要像文中所写那样,“力足以致”而不能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意思是说尽了最大的努力,在别人看来,没有值得讥笑的,对于自己来说,也没有可以懊悔的。记住啊,同学们:竭尽全力,方可无怨无悔;相反,就成问题了。

啊,我深深领悟了:如果学习中全力投入,以后学有不成,自己就没有值得悔恨的地方,别人也就没有讥笑的可能;如果秉赋聪颖,却不用尽心力,因怠惰而荒废学业,那么,别人理应讥笑,自己也该痛悔。

我又进入弥坚的意识里:

唉,现在的学生啊,没有几个想想好好做学问的。学习知识停留在表面上,能深入探讨的没有几人。像那个以后想去当兵的王必军还可以,经常来向我讨教一些问题,和他在一起,还可以得到一点安慰,后生可畏,后继有人。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真的是知不可为而为之。我明知一些人不可雕,但是只能宽大为怀,不责备,只鼓励。我深知道,气可鼓而不可泄,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