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航空母舰
作者:风残衣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68

航空母舰是一种可以提供军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军舰。中文“航空母舰”一词来自日文汉字。

一般意义上的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只。现代航空母舰及舰载机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

而小风的水下航空母舰的确是一种怪胎,首先它颠覆了水面乘载飞机舰艇的定义,可以自由出入深度为四千米的海底与水面之间。

它的建造成功无疑给人们开辟了军事装备领域的又一科目,成功的使得这一类攻击型舰艇,拥有了隐秘潜航、对目标突然发起进攻的能力。

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舰队中的核心舰船,有时还作为航母舰队的旗舰。舰队中的其它船只为它提供保护和供给。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的机场情况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

小风建造航空母舰的原因是缺少可提供飞机起降的机场,而不得不研究的水面机场。

实际建造后,满载幻影型飞机四十架,排水量十五万吨,双层四甲板结构。全长四百四十五米,舰宽七十六米,航速三十节的巨大怪物。

甲板分为密封闭合式起飞甲板,内部设有此次海湾战争中,小猫冒险取得的蒸汽弹射起飞装置。

上层起降甲板为暴露式甲板,可同时起飞升降飞机。以舰艇中轴分为左右甲板,左右主跑道在舰艇上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差”号。

这主要是为舰艇潜入水下后,能够依然保持平衡而设计的三层下潜排水装置。

而上层甲板中间的一层,便是最后的平衡排水层。为了给幻影型这种不太容易降落的陆基飞机提供较长的跑道,按照黄金分割在舰首三分之二处断开,架设斜向甲板,最长跑道为五百五十六米,可同时间错降落四架。

舰艇二层密封起飞甲板设计为斜向起飞,最大起飞数量,也就是说可同时起飞幻影型八架。

航空母舰为了保持下潜深度,除机库外,基本都设计为水舱。同时放弃防御能力,成为一艘不折不扣的海上飞机跑道。

舰艇全部智能机器人操控技术,中间由蜘蛛型两用机器人进行维护,跑道、机库皆为智能型舰艇机器人统筹安排。

舰艇内部设施,分工明确,设有智能型固定维修、工程和飞机起飞、回收机器人。

即使如此,航空母舰仍然必须以二十节也就是三十六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微微侧向航行,以保证飞机成功起飞。

小风的航空部队为智能型类人机器人,他们直接驾驶改装过智能型操作系统的幻影型战斗机,以单驾一人一系统形成飞行小组,飞机的战斗资料基本移植自原飞机残骸。

每一架飞机的智能型系统都与舰艇上一个系统相连同,保证空舰同步操作,以次降低事故发生率。

飞机在甲板降落十分烦琐。首先回归的飞机要进入环绕母舰的环型航线以降低飞行高度和速度。

在降落时飞机的速度要降低到几乎失速的地步。智能型飞行员将放下起落架,襟翼与空气减速板,将捕捉钩伸出,维持一定的速度和下滑速率。

航舰上的智能型与该飞机智能系统连通的降落官指挥飞机降落,他不断地通知飞机上的智能系统并连通飞行组,他们离最佳情况的偏差是多少。航空母舰上的灯光、电子信号都可以提示飞行组,下降时的角度是否正确。

在航空母舰的后部有四条拦截索。降落的飞行组必须让捕捉钩挂上其中一条。在最佳情况下他们应该挂上第三条,假如他们挂上前两条,那么说明他们的下降角度太平,假如他们挂上最后一条,那么他们的下降角度太陡。

在着陆时飞行组必须将飞机完全压低,同时打开幻影独特的音障系统进行空气煞车,以次减速,这样他可以保证钩住一条拦截索。同时他们必须将发动机开到最大,这样假如他没有挂上拦截索的话,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加速离开甲板,重新回到降落航线。

拦截索是由液压制动的,它可以在三秒钟和一百米内使飞机停下来。飞行组会依照舰艇上的智能调配系统的指示将发动机的推力降低到慢车并且离开降落区。

当然在紧急情况下,比如飞机的挂钩损坏了,飞机无法使用拦截索停下来,航空母舰优越的智能控制系统会接到,该飞机的地勤调配系统的瞬间通知,并在甲板上拉起拦截网来协助飞机迫降。

而舰艇的自卫装备更是此次战争中学习到的新型技术,导弹拦截系统,和前后两组防空导弹系统,在如此巨大的舰艇上,真可谓薄弱之极。

自身为超级潜艇的航空母舰的反潜工作,则完全交给了由小猫在海湾战争特别行动中缴获的战斗直升机来完成。

提到这个飞机,来头也不小,它就是在海湾战争中声名大躁的“阿帕奇”战斗直升机。

拥有两套动力系统和直升飞机发动机的阿帕奇的生存和战斗能力无疑是极为强悍的。

十一月航空母舰在太平洋基地正式入水,与三艘英雄级战列巡洋舰、五艘海蓝级和八艘侍卫级护卫舰编组成一支航空母舰编队,一路向南通过南太平洋,向南极大陆开始了他漫长的试验航行。

与此同时,南极冰架海底中潜藏的南极舰队基地已经开始建造和接收新型航空母舰编队的船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