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04 CHAPTER.05
作者:信王朱由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7517

() -谈判-

同时期的苏联方面,中国崛起後苏联的东西伯利亚就没了,德国的太平洋殖民地也在欧战失败後被瓜分一空,两国离的都比较远,不能直接干涉到这里。但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牵一发而动全身,苏联和德国谁也没有闲着。

苏联的处境十分险恶,东方是中国,西方是德国,单独与任一国作战,斯大林都有信心战而胜之。现在,斯大林依然信心十足。但这信心却已不是来源於苏联的实力,而是斯大林的自身--更困难更危险的处境,斯大林也经历过,这算不了什麽。

苏联经济和工业生产要比前世弱些儿,武力却要强点儿,也算有得有失了。在外有强邻的威胁下,这也是自然而然。

斯大林提前结束了大清洗,不少将领逃过一劫。在芬兰惨败以後,苏联红军中政工人员的权力,被大大削弱,部队战斗力有所恢复。加之,苏联红军吃过中国机械化部队的大亏,两面受敌也不能不重视,斯大林并没有停止装甲部队的建设。苏联红军陆续更新了装备,许多新式武器正式列装,如新坦克和新飞机等等。

苏联红军的换装,是芬兰惨败後才开始的。到40年年底也没有换装完,换装部队还不足苏联红军的一半。因为希特勒已经在书里把他的目标写的明明白白,斯大林认为德国的威胁更大些儿。他觉得如果苏联能够顶住德国,那中国多半不会对苏联动手――这自然是错的,照陈天禾的想法,就是苏联和德国打平,甚至把德国打败他也要动手,最坏程度不过扔几颗十几颗原子弹罢了,他不忌讳这个――反之中国就肯定会趁火打劫的。因此,换装部队是以西线为主,东线只有少数精锐部队完成了换装。

对於法国与英国的遭遇,斯大林是幸灾乐祸居多--「祸水东引」,都引到自己家去了。但德军席卷欧洲如捶枯拉朽,如此赫赫声威,斯大林也是心有不安的。他认为,德国短期内是无法打败英国的,等希特勒打败英国,起码还要一两年。那时候,苏联红军早完成换装,战斗力大增了。

即使如此,斯大林也不愿意与德国作战。这不是说他意图姑息希特勒,而是希望「祸水」继续西推。苏德战事一起,损失决不会小。如果德国与美国打起来,苏联还可以坐收渔人之利。两者之利弊如何,一目了然。

日本在东南亚的扩张,与苏联没有干系。苏联失去了中亚,又没有了东西伯利亚和海参威,想干涉,也无能为力。此时苏联与日本的关系还不错。日本过去是对苏联的远东地区有不轨企图。但这是人之常情,终究两国没有过多利益冲突。日本对苏联不构成威胁,反之亦然。

说起来,苏联是第一个察觉中日存在某种同盟的国家。

一来苏联的间谍很厉害--基於理想的叛徒,没有财务问题,也没有生活问题,是很难察觉到的。苏联人也很舍得在这方面花钱。而且中日都有反对中日同盟的。他们不赞同同盟,也就不放在心上,有意无意的想破坏同盟。

二来中国是苏联的大敌。朋友未必会了解你,但敌人通常都会很了解。苏联对中日关系非常关心。如果中日关系恶劣,想必会为苏联分担不少压力的。

基於这种思路,苏联在日本武装後,还曾设计过中日交战,结果自然失败了。因为人种的关系,苏联在中国和日本的影响要小一些儿,也很难在高层施加影响。

中日交战不可行,那美日交战,怎麽样?

不得不承认,契卡的想像力,也很丰富。

这样关系到战略决策的计划,下面是不可能做主的。

斯大林接到报告後,也有些儿犹豫不决。

如果美国与日本发生战争,美国舆论必然会有很大改变。罗斯福也就无须束缚手脚,必积极参与战事。

而美日战争,日本肯定会居於劣势。中国直接参与战争,不管对日本还是对美国,短期内都会减轻苏联的压力。但这个可能性不大,中国多半会以物资支援日本,这麽一来,也会牵扯中国的注意力。

然而,美日战争也会牵扯美国的精力。到时候,美国还会不会对德国宣战,就是个问题了。美国一定不愿意两面受敌的。不过,美国就算不对德国宣战,也会全力以赴支援英国,并大力拉拢苏联。德国也不得不防备美国参战,苏德战争可能就遥遥无期了。

即使不能如意,苏联那时的战略形势也会大有好转,怎麽也比现在两面受敌,还孤立无援强上许多。至少苏德战争爆发,美国也会积极支援苏联的。

……

思虑再三,斯大林觉得,怎麽也不会比现在差,就下令批准了「雪计划」--全力推动美日提前开战。

同时,斯大林也注意到美国援助物资的运输问题,指望中国是极不可靠的。斯大林在世界地图上比划了半天,西伯利亚铁路是不用想了,由中国控制;波罗的海也一样,欧洲控制在德国手里……想来想去,也只有三条路,其一是在北冰洋上作文章。摩尔曼斯克距离边境太近,一旦开战能不能守住,不是很有把握;还需要几个备用的。於是在40年中,苏联着重改善了摩尔曼斯克至莫斯科的铁路交通,扩建了阿尔汉格尔斯克港口,新建了纳里扬马尔港口,并修缮了两地通往莫斯科的铁路。这些措施,在後来苏联的抗战中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其二,苏联在南线还有一条通道,那就是走高加索地区通往土耳其、伊朗,前往中东英国控制区。这条路虽然远一点,离可能的潜在主要援助国美国需要通过一个太平洋和印度洋,或者从另一个方向,走大西洋进地中海到土耳其,或者绕好望角到伊朗。但好处是这条海路同样离德国很远,基本上不可能受到U艇威胁。而北冰洋航线的威胁看看现在大西洋就知道,美国前往英国的商船被击沈不少。土耳其和英国都是中立国,虽然摇摆不定,但还是可以通过其间运输的。

其三,让船队经土耳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入黑海,再前往苏联。不过这条陆受到土耳其的态度影响很大。

※※※

众所周知,苏联的间谍工作极为出色。陈天禾前世记忆里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苏联间谍成为英国反间谍部门苏联处的处长。

说到了这里,就顺便说一下苏联间谍在中国的情况。

在整个三十年代里,苏联间谍也是除日本间谍外,最令中国头痛的对手。40年5月,中国破获了苏联在华最重要的间谍网,一个德国记者理查德?佐尔格。

理查德?佐尔格是着名记者,1930年以法兰克福邮报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上海,从事收集情报的工作。与鲁迅等人交往很深,是一位精通中国事务的专家,地地道道的中国通,在德国和中国都有着巨大影响。作为一位记者,理查德?佐尔格常周旋於大使馆的社交圈子和记者联谊会之中,是德国驻华大使馆武官的非正式助手。

佐尔格的被捕,引起了轩然大波。情报局的证据并不很确凿,然佐尔格的名声太响,以至於陈天禾也听说过此人的名声。他很快证明是苏联间谍,他交代了。

理查德?佐尔格的危害很大,他为苏联明确提供了中国与德国之间的非正式条约,即进攻苏联的约定,也提供了德国外长访华等重要情报。并通过其它渠道,探听到帝**的编制、武器装备、驻地,以及军事工业的情报。

三年後,理查德?佐尔格被判死刑。

在美国政府里,苏联布置了几百名间谍--估计中国政府里也不会少多少,其中最重要的是亨利?迪克斯特?怀特--美国「新政」经济学家、罗斯福总统最信任的经济顾问之一,也是「雪计划」的关键人物。

很快,执行「雪计划」的命令,就传递到了美国,开始实施……

苏联希望扩大战争,把美国拉下水。德国的想法却截然不同。希特勒希望把战事限制在欧洲,而不是世界大战,把美国也卷入其中,那对德国没好处。

在不列颠空战进行时,希特勒还曾亲笔写信给罗斯福,阐述他这一想法。美国驻德大使回国後,把该信交给了国务院一位官员,但这封信就此无影无踪了,罗斯福并没有收到信。

希特勒的这种想法应该是真实的。德国占领了整个欧洲,也是需要时间加以消化吸收的。三年五载之内,希特勒是无意对外扩张了。即便完成了稳固,德国也会把扩张方向选在非洲和中东地区。

日本在东南亚的扩张,德国并没有放在心上。鞭长莫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这个世界德日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密切。国与国之间唯有利益。利益不存在了,同盟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在对苏联的作战上,中国完全取代了日本的地位。德日两国都盛行法西斯主义,36年签署《**产国际协定》,只是意识形态上的东西。实际上的共同利益,并不是很大。

不过,日本的「北进」,即进攻中国,无法实施,扩张的希望便只有「南进」了。

到40年9月份,日本已经在「南进」中取得实效,占领了荷属东印度,法属印度支那也已胸有成竹。日本继续「南进」,面对的就是英国了。这样一来,两国又有了共同的敌人。

但如何应对英国,德日之间一开始,就是存在分歧的。

德国人希望通过日本立即进攻新加坡,作为迫使英国求和的一种手段。但是,德国强烈要求,日本不能对美国动手。如果美国参战的话,多半也会对德国宣战,美国的主要利益在欧洲。而德国是要竭力避免与美国交战的。

里宾特洛甫在富歇尔对大岛说,「一定要以闪电的速度,如果可能的话,做到在不宣战的和平气氛中」去占领新加坡。他说,这样将使英国丧失战斗力,并阻止美国参战。

然而,日本人确信,他们不能对新加坡发动进攻,否则就会同美国交战。再说,日本不对英国宣战,还有什麽利益可言。日本只有对英国宣战,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占领新加坡、缅甸和马来西亚,乃至与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大岛就回答说,日本认为,为了谨慎起见,一定要预计到,不仅将同英国打仗,还有同美国交战的可能性。根据判断,光靠从海上去攻打新加坡是极其困难的,一定也要从陆上去进攻。日本的作战计划包括占领马来西亚,必要时,还需要占领菲律宾,这一战役必须同欧洲战争的进展协调起来。

可是,对英国宣战,美国必然会参战,这就不符合德国的利益了,里宾特洛甫怎麽也不会同意。

於是,德国和日本反覆磋商,也没有达成协议,《三国公约》就没有鸟。

老实说,德国更愿意与中国签署一个正式盟约,结成三国同盟,但陈天禾断然予以拒绝。

意大利战斗力只能拖後腿不说,还与英国勾勾搭搭的,陈天禾才不会与无能者结盟。

更重要的是,中立立场对中国来说,更有利可图。中国只与德国达成非正式协议,约定如果德国对苏联开战,中国会在适当时候,配合德国,加入对苏作战。

里宾特洛甫对「在适当时候」有疑问,也有不满。顾维钧告诉他,只有德国打到莫斯科,或者斯大林格勒,中国才会对苏宣战。德国得到苏联的欧洲部分,中国只得到苏联的亚洲部分,德国自是要承担主要责任的。

当然,中国会施加压力,尽可能避免苏联红军东方军团回国参战。

这些都是闲话了。

德国没有与日本达成协议,也不是很在意。德国与日本达成协议,唯一的目的就是,迫使英国快速投降,以避免把美国牵扯进战争。如果日本非要把美国牵扯进来,那条约的签署,并不符合德国的利益,也就没有意义了。

希特勒已经在计划对苏战争了,有了中国的承诺,德国还是很有把握消灭苏联的。进攻苏联最主要的问题在於,苏联漫长的国土,使後勤补给困难重重。即使中国不直接参战,光提供物资补给,也就解决大问题了。希特勒对德军的战斗力,满怀信心。

到时候,德国解决了後顾之忧,美国再加入也为时已晚了。就算战争长期化,德国也不会失败的。

日本与法国的交涉,步履维艰。间中,中国还插了一杠子,要求在印度支那,取得与日本同样的经济特权。日本是想断然拒绝的,但他不能。好说歹说,给中国以超出各国,仅次於日本的优惠待遇,这才罢了。

而日本与德国没有达成协议,也多少有不利影响。

因此,日本与法国维琪政府的交涉,一直等到拖延到41年1月,使用了最後通牒,才勉强完成。从此以後,日本获得了在印支任意行动的权利。日本很快就利用这种权利,切实地掌控了印支全境。

日本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吃独食」,不肯与人分享利益,总想自己独吞。

所以,自日本占领了印支地区以後,中国在这里的经济特权就流於形式了。日本采取各种手段,限制所有其他国家的产品进入,中国不得不几次提出抗议,日本才在中国商品上稍为收敛。

可以看出,对外扩张,使日本人又骄横起来。有些日本人还嘀咕,这是日本努力的结果,凭什麽要与中国分享。好在日本高层还清楚,日本离不开中国的支持,迅速做了调整。表面上,这没有影响到中日关系。

陈天禾给日本找了点儿小麻烦後,就把精力投入到中国新获得的边境地区了。除了在北部湾修建海军基地,就是把公路、铁路一路建设到缅北地区,还修建了几个机场。

只有交通便利,中国才能切实控制这一地区。帝**在此驻军不多,显示中国的存在而已。丛林作战不是问题,部署在西南地区的三个丛林师,足以应付自如了。况且,情报局的亚洲处还提供了详细的情报,和比较精确的地图。

不管怎麽说,由於历史渊源,中国更易为当地人所接受。

再加上,这里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而不是殖民地。待遇完全不同,义务教育、交通设施、税收减免等各种优惠政策,一体实施。可以确定,在十年二十年内,中国中央政府在此的投入,都不会收回成本。

这些政策,当地人并不陌生,在当地都流传已久,深得人心。许多「非法移民」就是来自於这一地区。不少当地土司也会把子弟派往中国学习,两地商贸往来也不少见。

中**队的进驻,当地居民并没有抗拒,反而受到了欢迎。见此情景,参与移交的英国官员,深感忧虑。

※※※

41年初,英国、美国和其他英联邦国家军队的代表们在新加坡举行了一次会议。他们制定了一个联合行动方案,约定「一旦任何一个与会国遭到日本攻击时,将要共同采取的对策」。

不过,这个已经通过的方案,并没有付诸实施。美国的陆、海军参谋长都表示不能接受,并说,无论如何不能指望美国会采取行动来实施这一方案,「除非日本直接进攻美国」。

美**方的政策趋於保守,美国政府的方针却更激进。

有些时候,事情就是这麽怪。大概这与两者所处的情况不无关联。毕竟,一个直接参与战斗,另一个只需要在後面摇旗助威。

不管怎样考虑,美国政府的态度越来越强硬,是不争的事实。

贪婪是永无休止的,日本在彻底控制印度支那地区以後,新的扩张目标就必须提到日程上来了。

日本人的野心,路人皆知--这回的目标肯定是新加坡。控制了新加坡,马来西亚自会瓜熟蒂落,日本也就完全控制了马六甲海峡,解决缅甸更指日可待。

但这回的对手,可不是荷兰这样的小国,也不是法国那样的破落户。日本这次要面对英国了。按说,英国正摇摇欲坠,是没有能力抗衡「大日本皇军」的。但英国有个自立门户的本家,势力不小。

日本人密切关注着美国的一举一动,并从中看出了不祥之兆。日本海军界越来越明白,如果日本进攻新加坡,就不能不考虑美国将进行干预。

这时候,日本需要一个盟友了,又主动联络德国,试图与之结盟。然,希特勒已经掉过头来,准备进攻苏联,对此如同背黑锅的盟约,一推六二五,敷衍了事。日本除了从德国获得了新加坡的军事地图以外,一无所获。

日本不得不自立更生。是奋力一搏,还是忍气吞声,这是个问题。

美国的态度逐渐强硬,主要是受国内外因素的影响。国内大选结束了,罗斯福顺利当选总统,他还有四年的任期,可以毋须顾虑重重了。国外,英国已经稳住阵脚,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德国突然袭击没有得手,局势开始向有利方向转化。

英军已经在北非展开攻势,意大利军队一败涂地。从後果看,这并不算是件好事,意军的失败,使得德军介入其中。「沙漠之狐」隆美尔会让英国人吃尽苦头的--这些都是後话了,现在战争还在继续中。

罗斯福认为,美国与日本战争有利有弊。

两面交战是最大的不利因素,但以日本的实力来看,日本基本不存在进攻美国本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即使美日开战,只要美国在太平洋采取守势,就不会影响对德战斗。

如此看来,美国应尽早投入战斗。时间一长,事情会怎样,谁也说不准。无论是德国战胜英国,还是德国战胜苏联,後果都不堪设想。一个,甚至半个统一的欧洲,都不符合美国的利益。

然而,德国战胜英国,或苏联,都不是可以在短时间完成的。美国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权衡利弊,武装自己。

因此,罗斯福对於与日本交战与否,并没有太多意见。交战也好,不交战也好,都无关紧要。

但是,日本的进一步扩张,是绝对不行的。日本是美国人心目中的大敌,是太平洋上的主要对手--现在也许还要加上中国。不论是从美国民意出发,还是从美国利益考虑,罗斯福都不会允许日本进攻新加坡的。

只是,这就很容易导致战争了。40年底,罗斯福对陈天禾发出了邀请,希望能够直接举行会谈。为了在关键时刻能够采取适当措施,罗斯福需要确认中国的态度。美国即将卷入一场前所未闻的战争当中,罗斯福需要一个明确无误的态度。

这正中陈天禾下怀。与美国交战,不符合帝国的利益。既然无意於战争,就不要使对方发生误解。

陈天禾接受了。

然在位置上,中美产生了分歧。由於西太平洋形势紧张,罗斯福前来会晤不是很方便。陈天禾提议,邀请罗斯福访问中国,或者邀请他访问美国。罗斯福又觉得这太敏感了,会招致万人瞩目,还是低调一点儿的好。陈天禾觉得,罗斯福在国内还是受到很大束缚,却又不想到中国来,使自己居於不利位置。

反覆磋商以後,双方约定,陈天禾乘军舰前往东太平洋,然後,罗斯福到陈天禾的军舰上来。这样一来,大家就基本平等了。陈天禾赶了更远的路,而罗斯福到陈天禾的军舰上作客。外交有时就是这麽繁琐。

说起来,罗斯福大概是首脑会议举行最多的领导人了。早些时候,他还想过与希特勒会谈,近期也在试图与日本首相近卫会谈,将来还要和丘吉尔、斯大林会谈,也是够忙的了。

2月19日,陈天禾搭乘泰山号航母抵达预定海域,罗斯福也准时到达。

到达之後,双方才发现一个问题。罗斯福行动不便,他前往中方军舰上,有点儿麻烦。不过这不是问题。双方联络过後,从泰山号上面起飞了两架直?机,降落在与泰山号并行,显得小了一圈的企业号航舰上面。其中一架放下了机後的尾门斜板,让扈从人员将罗斯福的轮椅推了上去,卫队也跟上去了。另一架则是作为紧急备份用。十分钟後,目瞪口呆的罗斯福和他的卫队与随行外交官便已降落在泰山号上面了。

是的,直?机。早在1935年,陈天禾就从德国买来几架CiervaC.30供研究。前世中他对这种特殊的直?机印象深刻。但是他从未想过要制造它,只是让各航空公司研究熟悉而已,因为他知道直?机的潮流并不是这个。38年的时候,由於新型涡轮引擎即将完成最终测试,陈天禾亲自介入,画出了四款直?机的草图,让手底下的飞机公司将其造了出来。分别是以AH-1Z为蓝本(放大至8吨级,加长短翼)的攻击直?机,命名即为AH-1眼镜蛇。以UH-60(UH,通用型直?机)为蓝本的10吨级运兵直?机,命名为UH-2黑鹰(UH-1的编号空出来给5吨级轻通用直?机,不过目前没造),以OH-6为版本的轻侦查直?机,命名为OH-1小鸟,加上最後一款,以CH-53E为蓝本的重运输直?机,命名为CH-1海象(中国的国情不适合用海**这个名字)。当然,因为技术与材料的差距,细节与性能肯定有所不同,但大致的基本架构是一样的。眼前将罗斯福等人从企业号接过来的,正是使用3具涡轴二庚型5000马力发动机,重达30吨的CH-1海象式重运载直?机。自然,除了这几架直?机外,其他的机密装备一律净空,例如船上的喷射机就都没带上来,都是螺旋桨的天马式战斗机。

然後陈天禾就在机库里准备好的豪华会客厅中,迎接惊愕不已的罗斯福及其随行众人了。罗斯福非常惊讶,亲眼看到,才知陈天禾是如此年轻,虽然已经五十岁,但保养甚佳,看起来不过如同三十七八岁人,甚至没有一丝白发,依然精力充沛。这让他有些羡慕。不过当他与陈天禾双目对视,就知道这次要把中国拉到自己战车上的机会并不大。陈天禾的眼神明亮,沈静、同时充满不可动摇的意志。他知道要说服这样的人非常困难,往往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

当然,随行的美国海军军官自然是左顾右盼,一边赞叹着,一边尽力记住眼前这条庞大的航空母舰上的的一切装备设施,以便回去写报告。而陈天禾毫无阻止他们的意思。看到如此的迎接手段与豪华的欢迎会场,让会谈开始的气氛很好。但是,随着会谈进入到实质问题,谈话就变的艰难起来。

罗斯福是希望能够与中国达成一个协议,至少也要确保中国的中立立场。陈天禾却不希望与美国达成协议,那必然会束缚中国的手脚。但如何阐明中国的态度,不达成协议,又能够取得美国的谅解,对他也是个难题。一时现场气氛凝重。

罗斯福来了,就是希望中国能够有个明确的答覆,所以他在提出问题後,就一声不响,静静地等候陈天禾的回答――他用明亮、好奇而深邃的眼睛,望着陈天禾,问他为何支持纳粹?

真是个好问题,陈天禾心想。这老头可不简单,幸好我早已有所准备。

这种技巧叫预设立场,是一种典型的销售手法,路边摊贩常用。他们会先叫住你,然後拿出两个东西问:「你喜比较欢这个还是那个?」简单来说,不让顾客去想要不要买,而是直接把顾客引导到买这个或那个的问题上去了。

而罗斯福的说法更是高妙,「你为何支持纳粹?」在话语背後直接就把纳粹定性成邪恶的一方了。不管解释或是否定都不对。

这方法确实很有效,不过对陈天禾是没用的。因为他自己就擅长用这方法阴人。

陈天禾满面笑容,用流利的英文道:「弗兰克……我能称你作弗兰克吗?」

「当然可以。」

「弗兰克,我看过你今年的致国会咨文了,真的非常棒,『四大自由』说出了我想要说却无法说出的……」

罗斯福微笑着说道:「谢谢!」

罗斯福咨文中提出了人类四大基本自由,分别为:1)言论自由;2)以自己的方式崇奉上帝的自由;3)免於匮乏的自由;4)免於恐惧的自由--世界范围的裁军。

「没什麽,你说的确实很帮!这样的想法,在你心中一定是由来已久了?」

罗斯福点点头,做了个肯定的回答--「是的」。

「弗兰克,这些自由有没有适用范围,换句话说,它包不包括黑人……包不包括黄种人……」

罗斯福不知道陈天禾要说什麽,却敏锐地察觉到陷阱的存在,他犹豫了一下,没有回答。

陈天禾停顿了一下,没有等到他的回答,就继续说下去--「我想知道,它包不包括犹太人?」

陈天禾有意说的含糊其词,但罗斯福还是愣了一下,时间短暂到了极点,却被他清晰的收入眼底。罗斯福看了他一眼,就把脸转到其他方向。

风似乎停滞了,气氛比刚刚还要沉闷。

陈天禾没有紧逼下去,「弗兰克,如有冒犯,还请允许我表示歉意……」

罗斯福笑了笑,声音有点苦,「没关系,这是我做的不够好。」

中国迄今为止,已经接收了170多万犹太人,美国却不足1万人,再怎麽说,事实摆在面前,也是无可辩驳的。就像陈天禾不想,或者说不能欺骗罗斯福一样,他也难以用诡辩来骗陈天禾。如果他告诉陈天禾说,他对欧洲犹太人的处境毫不知情,陈天禾相信与否不说。目前美国也不可能大批接收犹太人的。

陈天禾用力一挥手,「不不不,弗兰克,你误解了我的意思。我不是想指责什麽,你受到很多限制,我也一样,我们都有许多实实在在的困难……我只是想说,在四大自由之前,还有生存的自由。」

「弗兰克,希特勒已经向我保证了犹太人的生存权,中国驻欧洲的二十七个使馆,获准随时可以进入集中营地进行核实。至今我还没有收到不好的消息。希特勒信守了承诺。

「弗兰克,你说的是很好,但我做的也不赖。」

「无论你是否意思到,弗兰克,在你提出四大自由的时候,你并没有考虑到白人以外的其他人……这不公平。」

陈天禾平静的望着罗斯福,平铺直叙地说道,不是抱怨,只是单纯的叙述。

陈天禾没有理会罗斯福的困惑,也没给他辩驳的机会,接着说下去,「我清楚,这世界不存在公平。这理所应然,强者总是会得到更多,只要他不剥夺弱者的最後一块面包……」

「在我看来,弗兰克,你搞错了对象。我想问你,你为甚麽要支持约翰牛?」

罗斯福一愣,还没有回过神来,陈天禾就继续问道。

「约翰牛是现在世界上拥有最多殖民地的国家。印度、非洲、东南亚、澳洲等地,他们残酷压迫,奴役,屠杀其他民族,这种事直到今天都还在继续发生。」

「弗兰克,为了将鸦片卖到中国,英国人在过去一百年内对中国进行了两次战争,而这些都是在英国国会中同意通过的。」

「弗兰克,十多年前英国人在伊拉克用毒气屠杀了几万平民妇孺。相信你也看过照片与新闻了。」

「弗兰克,英国人四处侵略、掠夺,镇压、屠杀多个民族,他们抱持着种族歧视,杀死了数百万人,他们使用毒气屠杀平民,他们还公开贩卖鸦片,直到十几年前我国才用政治压力阻止了他们。」

「非常明显的,约翰牛是正义与和平、自由与公理之敌,是文明世界的邪恶敌人。弗兰克,伟大的美国在165年前才靠自己的奋斗与友好国家的援助摆脱了英国人的压迫。但现在,你们为什麽要支持邪恶的约翰牛呢?」

陈天禾说得又急又快,一连串话说下来,让罗斯福无从招架。陈天禾的眼神同样深邃、真诚、好奇,一时让罗斯福生出不敢直视的感觉。

罗斯福艰难地吞了吞口水,好一会儿才恢复了安祥,一脸的微笑中蕴涵苦涩,他知道,陈天禾不喜欢英国人,中英关系一直不好,却没想到陈天禾是如此考虑的。尽管他不喜欢,却也知道,这是深思熟虑地结果,是最真实的想法。就如同他的信念一样,不会轻易改变,也不会轻易动摇。

不过,罗斯福也察觉到一点儿希望,他开始努力说服陈天禾,称美国很快将会投入解放殖民地的工作中,向英国施压解决殖民地问题。他又列举了种种事实,指出德国是邪恶的侵略者,来证明德国的非正义性。陈天禾听到这里就笑了。

「弗兰克,我想请问,纳粹的侵略是邪恶的吗?他做了什麽邪恶的事了?」

罗斯福一时语塞。他迟疑了一会儿,「纳粹德国四处侵略扩张、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还有法国都已经沦陷,现在连英国都受到攻击,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据吗?」

陈天禾满面微笑地摇头:「不不不,弗兰克,我不认为这可以作为证据。

我们都知道,当初捷克斯洛伐克被瓜分,纳粹德国分去一半,波兰分去另一半,波兰也是侵略者,他是否邪恶?为何英法不对波兰宣战?

波兰被瓜分,纳粹德国同样只分得一半,另一半是苏联分去的,苏联也是侵略者,他是否邪恶?为何英法不对苏联宣战?

纳粹德国侵略荷比卢与法国,苏联同样侵略并吞波罗的海三小国,又出兵攻击芬兰迫其割地。苏联侵略的国家数目不比德国少,弗兰克,苏联是否邪恶?」

「从远的来看,英国、法国,难道就没有侵略吗?中东,印度,缅甸,马来西亚,安南,澳大利亚……好,我们先不提澳大利亚,之前那些地方与国家,英国人和法国人怎麽会在上面有驻军呢?难道是这些国家欢迎英法来保护他们吗?弗兰克,请告诉我,英国、法国有没有进行侵略?他们是不是邪恶的侵略者?他们是正义的使者吗?」

罗斯福眉头紧皱,没有回答,他知道陈天禾没有提墨西哥、菲律宾,已经是很给他面子了。於是立刻转移话题,指出德国对自由的压制。陈天禾又笑了:

「弗兰克,纳粹是压制自由。但是我记得在纳粹党上台之前,甚至在纳粹党成立之前,有一个国家也在压制自由,而且做的更严重更彻底,持续的更久,那就是苏联。弗兰克,苏联是否邪恶?」

「苏联不但压制自由,他还是侵略波兰与其他许多国家的邪恶侵略者。弗兰克,美国愿意为世界维护正义,出兵消灭这个邪恶的国家吗?」

罗斯福没有争辩,如果苏德发生战争,两人都清楚,他会支持谁。

最後陈天禾厌烦了,决定换个话题,「弗兰克,我们还是谈一点现实的!」

「我一向认为,美国是个伟大的国家。并且我以将中国建设为另一个美国为主要职志。在这个世界上,美国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朋友。在各个领域,中美之间都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大可以互相帮助。如果美国处於十分危机的时候,比如说,战火蔓延到北美大陆,美国处於存亡危急之时,中国是愿意提供帮助和支持的。」

「不过,德国是中国的朋友,日本也是中国的朋友,而英国不是,苏联也不是。在欧洲的战争中,中国宁愿德国获胜,而不是英国。」

「然而,中国不会为此而战斗。」

「如果美国对德国宣战,那麽,中国会宣布保持中立立场。」

「……」

此後,两人的谈话,开始进入实质阶段。

罗斯福是个不错的人,两人们却没有办法成为朋友。谈话是短暂的,然两人就像结识已久的样子,彼此十分了解。白发如新,倾盖如故。

罗斯福与陈天禾没有达成任何条约,只是宣布中美贸易一如既往。

陈天禾知道,罗斯福一定会支持英国,必要时还会支持苏联,而自己则会继续与德国、日本保持贸易。但是,中国不会卷入战争,至少不会与美国开战。当然,背後下点黑手是免不了的。美国是个伟大的国家,但中国也是。虽然他从不认为世界上只能有一个伟大国家,但两个伟大国家迟早会有一番交锋,当然多半是在战场之外了。因此适当的削弱一下美国是必要的。不过他存了一点心思,在必要的时候,如战事发生在两国本土,双方就可以在大洋彼岸找到一个帮手--自然,这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对於日本与美国的分歧,陈天禾笑着说,「我不认为,日本会威胁到美国(本土),如果,有那麽一天的话,中国一定会与美国站在一起。」

尽管这话听起来像是开玩笑,但罗斯福和陈天禾都知道,这是真心话。如果日本能够威胁美国的话,那它也一定会对中国造成威胁,中美自然会合作的。

现在,美国就需要自强不息了。

这不算是个好结果,却是个可以接受的结果。

--------------------------------------

附录:

奇妙的直?机,或者说自动旋翼机CiervaC.30,1934年生产,史实上於1934~35曾经到香港与上海表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