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军国大计(下)
作者:我未成名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13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这样想着,他试探询问陈承瑢道:“天王高瞻远瞩,所见英明,原是不错的——东王意见如何?却又需我参详何事?”

“东王以为清妖在河南广置兵马,意在防我北伐,如果匆匆北上,一旦军行不利,则取饷、征粮都是难题:因此一时未决。” 陈承瑢接着道,“东王帐下多为两广的老兄弟,对天下形势了解有限,只有顾先生恰好是江苏人,又到过南京,以你的见识不凡,自然有心得的,因而才想请你作一计较,看看有没有可以向天王进言的……”

“闹了半天原来是要把自己这张牌打好——”顾迩然心中叫一声苦,不知高低,“自己这不是成了出头鸟,被人当枪使么?要小心啊,惹恼了天王,自己的小命……”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横竖得出场献丑,藏头『露』尾也没用,他揩去额上的虚汗,抬手起身:“既然如此,我就去一趟吧。陈军师,请——”

仿佛惊诧于他的爽快,陈承瑢不无讶异地看了他一眼:“顾先生莫非已有定见?”

不管发生什么,太平军定都金陵那是白纸黑字写在后世的史册上了,结果本来就不用他担心,真正的悬念怕是如何安排好自己的命运吧?心里转着这么些个念头,他一面顾作慷慨激昂之状,“主忧臣辱,既然东王有用得到我的地方,自当竭力效劳,岂敢偷懒?”

“那是、那是……”陈承瑢打着哈哈,连声应着。两人一路向东王府去了。

杨秀清的临时东王府设在原来的藩司衙门,颇有一段路途,顾迩然马术不行,陈承瑢的轿子也走不快,两人就这么边走边谈,一面看着街道上种种景象。

“长『毛』”进城,先前的确是引起过一阵恐慌的,好在主持入城的韦昌辉组织一批太平军在街头,散发《天条书》和《三字经》,宣讲拜上帝会的教义和太平军杀妖救民的宗旨,名曰“讲道理”,一传十,十传百,城内百姓纷纷聚来听讲,疑虑自然是大大消除了。

陈承瑢说起北王的手段,赞叹不已,却把顾迩然听得暗暗惊心——此举暗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精意,便是日后政治宣传之功效了,太平军六王果然都非同小可啊!回忆初见韦昌辉还是在那次军事会议上,自己还为这个“天国第一阴谋家”貌不惊人而诧异,没想到其人心中丘壑,机关方略,绝不在杨秀清之下!

望着街上听讲的百姓和争相报名入营的新丁,顾迩然不觉感慨,有诗所谓“卸却长衣换短装”“红巾覆首众皆狂”——形容眼前的景象,实在再确切不过了。在这样的狂热中,自己赖以保持头脑清醒的,不过是生存危机而已,如果现在不是忙着思考敷衍洪杨的言辞,多半也会为眼前欢欣鼓舞一番吧?说起来,虽然对自己而言,这是早已经定型的历史,但对这些全身心投入的人们来说,这何尝不是他们选择的人生?何尝不包含着无限的可能?

唉,自己的命运其实也还是无限可能呢!虽然明白历史大势所趋,但作为意外陷入其中的一分子,将会何去何从又有谁说得清呢?起码,现在要做的,是让手握生杀大权的洪杨二位,都别觉得不痛快才好!

怪哉!明知道太平军最后还是下江南了,洪秀全铁定是改了主意的——难道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如果是,自己又是如何做到的?现在可还是一点概念都没有呢!

进了东王府,顾迩然不由倒抽一口冷气——议事厅上,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四王一个不少,此外还有他人列席,品序看来不低,只不知是何人而已。看来领袖们正在商议下一步进军计划——“这下子得多费不少唾沫了……”心下如此腹诽,顾迩然跪下行礼:“臣参见天王万岁万万岁,东王九千岁千千岁,北王……”

“你来得正好!”踌躇满志的杨秀清挥手招呼,一面对洪秀全言道,“顾检点是苏省人,熟知江南情形,可解天王之『惑』。”

战战兢兢地起身,他将事先想好的言辞一一道来:“启禀陛下,金陵乃六朝故都,又地处中国物产最丰饶之湖广、江浙中心,古谚已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而今兼有商货之利,大军所需粮饷等物征集起来也都比中原便捷。”

其实这些内容,就算他不说,洪秀全也是知道的,东南形胜、风土人物,原本也不必亲临其境方有见识,杨秀清的本意是要他对其中详情作一概述,可他所熟知的乃是百年后的情形,如何能拿来说服眼前这个“天父次子”?

正思索着要不要讲论一番沿海地区对发展商品经济的好处,他忽然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为自己解围了——“天王陛下,顾检点之言与臣所思略同,方今天下财库,大半聚于东南,钱粮不足则难为兵革之事;为今日计,莫若急趋江南,金陵乃帝王建都之所,广有财帛,正好取之以图巩固。然后招集流亡,秣厉兵马,扼要南堵,挥军北上,王图大业可定。嗣后趋江北以进战,调淮扬之军以继之;或遣偏师以收南服,戡定浙东郡邑——兵可不止于一路,计则必出于万全。惟陛下详察之!”

好精要的论述,简直把日后太平军的战略分析得头头是道!在顾迩然听来,更惊讶的是,这个进军计划竟然与历史中事实版本几乎完全吻合——北伐、西征,甚至后期开辟江浙“苏福省”的攻略,差不多全说出来了——什么人有如此高明的见识?抬眼看去,却是那个列席谋士打扮的人物,样貌倒是平凡,只两道剑眉言谈中顾盼神飞。

“东平之言果然高明!”洪秀全缓缓言道,“众卿所言也不无道理,待朕再想想。”

见天王口气松动,杨秀清喜动颜『色』:“天王英明!大计一定,硝磺、火yao、粮米就该装船了,没有几百条大船,装不下,我们这次在武昌所获,实在是太丰厚了。现在我们有水军几万人,战船两千多艘顺江东下才用得上。如果向北攻入中原,岂不全废了?”

“好!既然如此,就请秀清弟统筹军务,择日挥师南下!”天王御口既开,这便是一锤定音的结论了,“明日就是天国天历十二月三十,除夕了,在阅马场那里办一个讲道理会,我去讲——这也是安定人心之法啊!”

顾迩然松了一口气,不知为何心中又忽然有一种失落的感觉隐约升起。他跟杨秀清等诸王一起送走了天王御驾,目光却停留在那个刚刚发言的谋士身上——钱江钱东平?其名似乎不见经传,却对洪秀全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啊!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