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太宗进地府(第二更)
作者:一定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316

第225章、太宗进地府(第二更)

二将军侍立门旁一个晚上却没有见到一个鬼怪。

是夜,太宗在宫,安寝无事,将他们两个宣来进来,很是高兴的说道:“朕自从病了以后,就好多天没有睡个好觉了,今天晚上多亏了两位将军威势,我才能睡个好觉,站了一晚,两位将军都很累了,先下去休息休息吧,晚上再来护卫一晚。”二将谢恩而出。

自此,连续两三夜,都是两人把守,而且都没出什么事。只是太宗的御膳却是减少了,病情居然比以前重了一些。

太宗又不忍二位将军辛苦,又宣叔宝、敬德与杜、房诸公入宫,吩咐道:“这两日朕虽然睡的很好,但是却难为秦、胡二将军彻夜辛苦把守。朕欲召巧手丹青,传二将军真容,贴于门上,免得劳他,如何?”

众臣即依旨,选两个会写真的,着胡、秦二公依前披挂,照样画了,贴在门上,夜间也即无事。

如此二三日,又听得后宰门乒乓乒乓砖瓦乱响,晓来急宣众臣道:“连日前门幸喜无事,今夜后门又响,却不又惊杀寡人也!”

茂功进前奏道:“前门不安,是敬德、叔宝护卫;后门不安,该着魏征护卫。”太宗准奏,又宣魏征今夜把守后门。

魏征领旨,当夜结束整齐,提着那诛龙的宝剑,侍立在后宰门前,只见魏征:熟绢青巾抹额,锦袍玉带垂腰,兜风氅袖采霜飘,压赛垒荼神貌。脚踏乌靴坐折,手持利刃凶骁。圆睁两眼四边瞧,如此一晚上过去了,却是也没有见到一个鬼怪。

虽是前后门无事,只是身体渐重。一日,太后又传旨,召众臣商议殡殓后事。太宗又宣徐茂功,吩咐国家大事,叮嘱仿刘蜀主托孤之意。言毕,沐浴更衣,待时而已。

旁闪魏征,手扯龙衣,奏道:“陛下宽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长生。”

太宗道:“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如何保得?”

魏征说道:“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去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珪。”

太宗道:“崔珪是谁?”

魏征说道:“崔珪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兹州令,后升礼部侍郎。在日与臣八拜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梦中常与臣相会。此去若将此书付与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来,管教魂魄还阳世,定取龙颜转帝都。”

太宗闻言,接在手中,笼入袖里,随后便闭上眼睛,没过一会便已经死了。

太宗死后那三宫六院、皇后嫔妃、侍长储君及两班文武,俱举哀戴孝,又在白虎殿上,停着梓宫不题。

却说太宗渺渺茫茫,灵魂径出。那青衣将幢幡摇动,引太宗径入城中,顺街而走。

只见那街旁边有先主李渊,先兄建成,故弟元吉,上前道:“世民来了!世民来了!”那建成、元吉就来揪打索命。

太宗躲闪不及,被他扯住。幸有崔判官唤一青面獠牙鬼使,喝退了建成、元吉,太宗方得脱身而去。

走了没有多少里,便见到一座碧瓦楼台,太宗正在外面观看,只见那壁厢环珮叮噹,仙香奇异,外有两对提烛,后面却是十代阎王降阶而至。却是那十代阎君: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十王出在森罗宝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太宗谦下,不敢前行,十王道:“陛下是阳间人王,我等是阴间鬼王,分所当然,何须过让?”

太宗道:“朕得罪麾下,岂敢论阴阳人鬼之道?”逊之不已。太宗前行,径入森罗殿上,与十王礼毕,分宾主坐定。

约有片时,秦广王拱手而进言道:“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而反杀之,不知所为何事?”

太宗道:“朕曾夜梦老龙求救,实是允他无事,不期他犯罪当刑,该我那人曹官魏征处斩。朕宣魏征在殿着棋,不知他一梦而斩。这是那人曹官出没神机,又是那龙王犯罪当死,岂是朕之过也?”

十王闻言,伏礼道:“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但只是他在此折辩,定要陛下来此三曹对案,是我等将他送入轮藏,转生去了。今又有劳陛下降临,望乞恕我催促之罪。”

言毕,命掌生死簿判官:“急取簿子来,看陛下阳寿天禄该有几何?”崔判官急转司房,将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先逐一检阅,只见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贞观一十三年。

崔判官吃了一惊,急取浓墨大笔,将“一”字上添了两画,却将簿子呈上。

十王从头看时,见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阎王惊问:“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

阎王道:“陛下宽心勿虑,还有二十年阳寿。此一来已是对案明白,请返本还阳。”

太宗闻言,躬身称谢。十阎王差崔判官、朱太尉二人,送太宗还魂。太宗出森罗殿,又起手问十王道:“朕宫中老少安否如何?”

十王道:“俱安,但恐御妹寿似不永。”

太宗又再拜启谢:“朕回阳世,无物可酬谢,惟答瓜果而已。”

十王喜道:“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

太宗道:“朕回去即送来,即送来。”从此遂相揖而别。

那太尉执一首引魂幡,在前引路,崔判官随后保着太宗,径出幽司。太宗举目而看,发现不是原来的路,于是对判官问道:“此路差矣?”

判官道:“不差。阴司里是这般,有去路,无来路。如今送陛下自转轮藏出身,一则请陛下游观地府,一则教陛下转托超生。”

太宗只得随他两个,引路前来。径行数里,忽见一座高山,阴云垂地,黑雾迷空。太宗道:“崔先生,那是什么山?”

判官道: “乃幽冥背阴山。”

太宗悚惧道:“朕如何去得?”

判官道:“陛下宽心,有臣等引领。”

太宗战战兢兢,相随二人,上得山岩,抬头观看,只见:形多凸凹,势更崎岖。峻如蜀岭,高似庐岩。非阳世之名山,实阴司之险地。荆棘丛丛藏鬼怪,石崖磷磷隐邪魔。耳畔不闻兽鸟噪,眼前惟见鬼妖行。

阴风飒飒,黑雾漫漫。阴风飒飒,是神兵口内哨来烟;黑雾漫漫,是鬼祟暗中喷出气。一望高低无景色,相看左右尽猖亡。

那里山也有,峰也有,岭也有,洞也有,涧也有;只是山不生草,峰不插天,岭不行客,洞不纳云,涧不流水。岸前皆魍魉,岭下尽神魔。洞中收野鬼,涧底隐邪魂。

山前山后,牛头马面乱喧呼;半掩半藏,饿鬼穷魂时对泣。催命的判官,急急忙忙传信票;追魂的太尉,吆吆喝喝趱公文。

急脚子旋风滚滚,勾司人黑雾纷纷。太宗全靠着那判官保护,过了阴山。前进,又历了许多衙门,一处处俱是悲声振耳,恶怪惊心。

太宗又道:“此是何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