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回:避讳只因君主故,奉承不管高与低(下)
作者:面不改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174

时空飞越——异域纵横记(新)

第四十九回:避讳只因君主故,奉承不管高与低(下)

听这样说,赵矜倒又沉吟了一阵。“不愿在外为大官,只愿留京做小臣”?那么,他们究竟是什么打算啊?说不好听的话,究竟是何居心啊?

搞不清楚,但料想他们应该耍不出什么花样,因此赵矜准备答允,便道:“那……也好。今天不急,我得跟大臣们商量一下,看看有什么京官空缺。”

三兄弟大喜,齐齐弯腰超过一百度,拜道:“避之、勉之、简之谢主隆恩!”

赵矜笑道:“就别避了啦!都说了我不介意的。”

原名房勤之、现名房避之的老大忙道:“主公虽不介意,小臣怎敢不恭!”

老二房勉之、老三房简之附和道:“理应!理应!”

鹿祥、李庆熙看他们这副样子,不禁又交换了一下眼色。居然为了讨好大王,一见面就决定改名;而且大王还没正式给他们官职,他们就改口叫“主公”、自称“小臣”了,变得还真是快啊!此等人,实在猜不透他们的用心。

赵矜摆手道:“真的不必啦!”

房避之坚持道:“若不改名,小臣寝食难安!”

赵矜只好道:“既然这样,咱们打个商量,你是文化人,应该有字吧?”

房避之道:“有之。小臣字元度,二弟字次公,三弟字稷才。”

赵矜便道:“那么,不用改名啊,平时就叫‘元度’好了。”

房避之想了一想:“小臣之名犯讳,终不敢不改;然蒙主公开导,今后主公与诸君呼小臣‘元度’便可。”

说完,向赵矜,又向鹿祥、李庆熙、虞默行礼。

鹿、李、虞三人还了个礼,心里都想:这三兄弟恐怕都不是一般人,这大哥更奇,为避主公之讳,再三坚持要改名;但他又绝对遵从主公的指示,主公说叫他“元度”,他就叫“元度”!这种人,还真是……随和啊!只不知主公要拿什么官职给他们。

这场小宴,尽欢而散。

房氏兄弟回到驿馆,现在还没有正式分给他们官宅,但他们立即以炎汉之臣自居,发了消息搬取家眷去了。

怎么发的消息?原来,三弟简之自小贪玩,尤其酷爱饲养家畜和小动物,结果居然由爱好发展成了一项绝技——训鸽。训鸽在这个时代可是稀罕的杂艺,简之却自学成才,他训的鸽子们虽不如某些江湖艺人的鸽子那般灵动、那般会跳舞,却是有真本事的——万里传书。

三兄弟行走四方,简之常带有几只鸽子在身边。于是便取一只鸽子,在它腿上绕了一卷细帛,又对它说了一番“鸽子话”,便放飞了。飞去的方向——大马士革,那儿有三兄弟的好朋友。

正式的任命,在三天以后才宣布。原因便在于炎汉朝廷对这三个人的争论,整整持续了三天。

这三天里赵矜天天接见三兄弟,没别的原因,只觉得跟他们在一起令人愉快。而且房简之精通兽医,十分殷勤地给赵矜拉车的羊喂食、剪毛、诊断健康与否。房勉之则精通厨艺,他的烹饪手艺之好,内宫中的女人无一能及!房元度则还看不出有什么特长,但是高谈阔论十分来得,有趣得紧。

于是不管朝廷上其他人的争议,赵矜当真就要授官,书法最好的鸿胪卿郑文初奉命到偏阁去写诏书。

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众多,见大王就要下旨,眼光都往大司马李荼的身上看。

李荼举着玉版出班:“且慢!望主公听荼一言。”

在历代朝廷中,一般是称“臣”,但炎汉朝廷比较宽松,赵矜希望众人以名相称,废除了许多虚礼。虽如此,除了李荼等少数重臣以外,大多数人还是不敢称名;而象何磐那样老大不客气称“某”的,就更少了。

赵矜不能不买李荼的面子,和颜悦色道:“请讲无妨。”

李荼道:“房氏兄弟三人,其字为:元度、次公、稷才。”

赵矜不解:“是啊,我知道啊,怎么了?”

李荼道:“元度者,宰辅也;次公者,亦当为大臣也;稷才者,社稷之才也。可见其家族长辈对其期望甚高。”

赵矜笑道:“是啊!可是这又怎么样?就算是平民百姓,不也都给子女取好听的名字,希望大富大贵吗?何况他们三个,原来是唐朝名相房玄龄的嫡派子孙!世代相传,在江南可是名门望族啊!”

何安平道:“安平在宋之时,也曾听闻房氏盛名。虽家门清寒,而为士民仰止。后来好象得罪权贵,宗族离散,不知所踪。”

李荼道:“正因乃是名门之后,故此可忧!”

此言一出,众大臣纷纷交换眼色,显然有不少人赞同。李荼正要解释“可忧”的原因,赵矜却笑而承认:“不假!是有一些可忧!我也想不太明白,他们本是名门之后,而且谈吐不凡,应该是挺有学问的,为什么却象谗媚小人一样溜须拍马,这点实在奇怪。要做官的话,其实凭着他们的文化,都可以堂堂正正求职。”

众大臣又再互相对望,都不知道主公为什么明明觉得奇怪,却还要让他们做官。郑文初微微一笑,不再等待大臣们发言,就按赵矜吩咐,入阁去写诏书。

片刻之间,郑文初已将诏书写好,捧了出来。赵矜吩咐道:“先在这儿宣读一遍吧!”

于是郑文初朗声宣读道:“应天顺民,炎汉国主诏曰:兹任命房元度为侍御史,房勉之为尚膳监,房简之为弼马温。”

读完,两边众人无不愕然,赵矜拍着宝座的扶手大笑。

笑过一阵,赵矜重新坐稳,这才解释道:“安平、文初二卿私下跟我讨论过,觉得房氏三兄弟其实是滑稽之徒,生性就爱奉承人,好象只是以此为乐,并不是别有用心。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没错。总之就先顺着他们的话,给他们小官做,看他们怎么办,这不也挺有趣的吗?哈哈!”

这样说,虽然好些大臣还不以为然,但见大王主意已定,侍御史、尚膳监、弼马温也并不是什么要职,于是都没异议了。不过,仍有人提醒赵矜,要小心侍御史中伤大臣、尚膳监饭里下毒、弼马温给马吃巴豆……

稍后,三兄弟接了诏书,上朝谢恩。少不了一番歌功颂德,然后就是倾诉感恩涕零之情,宣誓竭尽愚忠,以报主公知遇、众大臣厚爱。

李荼、乌达、齐劲等都是耿直汉子,瞧见朝廷上忽然多了这几个溜须拍马之徒,心中多少有点不快。

齐劲便笑道:“恭喜三位大人。有了贤兄弟,本国可望蒸蒸日上(学赵矜语)。对了,听闻弼马温大人十分有才,本都督之坐骑卧病在槽,不知可否劳驾一观?”

这本是奚落,因为房简之给大王看羊的事已经传为笑谈。

房氏兄弟闻言,却都受宠若惊,争相应道:

“不须三弟,元度亦通兽医,敢请都督大人将宝马予下官一观,幸何如哉!”

“大哥在上,此事还须小弟。不瞒都督大人,简之自小看马,定能医得贵宝马安然无恙、倍添精神!”

“倍添精神”是赵矜语,房简之居然这么快也学会了,全在于这几天跟随大王时,不余余力地观察与仿效。

房勉之也不甘示弱:“下官虽不懂医马,却擅长抚琴!都督大人若不嫌弃,可一边听下官弄琴,一边观大哥与三弟医马。”

满朝文武只想偷笑,他们兄弟三人却郑重其事,绝不把齐劲的马儿看轻。

李荼与乌达相视摇头,都觉得这样的人居然也出现在朝廷之上,真是荒唐。

这日退朝,众文武官员象往常一样退出大殿,元度、勉之、简之却一一给值殿武士们作揖行礼,毕恭毕敬地请求今后关照,从值殿校尉到小兵,没漏过一个。出殿时,给门口的卫兵又行礼,弄得从未受此礼遇的卫兵们瞪着眼不知所谓。

末了,三人赶忙打听那个要他们医马的都督住在哪里,才知道原来就是驸马、镇东大都督、前将军齐劲,这下更加不敢怠慢,各自拖过自己的马,飞奔而去。

(待续五十回)

作者:面不改色([email protected],发现错误或有意见建议请不吝反馈)

监督:面无人色、面有菜色

版本:7.0

日期:2004-07-10

顾问:面面教团同仁(内部论坛:http://mm.yhiu.com,OICQ群:491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