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巨大转变的前奏
作者:登山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076

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团这次来中国指定要参观小河公社,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美国农业部和美国驻华联络处的鼓惑。后面的操作者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

代表团带着满意的成果刚回到罗马总部,CIA的人员就找上了门来。虽然一些专家对被人利用的很是愤慨,但CIA还是收集到了大量他们所急需的关于林海的资料。

林海几年在报纸上不见了踪迹是因为去上了大学。

林海现在在省一级政府机构任职。从那些陪同人员对他的恭敬和他自己可以单独乘坐一部卧车来看,他在政府中的实际地位不低,而且和省级官员有着密切的关系。

林海在一天多的时间里主导了中方与代表团的主要活动,而且一个电话就解决了连省部级大员都不敢答应的事。说明其所做得到了相当高层的首肯。

林海的思维及对外界的了解,以及谈话时所站的高度,确实如同林德先生当初所说,绝非一个普通的人。

综合以上情况,林海肯定在中国政府上层具有相当深厚的背景,而且至少是了解中国今后将要实行的主要政策。

再联系到中国领导人近期的一些讲话、高层的频繁出访、正在广泛开展的思想大讨论、中日和平条约的签订、已进出实质阶段的中美建交谈判、对外政策的调整等等,说明了去年林海所言中国将实行开放绝非空穴来风。

结论:中国处于一个巨大转变的前奏。

如果中国一旦实行了开放政策,那么中苏关系数年之内就不会存在缓和的可能;而且,中国又是拥有八亿多人口的巨大潜在市场,对于还未从石油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的美国经济具有足够的诱惑力。

所以,支持和促进中国实行开放,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和经济利益都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巨大的良机。

而对林海其人,则要视为一个极具潜在力的重要人物加以密切的关注,并进一步摸清他和高层的实质关系以及可以起到的作用。

中央情报局递交的报告,引起了美国决策人物的高度重视。除了加快美中建交谈判进度、公开宣布将支持美国企业和机构加强与中国的交往外,在中国与YN的关系上,完全站到了中国一边。

虽然中国政府一再呼吁YN政府放弃**和排华政策和驱赶华人的行动,并动员国际舆论对YN的行径进行了广泛的谴责。但YN政府把这一切视为中国政府的退让,在苏联的怂恿下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的加快了**排华步伐。到八月下旬为止,被YN驱逐从陆路和海路进入中国境内的难民就达到了近五十万。双方在边境上有上百次小规模交火,在南海也发生了数度的舰艇对持。

九月初,在中国境内的华裔难民自治组织,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要求在与中国接壤的YN境内建立难民自治区和自治管理机构的建议。

此建议立即得到了中国政府强力支持。中国政府当天也发表了声明,要求YN政府要么立即履行安理会XXXX号决议,要么同意建立难民自治区的方案。重申,对于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华人造成巨大伤害的恶略行径,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簇日,YN政府也发表声明,只字不提其制造的难民问题,反而谴责中国意在肢解YN。

YN政府的无赖行为再次遭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谴责。美国领头呼吁如果YN再拒不执行安理会决议,就将对其采取经济制裁。

而此时的苏联集团,由于想在阿富汗通过政变上台的亲苏政权获得国际承认上寻求主要国家的支持,另一方面也由于刚获得了西方国家的巨额贷款,所以在中Y争执中,YN处于明显无理境地时暂时保持了低调,仅呼吁对难民组织提出的要求的真实性进行调查,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过多的喧嚷攻击中国。

在中国国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已经形成了一边倒的局面,继河中省委之后,各省市自治区、各军兵种、大军区党委也纷纷表明了支持的态度,矛头直指“两个凡是”。同时,要求对包括“四五事件”等一些历史上的冤假错案给予平反、呼吁让更多的被“钦定”打到的老干部重新出来工作的呼声也愈演愈烈。

此外,自年初起,国家陆续派遣了高层以及科技方面的一些代表团出国进行访问考察,原来被视为洪水猛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科技、生活水平、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使得第二次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国人无不惊讶。各种信息的不断传回,特别是劳动生产率几十上百倍的巨大差距、一直被当做要解救对象的被剥削的劳动者的生活富足,更是成了人们饭后茶余、消磨上班时间时所热议的话题。

从上到下都感觉到,原来的那套做法不行了!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实际由谁来掌舵,大家的心里已十分清楚了。

在丰裕县,林海所推行的一系列举措进展顺利。

由农民构成的各种手艺大军,已向全省各地甚至是省外蔓延。双集豆腐、大柳木匠已赫然成了一个品牌,在城市里卖豆腐的人,要不是吆喝着地道的丰裕话,胸前戴着编了号、盖了红印的“外出服务证”,则被人视为不正宗。

那些进家做家具的木匠有证、有号、有姓名,更让主人感到了放心。

外出农民手里不敢多放钱,一旦挣了几十块以后,就赶紧的寄回家。于是就造成了丰裕县银行的存款额激增,各信贷站小额贷款资金充裕,反过来又促进了更多的农民投入到小手工业和小额贸易中,并不断的衍生出新的行业。

而几个大的项目也进度喜人,厂房的基础均已完工,快一点的已经开始吊装大梁了,十月份至年底,三个工厂就可以相继投产。

林海叹息现在还没有前世那种轻钢结构的技术,否则建厂的进度还可以加快,同时厂房也能更美观。

这天,姚理会和刘德斌俩人提着一个纸箱兴冲冲的来到了林海的办公室报喜道:“林书记,我们按新研制的配方在老酒厂的设备上进行了批量试生产,做出的酒比原来土法做的各项指标又有了提高。一共装了二百箱二千四百瓶,我们先拿来了一箱,其余的都封存在了仓库里。这可是宝贝呀!”

林海高兴的道:“你们立了大功,辛苦你们了!现在我们可以考虑商业运作的事了。你们快坐下来,先谈一下你们的想法。”

刘德斌坐下后道:“我考虑有以下几件事要抓紧定下来。一是新产品的价格和定位,这样我们才可以围绕它来确定产量、包装和销售方式等方面的问题。二是要取一个与酒的品质和定位相符的名字,这一点对将来酒的销售相当重要。三是同时要把老厂带动起来。我具体的想法是这样,价格和定位比照五粮液走,包装上要更胜一筹。酒的名称就有劳林书记,这件事只有你能担得起。老厂也要搞一个新配方出来,同时还要更换酒名。丰裕大曲的名字再不能用了。”

姚理会接着道:“从酒的质量上来看,刘厂长所建议的定位还是恰当的。而且光明酒厂的设备更为先进,工艺控制可以更准确,再加上严格的管理,产品的主要指标还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我测算了一下,要是实行这个价格,在实行我们原来设想的管理方案,在达到百分之七十五的生产能力时的利润就会??????就会超过百分之三百。”

林海想了一下道:“从喝过我送出去的那些酒的人的反应来看,产品的价格和市场定位比五粮液只能高不能低,甚至可以超过茅台。但是我认为价格应该分两步走,我们先期搞一个优惠的价格,把优惠期公布出去,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这个酒,最后欲罢不能。同时还特别要做好销售前的市场宣传,轰轰烈烈的策划一系列的活动,让大家对我们的新产品翘首以待。这方面主要有光明公司负责,你们协助。至于包装方面我也提一点建议。茅台走的是古朴风格,五粮液也有它的特点,但在档次上有些不伦不类。而我们是白纸上写字,可以做到最新最美。此外我要强调,光明酒厂是光明公司的产业,与原来的县酒厂没有任何的隶属关系,在经济上、管理上必须划分清楚。同时但鉴于目前县酒厂暂无人来挑大梁,所以你们两位还要同时身兼两边的职务,等县酒厂一切都走入正轨之后再正式脱开。这也是为全县的大局和长远发展来考虑,毕竟县酒厂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可以纳入县财政,县酒厂同步发展了,就可以成为丰裕县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但由于光明酒厂走的是高端路线,所以县酒厂的产品必须和光明酒厂的产品拉开差距,在包装、名称、销售渠道等方面不能有任何雷同。县酒厂在设备改造和产能扩大以后,要用优于其它同类酒厂的质量,利用本地区和本省的巨大市场潜力,走大众消费的经营路线。”

姚理会和刘德斌对林海的意见连连点头称是,赞叹一番林书记的商业头脑非比一般后,姚理会欲言又止,刘德斌看出了倪端,便道:“林书记,我有点事情要办,其它的问题由姚厂长再继续向你汇报。”

林海也看出了姚理会还另有它事,便道:“那好,刘厂长你先去忙,改日我们再谈。”

等刘德斌和林海握手离去后,姚理会从包里拿出一叠材料道:“林书记,这是新产品的配方和全部的工艺参数,我脑袋里都装着呢!文字的我只整理了这么唯一的一份,现在把它交给你。新配方是在你送来的那个酒的配方基础上完善的,整个研制和试产用的四万多元资金都是王主任那里出的,这本来就应该属于你的。我不敢贪功。”

林海笑道:“你姚厂长不敢难道我就敢?我看这样,这个配方和工艺由你我和那个酒坊的师傅三人共同所有。你的付出和劳动要得到承认,人家的百年经验也要得到尊重,然后从光明公酒厂的销售收入中按百分之十的比例来提成使用费。你认为怎么样?”

姚理会忙道:“不行!不行!我说过这辈子就跟着林书记干了。我怎么能拿这个钱呢?”

林海道:“这不光是钱的问题,还牵涉到对核心商业机密的合法保护,更有利于企业和大家的长远利益。而且我们不不能只是口头上说说,还得要定一份协议才行。”

经林海好说歹说,姚理会最后才同意接受了百分之十五的所有权。另外由于刘德斌也参与了部分工作,所以也给了他百分之五。酒坊的那个师傅则占百分之十,由姚理会具体去和他谈。其余百分之七十就由林海所有。

林海心里可是有数,过几年就是百分之一也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这几人一辈子都不用愁钱了。

谈完配方和工艺的所有权以后,林海又问道:“姚厂长,你是专家,我想问一下水质对酒的质量影响大不大?”

姚理会道:“水质是相当重要的。要不是有台河流经这里,我们这里的水质恐怕就难以满足需要了。”

林海又问:“要是临时换水,酒的口感和指标会不会有变化?”

姚理会道:“肯定会有。不光是水,就是其它的原料换了不同质量的,酒的质量也会发生变化,只不过不像水质那样明显,一般人不易察觉,但绝对瞒不过那些专家和以品酒为乐趣的酒虫。严格说起来,像玉米、高粱、小麦、豆类这些主要原料,产地不同,做出来的酒也会有微细差别。”

林海道:“那要是台河被污染了怎么办?这条河上游流经了两个地区七八个县,以后的水质我们不一定能控制得了。”

姚理会道:“不会有那么严重吧?这条河的水多少年来就这样透彻。还能几年内说变就变了?”

林海摇摇头道:“你看我们丰裕县的发展,就知道以后沿河的工厂要有多少了。这是我的一个疏漏。我原来只考虑了丰裕县粮食原料优势和地理交通优势,而没有考虑水源问题。我看事已至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有在上游选一个水源基地。你再选用几处上游水源做一下试验,如果没什么差别就暂时还用本地的水,如果差别大了,那从一开始就要用上游的水,哪怕成本增加也必须这样做。因为人们对一个新事物最初是留下的感觉最深刻,哪怕以后的比原来的还好,他们也会感觉不如以前。以后的市场竞争会很激烈,所以我们要在原料上做到一次定位,除了配方和工艺上的哪些数据以外,还有我们真正独到、而别人轻易模仿不了的地方。”

姚理会听了以后感叹道:“林书记不光是在大事上,就是在这些具体问题上也考虑的独到长远。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一定要拿出最周密的方案来。”

本书首发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