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东北抗联
作者:尘缘如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6124

月大捷并没有改变鬼继续扩大中日战争的决心,也鬼继续动大规模攻势的计划,但九月大捷对于鬼航空兵来说却留下了一个难以磨灭的痛苦印象,那就是见不得圆球形的气球。手机小说站点()第三舰队舰载机部队和台湾驻屯军的航空兵部队被迫改变了自航空兵创建以来的习惯,把圆形的气象探空气球愣是改成了圆柱形。八十年后的某一天,当一个日本航空兵舰载机飞行员自豪地向上舰参观的人们介绍说,圆柱形探空气球是第三舰队航空兵的优良传统之时,立刻就遭到了来自中日双方网友的口诛笔伐,以至于这位飞行员终不得不刨腹谢罪。无孔不入的日本小报记者们对那位刨腹的飞行员进行了深入的报道,他们惊奇地现这位飞行员和他的祖上上学时,他们的历史课成绩从来就没有合格过。八十年之后的事情当然不是戎瑞所关注的,他不愿意也懒得管小鬼们的事情,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正有一件特别棘手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

“戎长官,您还是去一趟吧,不就是一个闻布会嘛!”

“不,我不参加记者招待会,从来都不参加,呵呵!”戎瑞摆摆手,笑着回应高志贤参谋长的话。“你是知道的,说白了我其实还是个真正的商人,做我们这一行的越低调越好,所以这个闻布会还是由你来代表我们指挥部去参加吧。”

“戎长官……”高志贤参谋长无奈地摇了摇头。

对于显摆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将领都会削尖了脑袋去做,而戎瑞长官倒好,就算是高当局再三指示也楞是不去。令高志贤很不明白的是,戎瑞长官甚至连淞沪前线总指挥部布的闻稿上都不希望出现他自己的名字。虽然想不通这并不妨碍高志贤参谋长对戎瑞长官愈地敬重了起来,这年头像他这样的不为名不为利的长官实在是太少了一点甚至连陈诚长官都无法相比拟。

戎瑞的晋升命令早就到了,他现在已经是中将了。对于戎瑞的晋升,老蒋和军委会的高官们甚至连讨论的会议都不用开,他们都很明白这个人情再顺风顺水不过了,作为大资本家的戎瑞将军也不希罕说了戎瑞的职位也没有见长不是。老蒋他们想得一点都不错,戎瑞还真不希罕他们的晋升奖励,对他来说这不过是领章上多了一颗装饰的星星而已。老蒋起奖来从来也不吝啬一点戎瑞算是见识了,一枚大大的国光勋章让戎瑞的眼睛都有点晕的感觉。

九月大捷直接助长了上海乃至全国民众的抗战和支前热情,全国各地的祝捷电报像雪片一样飞到了淞沪前线作战总指挥部和国民政府军委会。除了雪片一样的祝捷电报,蜂拥而至的还有蝗虫一样的记者人群。在这些记者中了国内的闻媒体,还有英美等西方国家的闻记者,甚至还有日本背景的闻媒体记者。这些西方记者的采访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搞清楚中国人到底是如何做到与强大的日本帝**队相抗衡的。刚开始还在记者们的光灯面前洋洋得意的顾祝同等人,每过多久就怕了记者们的轮番轰炸。虽说显摆是件非常令人风光的事情,但作为淞沪前线总指挥官不能整天应付闻记者不是,否则他这个副司令张光也该当到头了。被记者们逼急了的淞沪前线总指挥部后倒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立定期的闻布会和闻言人制度,这样一来既满足了记者们的采访需要解脱了顾祝同和陈诚等高级军事指挥官们的烦恼。当然了,高级军官们想要显摆一番的机会也多了起来。

此次九月大捷引起的舆论影响自然令身在南京的蒋介石大为高兴但为高兴得还是远在陕北的党内高级长们,因为多年来**还是第一次以正面的形象出现在中国的报端。这些有关**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报道不仅是正面的,而且报道的次数相当频繁。国内的各大报纸和记者们似乎如今刚刚想起来,远在东北沦陷区还有一支**领导下的东北抗日联军也在浴血奋战抗击着日寇。杨靖宇、王德泰、魏振民、周保中、李延禄、柴世荣、陈荣久、赵尚志、夏云杰等等,一个个响亮的抗联将领的名字一一出现在了报里行间。不过,遗憾的地方总是会有的,国民党控制之下的报纸、电台就从没有出现过**这三个字眼。对于这种情况,明眼人不用想都知道是什么原因,只不过在这个时候大家都不会把这个伤疤揭开而已。

在这个全民抗战的时候,伤疤虽然没有人去揭,但国民政府遗忘东北沦陷区抗联将士的事情却被报纸给揭露了出来。不仅延安的华社和华广播电台疾声呼吁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要给予东北抗联以必要的援助,就连一些著名的民办报纸也大声地疾呼,坚决要求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应当给予抗联部队以正式番号,以承认其武装部队合法性。对上海九月大捷和东北抗联铺天盖地的报道,不仅国民党没有想到,**显然也没有料到。南京、广州、武汉、西安等大城市还生了民众的游行示威,他们一边庆祝九月大捷,一边也在抗议国民政府漠视民众抗战的力量。

“……九月大捷已经充分显示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战的威力,给予了日寇以有力的回击,这种合作就是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先生所呼吁的人‘不分男女,地不分南北’的号召之下所取得的。

然而。综观全国武装力量以及爱国民众之抗战。将委员长地号召是否已经得到彻底落实了呢?我看还远远没有。因为全国民众所熟知地东北抗日联军将士们所进行地自地抗战斗争尚未得到国民政府及军事委员会地承认。他们还在日寇铁蹄之下地东北沦陷区独力浴血奋战。他们没有后方。没有支援有枪支弹药。也没有足以果腹地粮食们地爱国行为甚至不能得为之奋战到国家地承认。这不仅是东北抗联将士们地无奈。也是领导全国抗战地我们地国民政府及军

会地悲哀。是全国那些前赴后继自奋勇抗击日~民众地悲哀。……为了响应全国民众地呼声。中国**及八路军已经作出决定。将对东北抗联队伍给予力所能及地支援。我党领导之下地平西抗日已于日前派出一支小分队越过了日寇地封锁线进入东北地区们……”

“娘西皮!……又给**抢先了一步。啪!”蒋介石恼怒地把手中地报纸往桌上一摔。

“委员长……”

“不要说了。我问你们件事情现在怎么办。嗯?”蒋介石摆手阻止了中央党部宣传部长地话。“一定要把舆论从有利于**地一面抢回来。要抢回来!民心你们知道吗。绝不能让民心向**一方倾斜是绝对不可以地!”

“是!”宣传部长掏出手绢擦了一下额头地冷汗。

“委员长,我以为次针对东北抗联的舆论宣传战,虽说是被抢先了一步,但我以为中央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并非是一味被动的局面。”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陈布雷吸了一口香烟,微微一笑。

“布雷先生请说!”蒋介石的睛一亮。

蒋介石看陈雷的眼神让会议室内的许多人多多少少感到了一丝妒嫉位智囊先生近以来深得高当局的信任,好多重大决策都要听听他的意见。

从陈布雷的身上仿佛又看到了年刚刚在江汉关轮渡码头被暗杀的政学系领头羊杨永泰的影。

“委员长!”谦谦儒生陈布并没有感觉到其他人的嫉妒眼光。“此次关于东北抗联的舆论宣传战问题完全是由于九月大捷所引的,全国民众及舆论均为之侧目。之所以会如此乃是因为东北之抗联部队于沦陷区坚持抗战已经整整六年之久。自民国二十年起,由于日军在东北已成气候军于东北已无可能生存,再加上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失败,国民政府遂逐渐停止了对东北民众抗日力量的支援。如今已过多年,东北抗联全属遗留在东北的原东北军、地方武装和民众所自组建,其中甚至有东北土匪的参与,能坚持到现在实属奇迹。”

“布雷先生还是谈题吧,委员长想知道您到底有什么好建议呢!”

“呵呵!”陈布雷对酸溜溜的打岔并不么在意,依然不紧不慢地说道。“刚军统戴局长也说过了,我们在东北的情报人员对他们还是有所了解的。东北抗联虽说是一支民众自的抗日武装,但在**的运作之下,如今已经颇有一番气候。我们不得不予以高度的重视呀,我之所以这么说,不仅是因为如今的舆论,也不仅仅是因为这支队伍实际上处于**的领导之下。”

“那为什么?”

对于陈布雷的说法,会议室内的高官们都露出了不解的神色。倒是高当局和军统局长戴笠两人似乎从陈布雷的话里面听出了一些什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因为我们需要东北抗联这支队伍,不管这支队伍是我们的正规部队也好,又或者是**领导之下的民众武装也好!”陈布雷笑着说道。“如今的沪战况想必诸位应该比我要清楚多了,所说我们和日本人各有胜负,但前景却依然不……不明朗。所以从军事角度来说,我们需要有东北抗联这样一支敌后部队牵制日本人在东北的兵力。从舆论上说,作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国民政府也不可能对他们不予理会,因为民心的力量是巨大的,民心不可违呀。”

“布雷先生,说说你的意见吧。”高当局打断了陈布雷的话,他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些什么。

“是!”陈布雷颔道。“我的意见是,应当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给予东北抗联以正式的序列番号!”

“什么?!”

“这不可能!”

“我反对,绝不能再给**以正式的部队番号!”

“对,这不是摆明了在为**扩军提供方便吗?!”

“够了!”高当局一摆手压下了会议室内的吵闹声。“对于布雷先生的意见总参谋部有什么看法吗?”

“委员长,撇开政治因素军事角度说我同意布雷先生的意见!”白崇禧见蒋介石把眼光瞄向了自己,便开口说道。“因为我们的确需要一支有理的部队在敌后活动,以牵制日军的兵力,并让他们不得不顾忌自己的后方。不过我想布雷先生的意见应该还不止军事方面,还请布雷先生说说吧呵!”

“布雷先生?”蒋介石又把目光转回到了陈布雷的身上。

“是,委员长,健生将军说得确实不错军事方面的意义只是其中的一方面,关键还在于政治。”这位白健生果然是小诸葛,陈布雷心想。“先,东北抗联在东北坚持抗战多年国民政府不管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尤其是在如今全民抗战的政治氛围之下是绝对不可取的。其次,国民政府乃中华民国之高合法政府,一支武装部队没有归于政府之管辖,将有损于国民政府领导全国一切之抗战活动的高权威。再次,虽说东北抗联是**领导之下的抗日武装我以为,**对东北抗联的控制恐怕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紧密。因为这支队伍可以说完全活动在沦陷区必**也没有那么的能力,这也正是**急于派出小分队进入东北的真正原因。而这一点正是我要说的后一个理由。”

“布雷先生高明!”在别人还没有明白陈布雷到底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戴笠第一个开口称赞道。

“戴局长过奖了点小小的意见而已,呵呵!”陈布雷虽说是在谦虚,但此时任谁都能听出他话里面的自得之意。“顺便补充一点,如果我们正是给予东北抗联一序列番号,不如在军衔方面多给予一些优待考虑,好是这个……中将级别,呵呵!一来也算是奖励他们为国奋战多年的功劳,这二来嘛……八路军朱德总司令的军衔好像也应该是中将吧,嘿嘿!”

“高!……实在是高!”这一下,会议室内的高官们总算是明白了陈布雷德用意,他们哪个不是多年在官场上打滚的老狐狸呀。

陈布雷的建议意见的确很高明,这高明之处就在于一方面一手把东北抗联抗战的功劳揽到了国民政府的怀里,另一方面也给了全国舆论和民众一个交待。加高明的地方就是陈布雷的那个补充意见,人为地把东北抗联提高到与**主力部队八路军同等的级别。这就为东北抗联和八路军这两支**领导下的部队之间创造了不合的伏笔,而且**方面又无可奈何,国民政府奖励东北抗联的理由再充分不过了。至于中将不中将的,民国的中将实在是不比大街上售卖的烧饼值钱多少,高当局自然乐得拿便宜货送人情了。至于所谓的支援嘛,那就恐怕得等到与东北的交通打通之后能实现了,眼下也只能干瞪眼,停留在蒋委员长的一句话上,有支援跟没支援几乎没什么两样。

陈布雷的建议意见自然高明,但高当局、戴笠以及一些有心人却想得多。把东北抗联人为地提高到与八路军同等级别,就意味着东北抗联完全可以自成体系,不用服从八路军的指挥,这就给**制造了一个相当棘手的难题。然后再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下达一个命令,命令东北抗联向日寇动无限制的攻击行动,藉此可以牵制日军使其尾难顾,二来嘛,也可以借此消耗**和日本人的力量,老蒋对这一手的心得完全可以写一本专著了。

陈布雷和老蒋的用心不可谓不高明,从**的角度来看也有些卑鄙和无耻,但他们还是迟了一步。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特勤总局情报局就在戎瑞局长的指示下派出了由优秀的情报员组成的小组,在红箭特战大队一个特战小组的密切护送下进入了东北。他们的任务非常明确,找到东北抗联部队的主力建立东北抗联与中央的电台联系。经过将近半年的努力,情报小组终于在白山黑水间的一个密林里面找到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杨靖宇和政治部主任宋铁岩率领的部队。继中央与东北抗联第一军建立电台联系之后杨靖宇的帮助下,情报小组又分别找到了周保中的第二军和赵尚志的第三军。特勤总局情报局情报小组不仅带去了中央的指示,还为他们带去了近五十万元的经费。这些经费都是特勤总局情报局在平津一带抽薪行动的所得,除了一部分交由平津地下党工委作为活动经费之外,大部分都送到了东北抗联的手里。

在这个情报小组进入东北之前勤总局情报局就已经派遣多名情报员事先潜入东北寻找抗联。尽管这些情报员都经验十分丰富,但在东北他们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特勤总局情报局派出的三个双人先遣情报小组,终能够幸存下来的只有第三批潜入东北的“阎罗双骄”严寒和罗潇雨两位恋人组合。另外两个小组个被东北地下党的叛徒出卖,牺牲在被鬼追捕的路上,另一个惨死在冒充抗联的东北胡手里。虽说杀害情报小组的胡半年后被赵尚志率领的抗联部队铲平了,但情报员的损失还是让特勤总局情报局长黄宜川差点吐血竟选拔和训练这些优秀的情报员要花费极大的时间和经费,这个损失实在是太大了。也因为这个惨痛的教训,特勤总局情报学校专门开设了一门课程,这门特殊的课程就是伪装学。

情报学校开设伪装学与特勤总局红狐特种勤务大队所属的伪装小队所实施的战场伪装并不一样,这门课程所教授的是情报员如何在人海中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普通人,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要极大地提高情报员的生存能力。伪装的身份可能是小商贩、农民、学生、教师、土匪、地主等等可能是敌对的伪军、日军,甚至可能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日本人。就为这个多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经过严格的审查之后被秘密安排进了情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随同这些人进入情报学校的,还有他们平时所擅长使用的各种工器具或者家伙什。按照戎瑞局长的特别指示有通过这门课程考试的情报员绝不允许毕业或者提前委派任务,而这门课程的考官除了情报学校的教官之外加入了那些形形色色的普通人。

从那些普通人那里学手难,伪装学的理论也并不是非常深奥,这门课程难的却是伪装测试。每一批即将学成奔赴秘密战线的情报学员们都必须要进行一次伪装测试。其实测试的科目也很简单,每个学员会抽签得到一个自己即将扮演的角色,剩下来只需要成功地扮演成这个角色而在一周的时间内不被认出来就行了。这些角色可能是学生,要么被排在西安的一些大学,要么被安排进入西安的各个普通中学校插班学习。考察的工作将由情报局派出的专门人员负责,他们将会把学员的在测试期间的表现一一记录并加以评估,然后按照规范标准给出一个成绩,不合格的学员是要回炉的。

“什……什么?!西安流浪乞丐?!教官,我……”

“不想去呀?不想扮演这个角色也,你的毕业资格可以取消了!”

“别别,我……我去还不行嘛,怎么这么背呀!”

“嘿嘿!”

一周之后,在西安某个街头,一个蓬头垢脸的乞丐乞讨到了一个吃了小半的剩馒头。当乞丐兴高采烈地把半个馒头塞入嘴巴的时候,却惊奇地觉馒头里面似乎还夹杂着什么东西,把他的牙齿都差点磕了下来。

乞丐扒开馒头,磕牙齿的东西原来一个金属小钮扣。看见金属小钮扣上有一个梅花的装饰花样,乞丐就知道这里面装着情报学校给自己的指示。拿起石头打碎了金属小钮扣,里面果然有一张小纸条。

“晚上1ntbsp;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