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棉布倾销
作者:清宵好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515

王动也是觉得太子很可怜,永乐还没回,还在北京爽,一回来之后,就会爆发所谓的迎驾事件。m这事说起来也就是永乐对太子不喜欢、不放心,作为一个先知先觉者,王动可以通过解缙劝谏一下太子,避免这事的发生,问题是有没有必要。

汉王对太子的打击又不是一天两天了,就象是一种积怨,总是要发泄的,如果你不让这些事件把永乐或是汉王的积累力比多释放一下,改次在你王动不知道的某个时候,没了“迎驾事件”,还会有“早朝事件”“后花园事件”等等。所以干脆王动也就不动,管他东南西北风。

王动扎到了江心洲和龙江船场去看军械和船,这算是为公,接下来就是借着考察旗下产业的外义在直隶到处走动。比如去扬州,镇江,或是到苏州府去看看。

南京城的四夷馆会同馆如今很热闹,主要是住进来很多外国的访华团。马欢、哈三、郭崇礼都回到了南京城,留下在这里帮着培训翻译。说起来这翻译也培训了三年多了,有些已经可以上岗就业了。官府自然有用的着他们的地方,郑和早早就上奏,选了些佛道儒还有伊斯兰教的经典,让他们去配合翻译。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出字典,王动的这个提议得到了郑和的有力支持。本来出便西洋的时候,郑和的近臣,包括那些仪卫都接受过一点点阿拉伯语的教育,这个很重要,有时很好用。

王动带着陈泽到苏州的时候,一批来自龙城的商船到了,运来的货物中布占了重要的部分,这些布怎么卖是个问题。

“棉花一斤价白银6分,上回在苏吴两地收购棉花前。棉花价钱在5分5,正是因为三湘商团的带头收购,已经涨到了6分,虽然苏吴两地主要的最大地棉商是三湘商团的,但时间一长还是会有些出入。白布一匹价白银2钱,此前古里布没有运来的时候,价钱在两钱一分,如今已经跌了。”浣江汇报。

“这批布共120万匹。怎么售卖?浣老板。”陈泽问。

“呵呵,大掌柜面前你喊我老板!”浣江笑了。

“但说无妨。”王动也是好笑,这帮人里,浣江真的象老板了,比起五年前,这小子至少胖了五十斤。

“柳大娘那边早早就说了,她可以吃下20万匹,只是去制衣。三湘商团里可以吃下15万匹,苏吴两地,可以吃下30万匹。浙江也可吃下25万匹,余下的可以送20万匹去北京,5万分给广东,江西也可吃下个5万,这样就分完了。”

“浣江你算计的倒是不出,什么价钱出手呢?”

“白布市价2钱一匹。本地作坊出布约在1钱5,收货的商家出大货在1钱4,小子以为1钱出货。”浣江信心满满。

“1钱2是农家出布给收货牙人的价钱吧!你小子想把大明朝所以地布行牙人都得罪了是吧。”陈泽也没想到浣江心这么大。

这布行牙人平时就是在城镇乡间走到,了解那些在家纺纱织布的信息。他们往往会把这些信息集中到一起,聚散积量,牵线促成生意。通常他们并不出钱,只是两头抽佣。浣江已经把价钱定到了最低了,低过了在家织布的人出货价,这样一来,牙人根本没的赚了。

“你小子说了半天,还没讲,这布龙城那边出价多少?”

“在龙城割货是8分5。到长乐割货9分3。到刘家港9分

“你这棉花收了之后,送到龙城售价几何。”

“刘家港6分。长乐6分2,送到龙城7分。”

“有什么问题没有?”王动看着浣江笑了。

浣江这会已经胖的快看不到眉眼了,“大掌柜,龙城那边这布怎么织的?”

问题不在怎么卖,而是卖了之后,大明朝这些个在家织布的织女们怎么办。城里的作坊肯定是全倒了,那家织女们怎么办,织的布只能自已家里用了,根本不可以拿出去卖了,一匹布只卖个8分吗?棉花的价格还会起,就算是自己家里种吧,可以省点,那也只能是一条龙服务了。从种棉花到纺纱织布到制衣,他们肯定无法与工业化地大生产竞争了。这样一来,整个大明朝脆弱的纺织工业算是完蛋了。这种现象,当蒸汽机试用之后,王动就已经预见到了,棉吃人。

在龙城,王动想象中的大型纺机和织布机还没有研制出来,还只是把一架架新式的织布机挂在蒸汽的动力带上。仅这样的动力,就已经使得所有地木制纺机织布机被铁制的代替了,织布的工作变成了上线接线了,可以想象,一旦完全蒸汽机驱动的织布机出来,那才是真正完全瓦解明朝纺织产业地时候。

浣江这会已经算是大明朝较大的一个批发商,他只是买和卖,柳老板已经在湖广圈地种棉花了,更多的是订下了契约,到时包买下棉农地棉花。不只是棉花,还有桑蚕等。但这也只是个时间问题,当剿丝、纺纱、织布的机械研制成功,这些还是会被淘汰。柳老板也只能是出口原料、进口布绸、印花刺绣、成衣生产。

苏州城最大的布庄,东吴布行,老板也是姓吴,吴老板今日约了个同行过来议事,也都是苏州地面上的富商,做丝绸生意的秦老板,秦老板这会正在劝吴老板。

“大哥,三湘商行,大明朝数一数二的商家,哪是你我能应付的了地。”秦一向是尊重吴地。

“我这如果倒了,下面那些织工怎么办。”吴做的是布地生意,不只是卖布,他自己还雇人织布,手下有三十多个织工,是苏州城里最大的布作。织出布来后,送去染,然后放在自家布行售卖。

“大哥。且不说你的布作,现在你地布行要怎么走?跟三湘商行买布吗?”

“不跟他们买跟谁买,还会有比他们更便宜的。”

“也是,真不知这龙城布是怎么织的,怎的会这么便宜。”

“秦老弟,那小浣老板已经放出风声了,下半年会有丝绸过来。”

“啊!”这会轮到秦老板发呆了。

苏州城里最大的染坊,陈记印染。陈老板也在发愁,按理说他应该算是最开心的人,因为三湘商行的小浣老板刚刚来找了他,许下了四十万匹布的印染生意,这已经超出了他前三年棉布印染地总和了。他发愁的是,他的陈记印染根本接不下这个生意。

浣老板年龄虽然比他小很多,但资本却是大的很,说了要入股他的染坊,投钱给他再开两个大染坊,还是用陈记的名号。份额三湘占六成,陈老板四成,不过完全有陈老板去打理。

陈其实是不想答应,但面对强大的三湘商行,他又不得不同意。三湘商行前年开始起,便向他提供了很多染料。这些染料大多产自西洋西域,这些染料使的陈记的样布本本突然多出了好几本,生意自然也增加了不少。

浣老板的生意苏州不接,那京城里地染作一定会接了去。小浣老板再三说了,并不是想省那几个路费,只是想着陈记与三湘商行合作这么久了。有钱大家一起赚嘛。

龙城的布还没有到的时候,消息就早早放出去了,会有大量的布会运到苏州。闻到腥味的不是吴淞两地的客商,真正到地早的居然是京城里的布商。他们这些人,已经在京城见识过了三湘商行贩卖古里布所引起的震动,这会听到了苏州有布过来,很多人都是在想。应该过来分一勺子。

柳大年是柳老板地弟弟。王动的纺织事业部里,柳大年算是个高级经理。他到苏州来主持布的拍卖活动。其实那些布地销售问题根本不用浣江操心的,这布还在船上往中国运的时候,商行已经决定了,慢慢售卖,价格不要压的太低。至于那些价格信息,是王动让浣江故意放出去的,还特别让他演好戏,一定要皱个眉头,感叹了湖广的股东们吃心太重。

“认购过千匹的商家可得牌入内竞价。”这边浣江一说要竞价,聚起来地商家又开始交头接耳了,他们可没想到,三湘商行会玩这手,虽然竞价购买已经是大家都不陌生地销售方式,但来的这么突然,他们还没能就份额之类地达成协议。

“商行这边的底价是一钱一分一匹,诸位桌上都有一块样布,老规矩了,上色加一分、作花一分半。”

“此次到货共计100万匹布,另一批货约三月之后到货。”

此话一出,底下又乱成一片。

只是走个形式,柳大年和陈泽商议过,以后会是经常性的生意,只是个形式,怎么卖无所谓,关键是量更大了之后,怎么把市场区隔好。就象是卖酒一样,不要打价格战,自己把自己弄死。

“吴爷,三湘商行在贴告示,官府招织工去织布,一年可得十五两银子,吃住全包。”

“十五两银子?!?”吴老板可真是吓了一跳,他这些天,刚刚把手上的纺车转卖了,都是通过牙人卖给了庄户人家。那些织工跟了他十多年了,这会也只能说抱歉,放了几吊钱,遣散了。

听到这个消息,吴老板的心思又活了。三湘刘家港的货仓门口的告示下聚了很多人,其中有不少都是准备应征的。本来王动还在担心,不一定会有人会报名。毕竟做这行的大多是女的,在大明朝女人一般还是在家不愿意出门的,很多织工更是有家的。不过还有一点,王动没有想到的是,真正愿意出来而不是自己在家里织布的,都是穷的实在没有办法的。

这个告示,王动已经算是蓄谋以久了,他一直不敢大张旗鼓。这次告示贴在了三湘仓库门口,用的名义却是内府织造司,是明龙商行委托内府招人。

布卖的很好,消息直接发给了楚王的手下,这单布的生意了几十万两,让那些官家的也很眼红,这个时候,王动提出来,西洋有布商想招人去织布,问明龙商行能不能配合一下。内府那边的意思是,只要不是组织人外逃,问题不大,出去做工,有契约,做一年还回来,可以去。

既然官方都表态了,那就好办了,不过这事,王动还是请示过姚广孝,当然,他去请示姚广考的时候,就不是这么说了。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师夷之长又制夷”

姚去过东西洋,能入他法眼的东西不多,但也不能说没有。日本人的刀就是做的不错,姚和尚可是有武功通兵法的,还是识货的。爪哇的刀也不错,王动还说了,主要是质料略有不同。古里他也去看过了,那织的布是有不事,特别是染料,人家织出的布,上了色之后,海水里泡都不褪色。

至于王动说的什么英吉利、法兰西,他就不懂不知了,极西之处,比天方国还要西。那里这会有什么好东西,王动也不大清楚,反正就是吹,他能肯定的就是,姚广孝年龄大了,根本没有机会再下西洋了。

至于派人去西洋去教他们织布,还是帮他们织布,还是学他们织布,这个姚并不在意,总之,要弄出点名头出来,能让大明朝赚到钱和面子就行,不就是几个人嘛。

第一批报名的织工,经过筛选整整一百人,清一色都是女子,全都是没有成家的。因为打的是明龙商行的牌子,讲明了时间一年为限,而且全都是送去内府织造司。为宫里做事的噢,家里还有银子拿,当然了,银子是王动给的,每人先发了五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