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节 澳大利亚 十三
作者:清宵好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65

卡奔塔尼亚湾周边已经不在是长弓部落的领地,在这里的部落额头脸上画的波浪式的线条,方郎中例把他们叫作海浪部落,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部落大多靠水而居。

看到大船时,这个部落的人也是惊倒了,小独木舟静静的停在水面上,番人坐船上,站在船上,看着大船慢慢驶进,看着大船收帆落锚,再看着一条条的橹船放下,橹船划到他们的独木舟边上时,番人仰着头,看到了长长的浆劈水划浪,摇浆的人长的与他们不一样,身上裹的严实,不象他们全是光着屁股,大船上的人裹着的是白色树皮,看着又不大象树皮,又不象树叶。不过土著们还是发现,那白色的树皮可以剥下来,如树一样,剥下来之后,这些人里面露出了比他们稍稍白一点的皮肤。这树皮真的是神奇,于是,土著把汉人称为白树皮人,不过更多的土著,特别是看到汉人大船的部落,他们都称汉人为大船上的人。

师大强的队伍打出了很多旗帜,这些旗上有长弓部落的鳄鱼图腾、袋鼠图腾、太阳图腾、大山图腾、花瓶树图腾等等很多很多。海浪部落显然是就是与长弓部落交好的北边的部落,他们对于长弓部落的图腾还是认识的,所以,对师大强的队伍虽然有些害怕,但也并不敌视。而让这些土著高兴的是,这些白树皮猎了很多儒艮送给他们。

对于这些土著,这一年来,吴朝干算是弄明白了,反正往南也好。往西也好,只要是离大明朝越远的。也就越落后。当然在西洋的时候,那些土著从穿衣住房就能看出高下,而到了南洋。这里根本就不穿衣,也只是草棚木屋。而且在这南洋更有很多食人的生番,在吴朝干眼里,食人的是最最野兽,最最落后地,但又不可否认,伊利安岛上食人的部落住地要比澳洲的土著还要好些。当然,也这不排除是跟一些先进的部落学地。

昔日风流的吴朝干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将军,统兵数千人的将军。在这海湾,这可是算后一站了,可别在有什么意外。

按着后来的计划,在此地他们会驻扎几个月,一直七月,然后整军回伊利安岛。::::他们的这个计划也让海浪部落的土著开了眼了,大船上的人一开始就大肆地砍树,然后建了围墙。

一排排的木竖了起来。足足有两个人高,土著开始也搞不清大船上的人在里面干什么,等他们在远处树上往这营寨里看时,发现里面有很多高大的木屋。大船上的人真是特别呀。能造出这么大的木屋,不过想想也正常,大船上的人能造出那么大的船,再造出这么大的屋,也不会有困难。

与在鳄鱼湾一下,吴朝干往腹地走,师大强往西,而王陈则要把这个海湾摸透了。清虚道长留下看这个营寨。离开之前。汉人大肆送食物给海浪部落,并邀请他们到营地吃饭。与上一个营寨不一样。这次,这个寨子开了四个门,而且不设岗,方便这些土著出入。

土著到营寨不是抢劫,也不是行猎,大多是好奇,好奇他们所能看到地一切。而汉人这边也不避嫌,不计较有什么隐私,把日常生活只要能展现在土著面前的都展示出来。只要土著有兴趣的东西,都可以交换,当然武器、重要的工具除外。

一般地,土著们会跟着大船上的人,胆小的远远的跟着,胆大的跟的近些,在他们眼中,大船上的人是个迷。当他们看到大船上的人,砍树拨草,又挖土敲石时,更好奇了。

海浪部落地主食是鱼虾,他们对山上地东西知道的不多,他们用地最多的武器是长枪,用来叉鱼,也有藤编的笼,用来抓鱼和螃蟹,仅此,他们用的最大的工具就是独木船,而大船上的人则不一样,他们有很小巧的弓箭,有很利的刀,大刀小刀,还有很多很多

澳洲就是多矿,真的没的说,这次他们找到的是富矿,铜、金和铅。。

王陈第一次看到儒艮的时候,并不认识这种动物,真的没见过。但在这里,在这澳洲的大海湾这里的儒艮可真的多,别看这畜牲体大,但胆子却是小的很,只要被人发现,总是在逃,不过游的速度不快,倒是很容易捕捉。让王陈高兴的是这种动物的肉很好吃,而且皮也可以制革。成年的儒艮身体里有大量的脂肪,这畜牲真的是肥,杀了之后,这些肥油倒是方便了王陈,这下子煎炸食品有油了。^^土著喜欢用这种动物的骨头做装饰品,看那些海浪部落的人脖子上挂的一圈骨头中,能找出儒艮的骨头在其中。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要想解释清楚这个东西很困难,一定要气象学专家才行。这个东西,王动所处的后世有人叫它台风或是飓风。发生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称为气旋性风暴;靠近菲律宾的,叫做“巴加峨斯”或“碧瑶风”。当然了在气象学上,则只有风速达到某一程度的热带气旋才会被冠以“台风”或“飓风”等名字。不过后世澳洲人对他的描述最有意思,“威力威力”,意思是诡计多端、狡猾可怕,重复“威力”,告诉人们要加倍警惕。

王陈的船队已经出发了三天了,基本都是沿着海岸线在走,他手上有王动给的地图,大致能知道这个大海湾的情况,地图不大,海湾里共有两个大岛。按着王陈这会的经验,小地图上是两个大岛,那到了海里,可能就是以这两个大岛屿为中的一串岛屿。

这条经验屡试不爽,至少。他已经发现了一处群岛(菲尔斯利群岛),他下一个目标是另一个较大的岛(格鲁特岛)。

第四天天气有点变化了。海面的风大了,温度也下来了些,天空不在是万里无云。或是炮筒上可以煎饼,而是有厚厚的云层。这一路南下北上地,他们遇到过非常惊人的雷阵雨,那些来地快去的也快,不过杀伤力惊人,教训很深。今日这种状况,倒让王陈有点奇怪了。

王陈奇怪这天气的变化,他本人是算是个北方人。不过也跟着王动混地久了,特别是在夷洲日本一段时间,他在夷洲和日本的时候好象是秋天冬天的时节。另外的营长是湖广人士,跟着王陈的郎中刘顺和道尘,这两人却是不折不扣的苏杭人士,这两人一看这天气,都得出了一个结论“怕是有飓风”。

飓风这个东西就是王动后世的台风,在海上如果碰到了这个东西,那可真就玩完了。强大的雷阵雨还能逃开。如果遇到了飓风,就是郑和大人地宝船也很难说呀。

关于台风是怎么形成的,要有很多条件:

第一,海水表面温度不低于26.5摄氏。且水深不少于五十米,因为这个温度的海水造成上层大气足够的不稳定,因而能维持对流和雷暴。这好象是澳洲东部那片珊瑚海的真实真实呀。

第二,大气温度随高度迅速降低。说来有意思,台风的动力来源是在高空水汽冷凝时释放出的热量。

第三,潮湿的空气,尤其在对流层的中下层。大气湿润有利于天气扰动地形成。好了好了,不讲了。太复杂了。其实还有很多,更专业的专业名词出现。不过什么样的名词都没用,大家也弄不明白,这会大家只要明白一点。在澳洲东北部的那片珊瑚海,是台风地主要生成地点之一。

就在王陈起锚的当天,一个台风就已经形成了,这会已经是台风了,不是什么弱气旋之类。这个台风走的不快,三天时间才跨过大堡礁,横过澳洲东北的半岛,这已经算是登陆了一次,这次登陆,使得这个台风的风力有所下降,第四天,台风进入了卡奔塔尼亚湾风要起了,要赶快行船,斥候已经探报前方二十里处有岛,上帆,径直去那岛避下。”王陈下了命令的时候,雨已经开始有点下了,不过不大,风也不大,海面浪高不足丈。天并没有亮起来,而是有进一步变暗的样子,这可不是好兆头。以王陈不多的天气知识,雨下时,天越来越暗,那雨一定是越下越大,若天越来越亮,那雨就证明过去了。当然了,碰到傍晚天黑除外。

如果说王陈亮帮将军大人们气候知识不够丰富,那么,水师里地帮舵工那可就是整日与海打交道地人了,他们这会更知道情况的危险。

半个时辰,雨大了,风也开始大了,不过所有地船都已经离岸很近了,船上的主帆全都张着,斥候两刻钟前报来了前面岛的情况,整个船队全力冲向一处沙滩,什么都不想,抢岸,赶快上岸,如果留在船上,那么船毁了,人一定是死,没的说的。

雨很大,大到王陈明明知道在他左右各有两条两千料的船,虽然说收缩点队形,两船之间间距百步左右,但这会根本看不见。前面也看不见岸,看不见岛,雨茫茫一片,白茫茫一片,几乎所有的士兵都到了甲板之上,雨水直接从天上倒下来。

雷地,这雷好象不是在天上打,而是在海面上炸开一般,炸的海面都在振动一样,还好,这雷还没到近前,若是到了近前,可能情况更不妙。

“船触滩之后,放下小船登岸,径直上岸,上岸后再找地方续集!”风雨中,这些话要用喊,且是一个传一个。

王陈的船冲上岸的时候,非常的险,因为就在离船十步之远,就已经有条船卡在沙滩上了。等他们发现这船时,个个吓的呆了,这要是撞上去,这船上的人估计没几个能上发岸去,好在为主帅掌舵的舵工还是有一套的,三人把着那舵才稳住了船,硬是把船头掉了个大的角度,以至于这船冲到沙滩上时,与那船只有这两步之远。

与王陈等吩咐的不同的是,这船触沙滩之后,士兵不需要放小船上岸了,因为大风把这船直接送到了沙滩上,士兵从船上跳下即可,根本没有落在水里,而是直接跳在了沙滩上。人跳到了沙滩上还是没用,风大雨大,个个都是猫着腰在雨里跑,以期跑到林子避避雨。

斥候早到了一步,也只是能勉强从船上弄下了很多弄下了器械营帐等,王陈上了岸还算是有处较说的过去的地方避雨。

王陈发现台风的时候,其实台风中心离他还远的很,中心至少离他还有一百多公里,但就这样,已经是受不了。

台风的风向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台风是低气压,它的中心气压最低,所以台风的风向总是往台风的中心吹。当空气从四周向台风中心集中时,要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因此风向要偏转一个角度。这种偏转,就造成了南半球台风的水平范围的风向,总是以顺时针方向从四周吹向中心的。所以台风区内各处的风向是不同的,但在一定地方又有一定的风向。

王陈的船队很幸运,因为这个风向他们的船按抛物线一样的往外堆,这个往外,又恰好是切向了这个岛,又恰好直直的顶到了这个沙滩上。

注:有人认为,古代人们把台风叫飓风,到了明末清初才开始使用“飚风”,后推行简化字才由飚风简化为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