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商贾之道
作者:青玉案上泥丸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515

当李玄来到青城山脚下时,不禁为眼前的美景震撼了。wwW.360118.COm

一条大江从山尾绮丽穿来,尤如一条巨龙,匹练穿江,雪花四溅。龙头上青岭逶迤,山石嶙峋。那龙头喷出的一道巨流,却被一滩闪金烁银的细石挡住,便无奈地分成两道雪水,犹如两条粗壮的龙须。龙口处形如宝瓶,白浪翻腾,水声惊天。

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都江堰了。李玄暗叹道:“真是巧夺天工,人力胜天啊!”

青城县城正在青城后山的脚下,一座青砖碧瓦的古镇,若不是镇上炊烟四起,鸡犬相闻,又穿梭着挑夫走卒,李玄还真以为自己到了世外桃源。

穿过横跨灌江之上的铁索古道,李玄跟着师傅来到镇上。终于下山了,到要看看天宝年间的大唐,究竟是何模样。

颐生堂,正位于青城县城的龙头之上,面对青山,遥望大江,虽然不过是五排三进的一个小宅院,但却毫不张扬,隐隐之中却尽显气派。

左首是一座高大的酒楼,旗幡上写着“聚仙楼”三个大字,横江而立,颇具气势。右首则是一群飞檐聚斗的阁楼,门口上一块大牌上写着“会仙馆”,老远就闻见酒香阵阵,脂香隐隐,甚至还有教坊青楼的脂粉女儿们倚楼卖笑,只是李玄穿一身青布道袍,到是不虞那“满楼红袖招”的香艳。神仙下山,小姐接客喽,李玄在心中暗暗地笑,得意地笑。

好嘛,聚仙楼,会仙馆,中间夹着个颐生堂,这青城县,都是打着神仙的招牌在做生意啊。\\www.360118.cOM\\

走进颐生堂大门,只见一排药柜竖在正中后墙,前面一个半人高的柜台围着,左首则是一张书案,右首摆了许多药罐瓷瓶,贴了些丸散膏丹的名字。一股股药香浓浓地沁入心脾,李玄深深入地吸了一下,平生第一次觉得那中药的味道却原来这般好闻。

可是他游目四顾,却不见一点关于胤丹的招牌。唉,不会做广告啊。好酒也怕巷子深。师傅以丹养丹,能够做到这个程度,也算不错了。

早有药铺的伙计上来招呼,引着二人转脚进入内堂。

终于见到传说中的大师兄了。大师兄苏槿,师傅的长子,青霞门未来的掌门人,可是怎么看怎么像是个儒生,难道他不是个炼师?

“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小九,李玄。”师傅道。“六师兄你见过的。”原来陈会也在山下常住,当日初入山门,第二天他便下山了,其间虽然上过山,不过都是带着挑夫送粮送药,也没仔细打量过,眼下一见,便觉此人精明过人,三十出头,脸上永远堆着笑意。果然是当个总会计师的好料子。

“见过大师兄!”李玄想着,还得嗑个头吧,大师兄嘛,不过他实在不习惯这古代的跪拜之礼,在山上,根本就不需要行礼。

苏槿连忙扶了起来,“九弟,听说你聪颖过人,进境神速,大伙都夸你呢。呵呵”。

李玄的感觉是亲切,儒雅,温暖如春,如沐春风。他不像师傅那般精明洒脱,也不像苏柯那样执着冷静,他身上透出的,却是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嗯,还请师兄多多指点。”心里却在想,他真的不是个炼师,他身上没有出世的神仙之气,不像山上的几个师兄,跟他的小弟也完全不是一类人啊。另类啊,丹道之家,出了个读书人?

寒喧已毕,师傅摸出那盒火柴样品来,轻轻一划,淡淡的青烟中,火苗一闪,顿时窜了起来,直到快燃尽,师傅才放手。

苏槿陈会二人俱是惊异不已。忙亲自试验,连声叫好。

“此物却是小玄想出来的,小小火柴,人人可用,惠及万民,是好东西啊。”师傅叹道。

陈会眼珠一转,会心地道:“若将此物卖给百姓,岂非大妙?”

“呵呵,正有此意,小玄,你来说说。”说着,便将那张写着材料核算的纸拿了出来,递给陈会。

李玄道:“六师兄,这火镰荷包平常都卖多少钱?又能用多就呢?”

“通常是三百文。可用半年。”陈会道。

“那一盒火柴配料需要钱几何呢?”

陈会忙拿出手中的那张纸,又从怀里摸出一个小荷包,从里面倒出一把算筹来,摆起筹算将起来,不时将所得数字记下。

李玄一见,不由奇道:“怎地不用算盘?”话一出口便明白过来,看来这时候的唐朝还没有使用算盘呢。天那,回到古代要做的事情不真不少,回头上山一定让五哥林瓒给做个算盘出来。

陈会把那小棍棍摆来摆去,一会儿便算出了一盒火柴的成本价:十八文铜钱。

苏耀父子对视一眼,俱都一笑。李玄道:“可算了工钱吗?”

“工钱?啥工钱?”苏耀吃惊地看着他。

“做火柴的人难道不要工钱吗?”

“什么?火柴是我们自己做的,还要算什么工钱?噢,难道……你小子想要工钱啊?”苏耀回过味来,老脸都涨红了。

“哈哈,师傅,我那敢要什么工钱啊?这火柴将来总是要雇人来做的,当然要给别人工钱了!”李玄笑道,心里在想,师傅原来就是农民啊,一点工业化生产的概念都没有,就想着自给自足了。

苏耀还在那纳闷,李玄又道:“所以这火柴的成本,应该加上工钱啊。一人每天能做多少盒,也要算出来的,这样才能算得准。”

待李玄给几位师兄师长上了一堂启蒙课后,大家完全明白了。经过计算,一盒火柴的成本应该是二十五文。

接下来又要考虑原料的采购问题,如果上规模生产,必须就近能购卖到价格便宜,质量又好的硝石和硫黄,李玄心中暗想,以后把火药弄出来后,这两种东西必须要有一定量的储备。

“硝石产自陇西,那硫黄吗,却是南方较多,最好的是舶上硫黄,南边海船运来的。”

四人一通计议,决定先在山上试制一百盒。生产应该是没问题了,接下来是如何销售,李玄心想,这火柴作为第一个启动产品,应该设计一个较好的销售方案。看来,当年在大学时候勤工俭学的经验完全可以用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