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谋略
作者:冬日残月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77

求收藏,唔唔!

--------------------------------

绍兴三十二年正月十五,元宵佳节,高宗赵构禅位于太子赵昚,改元隆兴,告天祭祖,大赦天下。

新皇登基后,这天就变了,可忙坏了朝里朝外的官员。

有道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中大臣是一个个上跳下窜,不停的四处拖关系,撞破了头颅往里钻,以期能得到新皇的赏识和重用。而那些远离京城的地方官则忙的焦头烂额,每日里四处奔走,给老百姓宣布新皇威仪。

京城临安,司徒府。

书房内,司徒南站于一副简略的军事地图前,一脸的深思。良久,才深深一阵叹息。

相比此时的位高权重,他希望能够在西北坐镇,自从八年前出任利州东、西路宣抚使时,他就一直等待着新皇登基的这一天。

这一天终于被他等到了,然而新皇的诰命却不是让他出兵北伐,而是赴京任职,虽然如今可算得上是位极人臣,却也扑灭了他亲自出兵北伐的愿望。这也就是为何朝廷任命楚云到蔡州军司任职,他没有反对的原因,如今在京的武官哪个不是被养起来,手下丝毫没有丝毫兵权的。依他对楚云性格的了解,如果楚云被留在京中任职,恐怕会颓废下去,如今派到蔡州给那小子打下手,恐怕那小子乐坏了吧!

不过,想到这些天来每天都有数不尽的官员携礼拜访,司徒南就不由一阵心烦意乱,自从自己赴京任职之后,那些消息灵通的朝中大臣就像苍蝇嗅到鸡蛋一样,纷纷扑了过来,几乎快把府前的门槛给踏破了,目的是什么他当然一清二楚,所以才会心烦。

“老爷,门外有位自称姓赵的先生求见,说是您的故友。”管家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司徒南一愣,赵先生?故友?自己在京城好像没有姓赵的故友吧?心中疑惑,却也没有多想,向门外吩咐道:“让他进来!”

管家在门外应了一声,不多时,领着一个三十来岁,气宇宣扬的男子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小厮,那男子身着便装,一身锦衣,腰间挂着一块金龙玉佩,让人看上去,很有威严。

司徒南先是一愣,继而脸色大变,连忙上前一步,跪于地上,恭声道:“微臣叩见皇上!”

这男子赫然就是刚刚登基的新皇赵昚,坦然受了司徒南的参拜之礼,笑道:“这里又没外人,司徒爱卿不必多礼。”

司徒南道谢起身,心中却有疑惑,猜不出皇上深夜造访有什么用意,连忙将皇帝让到正位坐下,又亲自给皇帝泡了一杯龙井,才垂首恭于一旁。

赵昚轻押了一口,瞧着司徒南的姿态,和颜悦色道:“这里不是宫中,爱卿也坐吧,朕想和你好好聊聊。”

司徒南忙道:“皇上在此,微臣岂敢越礼,臣站着说话就行。”

赵昚脸色一板,不高兴道:“朕微服出访,哪有那么多计较,坐下!”

司徒南无奈,只得拉了把椅子,恭恭敬敬的坐于一旁,屁股却只是坐了椅子一角,不敢全然坐下。

“爱卿可是不满朕将你召回京中任职?”赵昚抿了口龙井,忽然说道。

司徒南心头一跳,连忙道:“微臣不敢!”

赵昚英气的脸上闪过一丝无奈,叹道:“朕知道你最大的愿望便是能够亲自领兵北伐,朕也想替祖宗争口气,收复我大宋半壁江山,可如今朝中局势你也看到了,朕也是迫不得已才召你回京任职啊!”

司徒南沉默不语,朝中的形势他当然清楚,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首暖风可算是道尽了朝中的腐败与黑暗。

赵昚面色突然一变,冷笑道:“朕虽然立志要中兴,但是如果不把朝中那些蛀虫清理出去,恐怕就连朕的政令都无法通行,又何谈中型社稷!如果再让这群尸位素餐的废物留在朝中,那朕这仅有的半壁江山也迟早会败在他们手中。”

司徒南缄口低头,不敢妄加评论。

赵昚语气一缓,突然笑道:“当年爱卿以兵部侍郎之职出任利州宣抚使,算来算去,朕和你也有八年没在一起喝过酒了,今日爱卿就陪朕喝几杯吧!”

司徒南听皇帝提起昔年旧事,心中不由一热,似回想当初与皇帝畅饮的场景,忙道:“臣遵旨!”

两人小酌几杯,借着酒兴,话也多了起来,当说起陈年旧事,都是感慨不已。

赵昚突然说道:“当年爱卿离京之时,明月那小丫头才十二岁,算来如今已年满双十,却还云英未嫁,爱卿虽然操劳国事,但也不能耽误了女儿的终身大事啊!”

司徒南老脸一红,却不知为何脑中想起苏墨那小子,“有劳皇上垂询,臣深感惶恐,只是小女无才无德,年过双十却还无人上门提亲,实令微臣羞于启齿。”

赵昚又押下一杯酒,颇有深意地说:“朕怎么听说明月那丫头才貌双绝,这几日就有不少官员携重礼上爱卿府上提亲,也不知谁有幸成为爱卿的东床快婿。”

司徒南一惊,忙道:“皇上明鉴,小女性格向来执拗,若她不同意,微臣也不愿强逼。”

赵昚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这样最好,虽说婚姻大事向来由父母做主,但若司徒南和他不喜欢的大臣结成亲家,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局面。

随手翻看了下一旁案上的文书,忽然发现旁边放着约有两指厚的书,封面曰:安邦志·定国策六个黑体大字,顿时一愣,拿了起来,翻开一看,只见正文第一页写道:富国之道,守在民心,民为国之本,民富则国强,国强则兵盛。

强兵之道,重在治军,为将者当要体恤士卒,与士卒同甘共苦,则将帅士卒一心,三军无不奉死效命。

下面分篇分段的详述了如何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发展经济贸易等一系列措施来增强国力,以及如何治理军队,并重点提出军队中现有的弊病,列数数条措施增强军队的战斗力和提高对皇帝的忠诚度,可谓精辟之极。

司徒南在皇帝拿起那本薄书时,就知要糟,果不其然,皇帝只看了几眼,就立刻喜上眉头地问道:“好个民富则国强,国强则兵盛,爱卿,此册是何人所写?”

司徒南暗叹一声,也不敢隐瞒,恭声道:“回皇上,此乃蔡州知事苏墨所写。”

“苏墨?”赵昚一怔,眼中闪过一道异色,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继续翻阅手中的书册。

第一篇详述富国之道,第二篇详细的阐述了强兵之道,第三篇却是政治和战略篇,指出在战略上实行远交近攻,例:外接大理、西夏等诸国,定友邦之好,全力发展国力民生,整顿军威兵甲,伺机北伐。

政治上,则重点提出分化政策,离间金国和西夏、西辽等国的关系,使金国处于四面受敌的孤立状态。具体的施行方案,下面列出了无数阴谋诡计,这里不作详述。

上面这些东西虽是独到的见解,但还不至于让皇帝动容,但最后一篇的内容却让皇帝看的两眼放光,连连拍手叫好。

要知道上面所列出的那些古国强兵之道虽然有许多独到之处,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却有些不符,此时朝廷内部尚且不稳,主战派与主和派争的你死我活,就算再怎么精辟,也是无法顺利施行。

但是最后一篇却是着重指出了攘外必先安内,列出了许多缓和内部矛盾的措施,虽然有些见不得阳光,但却非常实用,赵昚看得忍不住连声叫好,他现在一心只想灭掉金国,收复中原大好河山,根本懒得去理会这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根本就不是做臣子应该提出来的。

司徒南候在一旁,一颗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书里面的内容他当然早就看过,虽然有的地方确实精辟之极,但也着实犯了皇家禁忌,可是皇上根本不给他藏起来的机会,现在既然已经被看到,再想收起来已经晚了,只能在心中祈祷,苏墨,你自求多福吧,本官也帮不了你了。

皇帝看完后,也不管司徒南的思意,就毫不客气的将书踹进怀里,道:“苏墨的事,朕也听过不少,只是不知他还有如此才学,朕都想迫不及待地想见见他了。”

司徒南擦了把汗,忙道:“皇上,此书大犯禁忌啊!”

赵昚摆了摆手,笑道:“此书的内容确实有犯忌之处,不过里面也说了,乱世用重典,朕又非迂腐之人,岂不知如今朝中的弊端,那苏墨即有如此治世之才,朕明日便下道圣旨,召其进京。若真不似赵括那等纸上谈兵之徒,便委以重任。”

司徒南听皇上似乎并无追究犯忌之意,当下暗暗送了口气,道:“不瞒皇上,微臣上次虽曾向皇上有举荐之意,但却与那苏墨并无深交,微臣也只是看他有些才能,才会贸然举荐,而微臣观其在北城任职时,行事虽违反朝廷法纪,但结果却多有成效,如今又在治理蔡州,似并非那等纸上谈兵之徒。”

皇帝似笑非笑地道:“朕听说明月那丫头好像对那苏墨有意思啊!”

司徒南吃了一惊,硬着头皮道:“皇上明鉴,微臣并无私心,实是据实而言。”

皇帝点点头,安慰道:“朕也知你没有私心,你是朕最信赖的几位臣子之一,若是连你也有私心,那朕也别谈什么中兴社稷,干脆向太上皇那样做个昏君算了!”

司徒南大惊,道:“皇上”

皇帝却摆了摆手,道:“朕只是随便说说罢了,此言出我口,入你耳,此后不可提及,朕虽然不满太上皇所为,却也不愿背上不孝的骂名,好了,今日之事就到此为止吧。”

司徒南将皇帝送出司徒府,才回到书房沉思了片刻,皇上在刚才对太上皇有所不满,怕是一时气愤所致,如今太上皇虽已退位,但却无时不刻的居于幕后影响着大宋朝廷,想来皇上是被逼的有些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