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四 变法啦!(九)
作者:世纪红爵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088

为了方便您下次阅读本书最新章节,提醒:请牢记我们的网址:http://!夜。从街口一直到恭亲王府邸门前,密密麻麻排满了盔甲鲜明的御林军。王府大门敞开,从门口一直到内院一溜挑着灯笼,下人奴婢一个个形色匆匆,王府管事拉长了一张脸,四下忙乎着。

“高丽老参熬好么?赶紧给王爷送去!”

“章御医……快传章御医……”

“大格格人呢?还没通知到?赶紧去个人叫一声,王爷快不行了……”

整个恭亲王府邸里头透着一股子肃然的悲凉,清季一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洋务运动的主导者,恭亲王奕已经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刻了。

内宅里头,恭亲王面色蜡黄,气息衰弱地斜躺在床上。

床头榻几上一碗中药已经凉了。

屋里其他人已经被屏退,就慈禧和光绪坐在病榻前。

慈禧红着眼圈说道:“六爷你就好好养病,朝中的事不必挂念,有我们娘儿俩好歹对付着……皇帝还有什么话要对你六叔说吗?”这叔嫂二人,斗了大半辈子,内里那么点儿事儿谁都明白。私下的矛盾已经是不可调和,可如今眼睁睁看着鬼子六就要撒手离去,慈禧也不由得哀由心生。

光绪也是打心眼里头佩服自个儿这位六叔,眼瞅着鬼子六英雄迟暮,心下悲凉。咂咂嘴问道:“朕还想问六叔一句话,现在朝中的这些文武大臣们,谁最堪大用呢?”

恭亲王声音微弱但是清晰地说道:“李鸿章、张之洞。”

“噢?”

鬼子六深吸了一口气,努力打起了精神道:“甲午战败,李鸿章虽然要负主要责任,但他是经世致用之才,久经磨炼,不是那种就会耍嘴皮子的人所能相比的。而且同治、光绪两朝的几乎所有大事,李鸿章都是恭身入局之人,有教训可鉴,有经验可期,足可就任艰危……而张之洞,是多年的封疆大臣,立足地方,开眼世界,既有维新之志,且有维新之才。而且,他的学问极好,中学西学,融会贯通,在此变革时期,有此二人主持朝政,我大清的国势,当可有大的起色……”

光绪十分惊讶,他顾不得恭亲王说了这一大番话,已经是气喘吁吁,急切地问道:“六叔这样说,把康有为等人往哪儿摆?刻下变法可是他们在主持……”

恭亲王忽然老泪纵横,挣扎着撑坐起来,一字一顿地说:“皇上你重用康有为,这是铸九州之铁,造成的一个天大错误呀!”

光绪脸色遽然一变。

慈禧也有些意外。

鬼子六当初可是极其赞同维新变法,也是屡次推荐了康有为,这会儿怎么唱起了反调?

恭亲王继续道:“臣对他是八个字的评价,‘书生意气,怙势弄权’!”

这时慈禧开口了,“老六怎么会这样看康有为?”

恭亲王:“臣知道这样评价他,会导致皇上不快。但臣是要死的人,不把这些话说出来,对不起我爱新觉罗的列祖列宗……改组六部,撤销詹事府等冗员,此为良策,然撤职官吏之生计如何维持?康有为可有定策?几百万旗人,每年吃的饷银就顶了税赋的半数,理应裁撤,可大家伙吃了二百多年铁杆庄稼,什么生计都不会,难道让旗人都去喝西北风?皇上啊,旗人可是咱们大清的根本,没了根本这还是大清么?再说废除科举,这不是断了天下士子的出路么?凡此种种,康有为不过空有抱负,一身书生意气罢了,无大能也!而且此人怙势弄权,屡屡打压老臣……李鸿章替皇上背了甲午的罪过,这些咱们都清楚,康有为往老李脑袋上扣屎盆子,这不是怙势弄权是什么?咳咳……”

“老六,你少说两句,朝廷里的事儿别在操心了。”慈禧已经摸起了眼泪,看着鬼子六这幅光景实在不落忍。

而旁边的光绪,从脸上的表情就可以看出光绪的内心受到了极大地震撼,他身体微微前倾,仔细地一字一句地倾听着恭亲王微弱的声音。光绪已经迷茫了,变法,到底是对还是错?不变法没出路,怎么变法了还是没出路?这大清国的路到底在何方啊?他实在琢磨不明白。

鬼子六剧烈喘息了一会儿,苦笑道:“就快撒手了,这会儿不操心,以后都没机会操心了……”

正当此时,门猛地推开,衣冠不整的固伦公主荣寿如同泪人一般推门而入,随即撕心裂肺地喊了一句:“阿玛……”

鬼子六侧了脑袋,眸子里头总算透出了点儿喜悦之色:“皇上、太后,我时辰差不多了,想跟自个儿闺女多说几句话儿。”

光绪与慈禧起身,二人都想说点儿什么,只是瞧着这幅光景,嘴唇嚅动了半晌,只是留下了一声叹息,而后轻声离去。

荣寿早就扑在了榻上,眼睛红肿,脸上挂满了泪水。

鬼子六努力抬了抬手,拍着自个儿闺女的背,轻声道:“阿玛是人,是人就得有生老病死,谁都一样……收了眼泪,阿玛可不想闺女哭伤了眼睛。”

“阿玛……”

“坐起来!”鬼子六虚弱的声音里头,透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意味:“闺女,阿玛快不行了,两腿一蹬,以后嘛事儿都不关我事儿了。可有一样,我就是放心不下你。爵位什么的,按理儿都得给你弟弟。你额驸去的早,丢下你也够可怜的……我给你准备了点儿银子,都存在上海了。之前跟英国朋友打了招呼,等过了三七你就远走英国。大清不行了,别侯在这儿了……”

荣寿哭哑了嗓子叫道:“女儿不走,就陪在阿玛身边儿,天天候着您。”

“糊涂啊……朝廷一早就摇摇欲坠,多你个旗人姑奶奶顶什么事儿?到现在我才瞧明白,何绍明从一开始就给咱们布了个死局啊。隔着长城,何绍明打赢了甲午,朝廷却输了。天下人望几乎就是对半分,可论实力朝廷可是远远不如啊。朝廷要想维持着,就得变法,而且还得三五年就得有成效……诶,变法哪儿是那么容易的?到头来急功近利,如今已经走到了死胡同。瞧今儿我那老嫂子恨不得吃了皇上的眼神儿,不用多久,估计就得再来一次宫变。一旦宫变,何绍明那支狼闻了腥味能不南下?大清国,完了!闺女,这池子水已经混了,深浅不知,你趁早走吧,别赖在这京城了。”

一番话,让荣寿暂时忘记了即将丧父的悲痛,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阿玛,这好好的,您怎么说起这个了?”

鬼子六咳嗽一声:“好好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不是……凯泰不是练了新军么?几万大军,加上山海关的各地练军……”

鬼子六缓缓地摇着脑袋:“挡不住……挡不住了,民心所向,朝廷已经彻底失德了。我再多嘴一句,你跟凯泰那小子彻底绝了往来,否则就是引火烧身啊。”

说完了这句,鬼子六闭上了眼睛,只是剧烈地喘息着,不再多言。

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初八,满清最后一位奇才,恭亲王奕,薨。

乾清门,天色微明,但由于紫禁城的城墙相当高,宫内到处是黑影幢幢。

乾清门内掌着灯,烛光从门中透出,照在阶前一对雄踞在石台的铜狮上,白天显得威猛狰狞的铜狮,好像在黑暗中睡着了。

军机章京值房,灯光也从乾清门内这间小房子透出来,在愈来愈浓重的黑暗中,那灯光实在微弱。

房间内,光绪坐在一把简陋的木椅上,对军机四章京道:“徐致靖上的‘密保统兵大员’折子朕已经看了,凯泰这个人真有他折子里说得那么好?他可是何绍明的兵弁……”打从恭亲王府邸回来,光绪心里头就存着一丝犹疑,重用康有为到底是对是错?整整一天他都在考虑着这个问题。

杨锐和谭嗣同几个对视一眼,说道:“微臣曾经听说过,凯泰的军队在练洋操的时候,精选将士,严定饷额,赏罚至公,号令严肃,一举足则万足齐发,一举枪则万枪同声,动起来就好像奔涌的波涛,站立着就好像栽种的树木……”

光绪皱起眉头,“杨锐你在做文章呢?”

杨锐脸红了,“微臣急于想向皇上推荐人才,那些称赞的话就脱口而出了。”

谭嗣同说道:“不过凯泰这个人,的确智勇兼备,血性过人,他的器识学问,皇上您也早就知道。但他现在官职还不够,当务之急是提拔他,增加他的权力和兵力。这样皇上您就有了一员统兵的大将,推行新政也有了保障。”

光绪扫视几个军机章京一眼问:“你们几个都是这样看吗?”

四个军机章京同声道:“这是微臣的共识。”

光绪皱着眉头犹疑了好半天,前一次刚刚起了兴头就被掐死的宫变,让他有了些许教训。手中握着一支军队,总是好的。此刻,瞧着四个章京担忧的神色,光绪心里头总算暖和了点儿,也许……恭亲王过于担心了?

于是,光绪点头道:“好,这样朕也就少了许多担心。你们要知道,朕将你们从小臣擢升到现在的位置,不光是看中了你们的学问,本朝学问做得好的官员有的是!也不光是看中了你们的人品,尽忠行孝也不是难事。朕主要是看中了你们都是久经历练,有着实际办事的能力。像谭嗣同,少年时就壮游万里,阅人做事,应当不尽是书生意气。朕今天同你们说这些,是因为变法已到关键时刻,启用凯泰,更是非常之举,稍有不慎,局势就不是我们君臣所能料想的了!”

说是减少了许多担心,而几个军机章京从皇上脸上看到的又岂止是担心?杨锐禁不住问道:“皇上想秘密召见袁世凯?”

光绪还没吱声,谭嗣同就着急地说道:“那怎么行,荣禄那一关就很难绕过去,还是用明发上谕,反显光明正大!”

光绪点头道:“好,那你们就拟旨,发往天津吧!”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看言情就来言情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