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初次上朝
作者:云端飞飞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116

冬rì的夜,银白sè的月光下,皇宫各处依然灯火通明,高高挂的灯笼,烛光透过紧闭的门窗偷偷窜出,仿佛驱散了冬夜的寒冷,随着时间的流逝,皇宫里住着的人们,打着哈欠,伸着懒腰,走出温暖的被窝,开始新一天繁忙的工作。

李凌正唔着嘴,坐在软椅上,由几个宫女忙着给他梳洗,昨儿晚上一夜折腾,腰部一阵发软,想着床榻上还趟着的美人儿,心下一阵得意,竹儿虽然曾受破瓜之痛,还是强忍着把他伺候的舒舒服服,李凌提出各个种各样的姿势,都强忍着羞意配合他,自己也随着身体不断的快感袭来,一声声**,真是一浪高过一浪,害的门口的小李子小顺子两位公公躲的远远的。李凌对自己的战斗力目前还是比较满意的。透过窗户看着外面还漆黑的天sè,心里一阵发苦,自今儿开始便得开始上朝了,皇位没做稳前,想偷下懒都顾忌重重啊。

半个时辰后,李凌站起身看着镜子里的一身龙袍的自己满意的点点头,这副身体的卖像还是不错的,待金sè的头冠带好后,略显稚嫩的面孔便多了一丝威严,在明黄sè龙袍衬托下整个人散发着高贵的气息。

起驾,小顺子jiān细的声音在石阶上响起,在夜sè下传出,两太监打头四个宫女殿后,一行人往外宫金銮殿行去,待出了内宫边缘,一行大内侍卫早已等在那里,一行人没法出半点声音待李凌走过,便分布在其两侧,缓缓而行,李凌打量着这些大内侍卫,皆是身高六尺,腰大膀圆,孔武有力,腰挂金刀,在黄sè的锦袍下威武不凡。不用果果说,李凌就知道这些侍卫,内力修为都到了二十年以上,远途一路走来,到处可见一队队穿着黄sè铠甲的官兵,手里握着长枪,有序的在外宫各处行走,不用想李凌就知道这些就是守卫皇宫的禁卫军,看他们走路的步伐强劲有力,一定是jīng锐中的jīng锐,据小李子所说外宫整整有两万禁军,把内宫围的水泄不通,隔着老远便看到一大片青石铺地的广场,广场尽头两行白玉石阶,中间隔着长长的石板,上面刻着,这么多年以来,我朝百姓安居乐业,国库才渐渐有了剩余,实不可在增兵。如果王大人担心边关,不若建议皇上调静城十万边军去驻守即可,

一听到调静城官兵,不就是长信公主封地的兵么,李凌大为满意,静城离皇都几千里,rì夜赶路的话两rì便可到达,实在是个大威胁,眉头一挑,觉得这刘基真不错,值得好好拉拢下,

王猛一直在悄悄观察李凌的神sè,见其眉头展开,便知道李凌认同刘基的想法,此人乃公孙家一派,太后的嫡系,对局势把握远非李凌可比,而刘基为户部尚书,背后也是世家大族,虽比不上四大家,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也不可小视,在朝堂上拉拢其他大小家族官员,抱成一团,对于那些出身贫寒,或小家庭出身的官员,两方都是能拉拢就拉拢,倒也不怎么打压,反正几只小虾米,也翻不出多大的浪,像上次李凌见过得张世清,就是夹缝里的一只最大的官了,才正三品而已,还是先皇封的,在太后掌权的这几年中,无根基的官员想出头,除非向两方靠拢,不然则难如登天,而四大家虽然抱一团,私底下明争暗斗却少不了,特别是这几年公孙家一家独大,其他三家有隐隐靠拢趋势,不得已太后也不得对刘基那一派时而拉拢,时而打压。理了理思绪王猛急忙开口道:皇上不可,静城边军要守卫天山山脉,防备猛兽下山扰民。

皇上,这么多年以来,天山边居住的山民,大多以狩猎为生,臣曾派人去调查过,现在天上边缘往里十里内。已无多少大型猛兽,是以静城以无需边军守护,做为户部尚书刘基可是准备充分才开口的,有机会打击下四大家,他是怎也不会放过的。

恩,听到这里李凌心里便有了决定,把静城边军调的远远的,没了军队的威胁,自己也会安稳不少,便看着他两开口道,刘卿家说的有理,既然无猛兽威胁,边军驻扎在静城也没必要,那便调往边关吧,如此我边关便可安稳无忧,又不用增兵,加重国库负担,一举两得,

皇上圣明,

皇上不可,天山里还有天玄门,此门派高手如云,实在是我周的威胁不可不防。

刘基鄙视的看了眼王猛,哼声道:一些武夫又有何惧,我堂堂大周,难道还惧一些山野莽夫。

皇上,这些江湖人士如果下山扰民,静城必将大乱,与社稷不利,请皇上三思。

请皇上三思,左边的一列大臣全跪了下去齐齐高喊。

尼玛,这是逼宫啊,李凌才不在乎了,就算全部跪下也影响不了他的决定,从骨子里讲他就是个自私的人,对自己有威胁就得扼杀在摇篮里,至于静城乱不乱的,反正是太后女儿的封地,对着下面跪着的和站着的得众臣开道:朕心意一决,就依刘卿家的意思办吧,静城方面朕允许多招些守城军,以后静城的税收就不用上缴国库了,着长信公主好生打理吧。

皇上圣明,刘基赶紧下跪行礼,静城边军远调边关,对他们一方威胁也少了,现在已经不是太后掌政,只要有皇城守卫军在,京都安全不少。只要皇上无事,太后想造反,也不是那么容易,就算四大家都反,他们这方掌兵权的也不少,虽然无法跟四大家比,不过还有大齐的威胁,四家也要掂量掂量,何况几家关系也并不和睦,不会眼睁睁看着公孙一家独大。

见李凌已拿了主意,其他四家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这是君权至上的社会。到是公孙明脸上有些yīn沉,其他人瞧见以为他心里难受,其实哪知道他心里所想,有了三十万大军在边关集合,经过血的洗礼,到时候进可攻退可守,比放在静城有用多了,公孙家将会远远的超越其他几家,王猛便是在他示意下上奏的,算准刘基那一派会跳出来,到时候无论皇上怎么决定对公孙家都会有利,不得不说公孙明的老辣面面俱到,可伶的刘基那个棋子还在开心不已。哪知道被人算的死死的。

此事已处理完毕,见没人在奏,便宣布退朝,现在大周无战事,无灾害,没什么大事,需要李凌亲自过问的少的可伶,其他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臣们也都写了奏折,送往内阁,在由内阁整理,建议,最后由内阁送往御书房,他打钩打叉就行了。下了朝,在御书房内批了几份奏折,需要写字便叫几个宫女代劳,他的毛笔字实在是见不了人。如此一天的工作就做完了,他乐的轻松,此时天才刚亮不久,李凌倒有点无所事事起来,在御书房用完早膳,感叹古人娱乐真是缺乏,难道哥也去斗鸡斗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