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6战斗机
作者:再生逍遥无忧客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4734

威廉·爱德华·波音(EdyAirService)制造200架托马斯·摩尔斯(Thomas-Morse)MB-3

战斗机。波音在MB-3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改进(后被称为

MB-3A),如重新设计尾部翼面,修改散热器以及用钢管焊接机体结构取代原来的木制结构等。值得注意的是,波音公司就是凭着MB-3A

的良好口碑逐步走上正轨,而托马斯·摩尔斯公司却很快被人们所遗忘。波音的下一个战斗机方案是波音15,计划使用钢管骨架机身加木制机翼,装备435马力柯蒂斯

D-12型液冷发动机。波音发展该机的目的仍然是与柯蒂斯公司争夺市场,由于对其充满期待波音甚至自行出资制造原型机的机身部分。[1]

MB-3A与波音MB-3A机翼生产车间

美国陆军在1923年与波音签定了生产30

架波音15的协议,并将其命名为Parch

Field)的第17驱逐机大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大队下辖第34、73以及95三个驱逐机中队,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34

中队就是最早的“雷鸟”中队,其在美国空军诞生之前13年就已经使用了著名的“雷鸟”徽记。[1]

机身上的斜纹表示该机是小队指挥官座机,垂尾上的P指驱逐机(pursuit),R表示第**队,11表示该机是大队中的第11

架飞机[1]

17驱逐机大队第34“雷鸟”中队的P-26A,注意其机背和机腹分别涂有中队和单机的编号

第1

驱逐机大队的飞机在机身侧面都涂有一条斜带,其下辖各中队均使用不同的颜sè并将自己的队徽涂在斜带之上,图中这架P-26A使用的苏族印第安人头像就是94

驱逐机中队的标志。[1]

古生物学者斯戴芬·杰·古尔德说过,进化发生的频率不是恒定不变的而常常是有的时候快有的时候慢,结果P-26

不幸地成为这个理论的牺牲品。“玩具枪”的不幸在于它出现于30年代航空大发展的开始阶段,说的具体一点就是,1933年还算先进的P-26在马丁B-10

轰炸机出现后就开始变得过时了(1934年出现的B-10采用了全封闭座舱和收放式起落架,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212英里(341.2千米))。而1936

年出现的塞维斯基P-35和柯蒂斯P-36战斗机则将P-26甩得更远,同期的许多国外机型像“飓风”及Bf109之流等也在相继出现,P-26

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变的完全过时了,留在其血统里的保守基因注定了它被迅速淘汰的命运。心有不甘的波音公司继续对“玩具枪”进行改进,并于1934

年推出了采用无张线悬臂式机翼、收放式起落架和封闭式座舱的P-29,但是该机的时速始终无法突破240英里。美国陆航认为

YP-29(用于评估目的的预生产样机)的xìng能与P-26相比提高不多,不值得为它打乱原有的生产计划,而波音此时也开始大型飞机的研发工作,YP-29

于是就成为波音为美国陆军航空队所生产的最后一型战斗机。[1]

YP-29

驻扎在夏威夷惠勒机场的P-26A,它们在第18驱逐机大队里只是跑龙套的小角sè

伴随塞维斯基P-35

等现代化战斗机的服役,驻扎美国本土的战斗机中队不再使用P-26型飞机。到1938年时,只有部署在巴拿马、夏威夷以及菲律宾等海外基地的美军部队还在使用

P-26,有趣的是淘汰下来的P-26往往被用作高级教练机来培训驾驶新一代战斗机的飞行员。当波音的P-26

生产线还在为美国陆航运转的时候,中国国民党zhèng fǔ也采购了一批款式与P-26相仿的波音281(中方称为波音248)战斗机,波音公司在1934

年共为中国生产了10架上述飞机,不过由于资金不到位等原因拖到1936年才向中国发货。这些波音248均由17中队使用(中队长黄泮扬,轰炸机并将它们悉数击落,其中王潘洋驾驶的1701号击落了首架rì机(随后与队友共同击落了第二架),黄新瑞(ón

Puparelli,参加过波音281的测试飞行)驾驶波音281起飞拦截三架叛军的菲亚特CR.32

战斗机,结果普帕内尼的飞机被击落,普帕内尼本人跳伞逃生。过了一些时间,西班牙共和zhèng fǔ(虽然不是那架波音281

的购买者)通过其驻巴黎的外交使团向波音公司代表威尔伯·詹森(or指挥)。第6驱逐机中队的P-26A

是唯一参加过二战(此处为西方标准)的P-26系列飞机,驾驭它们的菲律宾飞行员在随后的空战之中表现出了可敬的勇气。1941年12月12

rì,中队长维勒莫上尉在巴坦加斯上空率先击落一架三菱G3M2轰炸机,12月23rì,中尉琼斯·凯尔(Jose

Kare)甚至击落了一架“零”式战斗机,尽管小有得手,面对着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占压倒xìng优势的rì军,P-26就像它的外号那样成为一把无用的玩具枪,1941

年圣诞节前夜,菲军最后一架幸存的P-26为避免落入rì军手中而自行焚毁。[1]

菲律宾陆航第6驱逐机中队的波音P-26战斗机

驻扎在巴拿马运河区的P-26

是最后一批幸存者,美军在珍珠港事件后依然使用它们执行运河沿岸的巡逻任务,这11架P-26直到1943

年才在被新式飞机取代并被移交给巴拿马zhèng fǔ。危地马拉空军装备的“玩具枪”一直服役到了1950年(被美国剩余的“野马”式战斗机所取代),这些的P-26

后来按照战前美国陆航的花哨样式重新进行了涂装,人们现在可以在华盛顿特区的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NationalAirandSpace

Museum)里见到它们。[1]

危地马拉空军装备的波音P-26A战斗机,所属部队驻扎于危地马拉市的阿罗拉机场

波音

P-26“玩具枪”是美国航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机型,尽管它的身影如同流星一般辉煌而短促。P-26曾经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战斗机,它的出现揭开了30

年代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军用航空技术大发展的序幕,不过也正是由它引领的这股时代浪cháo最终将其无情淘汰,为其蒙上了一层悲剧sè彩。无论时代如何变迁,P-26

在航空爱好者心中的形象依然是美好的,人们只要见到它就会对那段sè彩斑斓的岁月生出无限怀念之情。[1]

波音P-26A“玩具枪”参数表

长:

23英尺7.25英寸(7.19米)

高:

10英尺0.5英寸(3.06米)

翼展:

27英尺11.5英寸(8.52米)

机翼面积:

149.5平方英尺(13.89平方米)

空重:

2197磅(997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2,955磅(1340千克)

航程:

360英里(579公里)

巡航速度:

199英里/小时(320公里/小时)

最大速度(7,500英尺高度):

234英里/小时(377公里/小时)

实用升限:

27,400英尺(8,350米)

造价:

16,567美圆

引擎:

普拉特惠特尼R-1340-27发动机

--------------------------------------------------------------------------------

设计特点

机身结构

P-26采用低单翼,可是在机翼的上下方仍有与机身连接的支撑纲线,以维持机翼的结构与刚xìng。这样的做法虽然避免机翼结构在飞行下的扭曲,然而外露的钢线仍会产生多余的阻力,在结构强度不够的情况下算是一种折衷的设计,但是稍后的单翼战斗机都取消这种设计。水平安定面没有任何类似的支撑结构。

机身为全金属半硬壳结构,下方为固定但是包覆流线型整流罩的起落架。座舱为开放式,前方有风档,瞄准镜安装在风档前方。

动力

P-26使用普惠公司的R-1340气冷式发动机,发动机的外侧有包覆外罩,但是这个外罩并没有减阻的设计,也并未将整个发动机包住与外界隔离。

武装

P-26的武装是在机鼻两侧各安装一挺0.30英吋机枪,这也是1930年代的标准武装。此外,机翼与机身下方都可以携带炸弹。生产次型

P-26A

P-26A是整各系列最主要的生产型,波音一共生产111架。

P26B

P-26B与P-26A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改用R-1340-33发动机与喷shè注油装置。这一套喷shè注油装置起初有许多问题,因此一共只有生产两架。

P-26C

P-26C仍然使用R-1340-33发动机,但是初期将喷shè注油装置改为R-1340-27的化油器。稍后这一批中的17架改为与P-26B相同的喷shè注油装置。

281型

281型是波音为了外销而修改的P-26,规格上与P-26B相同改换R-1340-27发动机,同时简化部分军用设备。此外,轮胎也改用低压的固特异产品,以便在未经过整理的跑道上cāo作。第一架原型机于1934年8月试飞,仅中华民国与西班牙采购此机种,共生产12架(中华民国11架、西班牙1架)。使用国家

美国是最主要的使用国家,大多数部署于美国境内的P-26在珍珠港事件之前都已经退出第一线,担任训练任务。部署于菲律宾的P-26部分则转卖给当地zhèng fǔ。

外销型只有中国采购12架,全数于1936年初递交完毕。

另有一架无武装展示用的281型于1935年运送至西班牙,希望开拓更多订单。不过西班牙zhèng fǔ只购买这一架展示机,并且自行装上两挺机枪参与内战。作战经历

美国陆军航空队大多数的P-26在rì本攻击珍珠港时已经退出第一线任务,少数还在当地的,有6架被摧毁于地面,1架受损。

菲律宾zhèng fǔ采购的12架在rì本攻击的时候曾经击落数架轰炸机与零式舰上战斗机的纪录,但是很快的就被数量与xìng能都占据极大优势的rì军所击落。

中华民国空军使用的281型在抗rì战争初期也曾经有击落rì本轰炸机的纪录,由于缺乏零件的缘故,到了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时,剩下的飞机已经无法继续cāo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