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以风传情的回忆
作者:喻林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06

两年前,即咸丰二年七月初七,七夕。

湖北武昌鹦鹉洲,在夕阳晚霞的掩映下更显得烟波浩淼、洲水一色。

七夕之夜,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流天河相会的日子,所以鹦鹉洲在这天集合了武昌城众多的青年男女。

华灯初上,月亮婉约,冠帻娉婷,齐会沙洲。

鹦鹉洲因祢衡与碧姬的爱情故事而名传天下,所以,这一天,众多白衣秀才都在此展纸泼墨,名为寄情于古人,实则彰显才华,以吸引洲上相爱、相恋、相思之人。

鹦鹉洲上的亭台楼榭是最适宜观景的所在,往日许多文人墨客均在此借诗抒情,有的借祢衡的遭遇来吟咏自己的不得志,有的借碧姬与祢衡的爱情才寄托自己的情丝,所以这里和黄鹤楼一样,都成了诗人作品里的含义丰富的符号。

在吟诵鹦鹉洲的诗作里,曾让李白赞叹不已的崔颢的《黄鹤楼》里这样写道: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据说,“诗仙”李白在黄鹤楼上看到崔颢的这首题诗后,遂不敢再下笔,后来到了鹦鹉洲写下《鹦鹉洲》一诗: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从诗里可以看出,鹦鹉洲上的孤岛亭台、薄雾远山、绿树萋草、长洲明月是诗人们的文思来源,所以在沙洲亭台上观景是人们的最佳选择,只不过七夕这一天,亭台楼榭被一官宦人家包下。从亭台到阶梯之下,穿着便衣的清兵分两排而立,不许他人进入。

在亭榭之上,纱帷帐幔,布满梁柱,使人无法看清亭内的人,但在帷幔随风舞动之下,隐约可见一位妙龄的富家小姐在一众丫鬟的服侍下,云鬓斜簪,悬肘用墨。

在通往沙洲的长堤上,尚是秀才功名的潭林与唐子清和数名书生相伴而来,这时的潭林眉宇之间还透露着几分清涩,轻扬的面颊丝毫没有后来的阴郁与凝重。唐子清此时也只一介轻狂书生,一路走来,唐子清正以他那清晰快捷的语速向潭林讲述刚刚办完的得意案子。

行至洲上,潭林抬头望见亭台上的舞动的帐幔,便问唐子清:“子清兄,这是怎么回事?”

“哦?”唐子清也感到奇怪,“正要到亭榭上借兴赋诗呢,怎么被人给包起来了?”

“你们不知道了吧!”同行一个书生道,“这是刚刚调任的湖北学政青麟大人家的千金,今天七夕之夜特来此拜月乞巧!”

按照传统习俗,七月初七又称“乞巧节”,是女子们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节日,许多官宦人家的待嫁女子都在这一天拜天乞巧。

“哦,乞巧乞巧啊。”唐子清望着亭台,夸张地摇晃着脑袋,吟道: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他的样子让潭林不禁一笑,说道:“子清兄还没上亭台,诗兴就来了!”

唐子清笑道:“我不过是个讼师,才学哪比得上你潭秀才啊。那亭台上的大家闺秀正在写诗,用不用我帮你‘穿上红丝’啊?”

潭林笑道:“听说新到的学政大人是位满人,满人的豪门千金不知才学如何?”

一贯沉着稳健的潭林突出冒出对追求异性跃跃欲试的话来,不禁让唐子清等人大惊,唐子清不禁装出女子的腔调嬉笑地吟道: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这是唐代诗人崔颢的绝句《长干行其一》中的句子,是说一位女子向一位钟情的陌生男子搭讪,唐子清用这首诗来揶揄潭林对亭台上豪门千金的一见钟情。

唐子清滑稽的吟诗动作让同行众人大笑起来,一位书生也上前来打趣:“看来潭林兄真是动了凡心了。那便上前去说: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

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这是崔颢的绝句《长干行其二》,是上面一首诗中陌生男子对女子提问的回答,最后两句表达了“相见恨晚”的意味,所以这位书生和唐子情一问一答,来揭露潭林幻想中女方主动的求偶心态。

在同行众学子的大笑中,潭林整了整衣袖,径自走到亭台之下,在亭柱上的纱幔的飘动之下,他举头望了一眼亭上的女子。

只见这女子长发挽束披肩,白裙覆地如波,雪色的衣裙之中透着鹅黄暖色,垂首写字之时,姿态优雅,皓腕如莲。微微抬头,可见神色气宇之间,有着一种奇圣端庄之气。面容之间虽有些孤冷傲意,但其间韵含着藏而不露的温和恬静,又有着魏晋风流的超逸洒脱,那种质在冠绝的美犹如神仙一般,清雅沁人,又迷离难辨。

潭林深深地陶醉其中,望着那女子舞动的发丝,不禁脱口吟道:

“峨眉楼阁现虚空,玉宇高寒上界同。

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幡晨动九天风。

云连太白开诸夏,日绕重圆宅大雄。

师去想无登徒远,只应飞锡验神通。”

这是元代诗人黄镇成的《游峨》一诗,诗中吟诵的是佛教名山峨嵋山,全诗意境恬适高雅,以古雪沸茶、香飘花影来描绘空灵的佛家意韵。这位女子在潭林的心中,正如诗中的韵味一般,融佛光与尘性于一体,空灵若仙,如同雨曼陀罗,不须修饰,则清香四溢。

唐子清等人看着潭林痴痴的模样,不禁莞尔。唐子清用折扇指着潭林,对众人道:“看来,我们的潭大才子这回是真的醉了!”

唐子清的话没错,面对亭台上这位堪比仙人的女子,潭林的确难以再保持应有的矜持,他回过身来,在沙洲一侧摆放的桌案上,点墨而书:

“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

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

庆人间七夕佳令。

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这是元曲中卢挚的《沉醉东风?七夕》,是从杜牧的《七夕》一诗演化而来,文中只描绘了七夕静夜望天河的图景,并无其它暗喻。

写罢之后,潭林拿起宣纸,看清了风向,把宣纸对折,然后脱手随风。

?

<style>

.ppacolor:#f00;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