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子衿
作者:书迷倾蝶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245

清晨。

红色的身影出现在涤尘居。(百草堂三进分别是忘尘居,笑尘居,涤尘居。)

:“回来了。”枝桠间青衣的身影悠然落地。

华的眼中有抹慌乱:“……嗯。”

尘轻笑,伸手拥住华:“华……我很开心……”一直担心着身边的人。希望他们都能幸福,可是,华,你选择的人,真的能够一心一意的对你吗?

华有些紧张:“尘……”初遇时尘的异样让华极为担忧,总是忍不住想起尘当年带着满满的伤痛回到山庄的样子。生怕他一个不小心尘便会出事,所以即便于梵镜有情,也不愿让尘知道。

尘失笑,一直就是这样,在身边的人眼里,自己便是玻璃做的,时时刻刻都在担心。怕自己有一丝难过,怕自己有一点失落,即便是偶尔的一时伤怀,也能让他们手忙脚乱。想到那时候自己不管到哪,身边都有人寸步不离的跟着,吃药,添衣,什么都盯得紧紧的……

:“华有了喜欢的人了。”尘轻轻叹息:“真的很舍不得呢?要有另一个人分走华的关爱了。”见华眼中的担忧,尘转颜微笑:“可是尘更想华过得好……”

华反手将少年纤细的身子拥住:“尘……对不起……”

:“嗯。”尘低声应了。将眼睛闭上:“华……一定一定……一定要幸福……”不要像我……

三楼,廊下。

尘随意的靠在椅上,枫叶儿坐在尘旁边,一手支颌,目不转睛的看着尘,一边回答着尘的问题。

……

“在魔月,对于同性之间的感情并无偏见,以外风称之,将同性之情编入“情史”,有理智、美观、道德高尚等等评价,毫不贬斥。历朝历代以来,许多著名的同性伴侣都有着极好的声誉。世人对他们的故事口耳相传,与男女之情地位相等,在许多人的看法里,男性伴侣比之女姓更为高贵。

不少官员贵族,都有同性的情人或夫人,也不乏以同性为正妻的,甚至有人相信,正妻为男子有利于家庭的和穆。迎娶女子更大的原因是为了传承子嗣。而无论是为了事业还是爱好,都以男性伴侣更合适。毕竟既有共同语言,还能成为事业上的伙伴。

历代乌延王,有将近一半后宫中都有不少男夫人,往往恩宠倚重更胜妃子,乌延开国君主梵扬的爱人琉璃便是当时乌延出名的美男子。梵扬对琉璃主公的宠爱也远多于贵妃封氏。

甚至在后宫里,男子封号也跟女子封号一般有品有级:王室正室若为女子便称妃,侧室依次为贵妃,名妃,采仪,采容,才人,美人,采女,七品。若正室为男子则称主公,其下是相公,公子,弄儿三品。在贵族中,男性伴侣则称为子衿,男妾称狡童。女姓伴侣称夫人,如夫人。民间则以孺子(注1)称男性伴侣,女姓伴侣称内子。 在婚姻上,女子称嫁,男子称奉(奉其爱人为主),与女子成婚称娶,与男子成婚则称尚。是比娶更为隆重的人生大事。

相对于青楼,更有柳馆,入青楼的女子称妓,入柳馆的男子则称为倌,名妓称‘*伶’名倌称‘*儿’(*代表此人艺名。如凤歌儿,枫叶儿)

五百年来乌延共有将近三十位王,其中立男子为主公的有四位,立为相公的达十一位,其它公子弄儿更是每代都有,相对于妃子之间为了宠爱跟孩子争斗不断,公子们之间相处反而更为和气。这也是历代即便不喜男色的君王也会有男宠的缘故……”

……

……听着枫叶儿以难得的正经语气讲述着魔月关于同性之爱的情形,尘心里也不由惊讶,先不论在地球上对同性恋的排斥,就是神武,对同性相爱虽不禁止非议,却也有着诸多限制,更别说光明正大的写入史则,立法保护了。没想到在这里却如此堂皇。

想到华将来被人称为华子衿……尘心里既好笑又欣慰,:“枫叶,你……将来是想娶妻生子还是想奉人为孺?”

枫叶悠然一叹,自嘲道:“我这性子,你说谁敢要?便是尚我,也不过是看上这副外皮,人老色衰之日,便是弃我之时,枫叶虽然出身柳馆,却也不至这样作践自己……”

随即转颜一笑,一手抚上尘的脸:“要不……尘,你我成婚如何?我对你可是痴心一片呢!”

尘嘴角微勾,笑得妖异:“痴心一片么……枫叶,呵呵,你可知我是没有心的?”

枫叶儿话一出口,就知道要糟,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虽然不知道尘曾经遇到过什么,但是这么久相处,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却早已经摸索得差不多了,在尘面前,不能说家,不能说爱。不能问到过去,更不能开关于感情的玩笑。可是他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

看到尘漆黑的眸子里一片死寂,却依旧在笑,枫叶儿心里一紧,便欲伸出手来,却在下一刻看到尘手中银光一闪,精致的月刃泛着银光,夹在修长的指间:“我曾经也有心,也有痴心一片……”笑容破碎,尘抬起手来,痴痴的看着手中的月刃:“从来处来,往去处去……可是那个完整的我,回不去了……”

:“少爷。”清脆的童声在楼下晌起,尘微微一怔,旋即恢复了清冷平和的模样,好像刚刚失常的样子只是枫叶的幻觉。手上的月刃攸的不见踪影。

阿离蹬蹬蹬的跑上楼来,撒娇的抱住尘的身子:“外面有个病人,大家看不出来他的病因。”

摸了摸阿离的脑袋:“你先过去吧。”

看着阿离的身影,尘站起身来:“枫叶,你过去吗?”

枫叶儿妩媚一笑:“当然!”

注1:.爱孺子.孺子原是童子之意,后又用到妻孥身上。再后来用到能执“妻道”、“妾妇之道”的男子身上。如汉高祖刘邦幸籍孺、汉惠帝幸闳孺。《史记》、《汉书》对此二孺只传姓不传名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