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文明与野蛮(六)粮食的诱惑
作者:混天吃饭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508

不管刘福如何请求张金亮也没有答应让他去做新发现的黑龙江总督,不过张金亮最后也提出了一个让刘福比较满意的方案,由张金亮,狗蛋,刘福三人合资成立一个北海贸易公司,对黑龙江沿江的矿产资源进行开发。

这个由他们三个人经手开办的这个公司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垄断了黑龙江沿岸,以及北海范围内的各种资源的开采权。也为张金亮的个人金库增加了另外一笔滚滚财源。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就在刘福他们回青州向张金亮报告北进探险的情况的时候,大晋帝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刻,因为干旱少雨,粮食极端的缺乏,汉赵帝国刘渊不但在河北(黄河以北)四处劫掠,就在第一次南伐失败没有多久刚刚秋收后的八月,再次派遣楚王刘聪南下攻击洛阳。

刘渊没有疯,年初他的太史令宣于修所说的不出三年就能攻克洛阳的预言也并不是他冒险攻击大晋帝国的原因。干旱少雨造成汉赵帝国境内的饥荒才是,大晋帝国洛阳储存的粮食才是对他,对整个匈奴人的诱惑。

要不是连年对外的征伐,能抢点粮食以外,刚刚成立的汉赵帝国也早就崩溃了。所以他必须抢,必须不停的四处征战,不停的消耗着抢劫着大晋帝国的资源。

这天下也就奇怪,匈奴人组成地汉赵帝国越打越强,而本来强大地大晋帝国越打越弱。好多人闹不明白。还有人说我们的主角为什么也不能象刘渊一样就食于敌呢?

就食于敌说的轻巧,实际上这种战斗方式对于青州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甚至军事体制不合,想让青州兵去抢老百姓嘴里面哪点野菜干粮,时间短了可以,时间长了还有哪个青州兵还能保持战斗意志不想回家的。

而汉赵帝国的匈奴不同。那些早年的处于最下层地奴隶只要能混上一口饭吃,就是豁上性命他也愿意,外加上匈奴人骑射为主。打不了可以跑。就算战败他的损失也并不大,马上就可以聚集起来再次攻击。所以刘渊的手下可以这么作战,但是这并不表示青州兵可以。也并不表示大晋帝国地官兵可以。他们想去就食于现在穷地叮当乱响的匈奴,未免有点痴人说梦。

再说就食于敌这种方略真的实施起来也是困难地很,这也和民族习惯,文化背景,经济实力有很大的关系。匈奴刘渊的步卒能够一直在抢,一直在杀人。主要是因为这些参加作战的匈奴人都知道,他们不这么做的情况下,他们就得死亡。他们不去抢汉人地粮食他们自己就得挨饿。同时杀死俘虏和妇女老弱也是他们一惯的政策,因为这样可以节省出来更多地粮食。

刘景打下汲郡以后把俘获的3多妇女老幼碾进黄河不为别的,仅仅只是为了省粮食。省下粮食给自己人吃。刘景不是白痴,要是白痴他以后不会当上汉赵帝国的丞相,他自然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如何。

完全已经汉化了的刘渊,眼看着自己的手下一个个屠城灭寨,如同蝗虫一样掠尽天下,他迫于形势也无法对这么干的官员将领下狠手。不是他不敢下,而是没有这帮杀材的抢掠屠杀,并州已经归顺刘渊的匈奴人就得饿死,没有这帮匈奴人为他拼命,那帮表面上奉迎他的高门华族转脸就会不认账,扭头就会扶植一个它们认为合适的人来代替刘渊,刘渊不过是个棋子,代表着一部分集团利益的棋子。

但是就食于敌这种作战方式,在规模小的时候优势比较明显,但是队伍一旦壮大到一定程度,其弊端必然显现,尤其是其将领在抢掠的过程中不断壮大,逐步发展成为尾大不掉的局面,反过来这些将领就会反噬其主,自立为王,汉赵在后期逐渐分崩离析,后赵内乱的根本原因就是如此。

可怜晋人不但是大晋帝国官员种下的能够有所收获的庄稼,也是不事生产、只顾抢掠的匈奴人的劫掠对象,刘渊的大将就是刘渊的收割机,他们打到哪里收到哪里,至于那些被收割后的庄稼秸秆,不砍倒或者烧掉可是要浪费粮食的。自然这些人杀了也可以,撵到河里面喂鱼也可以。

说白了,在永嘉一年开始的连续两年的大旱以后,主要依靠农耕的大晋帝国更加衰弱了,外加上在永嘉三年春天,东海王在洛阳进行的清洗,更是自绝于天下。

如果把老天的大旱比作轧干了大晋帝国最后一点血肉以外,刘渊对洛阳持续不断的攻击就是砸碎了大晋的骨头架子,而东海王的那场清洗,则完全可以比作大晋帝

次自断经络。自此大晋帝国的行政框架,军事结构,达体系已经完全崩溃,皇家号令不出宫城,政府的号令再也出不了洛阳了。

但是大晋帝国虽然已经骨断筋折,精血尽失,但是维系大晋帝国的灵魂还在,大晋帝国的象征——皇帝还在。

就在刘聪率领大军进行第二次南征打败大晋帝国的平北将军曹武的时候,大晋帝国弘农郡郡守垣延假装投降,利用夜色掩护,对刘聪的军队发动袭击,沉浸于胜利之中,戒备松懈的汉赵帝国军队就这样被一支人数较少的地方武装打的大败而回。

然而,刘聪败是败了,可是他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仅仅一个月后的十月,刘聪奉刘渊将令率领征东大将军王弥、始安王刘曜、汝阴王刘景,率精锐骑兵部队五万,开始了他在本年度的第三次南伐。

整个大晋帝国的首都乱成一团,谁也没有想到匈奴人会如此疯狂。不管各地地反应如何。向全国各地发出征召令地信使不停地冲出洛阳城门,四散而去。

而刚刚种完冬小麦的青州则已经开始了对民兵的征召。

“善良、诚实、勇敢的青州父老,半年前黄河里面漂浮的冤魂还没有得以安息,惨遭屠戮的妇女老幼的坟头地新土还没有晾干,被魔鬼诱惑的刘景和他残忍的匈奴同伙又开始了对大晋帝国地攻击。

“如果我们继续对此不管不问,迟早匈奴地长戟会横扫中原,而后把矛头对准青州。匈奴的铁蹄也会践踏到我们头上,我们不能沉默,拿起我们的武器。大晋帝国需要青州地帮助。大晋帝国需要子民的帮助,青州铁甲也需要展现它的威力。

“我们不是去保卫那些尊贵的老爷,我们不是去保卫那些只知道争权夺利的皇族。我们是去保卫象征着大晋威严地都城,我们是去保卫晋人的尊严。

“青州府号召青州地民兵踊跃报名,参加这次青州的出征,为了保卫大晋,为了保卫青州。为了捍卫我们晋人的尊严,为了为那些死去的人们报仇。为了让那些野蛮的野兽受到惩罚,让我们拿起自己的武器,让我们拿出自己的勇气,把那些受到魔鬼诱惑的匈奴野兽送入地狱。”

为了这次出征,青州整整准备了半年,随着干旱的结束,雨水的降临,黄河济水水位重新涨了起来,联系洛阳青州的水上航道已经恢复通航,青州议会向整个社会发出了二级动员令。

但是在议会的内部却为让谁带领青州军队出征起了争议,为了确保这次出征的胜利,为了实现自己的诺言,张金亮提出由自己亲自带队出征的时候,遭到了来自代表着工商集团和代表着华族以及民间垦荒团双方的反对。

并不是因为安全的原因不让张金亮出征,而是青州内部的矛盾和工商集团,以及华族之间深深的戒心,以及因为戒心引发的不信任。

工商财团害怕张金亮走后,无人限制的住青州的这些势力庞大的华族闹事,而华族也害怕拥有强大武力的工商财团侵害华族的利益。

“大人,此去洛阳路途艰辛,前途莫测,大人还是应该守住青州静观其变,万万不可以身犯险啊。”平常一直都是心高气傲,甚至有点看不起庶族出身的张金亮的林世祥,这次显得异常的体贴。

“金亮,这种事情让黑长明去即可,处明公不是也要跟着部队去么?你还是在青州坐镇,守住青州,以防匈奴人趁此机会偷袭青州为好。”作为青州工商界的头面人物,靠着二级贷款,以及疯狂的圈地发家的兰陵也是不停的劝着张金亮。

张金亮看着平常水火不相容的双方,这次竟然抛开矛盾,完全站在了一起,他心中自然明白其中的原委,不过这种事情谁都不便于当面捅破。

实际上造成现在这种状况也是张金亮有意无意中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让具有武力上强势,却在民间的话语权上处于劣势的工商财团限制武力上处于劣势,但是在民间却享有极大的话语权的华族集团是一种平衡各方势力,确保自己生命财产安全最好的一种办法。更何况在这两个基团中间还加有一个完全听命于张金亮的学生势力,以及对双方都没有什么好感却人数众多,受张金亮很大影响的工人互助会势力,

这几种集团和势力团体在青州逐渐完善的法律的制约下,已经已经形成了很强的相互制约体系,基本上已经断绝了能在这个体系中形成一家独大的情况出现。

“这次不但金亮要去,金亮的族叔廷威公也要去,金亮这次去洛阳不但是要率领近卫军打败那些野蛮的匈奴人,扬

军威,更重要的是想办法协调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啊。

“这种事情,金亮不出面谁还能替代了金亮呢?”张金亮的反问让所有反对他出行的人都无法正面回答,不过不正面回答归不正面回答,反对张金亮带兵出征的浪潮仍旧是一浪高过一浪。

就在议会反对张金亮出行的浪潮中,立法局的一个立法提案却大张旗鼓地送到了议会等待批准。虽然整个议案很长,但是主题只有一个。近卫军不得介入锦绣山庄控制区内地任何政治争端。

这个议案被提到议会后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各方势力纷纷开始对这条议案评头论足,褒贬不一,说什么的都有,并且在议会的外面,也搅起了层层波浪。

华族对这项新提出的法案是沾沾自喜,不过法案里面也有不少限制华族的条文,并且这项法律仅仅限定为锦绣山庄控制范围内。并且还明确表示了这个控制范围内并不是地理上的范围,而是愿意遵守锦绣山庄法律,并接受锦绣山庄议会领导的地区和个人才能受到这项法律地保护。也就是说。一旦华族想闹事,他就马上成为近卫军的重点攻击对象,并且还是力保抹除。这也让哪些心中有鬼的华族对这项法案对这项法案惴惴不安。

这简直就是宣判那些想那些准备想在锦绣山庄保护下闹事地家族死刑。并且还是永不翻身。决不手软地死刑。

对于锦绣山庄的工商业财团来说,这项法案简直就是束缚住了他们的手脚,让他们想借近卫军之力派除异己地事情,再也无法办到,但是很多人兜明白。这项法案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虽然这项议案暂时在议会通过的可能性不大,不过想反对这项议案。把他打回立法局要形成的2/3多数也一+会不提出对这项提案的修改意见,超出议会地审议时间,立法局就完全有理由强行通过这项提案,使之成为一项法律条文。就算议会把这项法案完全驳回,立法局还是有权一次一次略作修改把这项法案重新提交。那将是一场永远也没有头绪的战争,输家肯定是被动接受提案地议会无疑。

立法权不在议会而在由专业人士组成的立法局,议会不过是一个批准和监督机关而已。

此时自认为权利很大的议会终于明白了张金亮设立的那个立法局权利到底有多大了,完全受张金亮控制的,完全由流民学生组成的立法局基本上是除了张金亮以外,各方势力根本无法抵达的地方。

当众人的注意力逐渐被那项该死的法案吸引过去的时候,再也没有人关心张金亮是否出行了。

“二叔,山庄的事情可完全依靠你了,谁要想闹事,谁要想伤害到咱们这些老人的利益,你直接把他们砸到他姥姥家去,绝对不要手软。”张金亮全身戎装,向王二以及石匠,木匠他们告别。

而就在王二身后,已经换成海军装束,戴着海军陆战队标志的杜平一脸严肃地站在那里,已经完全脱离了近卫军的特战队,此时已经成为了一支独力的军种,依靠海军,但是却又和海军有所区别的海军陆战队。

同时脱离了近卫军傍靠海军的海军陆战队,也成为了张金亮完全不需要经过议会而动用的一支武装力量。也就是说,这是他本人在陆地上的私家军队。

在经过了带头交出军队指挥权,消灭了锦绣山庄各个派系的武装力量以后,张金亮除了完全属于他个人的海军以外再次拥有了陆上军队的所有权,并且他这种所有权的获得还完全不违背当初他们这些人签定的协议,而此时其他人在也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再去组建属于自己的军队,和张金亮争夺锦绣山庄的控制权了。

并且组成海军陆战队的同时,张金亮也在逐渐成型的海军中形成了制约,完全的把海军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按照他的安排,以后每艘战舰上都将搭载一支并不属于海军指挥的海军陆战队小分队。

这样就是以后海军强大了,也根本无法脱离他的掌握之中。

制约,平衡就是张金亮在锦绣山庄一直所在做的,他所做的这一切,仅仅只是想在战乱中保卫自己的安全。

“金亮,一路小心,早日平安归来。”王二和石匠,木匠等人站立在码头之上,向已经走上战船的张金亮抱拳行礼,而此时,黄河之上,帆密布,两个经过加强的近卫军野战大队一个铁甲重骑中队,两个铁甲侦骑中队,和征召动员起来的6000多\开始向上游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