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回 惠文君称王
作者:笑傲江湖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981

十一年(前327),在义渠设县。为安慰魏惠王,把焦城、曲沃归还给魏国,义渠国君称臣。把少梁改名为夏阳。十二年(前326),效仿中原各国,初次举行十二月的腊祭。十三年(前325),四月戊午日,魏君称王,即魏襄王;韩君也称王,即韩宣惠王。

秦惠文君把焦城、曲沃归还给魏国后,秦魏关系得到修复。

这一年,秦惠文君派张仪攻取陕县,把那里的居民赶出去交给魏国。秦国得到了一个县的土地,而魏国得到了几十万难民。

惠文君十四年(前324),楚、齐、魏、韩尽皆称王,犀再次奏请惠文君称王,犀道:“当今天下,分崩离析,周王室风雨飘摇,战国七雄,大多称王,秦国最大,却只称为伯,和其他诸侯交往有诸多不便,秦国上下,多主张主公称王,如主公再坚持己见,只怕会冷了群臣、百姓之心,还望主公三思,慎行。”

惠文君还待拒绝,群臣早就跪了一地,山呼:“主公再不称王大秦恐有分崩离析之忧啊!主公不称王,我等就跪死在这里!”

惠文君无奈,众意难违,只好称王,惠文君称王后大秦纪元由惠文君14年,改为后元元年。秦惠文君谥号秦惠王。

秦惠王称王后,积极东进,却遇到了魏国的强大阻力。这魏惠王由于在秦、齐等国夹击中不断惨败,于前334年不得不采用相国惠施“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的建议,率韩国等小国国君赴徐州(今山东滕州东南)朝见齐威正,同时齐威王亦承认魏惠王的王号。魏、齐接近,使齐停止了进攻,但秦国以魏为“腹心疾”,还是不断攻魏。在秦国的步步紧逼之下,魏国节节败退,逐渐献出了河西和上郡等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为抗击秦国,前325年,魏惠王又和韩威侯相会于巫沙,并尊韩威侯为王(即韩宜惠王),同年,他又与韩宣惠王并带太子入朝于赵。次年,魏惠王又和齐威王相会于甄(今山东鄄城县北)。

为对抗魏惠王的合纵政策,秦惠文王二年(前323),张仪赴啮(niè,聂)桑,与齐国和楚国的大臣在会盟,以消除秦国东进的忧虑。

提到这合纵、连横政策,这其中还有两个人的恩怨。这两个人就是张仪和公孙衍。

此二人才能不相上下,而政见各异。张仪主张连横而公孙衍(此人就是前面所说的犀)主张合纵。所谓的连横就是联合几家强国,一致对外。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一边倒的政策。就如现在的美、日、英、澳大利亚等国家。美国是老大自不必说,其他各国不需要有自己的国际政策,只是跟着美国走就是了。此举的好处是,轻松,不用动脑子,只是跟着别人走就是了,跟着一个强者,自己也成了强者了不是?坏处是,会逐渐失去自己的主体性,容易使别国忽视自己。这公孙衍主张合纵,就是联合诸家小国之力来共同对抗大国的欺辱。有一点像现在的东盟。自己的国家小了,我就和其他国家联合起来,联合起来也就会受到大国的重视。中国在展阶段,数次利用小国之力,挫败强大的美国或欧盟就是用的此计。

当然,这连横和合纵都是有局限的。连横需要自己的国家足够强大,自己的国家强大了,才能连横其他国家,使其他的国家跟着自己的脚步走――这一点是很符合当时秦国的地位的。而合纵则需要几个都不是很强大的国家组成一个联盟,来共同对抗一个或几个大国,这就需要在联合的时候得有所放弃,放弃一些主权和利益,通过放弃达到和谐,从而保护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秦惠王可不想放弃自己的国家利益。因为,秦国在当时经过献公、孝公和秦惠文王的改革已经由一个积贫积弱的边陲国家脱胎换骨,变为一个级大国,其国际地位和现在的中国有些类似。他需要的是以自己的实力主导其他国家的意志,从而实现自己更大的利益,而不是放弃某些利益!

所以张仪的观点越来越得到秦惠文王的重视,而公孙衍的意见却越来越不被认可。随着秦惠文王对二人的态度的变化,逐渐地影响了二人的地位。秦惠文君十年,惠文君封张仪为秦相,官居一品,统帅百官,官位在公孙衍之上,公孙衍暗恨张仪。于是多次馋毁张仪,惠文王多方回护张仪,遂对惠文王也有了成见。

不知二人争斗,结果如何,请听下回接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