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箴言救沈四
作者:捡贝拾珠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777

二人在乌由县城一家中药铺门前摆上卦摊。

墨镜掩盖了眼神里的秘密。梅兰花第一次放心大胆肆无忌惮地观看起周围的人群来。这个时候,算卦已经成为一种摆设。

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着行人,忽听有人喊:“沈四哥,出来日子不短了吧,还不回家看看?再不回去,老婆恐怕不认识你了……”听他欲言又止,好像有什么暗示。

梅兰花觉得“沈四哥”这个名字很熟悉。暗暗在脑海里一搜索,忽然想起来了:在前世里,自己曾经搜集整理过一篇题名“神卦”的民间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就叫沈四哥。故事情节她还记得清清楚楚。心想:莫非遇上了民间故事的原型?自从《拜旮旯》和延春芹对上号以后,她就认为:渊源流长的民间故事或民间传说,大都是空**来风。在故事产生的年代是有生活原型的。只是传的年代久远了,有的被人们掐头去尾,有的则添枝加叶,形成了好多异文。不过,这其中也不乏原汁原味的故事,只是鱼龙混珠无法区别罢了。自己在穿越了三百多年的时段听到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决非偶然。就依了故事的顺序,上前拦住沈四去路,对他说:“这位大哥慢走,我观你满脸晦气,近日必有大难。今天我送你一卦,如能照办,此难可免。”

沈四哥忙施礼道:“烦先生赐教。

梅兰花一见和故事对上了号,很是高兴,便信心十足地说:“我送你四句箴言,你可按此而行,此灾可免。这四句箴言是:该住你别住,该走你别走,头上有油你别洗,斗谷三升米。”

沈四哥说:“先生所说的前两句,我能明白。这后两句却是不懂。”

梅兰花说:“你不必多问,到时候自有分晓。”

今天咱不表梅兰花怎样心情激动,也不表她怎样摆地摊给人算卦。单说沈四哥扔下两枚卦钱离了卦摊后,回到客店。这时候,他忽然想起了算卦先生的话:该住你别住!于是,立马收拾行李,算了店钱,连夜上了回家的路。

第二天,沈四哥从乌由县城里来的人口中得知,他原来住的那家客店着了火,烧死了很多客人。沈四哥暗自庆幸,从心里佩服算卦先生算得卦灵。

沈四哥来到一条河边,正要上船赶路,忽然又想起算卦先生所说的第二句话:该走你别走!觉得蹊跷,便没有上船,坐在岸边等下一班。这时,那船已行驶到河心。只见河面上刮起了一阵怪风,将那条船推翻到河里。沈四哥又为自己暗自庆幸,更加佩服算命先生。

两关都闯过去了。那么算卦先生所说得后两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沈四哥猜不透。他满腹狐疑地回到了家里。

沈四哥地老婆谢氏。是个不正经地人。常做些偷鸡摸狗地事情。男人不在家。乐得没人管束。便和家人康七私通。如今见沈四哥回来。怕丈夫现不轨行为。竭尽甜言蜜语哄丈夫喜欢。她把沈四哥让到正座上。又是倒茶。又是端酒。还忸怩作态。装出一副无限柔情地样子。

可巧。沈四哥座位上面地墙壁上挂着一盏棉油灯。沈四哥没注意。一起身。把灯顶翻了。洒了一头地棉油。他正要去洗。猛然想起了算卦先生地第三句话:头上有油你别洗!难道这头油就应了这句话吗?沈四哥虽然不明白其中地奥妙。但既然算卦先生不让洗。那就别洗了。用毛巾擦了擦。带着一头地油上床睡了。

再说康七。见主人回来。他和谢氏再不能成其好事。便起了杀人之心。到了晚上。他用黑布蒙了脸面。拿了一把菜刀。偷偷地藏进了沈四哥地房间。他正要下手。可是屋里太黑。看不清哪一个是沈四哥。他猛然想起。女人经常擦头油。油味儿一定很大。那么油味儿小地一定是沈四哥了。康七伏下身闻了闻。便举起刀来照定油味儿小地那人狠狠地砍了一刀。顿时。那人便身异处了。

沈四哥被响声惊醒。见老婆被人杀害。一个猛挺坐了起来。康七一见杀死地不是沈四哥。吓得拔腿就跑了。

沈四哥没等到天亮。就跑到县衙里报了案。县太爷升堂询问案情。沈四哥就一五一十把经过学说了一遍。县太爷又问:“近些日子你遇到什么蹊跷事了吗?”沈四哥说:“前些日子。我在外做生意时。算命先生给我算了一卦。说是‘该住你别住。该走你别走。头上有油你别洗。斗谷三升米。’这前两句都应验了。后两句我不知是啥意思。昨天晚上我弄了一头灯油。没敢洗。结果反而老婆被杀了。”

这位县太爷是位秀才进第,中举后得的官位。肚里文墨不少。他度着方步,反复吟咏着后两句话:“头上有油你别洗,斗谷三升米……斗谷三升米……那就是说有七升糠了。七升糠,糠七升,糠七……对,你认识一个叫康七的人吗?”

沈四哥说:“他是我的家人。”

县太爷说:“斗谷三升米,说的便是康七。”

县太爷差人把康七传了来。

康七心中有鬼,以为是案犯了,心里直犯嘀咕。来到大堂上,又见主人在堂上坐着,心中就更害怕了。心想:一定是主人昨晚认出了自己,倒不如招供了,把一切都推到谢氏身上,也许还能减轻罪过。

于是,康七还没等县太爷问,便跪在大堂上招供了:“老爷,这都是谢氏的主意。她嫌弃我家主人,便勾搭上了我。她让我把主人杀死,以便我们两个做永久夫妻。是我晚上看不清,认为头油味儿小的是主人。结果,错杀了谢氏。”

沈四哥这才明白算卦先生所说得后两句话的隐喻。

县太爷一拍惊堂木道:“似这等忤逆之徒留他何用?打入死牢,听候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