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第五卷 第十八章 贴福字的来历
作者:捡贝拾珠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340

腊月三十这天,王家过年的气氛达到了**。

五更刚过,王长道便唤起儿子们,到村外十字路口请来老祖先,供奉起家堂;

吃过早饭长寿面,王施氏指派四个儿媳妇,切肉切菜装盘子,整理迎接诸神的供品。

王立夏、王立秋在父亲的指点下,把已经打扫过的庭院又从新打扫了一遍。然后贴对联、福字。

写的任务,自然落到王仕峰的肩上。他在八仙桌上铺上红纸,把毛笔润足墨水,悬起胳膊一挥而就,一个遒劲的大福字跃然纸上。惹得忙里偷闲来观看的刁藿改、马素芸、商润萍啧啧称赞。

“为什么非要贴个福字呢?”刁藿改不无嫉妒地问道。

“福,幸福美满的意思。也是指福气、福运。过年了,贴个福字,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王仕峰边写边回答。

“这是从什么时候兴起来的?”刁藿改刨根问底起来。

“这个……”王仕峰用笔杆挠着头皮,扭头望望正在择菜的梅兰花,说:“让她给你说吧,她知道。”

“问你哩,往人家别人身上推干么?”马素云也起哄架鸭子地戗驳王仕峰,“你知道就给俺们说说呗。”仕峰无奈,只好撂下毛笔,一边研墨,一边给三个不依不饶的嫂子讲了起来:

“传说,姜子牙的老婆马氏是个败家命,没一个人敢娶她。在闺中呆到六十八岁才嫁的姜子牙。

“过门后。妨得姜子牙编笊篱笊篱一个也卖不出去;开酒店酒酸肉臭;贩牲口违禁充了官。马氏不说自己不好。反赖姜子牙是不中用地饭囊衣架。便弃姜子牙另嫁了人家。

“哪知。她走一家败一家。最后穷得连饭都吃不上了。当她得知姜子牙帮武王打下天下。成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地相父时。后悔得了不得。

“正在这时。又有人指着她地脊梁骨说:这个女人就是姜相父先前地老婆。是她命里没福。跟不了大圣大贤地人。马氏听罢羞愧难当。就悬梁自尽了。魂儿上了封神台。

“姜子牙在封神台封神时。诸神都封了。就是没封他老婆。

“马氏不服气地追问道:你为什么不封我?

“姜子牙说:你到一家穷一家。封你有什么用啊?

“马氏便恳求说:常言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我们好赖在一块儿生活了几年哩。看在我们过去的夫妻情份上,就大小封我一个吧!

“姜子牙说:这是神仙界,谈不上夫妻情份。看你诚心诚意地要求,就封你个扫帚星吧。

“扫帚星是什么神呀?马氏问。

“穷神!

“这一解释,马氏可就不乐意了,生气地说:封我个穷神,让我去什么地方安位呀?

“姜子牙说:凡是有福地地方你都不能去。

“众神听了。都赞姜子牙封神公道。

“这话一传十、十传百,传来传去传到了俗世凡尘。老百姓怕穷神进家,家家户户都写了福字贴在门窗上。意思是这里是有福的地方,穷神别进来。

“由此,逢年过节贴福字变成了一个传统风俗。”

“这姜子牙也太铁面无私了,自己的老婆都一点儿不通融!”刁藿改无限感慨地说。

“其实,是马氏先嫌弃了姜子牙,离开他另嫁了人,也算主动休夫了。姜子牙这是腌她呢。”在一旁装供菜的王施氏听幺儿子讲得头头是道,心里高兴,也忙里偷闲凑趣解释道。

正在这时。王立春过来要大门上贴的福字。王施氏不失时机地嘱咐了一句:“大门上的一定要倒着贴。”

“这又是为什么呢?”刁藿改今天是下决心打破砂锅问(纹)到底了。择菜地梅兰花偷眼瞧了瞧婆婆,见王施氏没有朝向这边,忙给刁藿改递个眼色,摇摇头示意她不要再问了。

梅兰花的举动,更增加了刁藿改的好奇心,哪里还顾梅兰花的暗示,一叠连声地追问道:“怎么了?怎么了?碍着谁了?”

见梅兰花不语,刁藿改凑过去,假装择菜的小声问梅兰花:“怎么?有妨碍?”

片刻之后。梅兰花见婆婆装完供菜去了别处,小声对刁藿改说:“倒贴福字与脚有关系。”

刁藿改闻听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惊讶地瞪着眼睛说:“这是哪里跟哪里的事?怎么扯到脚上去了?”

“是这样的,”梅兰花小声给她讲了起来:

“传说,倒贴福字是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那时兴起来的。

“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马皇后,是一双大脚,足有一尺二寸长。可人家夫妻恩爱,朱元璋一点儿也不嫌。

“朱元璋坐了皇帝后,为了更准确掌握自己国家地国情,常到民间微服私访。

“这一天是大年三十。朱元璋扯着头毛驴走出皇城。边走边看。当走到一个叫杏花巷的小镇时,看到一群人围着一盏大型彩灯。灯上画着一只红腚大马猴抱着一只绣花鞋哭。朱元璋不明其意,又不好意思问。看看天也快中午了,便走到附近一家小酒馆,想在那里探探民风,顺便捡捡耳朵。

“当时,酒馆里正有一伙人在那里边喝酒边高谈阔论。朱元璋找了一个邻近的空座位坐下,点了几道可口地小菜,一边旁听一边自斟自饮起来。

“哎,你们听说没有啊,当今的马皇后是个大脚,她那双脚有一尺多长呢!高谈阔论的那伙人忽然转了话题,说者还用一双手比划着,一付认真的样子。

“你听谁说的?朱元璋一听小民们谈论起自己的皇后来了,哪还沉得住气。不由隔桌插言道。

“刚才说话的人白他一眼。卖弄地说:你不是我们杏花巷镇的,当然不知道了。我们整个杏花巷镇里地大小孩牙儿,有谁不知道!你没看见外头那个红腚大马猴抱着绣花鞋哭地彩灯啊?那就是哭国母是个大脚,有辱朝廷呢!

“嘘!小声点,这话要传到老乞丐皇上那里,那可就不得了了说话人身旁的一个同伴朝四周看了看。叮嘱说。

“朱元璋小时当过乞丐。当了皇上后最不愿让人们提他的过去,更别说说他是乞丐皇上了。更何况,此话还关系到结妻子的声誉。心想,马夫人与我恩爱这么些年了,而且有好几次在与陈友亮交手的时候,要不是夫人地主意,我怕是没命做这个皇帝了,再说,这种有损国体的话要再往外传。那不知道传出个什么样子来?!说着扔了锭银子在桌上,牵了驴便往京城里走

“可走了几步又不死心。心想:难道马皇后在他们眼里就是这等形象不如再拉个人问问。

“正巧这时有一老汉正要和他擦肩而过,朱元璋就主动和他搭讪了起来。寒暄几句。朱元璋奔了主题:

“老人家,这里的人都在传当今马皇后有一双一尺多长的大脚,真有这事么?

“哪有地事啊,我只听说马皇后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女人,不仅如此,人也很漂亮。而且还听说当今皇帝最最钟爱的就属她了——你是?

“喔!我是相面的,出来挣点小钱儿。老人家,方才我见你眉宇之间有团黑云,今晚定有血光之灾。所以才拦住你说话。

“这一说,可把老汉吓坏了。忙请求说:多谢高人指点,您是相面之人,想您应有化解之道,还请先生教我。

“朱元璋一付认真的样子说:今晚,您有事没事就在家呆着,无论生什么事您千万别出门,也别开窗。还有,你回家后。把你家门上地福字揭下来,然后倒贴上去,切记切记!

“朱无璋嘱咐完老汉,回宫之后便传了一道密旨给刘军师:今晚三更,调动御林军五百人血洗杏花巷镇,只留下门上贴倒福字的人家。

“消息传到了马皇后的耳朵里。马皇后心想:如今天下初定,人心未稳,如不阻止此事,只怕民心尽失。但她又很了解朱元璋。他决定了地事。只怕身为皇后,也无力回天。于是。她想了一个主意:让刘军师派一队人马,赶在御林军之前,通知杏花巷镇所有人家将门上地福字揭下,再倒贴上去。

“到了三更,五百御林军杀气腾腾地来到杏花巷镇。一看,家家户户门上的福字都是倒贴着地。皇上交待过,门上贴了倒福字的不能杀,哪敢违命抗旨,只好央央而回。

“事后马皇后把真相告诉了皇上,朱元璋才如梦初醒,很佩服皇后的容人之量。

“那个被朱元璋叫住的老汉,半夜里听到外面人喊马叫的,吓得在屋里一动也不敢动。待那帮人马走后,才知道避过此劫。心里对相面地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二天,老汉向村里人说了此事,村里的人们联想到自己也曾倒贴了福字,便信以为真,都认为是倒贴的福字给他们销了灾难。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的,很快在民间传开了。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风俗。”

“原来是这样啊!”刁藿改一付大梦初醒的样子。

“这只是一种传说。”梅兰花抬头见王施氏也在静听,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关于倒贴福字,还有一种说法,记不清生在哪个王府里了。说有一年春节前夕,王府的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写了许多个福字让家人贴在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个家人因不识字,误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王爷十分恼火。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奴才常听人说,王爷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乃吉庆之兆。

王爷听罢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王府福到(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高兴,便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家人。事后,倒贴福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并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讨个吉言。”

王施氏听完,抿嘴笑着离开了。心想:这个媳妇,鬼机灵得一点汤水儿也不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