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爷爷故事集》第三卷28、刘少奇吹侃乌托邦
作者:碧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26

(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一列专列从北京站开出,向南奔驰乘坐专列的是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委员长,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宣部长6定一以及副部长邓力群。他们是去广州向主席汇报八大二次会议的筹备情况的。

他们望着窗外碧绿的田野、招展的红旗、奋战的人群,想象着波澜壮阔的大跃进场面,想象着小社并大社的轰轰烈烈的情景,他们感觉到中国社会正在生巨大的变革,在这世界的东方,即将出现崭新的社会崭新的人。他们心情振奋,就聊起来。

6定一像汇报似的说:“各地都在搞小社并大社。河南省已经成立了一个大社,叫嵖岈山卫星农业社。这个大社是由4个乡27个高级社合并成的,共65oo多户,3万多口人。他们的管理体制是政社合一,4个乡变成了大社所辖的4个管理区。大社有党委会和管理委员会,设书记和社长各一人。下设8个部:农业部、林木渔业部、工业交通部、商业部、财经部、教育部、军事公安部,还有个外交部。原来的高级社(一村一个),叫生产大队,大队长就是村长,大队支部书记就是村党支部书记。每个管理区管理几个大队。社里办有公共食堂、敬老院、托儿所,原来由乡政府管理的工厂(如农机修造厂、米面加工厂等)、供销社、信贷社、公安派出所、学校等,都由大社领导管理了。”

兴奋地说:“好呀!这么大的一个社,生产资料公有制,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俱全。有公共食堂,托儿所、敬老院,如果再建设体育场、医院、俱乐部、电影院,再有洗澡、理等服务行业,不仅劳动集体化,而且生活也集体化了。这不就是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所设想的‘乌托邦’么!看来,西方那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所设想的‘乌托邦’,不久的将来就要在我国变成现实了。”

19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写了一本书,书名叫《乌托邦》。此书虚构一个“乌托邦岛国”,岛国实行公有制,土地、房屋及其它一切财产都归全体国民所有;岛国国民所需用品,自己可以到商店自由选取,不用付钱;国民吃饭可以到公共食堂,食堂饭菜味美多样,免费供应;国民生病,可以去医院免费治疗;成年国民每天工作六小时,业余可以参加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国民在岛内旅游,交通、游玩、吃住都免费,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岛国实行民主政治,管理岛国事务的各级官员都由选举产生,为民服务,人人平等、博爱、自由;老人和小孩都受到特殊的优待与照顾;国民都免费受到良好的教育,人人品德高尚……。总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乌托邦岛国”,是一个完美的社会图景。美景虽好,但是却没法达到,这只是一种幻想或叫“空想”。后来,人们就把无法达到的空想的美好社会,统统叫做“乌托邦”。

周恩来说:“我国古代的陶渊明曾幻想过‘桃花源’,近代的康有为写过《大同书》。《大同书》描画出一个非常美好的社会:设胎教、育婴、蒙养、养病、养老诸院;男女成年后,由政府指派分任农工等生产事业;设公共宿舍、公共食堂,死则大葬等等。但是,他们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实现‘世界大同’的道路。现在,我们人就要把前人的幻想变成现实了!”

《大同书》是清末维新派领康有为撰写的,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无国家,世界置一总政府,分若干区域;(2)总政府区政府皆由民选;(3)无家庭,男女同栖不得逾一年,届满须易人;(4)妇女有身者入胎教院,儿童出胎者入育婴院;(5)儿童按年入蒙养院及各级学校;(6)成年后由政府指派分任农工等生产事业;(7)病则入养病院,老则入养老院;(8)胎教、育婴、蒙养、养病、养老诸院,为各区之最高设备,入者地最高之享乐;(9)成年男女,例须以若干年服役于此诸院,若今世之兵役然;(1o)设公共宿舍、公共食堂,有等差,各以其劳作所入自由享用;(11)警惰为最严之刑罚;(12)学术上有新明者及在胎教等五院有特别劳绩者,得殊奖;(13)死则火葬,火葬场比邻为肥料工厂。”《大同书》写成后,康有为一直密不示人,1913年有部分内容表在《不忍》杂志上。

说:“主席在学生时代也曾设想过未来的美好社会,叫做‘新村’。刚才谈到的嵖岈山卫星农业社,就很像主席当年所设想的‘新村’。”

青少年时代的主席,博览群书,曾受到多种政治学说,包括欧美和日本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新青年》等杂志常有介绍)和康有为的〈大同书〉的影响。1919年,正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主席,曾与同学蔡和森、张昆弟、陈书农等一道,计议在长沙岳麓山进行建设新农村的实验。他在1919年12月〈湖南教育月刊〉第一卷第二号上表了题为〈学生之工作〉的文章。文章不仅介绍了建设“新村”的理想,还详细描绘了“新村”的蓝图:“此新村以新家庭新学校及旁的新社会连成一块为根本理想”。“新学校中学生之各个,为创造新家庭之各员”。“合若干之新家庭,即可创造一种新社会。”“新社会之种类不可尽举,举其著者:公共育儿院,公共蒙养院,公共学校,公共图书馆,公共银行,公共农场,公共工作场,公共消费社,公共剧院,公共病院,公园,博物馆,自治会”。“合此等之新学校,新社会,而为一‘新村’。”“工作之事项,全然在农村的”,有种园、种田、种林、畜牧、种桑、养鸡鱼。

邓力群说:“无产阶级没有掌握国家政权,一切构建美好社会的想法,只能是‘乌托邦’。圣西门、欧文、傅立叶等人美妙的空想都没能实现。”

6定一说:“什么是?列宁说‘就是苏维埃加电气化’。这话很有道理。‘苏维埃’,这是指生产关系已经展到这样的程度: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没有压迫,没有剥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电气化’,这是指生产力已经高度展,社会物质已经极大的丰富。”

说:“我们人最终的奋斗目标是。过去搞武装斗争,就是要夺取政权,为建设打基础。现在,我们搞就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方面是展生产力。我们搞大跃进的目的,就是要快展生产力;另一个方面,就是变革生产关系。我们搞三大改造,就是为了消灭私有制,实现公有制,消灭压迫,消灭剥削,防止两极分化。现在并大社,公有制范围扩大了,如果再逐步多留公共积累,逐步增加供给制方面的福利,那么,因素也就逐步多了起来。将来,再以城市为中心,把它周围的大社再逐步联合成更大的社,形成‘农村包围城市’,那时,距离社会就不远了。所以说,这个大社就是含有因素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层组织,是向过渡的最好形式,是社会的雏形。”

周恩来说:“少奇说的极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就要为准备条件,使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准备条件。我们搞革命就是这样的,开始搞前一步的时候,就想到下一步,为下一步创造条件。我们现在建设社会主义,就要为创造一些顺利条件。”

邓力群建议说:“中央是否给大社规定个统一的名称。现在各地的大社,有的叫‘集体农庄’,有的叫‘农场’、‘合作农场’,有的叫‘社会主义大院’,有的叫‘社会主义大家庭’,叫什么名字的都有。”

说:“这个建议很好。叫什么名称较好呢?不能叫‘集体农庄’,我们不能什么都照搬苏联;也不能叫‘农场’,因为这个大社已经不仅仅是‘农’,它是工农兵学商的综合体,像一个小社会。”

6定一说:“恩格斯在《爱北斐特的演说》中,在描绘概况时,把的基层组织叫做‘公社’。我们是否也叫‘公社’?”

和周恩来都说:“这个名字好。”

又说:“定一同志,请你编一本马恩列斯论的书吧。我们的许多同志,包括不少高级干部,对什么是,怎样建设,还不甚了了。这怎么能够领导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呢。”又转向邓力群:“力群同志,你来编空想社会主义。你们越快越好。”

专列到达郑州。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来到专列上汇报工作。让他重点汇报并大社的情况,插话时说了他对大社的一些想法。最后,对吴芝圃说:“芝圃同志,按照我们的一些想法,你抓个点试验一下。”吴芝圃高兴的说:“好的!”

到达广州后,、周恩来、6定一等见到了主席。把他们在专列上议论的情况向主席作了汇报。主席高兴地说:“好啊!你们想的很好啊。最近,我对这个问题也想了很多。正想找你们谈谈呢。今天,咱们就来个彻夜长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