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仙游记》第二卷26、 猛烈的“共产风”(一)
作者:碧薇萍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056

小青说:“1958年大办人民公社时,刮了一阵共产风。1959年前半年纠‘左’时,把‘共产风’基本刹住了。庐山会议后开展反右倾运动,又刮起了更猛烈的‘共产风’!”

白娘子感到奇7,说:“这可怪了!已经吃过‘共产风’的亏了,也纠正了,怎么又让它更猛烈地刮起来呢?”

小青叹了口气,说:“一言难尽呀!有几位大官特别喜欢让农民吃‘大锅饭’,以为这‘锅’越大,离**就越近。这不,1958年办公社,就是砸了高级社的‘小锅’,安上了人民公社的‘大锅’。那时,公社‘大锅’里的‘饭’都是从高级社和农民手里‘共产’‘共’来的,因而才遭到了农民的激烈反对,不得已,又换成了生产大队的‘中锅’。眼看就要进入‘**’了,不得已后退了一步。一位大官不甘心后退,还是希望安上公社的‘大锅’,然后再换更大的锅……,这样,一步步接近**。那么,怎样才能让农民喜欢公社的‘大锅’呢?这位大官经过认真读书学习、反复研究思考,终于想出了好办法。这个好办法就是:再把公社的‘大锅’安上,锅里的‘饭’也是公社的,请农民来吃,农民就一定会高高兴兴来吃饭。这样,离**近了一步,农民还满意,不是两全其美么!”

白娘子插话:“这位大官的想法倒是不错。可是,怎么能让公社有这么多的‘饭’呢?”

小青说:“这位大官想出了好办法,这就是让公社“大办”:大办工厂、大办养猪场、大办养鸡场、大办鱼塘……。这样,用钱有工厂挣,吃肉有猪场,吃鸡有鸡场,吃鱼有鱼塘……,公社‘大锅’里要什么公社就给有什么,就不用像1958年那样从生产队和农民手里‘共产’了。简而言之,同样吃公社的‘大锅饭’,1958年是公社‘共’农民的产,这次是农民‘共’公社的产。这一次,农民一定会心满意足、热烈拥护。于是,他出号召,让全国各个公社‘大办’,准备再吃公社‘大锅饭’。”

白娘子说:“高!实在是高!到底是大官,想出的办法比一般人高!”

小青叹了口气:“唉!‘智者千虑,难免一失’。这位大官没有考虑到:‘大办’需要资金、人力和物力。公社两手空空,用什么来“大办”?用什么来‘扶持穷队’?只能靠“黑手起家”,‘大办’所需的资金、人力、物质都是用行政命令的方法硬从富队和社员手里夺。于是,以‘一平二调’共产风为核心的‘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和干部特殊化风)又卷土重来,比1958年更为猖獗。一九五九年冬与一九六o春这段时期,是‘共产风’刮得最猛烈的时期,是经济工作中‘左’倾蛮干最厉害的一段时期。”

白娘子恍然大悟,说:“哦,原来如此!”

小青说:“这段时期,上下都刮“共产风”,公私、你我不分,社员的房屋被拆毁,家具被拿走,自留地被没收,小杂粮被抄跑。1959年夏季分给社员的自留地、社员开荒得来的小块土地,以及房前屋后的零星土地,全都成了公共食堂的菜地;社员自养的猪、鸡、鸭等,刮进了公社的“万猪场”、“万鸡场”。与此同时,按劳分配吹了,多劳多得不管用了,农村的支户越来越多,有的生产队竟户户支。社员说:“一年忙到头,汗水白白流,年终搞决算,落个癞痢头。”两次刮“共产风”的结果是,社员穷了,集体也穷了,农民的生活也就更艰难。”

小青讲了各地刮“共产风”的情况:(1)养猪全国现场会和跃进大牧场1959年二季度,四川重庆市领导人在区县负责人会议上,硬压任务说“196o年全年生猪展必须达到2oo万头!”并说“当年的主要危险是右倾!”压力—下,巴县就提出全县展25o万头。这样一来,各区县硬起头皮乱定指标,全市为6oo万头。实际当年展数只达到1o7万头。食品公司为邀功,乱说城市里居民伙食团等自养猪已够自足,不需农村供猪了。1959年11月13日向上级党委写了一个报告说:“截至1o月底,全市生猪已展到17o万头,比去年增加67、17%,由于生猪的大展,已经实现了肉食基本自给。因此,请市委转报省委。”省市领导人李政委、任白戈加以赞扬,并在《四川日报》、《重庆日报》上表社论。说“居民伙食团也养了成万头猪,已有436个单位实现了食肉自给,476个单位做到半自给,有2oo多个餐厅实现了熟食品自给……”。而实际情况怎样呢?全市展的生猪只有9o几万头。社会上的养猪也多的是食品公司拨出农村运来的商品猪代养的。浮夸的结果争取得了中央在重庆召开副食品现场会议的荣耀。

1959年底中央财办在重庆召开全国副食品现场会,充满弄虚作假。为了把南溪口打扮成全国大型饲养场典型,连夜赶修猪圈,赶运活猪。人员,挑选“可靠的”,年青力壮的。把老弱病残的职工统统赶出去,叫他们在代表参观时到井口茶馆喝茶,不准到现场去看,不准多嘴。活猪全部换成又肥又大又整齐的白毛猪。由水6两路,从肉联厂连夜挑选赶运了白毛猪1414头,每头平均17o斤以上。又从南岸六公里运来大批仔猪。七拼八凑5ooo头猪,号称万猪场。

参观的路线事前安排好,不好的就不让参观。还叫粮食部门拨给好饲料,拨给了大量碎米和包谷。又布置,饲养人员要少,说明功效高;还提出“吃得饱饱的,睡得好好的,圈内干干净净的,别人一看,人又少,猪又喂得好!”

假的总是假的,露出了马脚。参观的代表都是各省、市的负责人。有的代表问:“这么多仔猪,这样好,都是你们场里养成的吗?”饲养员不知所云。有的代表说:“你们的猪饲料比我们省人的口粮还好!”**副总理也有所觉察,说:“如真正象这样的话,重庆有十个这样的万猪场就解决了!”还说:“今后不开全国性的现场会议!”同时,把现场会议改名为工作会议。

有关方面假戏真唱,会后,对商业部门的干部布置说:“先念同志讲,重庆要办十个万猪场。”于是又兴师动众,大办“万猪场”,把南溪口饲养场改为种猪场。后来办的十个“万猪场”,弄虚作假,劳民伤财,光财产损失就达数十万元以上。

1959年后,重庆为争取“全国第一”,在南岸南山搞个畜牧场。口号叫“财贸职工向荒山进军,支援农业。”有关方面指示:“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水里游的都要有。”并在一次会上宣传说:“南山将来是:环城轻便马路、码头、缆车、游泳池,还要修个疗养院,修个名符其实的望江楼。要搞成理想中的‘**乐园’。要有气魄。南山要挂两块牌子,成立畜牧大学,三个月毕业大学文凭,每个人都懂得化学名词!”

但南山荒林杂木,怪石嶙峋,土质瘠瘦,缺肥缺水,动员了几百名商业职工,日夜赶修,先修抽水站,五一节把水管接上山,召开万人大会,《重庆日报》表了消息、社论,大加表彰。采购人员到处采购各种禽畜,奇花异木。猪,有苏联大白猪、巴克夏猪、约克夏猪、荣昌猪、金华猪、新金猪、哈尔滨白猪、河北定县猪、河北吕黎猪等;马,有顿河马、阿坝马;牛,有荷兰牛、浜洲牛:羊,有西北绵羊、美利奴羊、山羊;鸡,有澳洲黑鸡、来航鸡、火鸡;兔,有安格拉兔、青紫兰兔、立克斯兔。还有河南驴子、建昌鸭子、山东海狸鼠、猴子、鸽子和蜜蜂等等。还有各种花草树木。这些东西有的是飞机运来的,大都十分昂贵,如——匹马就5ooo多元,一只海狸鼠就1oo多元。畜牧场的任务,要繁殖良种。但是,从阿坝买来的4o头牛,全是公牛,无法繁殖,群众讽刺为“牛公子,马小姐”。又由于气候不适应和管理不善,良种变劣,猪死禽亡,只几个月的时间,83只羊就死了29只,53只建昌鸭子就死了24只,猴子也跑了,蜜蜂也飞了……最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大白猪。南溪口饲养场改为种猪场之后,遍找天下良种,食品公司派专人去北京搞了五头苏联大白猪。每头猪一千多元。一位有关负责人向南溪口饲养场支部书记和饲养员指示:“喂养和展苏联大白猪,关系到中苏友谊的事,搞得不好就是破坏了中苏友谊!”专门为五头猪修建了一幢小洋房,五个小间,白色粉墙,窗户是玻璃的,面临嘉陵江,空气十分新鲜,冬暖夏凉。门前还专门设有小型运动场,比职工宿舍要好几十倍。职工十分愤恨,唾骂为“猪皇宫”。苏联大白猪不只是住单房间,还是专人侍候,每头一个饲养员,吃的是小灶伙食,五头猪每天要吃一瓶价值18元的金霉素,还经常吃葡萄糖。

母猪产仔后,每天除了炖鸡子、猪蹄给母猪吃外,还指定两个专人养了两头奶牛,每天挤牛奶给母猪吃。这五头大白猪都起有外国名字,五头苏联大白猪养了三年多,挥霍国家资金甚多,不争气的苏联大白猪,只产仔2o多个,就6续地呜呼哀哉了!敖成化工油,多少算作了些贡献。

1962年“大跃进”惨败,牧场下马,来个大削价拍卖。农场全部瘫痪,房子倒塌也无人管。为时才两年多,共投资146万元,经营损失和浪费损失就142万元,这在当时算笔巨款。人力的浪费还未计算在内。风光一时的跃进大牧场,夕阳哀歌中寿终正寝。当时老百姓不敢异议,文革开始为泄“大跃进”带来的饥馑苦难,纷纷“造反”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