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追穷寇
作者:高拙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3005

平壤城内各个日军土堡,都是依托高大民居,修砌了三道或四道高矮不同的石墙,围成数圈。每道石墙后有枪眼箭垛,重兵把守。民居房顶上筑了平台,设有大筒数杆,铁炮几十支,由一名倭将指挥,对石墙防线进行火力增援,堡内贮存有大量武器、饮水和粮食。可以说,日军的土堡是城中之城,虽然外面大城被攻破,但是这些小城依然像钉子一样扎在城内要害处,不拔除它们,就不能算是真正攻克了平壤。(注:广义上来讲,口径22毫米以上的火绳枪都可称为大铁炮或大筒,用作城防的大筒一般重40至100余斤不等,口径约三四十毫米,可以发射实心弹或霰弹,射程达四五百步远,接近轻型火炮的标准。到了江户时代,大筒口径不断增大,基本上可以归类为炮兵武器了,大阪战役中德川军使用的荷兰炮,在归类上也有称之为大筒的。)

此时除了被烧光的密台土堡,日军残余主力约7000人龟缩在练光亭、七星、普通三座大土堡里,其余街巷里亦有不少小土堡,日军躲在里面负隅顽抗。

明军将各个土堡分割包围,铳炮火箭连番攻打,战事异常激烈。李如松在练光亭土堡对面建了隐蔽的指挥所,登高用千里镜观察敌情。

正是申未时分,天光还算是明亮,可是城内到处硝烟弥漫,仿佛大雾天似的。透过千里镜,李如松看到己方士兵的身影在烟火中时隐时现,时而冲锋,时而卧倒还击,有时又退了下来。练光亭土堡建了四道石墙,两道已经被炮火轰塌,但是日军伏在乱石后仍然不停地向外放箭,另两道石墙和房顶上也是火光直闪,那是日军的铁炮队在射击。明军尸体在通往练光亭的街上铺了一地,总有一百六七十具之多,死伤惨重,可是仍然攻不上去。

看到这里,李如松眉头紧皱,回头对杨元等人道:“总得想个法子攻进去,倭贼铁炮凶猛,我军火铳不是对手,既然大炮推不上来,难道不能学烧密台那样火攻么?”

“这不行,密台土堡被烧是因为我军攻击勇猛,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仓促逃进堡内,然后咱们逼近土堡堆了大量干柴才给烧掉。可是这里的倭贼事先有所防备,火力很猛。根本就冲不上去啊。”

听了李如柏的话,李如松沉思不语,杨元见状上前进言道:“大帅,倭贼在城里修了这么多巨大坚固的堡垒,又是困兽犹斗,如果一味强攻,恐怕我军也要受到很大的损失。依我看倭人之志不在守城,而在于保命,如果咱们让开一条通道,把他们逼出城去,然后沿途追杀,总比强攻坚堡要好得多吧。”

“不错,孙子谋攻篇里曾说道,善于用兵的将领,使敌人屈服却并不依靠残酷的战斗,夺取敌人的城池也不仰仗攻坚战,必以全策争于天下,杨将军所说暗合古理,果然妙计!”

李如松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其实他的心里也是这样考虑的。这时看到部下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当下更无犹疑,道:“来人,按我的意思,给倭将小西行长写封信送去,就说我要的是城,不是他们的命,放他们一条生路,走不走自己看着办。”

有主簿上前,摊开纸笔马上将书信写好,然后派出敢死朝鲜兵,打着白旗,要求双方暂时休战,将信送到练光亭小西行长手里。

“以我兵力,足以一举将尔歼灭,然吾不忍尽杀人命,姑为退舍,开你生路,望阁下尽快让城别走,成我功业,全尔士卒性命。时机稍纵即逝,若再犹疑,定当起大军攻城,届时玉石俱焚,悔之晚矣,切切。大明备倭提督李如松谕。”

小西行长看过书信心中踌躇,思忖这怎么可能呢?难道大明军真的打算放我们走吗?这绝对不可能呀,这肯定是个阴谋,把我们骗出坚堡,然后设围歼灭!中华人的狡猾,已经让我吃尽苦头了,可是不走呢,就这样死守在堡里吗?这样又能坚持多久,无非是多杀伤一些敌人,最后拼个同归于尽罢了,于事无补。

小西行长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扫视一眼身边众武士,见不少人带伤,或坐或靠,强忍痛楚,不带伤的也大多神情疲惫、灰头土脸,这样的状态又怎么能应付明军持续不断的强攻呢?

虽然小西行长明知李如松不可能真的发善心,但还是咬牙决定赌一次,于是对来使道:“回复你家将军,就说我等情愿退军,交出城池,换我们的性命。如果大明国还是礼仪之邦,讲究信誉的天朝上国,就应当说到做到,真心放我们走,不要从后派军追杀,我将从芦门撤兵,南渡大同江。”这朝鲜兵记下了他的话,转身出堡,回归本阵。

听完军使回报,李如松哈哈一笑,回顾左右道:“这个倭将还挺有些学问,知道我天朝是上邦大国,想用话来压我,难道我就真听了他不成?”众将一齐大笑,却见李如松脸色刷地又沉了下去,大伙愕然,连忙收嘴,不知为何。

见众将默默无声,李如松开口又道:“虽然兵家之术,讲究诡道,但是既然倭子这样推崇我中华文明,倒也不可让他小看了,也罢,本帅就从其所愿,不派兵追杀便是。”

“怎么,大帅真的要放倭贼走?”杨元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正是!”李如松沉声道,“派人去告诉柳大人和李溢将军,要他们朝鲜兵让开平壤南门,等倭人通过时,不许追击,咱们的人,也不追他。”

“可是……”杨元等人都怔住了,面面相觑,以为李如松是在开玩笑。

看大家迷惑不解的样子,李如松神情和缓下来,道:“大家切勿生疑,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知道,日军将领并不是个草包。如果我是小西行长,就决不会在外无接应,强敌虎视之下大摇大摆整队撤兵的。既然非得走不可,那就会兵分几路,前后掩护,交替撤退,这个时候,后队防守应该是最严密的,火力配备也应当是最强大的,而且抵抗也一定是最坚决的,必要时候,不惜牺牲自己保证主力逃走。如果我军追击,仍然免不了和敌人展开艰苦的战斗,所以我不主张这样做,而是趁倭军渡江之时,用大炮轰击,并且派精兵拦腰截杀!”李如松说完这些话,众将方恍然大悟,不由得喜形于色,暗自点头称赞。

李如松接着说道:“作为一名士兵,战斗时可能是凶猛的老虎,逃跑时却只会变成狂奔的麋鹿。你们说,同样是杀敌,我们是打老虎容易呢,还是打麋鹿更容易一些呢?”

“大帅,真好计策啊!避实就虚,当然是打丧家犬痛快了,快下命令吧,咱们赶到倭贼前头去,杀他个片甲不留!”杨元和李有异、李宁等战将高兴地说道。

“不要急,我自有安排。”李如松当即命人再修书一封,送交小西行长,准许他率军撤出平壤,并以将军的荣誉担保,不会自后追击。

小西行长见信大喜,召集众将到身前道:“大明军统领李如松既想得城,又不想多损伤人马,所以送信给我,已经约定了让开一条通路,让咱们撤出城去。这样一来,双方不用再交兵,各得其所,倒是一件好事。”

“明军能讲信用吗?咱们可别再中了他们的诡计呀!”内藤如安半信半疑道。

“这个交换对双方都有好处,”小西行长顿了下,又道,“而且就算是诡计,咱们若想求生,也只能冒险试一下,这总比硬杀出一条血路出去好吧?”

武士们听罢默默无言,小西行长见状道:“既然大家同意了,那就做一下突围的准备吧,等明军让开道路,咱们把城内各个据点的守军集中起来,向城南突围。我相信,后面一定有激烈的战斗等着我们呢!”

天色渐渐暗淡,明军依约将城中的兵力撤往东西两边,留出南边大路诱日军突围。戌时刚到,练光亭、七星门等土堡中的日军在派出斥侯警戒后,大队人马蜂拥而出,列队待命,经过一天的激战,被明军分割包围的日本军队重又汇合在一起,不少人激动得哭了起来,互相拥抱,再看到很多熟悉的同伴都已不在了,心中又添伤感,同时为自己仍然活着而感到庆幸。

小西行长查点人数,牡丹峰后藤加义率领的2000人不用说,全被明军歼灭了;守城的14000人中,现在只剩下不到9000多人,他将这些士兵分为6队:前锋700名骑兵,由悍将后藤信康率领,当先出城探路;之后是大村纯忠率2000武士部队做为突击军团紧随其后;小西行长亲领第三队800名武士和3200名足轻居中,远藤又次郎和铁炮侍大将村下小笠领1200铁炮军断后,两翼各450名骑兵,往来奔驰警卫全队,分派好后,一声令下,日军全体人马向城南杀去!

小西行长本来心中忐忑,想着如果遇到明军狙击,马上返回土堡拒战,可是前锋营冲出城好久了,却没听到厮杀声,大村纯忠的2000兵马也跟着出了城,离城南不远就是大同江,有使番来报,没有发现明军埋伏,江面结冰,可以横过!大村纯忠喜出望外,忙派了快马去报告小西,小西行长得讯也是倍受鼓舞,立即下令全军加快速度,借着夜幕掩护出城南渡。

小西行长马踏大同江,回首望着月色下的平壤城,恨恨道:“今天虽然暂时退兵,但是我们还会再回来的!”身边众将齐声叫好:“不错,今日暂且退避一时,他日不但要重渡大同江,而且还要跨过鸭绿江呢,北上攻明,一统天下!”

小西行长和众武士有意大声对话,以图鼓舞军队的士气。正说得高兴,忽听的身后一声炮响,众人愕然回头,只见江面上炸起了一团桔红色的火球,紧接着炮声连连,雨点般的炮弹落到了渡江的日军队伍里。

日军顿时大乱,争先恐后的渡江。大同江宽约10里,这个时候江面上布满了人群,江面被明军重炮炸开无数口子,众兵奔逃之下,不知有多少人掉入江里,加上马踏人踩,裂口越来越脆,到后来大片的冰面崩塌,日军也是成群地掉进去,在寒冷刺骨的江水里落水者马上就顺流被冲入冰面下,连呼救都来不及。面对明军大炮的狂轰,远藤又次郎所率的1200铁炮军根本无法作有效的抵抗,顷刻溃散,士兵们扔了笨重的铁炮,纷乱地向对岸跑去。

小西行长拍马疾逃,刚刚马踏南岸,忽听得黑暗中喊杀声四起:“不要走了倭酋小西行长!”刹时间箭矢漫天横飞。正惊惧间,内藤如安拍马来到小西行长面前,急道:“明军正在攻击大村纯忠殿的部队,我们被包围了!”小西行长派精锐的铁炮军断后,谁知明军并没有自后追来,而是用大炮轰击,同时派兵在前面堵截,这一点实在出乎他意料之外,这时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得大呼督战,试图杀开一条血路。

来袭的正是明军骁将查大受和李宁,二人奉李如松的将令,早早率3000精兵赶到江南岸埋伏,放过后藤信康的前锋营,拦腰将大村纯忠的军队冲开!黑暗中金鼓乱响,双方铁骑互冲,弯弓对射,挥刀抡剑杀作一团。

黑夜里也不知有多少明军,小西行长命大村纯忠断后,自己率4000部众绕过沙场夺路狂逃。

大村纯忠奋力冲杀,好不容易支撑了大半个时辰,2000人战死近半,最后实在抵挡不住,只得率残部死战突围而去。查大受等人黑夜中也不敢过分追赶,只在江边往来搜杀,又歼灭了零星日军300多人,将首级割下报功,凡是受伤的、投降的也都不留,活活割了头去。

小西行长狂奔20里,直到不闻身后厮杀声了,方慢慢止住阵脚,等待大村纯忠和远藤又次郎的到来。就在此时,听的山后一声号炮,紧接着平地里旌旗招展,斜刺里又冲出一队兵马来,呐喊着扑向日军,借着火把光亮,小西行长看得清楚对方打的是朝鲜军的旗号。

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啊,连朝鲜兵都敢来追?小西行长大怒,环顾左右道:“哪一位将军出马,将朝鲜人杀败?”

“我来!”“我来!”随着话音,两骑日本武士跃马横刀冲了出去,身后百余骑兵紧随其后。

来的这路追兵是朝鲜黄州判官郑晔的1000人,在李如松等明朝将领的眼里,朝鲜军战斗力低下,只是一支不受重视的友军而已,但是柳如龙看到日军新败,强烈要求给自己国家军队一个机会,李如松不好驳他的面子,便同意朝军派出人马参加截击行动。柳如龙和李溢大为兴奋,从全军中挑选出1000精锐骑兵,连夜过江于南岸设伏,此时见日军败退过来,发一声喊麾军冲出。

突击朝军的日本战将是松浦镇信和有马晴信,二人马快刀利,闪电般切入朝军队伍里,舞刀乱砍,朝军也都是骑兵,虽然一开始被日军冲得有些散乱,但随即稳住了阵脚,展开猛烈反击,双方刀来剑往,胡乱放箭,胡乱纵马冲突,摸黑大战了半个多时辰,谁都不清楚自己和对方的损失有多少,乱战中没有阵法,也无法使用火器,两军展开了一场纯粹的冷兵器交锋。

大规模的混战直持续到亥未子初时分,大村纯忠和远藤又次郎部队的加入,使得战局渐渐向有利日军一方转变,郑晔看到敌人越聚越多,只得鸣锣收兵,率军边战边退,小西行长生怕背后明军追来,命松浦镇信领兵断后,自己统率大队人马继续奔逃。

松浦镇信杀红了眼,把一肚子的火气全撒在朝鲜军身上,领本部六七百骑兵紧追不舍,脱离了和日军大队接触。郑晔这才发现,经过方才一战,自己身边只剩下不到500名朝军,其余的想必不是战死,就是被冲散得不知到哪里去了。

两军交战,勇气非常的重要,乱战中朝军虽少,但因为不知道敌军多出自己数倍,反而不怕,敢于冲锋向前,现在忽然看清形势,心中存了敌众我寡的念头,这一股子勇气顿时泄了,看日骑狂扑过来,大家面面相觑,都有心逃跑。这时只要有一人当先拍马逃走,朝军阵势非得崩溃不可,那时被强敌在后追杀,死伤定然极重!

就在这个紧急关头,忽然从路边树林中射出无数弩箭,日军骑兵纷纷落马,紧接着数百人冲上官道,当先一条大汉手使长柄镰刀,手起一刀将有马晴信劈下马来!日军惊得一时怔住,稍一迟缓,被这些步兵冲到近前一通乱砍,双方绞作一团。

郑晔见了大喜,高呼道:“援军来了,大伙冲啊,杀倭子!”朝军士气大振,拍马反冲过来,松浦镇信大惊,暗骂自己愚蠢,这个时候逃命要紧,明知敌人设下重重埋伏,还恋战什么,不是自找死么?想到这儿哪敢再战,救了负伤的有马晴信,率残部落荒而去。朝军这一仗,虽然损失了500多人,可也斩杀了日军三四百人,战果不小。

众军打扫战场,郑晔满面微笑走上前,向那大汉道:“多谢将军相助,在下黄州通判郑晔,现在李溢将军帐下听令,不知这位将军尊姓大名,是哪一路的军马?”

那大汉闻言单膝跪下,朗声道:“草民李福男参见郑大人,俺是咸镜道的义兵首领,和倭酋加藤清正作战失利后转进至此,听说倭子被明朝大军围在平壤,正想着带大伙投军杀敌呢,不想却在此处赶上战斗,先杀了个痛快!”

“好啊,果然忠勇,眼下杀倭复国,正需壮士这般人才,让咱们今后并肩作战吧,一定要把倭子全都赶下海去!”“正是!”二人欢颜相谈,合兵一处回归北岸。

小西行长丢弃了大量粮草武器,一路败退,沿途被明军、朝军、朝鲜义兵连番截杀,最后总算在开城日将小河信章的接应下退回黄海道。

日军在朝鲜荼毒过甚,为天道所不容,朝鲜人民因此恨到了极点,听说日军战败,也自发地组织起来袭击入侵者,日军掉队的散兵游勇,只要被朝鲜人看见了,全部赶尽杀绝。

1593年1月,在中朝联军共同努力下,平壤城被一举收复,此役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气焰,黄海道、开城等地的日军闻风丧胆,不经战斗即向汉城方向撤退,加藤清正部也被迫放弃了辛苦攻占的咸镜道,退守汉城。朝鲜的半壁河山因为此役的胜利而迅速光复,日军试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大明帝国的梦想,随之破碎!(注:这一仗,明史中记载,共得日军首级1646颗,那么是不是说,平壤之战,只杀死了这1000多日本兵呢?当然不是,明史中也说了,这是除烧杀溺毙之外的统计。

另据钱一本编著的《万历邸钞》[万历二十一年癸巳卷]记载,平壤一战明军斩倭级一千五百有余,烧死六千有余,淹毙溺杀五千有余。

《万历邸钞》是明朝官府间传递的新闻快报,是否权威我不好说,但毕竟这是当时一段历史记录,说不可信也要拿出理由来。

平壤之战历时一天一夜,参战双方5万多人,仅牡丹峰一役,就全歼日军2000人,攻城时六座城门都是经过激烈战斗打下来的,还有城内的巷战,然后是大同江狙击战,江南追击战,可说战斗无数。

以日本人的个性,背倚坚城只伤亡1000多人就放弃了平壤,恐怕也很难让人相信。至于那些被炮打死的、土堡中烧死的、落入江中淹死的、南岸之战被杀死的,大多是无法找到首级的。

据朝鲜史记载,此战共消灭日军1万余人,俘虏无数,逃散者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再让我们来看看日本相关记述:在《日本战史朝鲜の战》第4章97~98页;第7章251~252页中指出,平壤战役后,小西行长部减员11300余名,转进到王京时只余6600人,减员近三分之二。

三国资料对照分析,有力说明了日军在平壤之战中的损失惨重。我不知道日本人这里说的“减员”、“转进”是什么意思,既然人家打死也不说,事情又过了400多年,那咱们就不必再深究了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