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儒、道、佛之争(下)
作者:太行情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250

经过孔颖达、颜师古两人的一番唇舌,楚风等人才明白,南朝佛门有了极大发展,不仅在与儒家争夺信徒,而且由于寺院经济的急剧膨胀,已经危及皇权以及世俗地主的利益。因此在南朝时期,儒佛之间的冲突便不单单限于思想文化观念。

而佛家提出的神不灭与儒家的神灭之间的争论促进儒佛在思想上的融合,部分儒者一方面将儒家思想引入佛教义理,促进佛学儒教化,另一方面他们又将佛门思想引入儒学,使传统儒学一些本质性的变化,儒学在与佛教冲突中,更不自觉地与道教亲近,以结盟联合抗衡佛教,种种变化之后形成南派儒学。

而此时中国的北半部处于中国历史最黑暗时期,民族纷争的混战状态,史称“五胡十六国”。在这几百年中,北朝是儒学的一统天下,而且儒学的学风较南朝纯正。这其间的原因,是北方胡人皇帝面对中原文明而不得不进行的一次汉化。

北朝儒学不似南朝儒学与佛道结合求导创新,而是趋于汉末的学术传统,以接受、应用儒家经典为要务,研习儒家经典中固有典章、思想学术,具有相当明显的实学倾向。但由于北朝皇帝采取的是佛、道、儒三教并举,儒家虽然坚持自己的经义,却也不得不面对其他两教的挑衅,而佛与道派也不是和睦相处,北周二武灭佛事件就是佛道冲突而成。

而孔、颜两人正是北派儒家代表,不过两人修订的《五经正义》也包含了不少南派儒家要义。

楚风心中明白,这么多冲突,说白了就是中国本土文明和外来文明的碰撞,自己选择儒家支持也不是就真的欣赏它,只是把它有利于自己统治青州,而此时佛门寺产之丰富,丝毫不下那些门阀地主,看来自己上任后如果有必要的话,就得向他们开刀。

楚风小心问道:“不知道我大隋儒、佛、道三教还有纷争么?”

孔颖达意味深长的看着楚风,淡然道:“自然有,现在只不过是表面平静罢了,底下暗流汹涌,暴风雨前的平静啊。”楚风身上一个激灵,难道这人看破自己的心思了?楚风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问道:“我记的中土的宗教争斗应该是在魔门与静斋、佛门之间吧。”

颜师古捻须笑道:“不错,看来楚公子了解的很清楚,只是魔门之人天性凉薄,损人利己,只要它一现世,必定引起各大势力的围攻,我儒家也不例外。只是这几百年来,儒家大不如以前,这道魔之争便没有参与。”

“其实也不尽然,魔门原本是在秦汉时倍受打压的法、墨、阴阳、纵横等百家学派,他们倍受迫害之下便联合在了一起,心中难免有些愤世嫉俗,久而久之,再加上魔门和胡人融合,便形成损人利己这一不二法门,说到底也是我神州一脉。”这孔颖达依旧信奉儒家“内诸夏而外夷狄”的观念。

楚风恍然大悟,这三派因为能够在阳光下存活,不能容忍别的势力加以插手,一有外来势力便一起大加攻击,那势力一但被打压下去,这三派便继续接着掐,而现在儒家实力下降,便退出了对外的斗争,专心抵抗这道佛的侵袭。

楚风小心的继续试探道:“不知道孔先生所说‘暗流汹涌’是指什么?”

孔颖达不由仰天大笑,声音清越悠扬,远远荡出,他看着楚风一字一顿道:“老夫如若不是看你一身武功近似儒、道两派,这些话也不对你说。”楚风大惊,自己这一身本领连邪王也是试探过才发现自己会武功,这人竟然知道自己武功心法流派,那他武功高到了什么地步?他怎么说自己的武功是道、儒?是了,宋时,儒家吸收道派“无”之思想,武功心法自然相近。

似乎看出了楚风的想法,孔颖达淡淡道:“楚公子不必吃惊,那日在曲水殿,师古从你的字迹和武功中推测出来的。”

楚风顿时松了一口气,转身对出颜师古施礼道:“原来颜先生也参加了那日盛会,小子眼拙,竟然没有发现。”

“是啊,公子可能没有注意到,我在人群的最后面,公子那副书法当真是精妙非常,融武于书法之中,难得。”颜师古对楚风微笑回礼道。

孔颖达意味深长地笑道:“我想楚公子也是‘胸有大志’之人吧。”

“噗!咳!咳!”赵仲杰顿时被这一声“胸有大志”吓的剧烈咳嗽起来,他平常以君子之道约束自己,虽然认楚风为主公,猛然间听见如此“大逆不道”之言,还是无法接受。

楚风没有理会一旁的赵仲杰,平静的回答道:“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小子虽然从海外归来,却也知道这大隋摇摇欲坠,为了亲人安危,小子也只好尽最大努力来保护他们,至于这大志么……嘿!那就看两位先生怎么理解了。”楚风引用论语之言暗示这两位大儒心中知道就可,隐隐让这两位做出选择。

孔颖达和颜师古两人对视力一眼,面露微笑,心中均想,这小子还真不是个简单人物。

孔颖达微笑道:“既然如此,咱们就把话说开,老夫和师古毕生以恢复儒家辉煌为己任,经过十数年之努力,编纂出《五经正义》即《诗诗正义》、《尚书正义》、《周易正义》、《礼记正义》和《春秋正义》,本以为可以使分裂的南北儒家合而为一。”苦笑一声,孔颖达继续道:“不料先皇对此根本不理不睬,等当今皇上即位时,虽然对这表现出一些兴趣,并用之于科举,但实际的效果上对统合儒家没有起到丁点儿作用,反而引起一些人的嫉恨,数次暗杀于我等。”

楚风点点头,历史上对这个有记载,孔颖达因为名气过大而招来杀身之祸,幸亏杨公,就是杨素对他加以庇护,没有遭到毒手,便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两位先生才学太过引人注目,这才遭人嫉恨。”

孔颖达微微苦笑,摇头道:“不止如此原因,还有……算了,不提这个。我和师古想跟随楚公子,只希望公子将来支持我等整合南北儒学。”

楚风心中狂喜,忍住激动,装作漫不在意的问道:“两位就对我这么有信心?”

颜师古飒然一笑,傲然道:“老夫别的本事稀松平常,这观人之术还是破有心得,公子来到洛阳所做的一切,老夫都有所耳闻,楚府门口那三尊门神更是了不得的大将之才,呵呵,不由我等怀疑啊。”两人都是阅人无数的老前辈,自然能从种种迹象看出程知节等人的不凡。

“喔,这样啊,不知道两位先生能给在下什么帮助?要知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要得到一样东西,必然会失去另一样东西。”楚风表情淡然,似乎对两人丝毫不感兴趣一般,他知道这些文人肚子里花花肠子太多,远不如武人豪爽,你越是表现出不感兴趣,他们的兴趣反而越浓。

这两位大儒显然也没逃脱出这一规律,孔颖达微笑道:“公子手下,猛将虽多,文臣却少的可怜,我与师古虽愚钝,却对这治理之道有些许心得经验,而且我还有一批北派儒学学子可为公子效力。”

楚风抑制住心中的激动,问道:“两位先生如此待我,所求的必定不仅仅为整合南北儒学吧?”他确实不相信两人仅仅为了统一儒家而花费这么大气力,一定有别的图谋。

颜师古轻笑一声,摇头道:“公子年纪轻轻,见识却如此不凡,相必公子那日在曲水殿上的表现也是装出来的吧?”不等楚风反驳,他继续道:“若是仅仅统一儒学,我二人只要任找一阀、如宋阀、李阀、宇文阀等就可以,但是我二人还想恢复儒家以往的地位与辉煌,所以就不得不打压佛、道两派,这宋阀与静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李阀阀主耳根极软,优柔寡断,在他手下实现这个愿望不大可能,至于独孤阀,外戚耳,宇文阀杨广走狗,作恶太多,和他们在一起玷污儒家仁义之名。”

“那两位为何不尝试瓦岗翟让、李密,河北窦建德、青州长白(注)王薄等义军?”楚风打断两人的话语。

孔颖达眼中闪过一丝蔑视,淡淡道:“我等士子岂投靠这些乱民百姓,况且他们根本成不了气候。”

楚风恍然大悟,他们这些儒生等级观念根深蒂固,从心眼儿里看不起这些平头百姓,说到底他们还代表着门阀或者庶族地主阶层,便冷声道:“我上任后可能要摧毁门阀制度,难道你们还跟随我么。”

孔颖达闻言一愣,随即淡淡道:“既然门阀已经不合时宜,摧毁他也是理所当然,我等没有什么意见。”他和颜师古都是出自小官宦之家,对那些门阀也没有什么归属感,所以痛快的答应了楚风的要求。

“好,既然这样,我答应二位先生,不过在下对两位先生也有些小小要求,这些要求咱们还是敞开说明白了好,省得到时候大家都不痛快。”楚风微笑这直视两人,脸上浮现出一丝得色。

PS:南儒北儒确实存在,但此时是否统一不确定,本书假定其为分裂状态。

</div>